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
概況 | |
---|---|
名稱 | 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納粹德國海軍 |
前級 | |
次級 | 俾斯麥級 |
建造期 | 1935-1939年 |
運行期 | 1938-1943年 |
完成數 | 2 |
損失數 | 2 |
技術數據 | |
艦型 | 高速戰列艦 |
排水量 |
|
全長 | 235米 |
全寬 | 30米 |
吃水 | 9.69米 |
動力輸出 | 160,000匹馬力 |
動力來源 | 三軸,三台蒸汽輪機 |
速度 | 31節 |
續航距離 |
|
乘員 | 1,669人(56名軍官、1,61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
艦載機 | 3 × 阿拉多Ar 196A-3型水上偵察機 |
飛行設施 | 1 × 彈射器 |
沙恩霍斯特級(德語:Schlachtschiffe der Scharnhorst-Klasse)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建造的一個戰列艦船級。這是納粹德國海軍的首批主力艦,由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共同組成。沙恩霍斯特號率先下水,通常被視為首艦;[1]但在另外一些資料中,[2]它們也被稱為格奈森瑙級,因為格奈森瑙號是第一艘動工和交付的。[1]它們標誌着《凡爾賽條約》簽訂後德國海軍重整軍備的開端。這些艦隻在各自的三座三聯裝炮塔中裝備有九門283毫米34式速射炮;用雙聯裝炮塔搭配六門380毫米34式速射炮來替換這些火炮的計劃則從未實現過。
兩艘同級艦於1935年鋪設龍骨,1936年底下水,1939年初投入德國艦隊服役。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在二戰初期共同作戰,包括出擊進入大西洋襲擊英國商船。兩艦也參加了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期間它們曾於1940年6月8日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聲望號交火,並擊沉了航空母艦光榮號。在與光榮號的戰鬥過程中,沙恩霍斯特號取得了人類海軍史上最遠距離之一的艦炮命中。1942年初,兩艦又在光天化日之下成功從被占領的法國沿英吉利海峽衝刺回德國。同年末,格奈森瑙號在盟軍對基爾的空襲中嚴重受損。沙恩霍斯特號其後於1943年初在挪威與俾斯麥級提爾皮茨號會合,共同攔截盟軍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但當它和幾艘驅逐艦從挪威出發攻擊一支護航船隊時,德國人卻遭英國海軍巡邏隊攔截。在由此引發北角海戰中,英國戰列艦約克公爵號率領的一支部隊擊沉了沙恩霍斯特號。與此同時,格奈森瑙號的維修工作已經開始,該艦正計劃重新武裝。隨着沙恩霍斯特號被擊沉,這艘姊妹艦的重建工程也被擱置。相反,它於1945年作為一艘堵塞船在戈滕哈芬遭擊沉;其殘骸則於1950年代被打撈上岸拆解報廢。
分類
[編輯]沙恩霍斯特級是第一批被納粹德國海軍正式歸類為戰列艦(Schlachtschiff)的德國艦艇。[3]而此前的德國戰列艦都是統稱為風帆戰列艦(Linienschiff)。[註 1]它們的對手英國皇家海軍則將其列入戰列巡洋艦類別,[7][8]但至戰後又重新歸類為戰列艦。[9]1940年出版的《簡氏戰艦年鑑》將沙恩霍斯特級和俾斯麥級均列為戰列艦,而另一個對手美國海軍則一直將其定級為戰列艦。[10]在漢語文獻中,它們主要都被稱作戰列艦。[4][11]
設計
