跳至內容

王統 (前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統(?—392年),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後秦將領。秦州休屠(匈奴部族名)人。父親是王擢,弟弟是王廣

生平[編輯]

他的父親王擢是隴西地區的豪強,受到統治該地的各朝代的厚遇。354年十一月,王擢因擔心被殺,從前涼逃往前秦,任尚書。359年,王統在前秦擔任扶風內史。[1]

371年二月,王統擔任益州刺史。三月,隨左衛將軍苻雅率步騎兵七萬出征仇池,將其擊滅。[2][3]

十二月,王統[4]攻打割據隴西的乞伏司繁。乞伏司繁率三萬騎,在苑川(今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迎擊。王通秘密前往都尖山(今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進行攻擊。乞伏司繁部落五萬餘人向王統投降,乞伏司繁軍不戰而敗。他無處可歸,便向王統投降。

373年九月,王統率秘書監朱肜率漢川兩萬精兵,前禁將軍毛當、鷹揚將軍徐成率三萬精兵從劍門進軍梁州、益州。前秦軍與東晉梁州刺史楊亮的軍隊在青谷作戰,大敗東晉軍隊。楊亮退守西城,加強防禦。王統等攻克漢中,徐成進攻劍門,取得勝利。

十一月,梁州、益州成為前秦領地。戰後,苻堅任命王統為南秦州刺史,鎮守仇池。[5]

376年五月,使持節、武衛將軍苟萇率步騎兵十三萬討伐前涼。苻堅命王統擔任涼州刺史與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辯作為苟萇軍的後軍,繼續攻打前涼。

八月,中書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萇、王統、李辯等渡過清石津,攻打前涼驍烈將軍梁濟[6]守衛的河會城,梁濟降秦。王統等與苟萇等人會合,攻占了纏縮城。前秦軍至姑臧,滅前涼。

淝水之戰後,前秦崩潰。385年二月,其弟益州刺史王廣率益州兵三萬,來到隴西與王統會合。

十一月,王廣、王統派使者去見皇帝苻丕,請他攻打後秦。苻丕大喜,任命王統為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秦州牧,王廣為安西將軍、益州牧[7]

386年二月,王廣攻打車騎大將軍毛興。三月,王統救援,毛興環城自守。四月,毛興攻破王廣,王廣逃往秦州。乘勢毛興攻破王統,王統退守上邽。八月,姚碩德呼應後秦皇帝姚萇起兵,與王統對峙,姚萇與他合軍攻打王統。姚萇攻打王統時,周圍的許多胡族紛紛響應。其中吉成詵對姚萇說:「秦州人多,地勢險峻,賢才如林,可謂用武之地。王秦州(王統)坐擁珠寶,並沒有選拔賢士,形成三分鼎足。我請陛下將秦州的金帛散給六軍,以表彰賢人善者,以全州人之望。」姚萇接受了這一意見。[8]後秦逐漸處於優勢。九月,王統投降後秦。

392年三月,姚萇病重,征南將軍姚方成對皇太子姚興說道:「現在來進犯的敵人還沒有被消滅,皇上又臥病不起。王統等人都擁有自己的部隊,終成禍患,應儘快將其除掉。」姚興聽從了他的話、殺掉了王統、王廣、苻胤、徐成、毛盛。姚萇聽說王統等人被姚興所殺時,生氣地說:「王統兄弟,跟我是同州同里的老鄉,根本沒有二心。徐成等人是前秦的名將,我正想着等天下少定,託付他們重任,怎麼能輕易地說殺就殺。」[9]

注釋[編輯]

  1. ^ 《十六國春秋》卷42 王統
  2. ^ 《十六國春秋·卷42》記載王統在仇池平定後,擔任平遠將軍、南秦州刺史。
  3. ^ 《晉書·卷113》記載楊統為平遠將軍、南秦州刺史。
  4. ^ 《十六國春秋·卷85·乞伏國仁》作秦州刺史。
  5. ^ 《晉書》卷113
  6. ^ 《晉書·卷113》作梁粲
  7. ^ 《十六國春秋·卷39·苻丕》作安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8. ^ 《十六國春秋》卷61 吉成詵
  9. ^ 《十六國春秋》卷55 姚萇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