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
《洛神賦》為曹植於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所著。最早見於蕭統《昭明文選》,其序稱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時,途經洛水,忽然有感而發,並作此賦。洛神為中國神話裡伏羲氏(宓羲)之女兒,其因為於洛水溺死 ,而成為洛水之神,即洛神。此賦為曹植所著的文章裡較為著名的。
寫作背景
[編輯]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篇《洛神賦》。《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但也有人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間的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妾。
曹操的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早年死於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氏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甄氏因激怒曹丕,不僅未能封后,最終亦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悽慘。
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所生的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氏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着與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26年),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因覺原賦名字有與其母相關之嫌,遂改為《洛神賦》。
劉克莊卻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1]傖父耳。」清代何焯朱乾潘德丁晏張雲等人,群起而鞭撻之。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 曹植不太可能愛上其嫂。他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寫《感甄賦》。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曹植寫《感甄賦》,則可謂色膽包天,恐有性命之虞。
- 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曹叡)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
- 李善注引《記》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純屬無稽之談。
- 《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
- 《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後來的人否定感甄說不過是重複這些觀點。如果說有所增加,只是說,14歲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經24歲的已婚女子為妻。
- 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氏認定成洛神了。
對後世影響
[編輯]繪畫
[編輯]此賦詞句華美,比喻新奇,並屢被後世文人所引用,稱頌。並被採用多種形式演繹,如東晉時,大畫家顧愷之亦以此賦為題繪畫了名為《洛神賦圖》。兩幅宋朝人臨摹的《洛神賦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畫的,畫中曹植和隨從在岸上遙望水上飄逸窈窕的洛神和各種神仙怪物。其中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被末代皇帝溥儀捲逃到東北,日本投降後散落民間,後被遼寧博物館收藏。
書法
[編輯]書法家王獻之曾書《洛神賦》,今僅存十三行,稱玉版十三行、大令十三行等,趙孟頫也曾用小楷書之。
小說
[編輯]除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大量引用〈洛神賦〉的詩句外,著名的還有唐代裴鉶《洛神傳》、杜光庭〈洛川宓妃〉,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甄后〉、管世灝《影譚》〈洛神〉、樂鈞《耳食集》〈宓妃〉。現當代則有南宮搏、畢珍、簡遠信、胡曉明與胡曉暉等分別各有同名為《洛神》的小說。
其他
[編輯]從六朝至今,詩、詞、賦、戲曲等各種體類對〈洛神賦〉接受從未間斷,甚至還擴展到戲劇、電影、電視劇、舞劇及音樂等藝術領域。[2]
和甄氏的關係
[編輯]甄氏是中山無極人,是上蔡令甄逸之女,出生於漢靈帝光和五年(182年),比曹丕長五歲,較曹植長十歲。《三國志·魏書》注列舉了甄逸的三男五女的名字,唯獨沒有她的名字,稱她為「甄宓」,完全是因為曹植的這篇《洛神賦》被一些人認為是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原因是曹植在黃初三年(222年)被封為鄄城王,而《感鄄賦》作於第二年[3]。昭明太子蕭統之《文選》中錄入名為《洛神賦》,按唐朝江都人李善為《文選》作註解釋這是甄氏之子魏明帝曹叡所改[4],李善註又改《感鄄賦》為《感甄賦》,把《洛神賦》看作是曹植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李商隱有多首詩詞秉承李善之言,其中《東阿王》一詩:
- 國事分明屬灌均,西陵魂斷夜來人。
- 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時賦洛神。
又有《無題》詩云:
-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但宋大詩人劉克莊,明「後七子」首領王世貞等均反對這一說法,認為純粹是好事者牽連附會。
可是雙方都無確實證據。這樣一來,《洛神賦》到底是曹植為甄氏所寫,還是自況,以美人比喻自己,就難下定論。
邊緣證據
[編輯]證明兩人有曖昧,目前只有邊緣證據。甄氏和曹植是同時代人物,甄氏嫁入曹家大致有15年的時間,年齡大致是24歲到39歲[5],曹植當時應為14歲到29歲,正是男女有情之時。甄氏也確有絕色和詩才。絕色典故見《三國志·魏書·劉楨傳》註記:「其後太子嘗請諸文學,酒酣坐歡,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眾人咸伏;而楨獨平視。太祖聞之,乃收楨,減死輸作。」劉楨因為看絕色美人看得太入迷,以致引起曹操不快而下了牢獄。詩才典故見《古詩源》收錄甄氏所作一首《塘上行》:
