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本公司大樓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座標50°07′33″N 08°40′03″E / 50.12583°N 8.66750°E / 50.12583; 8.667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本公司大樓正門
法本公司大樓後門
大樓內的圖書館

法本公司大樓(德語:I.G.-Farben-Haus),官方稱普爾希大樓Poelzig-Bau),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現為法蘭克福大學主校區建築。該建築建於1928年至1930年間[1],為當時世界第四大企業及最大化工企業法本公司的總部。

漢斯·普爾希英語Hans Poelzig現代新即物主義設計方案在一項比賽中勝出,該建築也根據此方案興建。建成時的法本公司大樓為全歐洲最大的公司建築,其地位直至1950年代才遭到取代[2]。法本大樓雖然體積巨大,其六個方形翼仍使之不失現代和優雅氣息。大樓亦有一鏈斗式電梯系統[3]

該建築承擔染料醫藥、潤滑油、炸藥和甲醇的生產管理工作,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支持合成潤滑油合成橡膠的發展研究任務。法本公司的科學家為化工和製藥工業的各個領域均作出了顯著的貢獻。其科學家發現了首類抗生素,對醫學研究領域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並「開啟了醫藥的新時代」[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本公司大樓為盟軍最高指揮部所在地,並於1949年至1952年為德國高級專員辦公室。此地還是馬歇爾計劃的首要執行處,推動了戰後歐洲的重建工程。1948年的《法蘭克福文件英語Frankfurt Documents》於此簽署,促成了與西方國家結盟的西德建國[5]。1995年前法本大樓還是美國陸軍第5軍英語V Corps (United States)及北部指揮部的總部所在地。1975年美國陸軍將此建築更名為克賴頓·W·艾布拉姆斯將軍大樓(General Creighton W. Abrams Building[1]

1995年美國陸軍將法本公司大樓移交給德國政府。黑森州政府代表法蘭克福大學購買了這一建築。該建築更名為普爾希大樓以紀念其設計者,在經歷修繕後於2001年作為大學的一部分正式重新開張。

歷史

[編輯]

地點

[編輯]

法本公司大樓的開發地位於法蘭克福西區的綠堡區(Grüneburggelände)。1837年這一地塊為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有。1864年在這一區域建立了阿芬費爾森/阿芬斯坦(Affenfelsen/Affenstein)精神病院[2]。「阿芬斯坦」一名來源於一古基督教紀念碑。在此海因里希·霍夫曼英語Heinrich Hoffmann (author)僱傭了愛羅斯·阿茲海默在精神病院工作,並共同研究治療精神病的先進方法[3]

早年歷史

[編輯]

法本公司於1927年購置了這一地塊,用於建立其總部。1920年代,法本為全球最大的醫藥、化工及染料綜合企業。由於法蘭克福地理位置居中,空中陸面交通便利,故總部選址於此[2][6][7]

1928年8月,在一項小規模建築設計比賽中,漢斯·普爾希英語Hans Poelzig的設計在五個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其中包括當時法蘭克福首席城市設計師恩斯特·梅英語Ernst May的方案),獲選為建設藍圖[1]

地基工程於1928年年末開始,1929年年中開始搭建鋼架結構。1930年該建築完工,用時僅24個月,這得益於速凝水泥和新建材的使用以及全日勞動力[1][2][7]。同年法蘭克福首席園藝師馬克斯·布羅默英語Max Bromme及一藝術家團體共同設計了環繞該建築的公園綠地,占地14英畝。1931年工程全部完工,總成本達2,400萬國家馬克[2]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普爾希大樓正門(自東南向),包括一神廟式的門廊巨筒