[編輯]發展歷程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簽訂的《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海軍只能建造排水量不超過10,000長噸(11,000短噸)的軍艦。在德國,關於其海軍的定位和規模的爭論一直持續到1920年代,當時法國和蘇聯海軍造艦業的噸位增加促使德國人開始設計大型主力艦。[12]首個方案於1928年擬定,要求以一戰期間未及完工的約克代艦級為基礎建造一款17,500長噸(19,600短噸)的戰列巡洋艦,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上配備八門305毫米炮。[13][14]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掌權;他向海軍司令部明確表示,自己無意建立一支大型艦隊來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他主要擔心與法國發生局部戰爭的可能性,這需要德國保護海上通道。為此,希特勒授權建造多兩艘D級裝甲艦,作為三艘德國級艦隻的補充。[15]這些艦隻的排水量為19,000噸,並擁有與裝甲艦相同的武裝和速度;增加的噸位將用於加強防護。希特勒希望遵循這一方針,如此他便不會被視為公然藐視《凡爾賽條約》。但他沒有意識到,這種「永不沉沒」的破交艦會比裝備283公釐(11.1英寸)炮的26,000噸級戰列巡洋艦更嚴重地激怒英國——後者被認為不如當時在役的所有皇家海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16]
為了對抗德國的裝甲艦,法國於1930年代初建造了兩艘小型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這反過來又激勵德國海軍開始計劃設計更強大的戰列巡洋艦。[15]自1933年以來,德國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一直主張提高裝甲艦的防禦性能,並通過增加第三座三聯裝炮塔來增加主炮的攻擊力。[17]這也是納粹德國海軍的觀點,他們認為19,000噸的設計是不平衡的。[16]希特勒同意增加裝甲防護和內部細分,但拒絕批准增加武器裝備。最終,直至1934年2月,希特勒才默許了增加第三座炮塔。[17]這款新艦的排水量達到26,000長噸(29,000短噸),在三座三聯裝炮塔上共配備九門283毫米炮。為了確保建造新艦的政治自由,希特勒於1935年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保證英國在主力艦方面擁有3:1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由此得以取消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海軍的限制。[15]
新的D級裝甲艦的建造被取消,為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讓路。[18]計劃中D級艦所使用的臨時代號「阿爾薩斯代艦」和「黑森代艦」被重新分配給新艦,建造合同則被授予了威廉港戰爭海軍船廠和基爾的德意志船廠。[3]建造工程被推遲了14個月,部分原因是希特勒希望在開工前確保與英國簽訂條約,[17]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在訂購艦隻後又進行了大量的設計改動。[19]
由於《英德海軍協定》所允許的艦炮最大口徑為406公釐(16.0英寸),希特勒很快就重新調整了用於新艦的主炮,並下令將其裝備為380公釐(15英寸)的武器。283毫米的炮塔是現成的;380毫米的炮塔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開發出來,希特勒急於儘快擁有主力艦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16]他還被提醒,儘管有《英德海軍協定》的允許,但英國人歷來對德國主力艦上主炮口徑的增加很敏感。[19]因此,他默許了艦上裝備283毫米的火炮,但預備儘早將火力升級至380毫米口徑。380毫米炮塔最終被應用在俾斯麥級戰列艦上。[16]
整體特徵