- 浦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 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
-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 莫以賢豪故,捐棄素所愛
- 莫以魚肉賤,捐棄蔥與薤
- 莫以麻枲賤,捐棄菅與蒯
- 出亦復愁苦,人亦更苦愁
-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蓊蓊
- 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曹植曾作《愍志賦》,現只存殘篇:
- 或人有好鄰人之女者,時無良媒,禮不成焉。彼女遂行適人。有言之於予者,予心感焉。乃作賦曰:
- 竊托音於往昔,迄來春之不從。
- 思同游而無路,倩壅隔而靡通。
- 哀莫哀於永絕,悲莫悲於生離。
- 豈良時之難俟,痛予質之日虧。
- 登高樓以臨下,望所歡之攸居。
- 去君子之清宇,歸小人之蓬廬。
- 欲輕飛而從之,迫禮防之我拘。
其中「思同游而無路,倩壅隔而靡通。哀莫哀於永絕,悲莫悲於生離。」含糊其辭之餘道出了「生離」的痛苦。貴為曹植,當時這種能讓他發此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嘆,可以生而見到卻不能碰的女子,似乎除甄氏外幾率不大。
220年,曹丕稱帝後背棄甄氏。221年,甄氏被迫害致死,曹植又寫《出婦賦》:
- 妾十五而束帶,辭父母而適人。
- 以才薄之陋質,奉君子之清塵。
- 承顏色以接意,恐疏賤而不親。
- 悅新婚而忘妾,哀愛惠之中零。
- 遂摧頹而失望,退幽屏於下庭。
- 痛一旦而見棄,心忉忉以悲驚。
- 衣入門之初服,背床室而出征。
- 攀仆御而登車,左右悲而失聲。
- 嗟冤結而無訴,乃愁苦以長窮。
- 恨無愆而見棄,悼君施之不終。
222年,曹植封鄄城王。223年,《感鄄賦》(即《洛神賦》)寫成。三國時「鄄」字和「甄」字通[6],按鄭張尚芳擬音,三國之前「甄」字本來讀/*kin/,與堅/*kiːn/發音相類,並無發/*tin/音之說。只有東吳文人才避孫堅的諱改「甄」為/*tin/音[7],曹魏當時並不改讀,還念/*kin/。[8][9] 。曹植是知道兩字相通的,賦的題目也很反常,漢賦中寫一座城池的賦一般以《城名賦》命名,如《東京賦》《西京賦》等,並無《感城名賦》這一慣例。並且《感鄄賦》的內容非但和鄄城毫無關係,而且其中「跑題」所描寫的洛神非常傳神:
- 襛纖得衷,脩短合度。
-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 雲髻峨峨,脩眉聯娟。
- 丹脣外朗,皓齒內鮮。
-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 瑰姿豔逸,儀靜體閒。
-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不論自況與否,這些描寫應該是有人物原型的,從作品結尾所透露出的作者對洛神的戀戀不捨卻又被迫離開的淒婉之情,更不能不令人起疑。
《昭明文選》中李善為「曹植」一條作註明確記錄《感鄄賦》就是《感甄賦》: 「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金鏤玉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轘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懽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髮,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於王,王答以玉珮,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後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其中「帝示植甄后金鏤玉帶枕」若考證為真,則可算確實證據,因為若曹植和甄氏無男女私情,則曹丕不大可能把自己太子生母的貼身物品贈之。
參考資料
[編輯]注釋
[編輯]- ^ 子建,曹植字。
- ^ 詳見《〈洛神賦〉的傳播與接受》
- ^ 甄氏剛於黃初二年(221年)被曹丕賜死。陳壽《三國志》:「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后、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 ^ 魏明帝此舉可能是避其母之名諱。
- ^ 至少建安22年(217年)甄氏35歲時仍然是大美人且知書達理。裴松之為《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作註:「後自少至長,不好戲弄。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後獨不行。諸姊怪問之,後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邪?』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見後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後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為念,而後顏色更盛,何也?』後笑答之曰:『(諱)等自隨夫人,我當何憂!』後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武宣皇后即曹操之卞皇后,曹丕之母。 - ^ 「鄄」字雖然目前在國語中念juàn,但《集韻》中說:「稽延切,音『堅』;之人切,音『眞』。」也就是和「甄」同音。
- ^ 《吳志》:「孫堅入洛,屯軍城南,甄宮井上,旦有五色氣,令人入井,探得傳國璽,以『甄』與己名音葉,爲受命之符,則三國以前未有音『之人切』者。孫權卽位,尊堅爲帝,江左諸儒爲吳諱,故改音『眞』。」
- ^ 《孫奕·示兒編》:「『甄』有二音,學者皆押甄字在『先』韻,獨『眞』韻反未嘗押,此皆相承之久,信耳不信目之過。〈文選·張華女史箴〉云:『散氣流形,旣陶旣甄,在帝包羲,肇經天人。』則已押『人眞』韻矣。」《康熙字典》按:「《女史箴》在三國以後,孫氏未詳考,前此甄無『眞』音也。」
- ^ 到宋朝仍然有個別人知道「甄」原讀jiān一事。《雞肋編》載,宋徽宗大觀年間甄徹登進士第,唱名的時候,同知樞密院林攄把「甄」讀成了「堅」的音,徽宗說不對,念錯了。林攄不服氣,「呼(甄)徹問之」,看甄徹本人怎麼認為,結果甄徹附和徽宗,說是徽宗說得對,林攄因此「以不識字坐黜」,其實查考詞源,林攄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