法本公司迅速成為納粹工業基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建築在戰時是研發合成潤滑油合成橡膠的中心,並負責協調鎂、潤滑油、炸藥和甲醇的生產工作。法本公司在此總共運營了15年[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本大樓周邊的地區遭到嚴重破壞,但大樓本身卻基本完好無損,諸多因大規模轟炸而無家可歸的法蘭克福市民在此尋求庇護。1945年3月,盟軍進駐了這一地區,法本大樓亦成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臨時總部[3]。艾森豪威爾在此接見了諸多重要賓客,包括戴高樂將軍蒙哥馬利元帥朱可夫元帥,並於此簽訂了《二號聲明》,確立了盟軍占領區的範圍。1945年12月艾森豪威爾遷出,但其辦公室仍在特別場合得到使用:德國憲法即於此計劃起草[7],《黑森州憲法》亦於此簽署[2]

冷戰時期

[編輯]
美茵塔遠眺法本大樓

1945年至1946年法本大樓為盟軍歐洲力量最高指揮部所在地及美國占領軍司令官辦公地。1947年5月10日,軍方下令禁止使用「法本公司大樓」一名,改稱之為「歐洲指揮部總部大樓」(The Headquarters Building, European Command)[6]。1949年之1952年這一建築還是美國駐德國高級專員及其職員的辦公地點。

1952年之後,大樓成為美軍駐歐洲總部及美國陸軍第5軍英語V Corps (United States)的軍部,並於此後成為北部指揮部所在地,直至1994年。法本大樓亦為中央情報局的駐德總部,由此亦成為「歐洲五角大樓」。1975年4月16日,美國陸軍將其正式更名為克賴頓·W·艾布拉姆斯將軍大樓(General Creighton W. Abrams Building)[6]。由於技術上美國仍僅由德國政府租賃這一建築,故這一更名並無法律效力。

1972年5月11日,西德恐怖組織紅軍派(Rote Armee Fraktion;此時亦稱巴德-梅茵霍芙集團)在此引爆了三枚炸彈。兩枚炸彈於法本大樓後門的巨筒中,第三枚炸彈則位於大樓後方一小型建築內(此時為美國軍官俱樂部)。第三枚炸彈的爆炸導致保羅·布隆姆奎斯特中校喪生,數十美國及德國人受傷。1976年和1982年紅軍派再次對法本大樓發動了襲擊[2][8]。由此,建築附近區域成為軍事禁區,需經許可才能進入,這一限制直至1995年才宣告終結[1]

近年

[編輯]

兩德統一後,美國政府宣布計劃在1995年前將其軍隊完全撤出法蘭克福,並將這一區域歸還予德國聯邦政府[1]。大樓還是歐洲中央銀行總部的候選地之一。1996年黑森州政府代表法蘭克福大學購買了這一建築及周邊地區。哥本哈根迪辛-威特靈英語Dissing+Weitling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其修繕事宜,總耗資5,000萬德國馬克(約合2,600萬美元或2,500萬歐元)[9],修繕完成後移交予法蘭克福大學。這一區域現為大學西校區的所在地[7][10],包括哲學、歷史、神學、古典語文學、藝術和音樂、現代語言及語言學、文化和文明研究系、北美研究中心[11]及弗里茨·鮑爾學院[12]

更名問題

[編輯]

法蘭克福大學的進駐引發了對於建築名稱的爭議。爭議起源於前校長維爾納·邁斯納將之更名為「普爾希樓群」(Poelzig-Ensemble)以擺脫其納粹主義背景。大學學生及諸多教員則認為應當保留「法本公司大樓」一名以直面其歷史。新任校長魯道夫·斯坦貝格延續了其前任的決定,但不強制在大學管理中統一使用新名稱。2001年大樓重新開張後,學生大會主席伍爾費拉·維多·瓦爾特稱校方對漢斯·普爾希之名使用不當,提議保留原名稱,但可將較小的娛樂場建築稱為「普爾希娛樂場」;這一提議未得到廣泛支持。2004年,關於「普爾希樓群」的討論近於完結,在政治遊說之下,校方決定使用更為適宜的紀念方式。副校長布莉塔·蘭克在建築內設立永久展覽處,在建築前門立一銘牌,以紀念法本公司的奴隸勞工及死於齊克隆B毒氣者[2]。大學參議院通過由綠色大學團體參議員大衛·普洛菲特和聯合服務行業工會參議員安傑麗卡·馬科斯共同提出的議案,在校區西端以前奴隸勞工諾博特·沃爾海姆之名命名一地點[2]

