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孟克
愛德華·蒙克 | |
---|---|
出生 | 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勒滕 (今 挪威勒滕) | 1863年12月12日
逝世 | 1944年1月23日 挪威總督轄區奧斯陸 | (80歲)
國籍 | 挪威 |
知名於 | 繪畫 |
知名作品 | 《吶喊》 |
運動 | 表現主義 |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挪威語發音:[ˈɛ̀dvɑɖ ˈmʊŋk] ( 聽);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畫家。其最著名作品《吶喊》為當代藝術標誌性圖像之一。
他的童年被疾病、喪親之痛以及對遺傳家族精神疾病的恐懼所籠罩。在克里斯蒂亞尼亞(今奧斯陸)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期間,蒙克在虛無主義者漢斯·耶格爾(Hans Jæger)的影響下開始過放蕩不羈的生活,耶格爾敦促他描繪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狀態。由此產生了他獨特的風格。
旅行帶來了新的影響和出路。在巴黎,他從保羅·高更、文森特·梵高和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他們對色彩的運用。在柏林,他結識了瑞典劇作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創作了他的主要代表作《生命的楣》(英語:The Frieze of Life),描繪了一系列有關深度情緒的主題,如愛、焦慮、嫉妒和背叛等。
隨著名氣和財富的增長,他的情緒狀態仍然缺乏安全感。他短暫地考慮過結婚,但無法承諾。 1908 年的一次崩潰迫使他放棄了酗酒, 克里斯蒂亞尼亞的人群越來越接受他,他的作品也在當地的博物館中嶄露頭角。他的晚年是在平靜和私密的工作中度過的。儘管他的作品在納粹德國被禁,但其中大部分在二戰中倖存下來,為他留下了一筆遺產。
生平
[編輯]童年
[編輯]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於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雷登(Løten)軍醫家庭,家中有5個孩子,他排行第二[1][2],在克里斯蒂安尼亞(現在的奧斯陸)長大。是畫家雅各布·蒙克(Jacob Munch)和歷史學家彼得·安德烈·蒙克(Peter Andreas Munch)的親戚。蒙克的母親勞拉(Laura Cathrine Bjølstad)在1868年死於肺結核,母親過世後年幼的蒙克由父親單獨撫養。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們灌輸了對地獄根深蒂固的恐懼觀念,他一再告訴孩子,如果他們在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會註定被投入地獄,沒有任何寬恕的機會。
父親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個兄弟和蒙克最喜歡的姐姐蘇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個妹妹在小時候就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體弱多病。在五個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結過婚,但婚後不過數月也過世了。眼見雙親和手足接二連三地死去,嚴重打擊了蒙克的精神與情緒,接踵而至的悲傷對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輕而敏感的心靈深處,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蒙克的作品呈現壓抑且悲觀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說道:「病魔、瘋狂和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且持續的伴隨我一生。」
青年時期
[編輯]1879年,蒙克為了成為工程師而進入工學院念書。然而身體的健康不斷出現問題,讓他中斷了學業。1880年蒙克為了成為畫家而離開工學院。隔年他考進了奧斯陸皇家藝術和設計學院,他的老師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爾頓(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義畫家克里斯蒂安·克羅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也展現了自法國畫家處所受到的影響。一開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藝術造型。蒙克的繪畫儘管風格上是以後期印象派為主,但在主題上卻是象徵派,其繪畫內容在於刻畫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現實。
1892年蒙克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聯盟在11月份舉行的畫展,他的繪畫也成了爭論的主題,為期一週的畫展結束後,蒙克待在柏林,成為一個多國人士參與的社交圈其中一員,這個圈子裡有作家、藝術家和評論家,包括挪威劇作家亨利克·易卜生(蒙克為易卜生的幾個劇本設計布景),以及瑞典戲劇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1892年至1908年間,蒙克多數時間都在巴黎和柏林度過,他因銅版畫、石版畫和木版畫的表現成就出名了。在世紀之交期間的柏林,蒙克開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畫),憑著記憶來複製他過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慮變得更為深刻,開始在丹尼爾·賈可布遜博士的診所開始住院接受治療。醫院裡施行的休克療法改變了他的個性。
1909年,蒙克回到家鄉挪威,更多地表現出對大自然的興趣,他的作品變得更富於色彩,減少了悲觀的成分。在納粹德國在1940年起佔領統治期間,蒙克的作品被貼上了「頹廢藝術」的標籤,從德國的各個美術館被撤了下來。這對反納粹主義的蒙克來說是很傷心的,因為他把德國看作第二祖國。
晚年
[編輯]蒙克在過完80歲生日後一個月的1944年1月23日,於奧斯陸附近的艾可利(Ekely)與世長辭。他捐贈了1000幅油畫、15400張版畫,4500件素描和水彩畫,還有6件雕刻作品給予奧斯陸當局。為了紀念蒙克,當局建造了「蒙克美術館」(位於Tøyen)。蒙克美術館是全世界收藏蒙克作品為數最多的美術館。