[編輯]沙恩霍斯特級艦隻的舷寬均為30米,水線長度226米,惟全長稍有不同,其中沙恩霍斯特號有234.9米,而格奈森瑙號略短,為229.8米。它們的設計排水量為35,540噸,這將使艦隻的吃水深度達到9.1米。在標準排水量為32,100長噸(32,600公噸)時,吃水會減少為8.3米;而在38,100長噸(38,700公噸)的滿載狀態下,吃水則增加至9.9米。兩艦的艦體採用縱向鋼框架構造,船體外板再焊接在鋼框架之上。艦體共分成21個水密隔艙,並包含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79%的雙層船底。[3]
德國海軍將沙恩霍斯特級視為拙劣的遠洋船具;由於干舷較低,它們在全副裝備時會發生艦艏過載且容易進水。1939年1月和8月,格奈森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先後用「大西洋式艦艏」(Atlantikbug,類似於飛剪式)代替了垂直樣式,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但在巨浪下,安東炮塔的使用仍然受到限制。兩艦的艦艉也容易被打濕,它們轉向過彎的速度非常慢,在淺水區總是需要拖船的協助。當打滿舵時,艦隻的速度損失會超過50%,並有逾10°的傾側。在試驗期間,艦隻在滿舵時的傾側甚至高達13°。[3]
沙恩霍斯特級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50至60名軍官和1,613至1,780名水兵,而在擔任分艦隊旗艦時,則可再增加10名軍官和61名水兵。它們還配備有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兩艘哨艇、兩艘機動艇、兩艘駁船、兩艘大舢板、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艇。[3]
推進裝置
[編輯]最初,沙恩霍斯特級艦隻計劃採取柴油推進方式,就如同三艘裝甲艦那樣。但它們最終決定使用過熱蒸汽推進,因為所需航速要求的輸出功率為裝甲艦的三倍。對於三螺旋槳艦艇而言,這意味着每軸馬力是裝甲艦的兩倍多;倘若是四槳艦,則需要每軸的功率超過40,000匹馬力。這一要求超出了當時既有的柴油機技術,而設計出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發動機的時間仍不可預見。由於高壓過熱蒸汽已在實踐過程中廣獲成功,它被視為大功率推進裝置的最佳選擇。[20]
沙恩霍斯特號由三台布朗-博韋里齒輪傳動蒸汽輪機提供動力,格奈森瑙號則搭載了三台日耳曼尼亞齒輪蒸汽輪機。渦輪機用於驅動三副直徑為4.8米的三葉螺旋槳。蒸汽由十二台瓦格納超高壓燃油水管鍋爐輸送至渦輪機,可產生高達58標準大氣壓(5,877千帕斯卡)的壓力和高達450 °C(842 °F)的溫度。推進裝置在265轉/分鐘時的額定功率為160,000匹公制馬力(157,811匹軸馬力;117,680千瓦特),並曾在試驗中以280轉/分鐘的速度達到165,930匹公制馬力(163,660匹指示馬力;122,041千瓦特)。當倒車航行時,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57,000匹公制馬力(56,220匹指示馬力;41,923千瓦特)。艦隻的設計航速為31節(57公里每小時);在試驗中,兩艘艦都超過了設計值——沙恩霍斯特號達到31.5節(58.3公里每小時),格奈森瑙號則為31.3節(58.0公里每小時)。它們的燃油艙貯存量為2,800公噸;但若利用艦內額外的空間,包括裝甲帶至魚雷艙壁之間的艦體空間,燃油容量將可增加至5,080公噸。在最大燃料負載下,這些艦隻預期可以19節(35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連續行駛8,100海里(15,000公里);但實際上沙恩霍斯特號以19節的速度僅達到7,100海里(13,100公里),而格奈森瑙以同樣速度只能達到6,200海里(11,500公里)。[3]
艦上的電力由五套電氣設備提供。每套設備由四台柴油發電機和八台渦輪發電機組成。四台柴油發電機被分成兩組:兩台各輸出150千瓦,兩台各輸出300千瓦的功率。八台渦輪發電機的裝機容量也是混合的;其中六台運行的功率為460千瓦,其餘兩台為230千瓦。它們在220伏電壓下的總輸出功率為4,120千瓦。[3]
武器裝備