雖然校方及美軍對建築多次進行更名,大眾仍通常將此建築稱為「法本公司大樓」。由於法本公司同納粹政權聯繫緊密且這一建築過於顯眼,其納粹主義內涵難以完全去除[10]。《明鏡》稱其具有「罪過的意味」[13]。在美軍撤出、前後修繕及大學對其進行使用之後,大樓同第三帝國的關聯才逐漸消散。截至2010年,這一建築在校園地圖上仍稱法本公司大樓(IG Farben Hochhaus)[14]

未來

[編輯]

黑森州計劃在法本公司大樓後方建設「歐洲最為現代的校園」,以承載大學博肯海姆舊校區的剩餘院系(法學、商學、社會科學、兒童發展及藝術)[15]

建築

[編輯]
普爾希大樓南門/正門

1928年的法本公司是世界第四大公司及最大化工企業[16],由此其占地範圍亦為全球最大之一。其建築風格為新即物主義

法本公司大樓設計圖,內含六個翼(Q1至Q6),弧形中央大廳(V1至V5)及後方「娛樂場」

法本公司不希望建造包豪斯式建築,而是希望採用:

「象徵德國商業及科學力量的鐵與石。」[17]——馮·施尼茨勒男爵,法本公司執行長,1930年[13]

建築長250米,高35米,共有九個樓層,但一層的高度不等(4.6米至4.2米),由其屋頂形狀可見(兩翼較高,中間較矮)。建築總體積為280,000立方米,包括4,600頓鋼架,填入磚塊,地板為空心磚,總辦公面積超過55,740平方米[2][18]。建築正面由近33,000平方米的斯圖加特-巴德坎施塔特洞石大理石磚構成,鑲嵌等距窗戶,隨各樓層高度逐漸下降。邊角則為上光帶,以起強調作用。頂層通過天窗自然照明,天花板高度頗低。1950年前,這一建築為歐洲最大及最為現代的辦公樓[2]

水池邊為克里姆施的水畔雕塑。後方為娛樂場。

法本公司大樓包括六翼,由中央弧形大廳相聯結,保證所有辦公地點足夠自然採光且通風通暢。這一大型建築設計方式與當時「空心矩形」(內部庭院)的手法頗為不同,其原型是位於美國底特律,由阿爾伯特·卡恩設計建造的通用汽車大樓英語Cadillac Place(1917年–1921年)。法本大樓正面顯龐大沉重,但其凹形結構緩和了這一印象[19]

大樓入口位於其軸心中部,門前為一神廟式的門廊,為當時行政建築的普遍元素。正門的設計方式被一些人認為過度張揚:入口及電梯門鍍銅,天花板及亭台牆則具銅板及青銅腰線。內廳有二弧形鋁色樓梯,大理石牆則顯曲折樣式。樓後的軸心則有一圓形上光結構,後方建築(「娛樂場」)由其弧形牆頗為顯眼,近百米外建築一覽無遺,與主建築之間則間隔一公園綠地及一水池。美軍駐於此時這一巨筒中有一小型便亭,日後作為會議廳使用。這一結構今稱艾森豪威爾廳,內為一咖啡店[1]

大樓的鏈斗式電梯覆蓋九層樓,頗為聞名,受到大學學生的歡迎。在近年修繕之後,校方表示將永久保留這一電梯系統[3]

巨筒後方有一矩形水池,池前有一寧芙雕塑(Nymphenskulptur),為弗里茨·克里姆施英語Fritz Klimsch所作,名為《水畔》(Am Wasser)。水池後方帶露台小山之上有一扁平建築,為法本公司娛樂場及美國陸軍軍官俱樂部(稱露台俱樂部),今內為食堂和教室[1]