位於奧斯陸的國立藝術畫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畫作品。奧斯陸「大陸酒店」(Hotel 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則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畫精品。
畫風
[編輯]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他的畫風是德國和中歐的表現主義形成的前奏。
在蒙克的畫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變藝術風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漢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見《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蒙克樹立了具個人特色的綜合派原始畫風(比如《憂鬱》),在此色彩成為一種象徵,亦是種具有承載功能的元素(比方說《吶喊》)。1890年代,蒙克傾向選擇景深較淺的作畫空間,他經常把畫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蒙克一直想表現人物的內心的心理狀態,出現在他畫中的人物呈現了最能表現這種狀態的姿勢(見《灰燼》),這種安排讓蒙克的畫帶來一種好像人物、空氣、記憶、動作和時間在一霎剎那間凝固的感覺,那也許正是人物內心活動達到頂峰的一瞬間。
蒙克所畫的人物,猶如舞台劇的各個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種特定的姿勢就代表一種特定情緒,類似於某種身體語言。由於蒙克所畫的人物都承擔着表現一種特定心理狀態的使命(以《吶喊》為最有名),所以他創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現實的。蒙克堅稱,印象派並不適合於自己的藝術。他對描寫現實的任意一個斷面也不感興趣,他要描寫的是那種充滿了情緒內涵的,且具有巨大的傳神力的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蒙克殫精竭慮地構思,他的作品創造了緊張氣氛。
代表作品
[編輯]吶喊
[編輯]《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認為是表現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代表性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蒙克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吶喊》屬於這個系列。這個系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鬱等主題。
蒙克通過這些主題來表現他切身經歷對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蘇菲的肖像畫)、《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絕望》(1893-1894年)、《吸血鬼》(1893-1894年)、《焦躁》(1894年)、《灰燼》(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幅畫都強烈地傳達畫家的感覺和情緒,其描繪的對象的現實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誇張,對象本身成為一種要表現的情緒的載體,雖然它們依然還是具象的。這些畫具有永恆的震懾心靈的力量,在這一切的背後,觀賞者還可以看見「世紀末」的景象,那種迷途的欲望深淵和無法逃脫的死亡陰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無奈交織在一起。
蒙克作品的驚人表現,力量是來自於對藝術家內心世界不加掩飾的忠實表達,蒙克的畫是用整個心靈創作的。在1889年26歲的蒙克就寫道:「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些活着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
生命的飾帶
[編輯]1893年12月,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樹下大街開畫展。和其它作品一起,蒙克出展了題為「愛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畫所組成。這是他此後命名為「生命的飾帶」組畫的起點。它包括深深地沉浸於大氣的主題:《風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題有揭示愛的陰暗面的,比如《玫瑰與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裏的死亡》則以死亡為主題,基於蒙克對姐姐蘇菲之死的回憶。在這幅畫中,蒙克的全家都在,畫面的焦點聚集在蒙克的背影上。1894年,「生命的飾帶」加進了《焦躁》、《灰燼》、《聖母》(Madonna)和《女人三階段》作品集。在世紀之交之際,蒙克完成了他的「生命的飾帶」組畫系列。
蒙克的作品有不少,其中一部分反映了當時新藝術(art nouveau)的美學思潮。1898年,蒙克專為他的大型繪畫《新陳代謝》(最初名為《亞當和夏娃》)做了一個帶有浮雕裝飾的精緻的木製框架,這顯露了蒙克對「人類的墮落」神話的偏愛和他在戀愛方面的悲觀哲學。《空的十字架》和《受難之地》(Golgota)都作於1900年,既反映了當時的形而上學的傾向,又是蒙克幼年時代的虔誠心的反照。「生命的飾帶」的第一次完整展出是在1902年柏林分離派畫展上。
參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阿拉斯泰爾·蘇克 (Alastair Sooke). 名畫《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BBC 英倫網. 2016-03-10 [2016-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0).
- ^ Alastair Sook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Scream?. BBC Culture. 2016-03-04 [2016-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