[編輯]沙恩霍斯特級艦隻的主炮由裝備在三座三聯裝炮塔內的九門283毫米C/34式54.5倍徑速射炮組成,其中的兩座位於前部,一座位於後部。[3]它們是早期安裝在德國級裝甲艦上的283毫米28式炮的改進版本。雖然283毫米炮的口徑比其他海軍的主炮更小,但由於其較高的射速,仍然受到德國海軍許多槍炮官的青睞。[19]這些火炮配備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一種是重330千克的4.4倍徑穿甲彈,以及兩種重315千克的高爆彈——分別為一款帶有底部引信的4.4倍徑版本和一款帶有頂部引信的4.5倍徑版本。全部三種炮彈都使用相同的推進劑裝藥:RPC/38式42.5千克前裝藥和RPC/38式76.5千克主裝藥。這些炮彈的射速為3.5發每分鐘。穿甲彈的炮口初速為890米每秒;炮管預計可發射300枚彈藥,那時將已磨損到足以需要更換的程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的主炮被架設在三座Drh LC/34式炮塔上。炮塔是從艏至艉按首字母順序被分別稱為「安東」(Anton)、「布魯諾」(Bruno)和「采撒」(Cesare)。與大多數其他德國裝置類似,這些炮塔具有電動旋轉系統,但其餘操作都是依靠液壓系統。炮塔的旋轉質量為750公噸(炮座內徑為10.2米),轉動速度為7.2度每秒。安東和采撒炮塔允許主炮壓低至-8°俯角和提升至40°仰角;布魯諾炮塔則可以壓低至- 9°俯角。在最大仰角時,火炮能夠命中40,930米外的目標。[21]
兩艦各搭載有十二門150毫米C/28式55倍徑速射炮作為副炮。這些火炮安裝在四座Drh LC/34式雙聯裝炮塔和四座MPL/35式基座上。炮塔和基座均可使炮管壓低至-10°俯角;炮塔還允許提升至40°仰角,而基座的上限則為35°。它們在發射45.3千克重的炮彈時的射速為6-8發每分鐘。在炮管磨損到需要修理或更換之前,這些火炮預計能發射1,100枚彈藥。基座上的火炮射程為22,000米,而炮塔上的火炮因高出5度的仰角,射程稍長,達到23,000米。它們共配備1,600至1,800枚炮彈,即每門133-150枚。[22]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的防空火力連包括十四門105毫米C/33式65倍徑高射炮、十六門37毫米83倍徑炮,以及十到二十門20毫米炮。105毫米炮的射速為15-18發每分鐘,它們安裝在七台Dop LC/31式雙聯裝炮架上,其中六座位於艦舯,一座以背負式架設在采撒炮塔上,允許升降至-8°俯角和80°仰角。當用於攻擊水面目標時,炮在45°仰角上的最大射程為17,700米。[23]37毫米炮被安置在八台手動操作的Dop LC/30式雙聯裝炮架上。在抬升至85°時,它們的有效射程為6,800米,惟曳光彈的極限為4,800米。這款火炮的射速為30發每分鐘。[24]
1942年後,從輕巡洋艦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拆下的各六具533毫米甲板魚雷發射管被重新安裝至兩艘沙恩霍斯特級艦上,並可存放18枚G7a型魚雷。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都配備了兩套西塔克特雷達。其中一套安裝在位於艦橋頂部的前炮指揮儀上,另一套則被安置在後部主炮台的指揮儀上。西塔克特雷達的工作頻率為368兆赫,初始功率為14千瓦。這些裝置後來升級到100千瓦,在80厘米的波長(375兆赫)上運行。[25]
裝甲保護
[編輯]沙恩霍斯特級艦隻裝備了克虜伯裝甲。上層裝甲甲板厚50毫米,背靠主裝甲甲板。該甲板在艦艉的厚度為20毫米,彈藥艙和輪機艙所在的艦舯部厚度增加到50毫米,至艦艏則減少到20毫米。它由縱向兩側105毫米厚的斜面裝甲作支撐。[3]斜坡與主裝甲帶的下緣相連,這種布置也被稱為「龜背甲板」。[26]斜坡顯著提高了艦隻關鍵部位的裝甲防護。兩艘同級艦的要害區域都有良好的裝甲,可以抵禦當時戰列艦發射的任何口徑炮彈,因為炮彈必須穿透主裝甲帶和斜面甲板。但在極遠的射程內,甲板裝甲很容易被大口徑炮彈擊穿。[27]所有這些部分都是由沃坦硬鋼製成。[註 2]主裝甲帶則由滲碳鋼製成,它在艦舯部分關鍵區域的厚度高達350毫米,在安東炮塔前部弱化至150毫米,至艦艏處逐漸減少到零。後部炮塔向後的裝甲帶減少到200毫米厚,並最終在艉部逐漸細化到零。裝甲帶的中心部分由170毫米厚的護盾支撐。[3]在超過11,000米的任何範圍內,艦隻的側面保護系統都不會被2,240英磅(1,020公斤)的16英寸(406公釐)炮擊穿。[26]