另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Linke, Vera. Das I.G. Farbenhaus – Ein Bau der, deutsche Geschichte widerspiegelt(法本公司大楼:反映德国历史的建筑). Transcript of lecture given in Frankfurt Archive No.K20840. Hausarbeiten.de. 200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4) (德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IG Farben-Haus,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法本公司大楼,历史与现今). Fritz Bauer institu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德語). 
  3. ^ 3.0 3.1 3.2 3.3 Johnson, Dirk. Modern Languages: Professor Johnson Continues Research in Germany. Hampden-Sydney College. Summ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1). 
  4. ^ Thomas Hager, The Demon under the Microscope, Harmony Books, 2006, ISBN 1-4000-8214-5
  5. ^ Der Weg in die Republik. [2016-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 
  6. ^ 6.0 6.1 6.2 Public Affairs Office, V Corps. U.S. Army Installations – Frankfurt. U.S. Army in Germany. 19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7. ^ 7.0 7.1 7.2 7.3 History of the I.G. Farben Haus (Poelzig-Bau).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xperimental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Frankfurt, Institute of Mineralogy. 200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8. ^ Huffman, Richard. This is baader-meinhof / timeline. Germany in the post-war decade of terror. This is Baader-Meinhof. 200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5). 
  9. ^ Dissing+Weitling website. Dissing+Weitlin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10. ^ 10.0 10.1 Poelzig Building / Westend Campus. Historical Frankfurt. Tourismus+Congress GmbH.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9). 
  11. ^ Frankfurt University – Westend campus. About the university.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2004-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01). 
  12. ^ The Fritz Bauer Institute – A short survey. The Fritz Bauer Institu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30). 
  13. ^ 13.0 13.1 Info-Spaziergang auf dem Campus des IG-Farben-Komplexes (Tour information on the campus of the IG Farben complexes). Reprinted article from Democracy Magazine. BUKO Pharma-Kampagne. 200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1) (德語). 
  14. ^ campus map, 2014. [2016-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15. ^ Werz, Michael. Not Getting Lost in Translation. Studentenservice International. Autumn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8-30). 
  16. ^ Sutton, Antony C. Chapter 2: The Empire of I.G. Farben. Wall Street and the Rise of Hitler. The Modern History Project. 19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30). 
  17. ^ 譯自「Ein eisernes und steinernes Sinnbild deutscher kaufmännischer und wissenschaftlicher Arbeitskraft」
  18. ^ Varga, George. Cold War's demise closes book on U.S. Military in Frankfurt. Reprinted article from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Frankfurt American High School Alumni Associati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5). 
  19. ^ Chapin, Chip. I. G. Farben Building, now Johann Wolfgang Goethe Universität's Humanities Building.... US Veteran's illustrated appreciation of the IG Farben Building. 2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延伸閱讀

[編輯]
  • Loewy, Peter & Loewy, Hanno. IG Farben House, Gina Kehayoff Verlag, Munich 2001, ISBN
  • 本條目採用了譯自德文維基百科條目「I.G.-Farben-Haus」的內容,其中參考了如下著作:(德文)
  • Meissner, Werner & Rebentisch, Dieter & Wang, Wilfried (Hrsg.). Der Poelzig-Bau. Vom IG-Farben-Haus zur Goethe-Universität., Fischer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99, ISBN (德文)
  • Walter Mühlhausen: Der Poelzig-Bau in Frankfurt am Main: Von der Schaltzentrale industrieller Macht zum Sitz der amerikanischen Militärregierung. In: Bernd Heidenreich/ Klaus Böhme (Hrsg.): Hessen: Geschichte und Politik. Kohlhammer, Stuttgart 2000, ISBN 3-17-016323-X, S. 377–388 (Schriften zur politischen Landeskunde Hessens 5). (德文)
  • Loewy, Peter & Loewy, Hanno. Das IG Farben-Haus, Kehayoff Verlag, München 2001, ISBN (德文)
  • Von der Grüneburg zum Campus Westend – Die Geschichte des IG Farben-Hauses; Begleitbuch zur Dauerausstellung im IG Farben-Haus, Hrsg. von der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 2007, 143 S., zahlr. Ill., ISBN 978-3-00-021067-9. (德文)

外部連結

[編輯]

50°07′33″N 08°40′03″E / 50.12583°N 8.66750°E / 50.12583; 8.6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