前司令塔有350毫米厚的側板和200毫米厚的頂板。後司令塔的裝甲較弱,側部和頂部的厚度分別只有100毫米和50毫米。主炮塔有360毫米厚的正面、200毫米厚的側面和150毫米厚的頂面。[3]承載主炮塔的炮座同樣配備了重型裝甲;其兩側的厚度為350毫米,在中心線逐漸減小到200毫米,並受到上方炮塔的保護。[29]副炮的炮塔表面有140毫米厚,側面為60毫米,頂面為50毫米厚。105毫米炮的炮架則安裝了20毫米厚的炮擋。這些裝甲全數採用滲碳鋼製成。[3]
水下防護系統設計能夠承受250千克爆破彈頭的直接命中;英國空投魚雷的彈頭較此要小,但他們的艦載魚雷則威力更大。德國海軍曾進行過數次全尺寸的水下爆炸試驗,用的是從舊前無畏艦普魯士號切割下來的裝甲部分。試驗表明,焊接鋼結構比鉚接鋼板更能承受250千克彈頭的衝擊。魚雷艙壁由沃坦軟鋼製成,[註 2]以鉚接的方式固定在裝甲帶後方;此舉是因為鋼板接頭若焊接不正確將無法充分承受爆炸衝擊。[29]水下防護系統由多層組成:外層厚度在12至66毫米之間,位於主裝甲帶的正下方,用於引爆魚雷彈頭。外板之後有一個巨大的空隙,可以讓爆炸產生的氣體膨脹和消散。再往後是一個外牆有8毫米厚的燃料艙;它將能夠吸收任何剩餘的衝擊力。艙體由縱向加強筋和橫向艙壁作支撐。[30]
水下側防護裝置則存在許多缺陷。它在艦舯部極其堅固,但在堡壘的兩端卻很弱。水下防護只能在這些區域抵禦200千克的彈頭。設計上的另一個顯著弱點是魚雷艙壁的布局。它以10°的角度與斜面甲板的下緣相連;由兩個鉚接的角杆將它固定在適當的位置。由於艦體的正常彎曲力,這些杆一直承受着很大的應力。當與魚雷彈頭的爆炸力相結合時,角杆可能會因無法承受增加的壓力而失效。此外,30米的舷寬意味着主炮塔周圍的防護必須減弱,因為彈匣和炮座占用了大量的艦體空間。[31]
同級艦
[編輯]艦名 | 出處 | 造船廠 | 動工 | 下水 | 投運 | 結局 |
---|---|---|---|---|---|---|
沙恩霍斯特號 | 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 | 威廉港戰爭海軍造船廠 | 1935年6月15日 | 1936年10月3日 | 1939年1月7日 | 1943年12月26日在北角海戰中遭擊沉 |
格奈森瑙號 | 奧古斯特·奈德哈特·馮·格奈森瑙 | 基爾德意志造船廠 | 1935年5月6日 | 1936年12月8日 | 1938年5月21日 | 1945年3月23日作為堵塞船在戈滕哈芬遭擊沉;後於1951年打撈上岸拆解 |
服役歷史
[編輯]建造及早期活動
[編輯]1935年5月3日,格奈森瑙號開始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鋪設龍骨。它於1936年12月8日下水,至1938年5月21日竣工。[33]在下水過程中,其艦艉受到輕微損傷;由於減緩船台下滑的鏈條斷裂,致使艦隻漂離過遠,並擱灘在對岸。投運後,格奈森瑙號於服役生涯的第一年主要在波羅的海進行海試和訓練巡航。巡航凸顯了艦艏和艦橋易進水的情況,遂於1939年1月完成「大西洋式艦艏」的改裝。[34]沙恩霍斯特號於1935年5月16日在威廉港的戰爭海軍造船廠動工。它於1936年6月30日下水,至1939年1月7日交付。[33]1939年中期,該艦在波羅的海進行了海試;與格奈森瑙號一樣,由於干舷較低,必須安裝大西洋式艦艏,並於1939年8月完工。在是次改裝期間,在艦舯部還增加了一個供艦載機使用的大型機庫。它於10月駛出旱塢。[35]
1939年11月21日,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輕巡洋艦科隆號和萊比錫號連同幾艘驅逐艦在冰島和法羅群島之間進行了掃蕩;行動中,德國艦群與英國武裝商船巡洋艦拉瓦爾品第號相遇;沙恩霍斯特號擊沉了對方,但在此過程中也受到拉瓦爾品第號一門6英寸(150公釐)炮的命中。[35]沙恩霍斯特號停下來救起倖存者,直到輕巡洋艦紐卡斯爾號的到來才促使德國軍艦撤退。[36]
威悉演習行動
[編輯]1940年4月7日,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在威悉演習行動期間組成了德軍入侵挪威納爾維克和特隆赫姆的主力掩護部隊。4月9日4:30,格奈森瑙號的西塔克特雷達捕捉到一個信號,遂開始在羅弗敦群島附近採取行動;兩艘艦都進入了戰鬥陣位。半小時後,瞭望員觀察到炮口焰,確認為老式戰列巡洋艦聲望號,它是英國布雷行動的掩護之一。英國戰列巡洋艦最初的目標是格奈森瑙號,射程為11,800米。在五分鐘的時間裡,格奈森瑙號兩次命中聲望號,但也遭到一次15英寸(380公釐)和兩次4.5英寸(110公釐)炮的回擊。[37][38]其中一枚4.5英寸炮的命中導致格奈森瑙號的安東炮塔失效,[註 3][40]另一枚15英寸炮則摧毀了主炮火控中心,並擊倒了它的西塔克特雷達。[37][41]沙恩霍斯特號的火炮雷達出現技術問題,導致其無法有效地與聲望號交戰。從05:18開始,英艦與沙恩霍斯特號進行了短暫的交戰,但後者的有效機動使其得以毫髮無損地規避。由於擔心聲望號的護航驅逐艦可能會發動魚雷攻擊,德軍指揮官終止了交戰。[42]到7:15,德艦已經逃離了速度較慢的聲望號。[35]在撤離過程中,沙恩霍斯特號的安東炮塔因艦艏的巨浪而受損。[35]兩艘沙恩霍斯特級艦隻在與重巡洋艦希佩爾將軍號會合後返回威廉港。[43]
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連同希佩爾將軍號和四艘驅逐艦於6月4日再次啟航。在北海的行動導致幾艘英國運輸船沉沒後,希佩爾將軍號和驅逐艦被派往被占領的挪威補充燃料。6月8日16:45,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在大約50,000米的範圍內發現了由驅逐艦阿卡斯忒號和熾熱號護航的英國航空母艦光榮號。驅逐艦釋放煙幕試圖隱藏航母,但德國人很快就拉近了距離。[44]至17:26,距離已拉近一半,縮小到25,000米左右,兩艘德艦相繼開火。沙恩霍斯特號在大約24,200米的射程內擊中了光榮號,這是人類艦炮史上最遠距離的命中紀錄之一。[21][註 4]光榮號被至少三枚炮彈擊中,頓時化作燃燒的殘骸,至19:00傾覆並沉沒。沙恩霍斯特號隨即轉向熾熱號開火,格奈森瑙號則瞄準阿卡斯忒號;兩艘戰列艦都擊沉了它們的目標。在沉沒之前,阿卡斯忒號曾向沙恩霍斯特號發射四枚魚雷;後者規避了其中的三枚,但第四枚命中右舷後部炮塔附近。交戰期間,沙恩霍斯特號共發射了212枚主炮炮彈。[43]魚雷命中則對其造成重大損害;包括右舷輪機艙部分區域在內的幾個水密隔艙被海水淹沒,導致艦身有3°的傾側,艦尾下沉了約3米。[43]
儘管沙恩霍斯特號的航速被限制在20節(37公里每小時),兩艘艦還成功是撤回至特隆赫姆,並於6月9日下午抵達。6月11日,英國皇家空軍的十二架哈德遜式轟炸機試圖轟炸沙恩霍斯特號,但都未能命中目標。6月13日,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又發動了另一次空襲,這次是派出十五架賊鷗式戰鬥轟炸機。德國空軍對這次襲擊進行攔截,擊落了其中的八架飛機,但仍有七架成功抵艦。只有一枚炸彈命中了目標,卻沒有爆炸。至6月20日,必要的修理工作已經完成,使該艦得以啟程駛往基爾。隨後英國人還進行了兩次空襲,但沙恩霍斯特號及其護航艦艇的防空火力將他們都擊退了。有關英國軍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迫使該艦在斯塔萬格躲避了兩天,然後才繼續前往基爾。全面的維修工作在接下來的六個月進行。[46]
柏林行動
[編輯]在海軍上將京特·呂特晏斯的指揮下,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於1941年1月下旬闖入大西洋,襲擊北美至英國之間的護航船隊。2月8日,它們發現了HX-106號船隊,但對方是由配備八門15英寸口徑炮的拉米伊號戰列艦負責護送。德艦因此中斷了攻擊。[47]至2月22日遇到第二支船隊時,沙恩霍斯特號擊沉了油輪光澤號(Lustrous),[46]而格奈森瑙號也擊沉了四艘貨船。[47]3月8日,沙恩霍斯特號發現了另一支船隊,但對方也有戰列艦護航,即馬來亞號。 一周後的3月15日,再有一支船隊遭到攔截;其中沙恩霍斯特號擊沉了兩艘船,[46]格奈森瑙號則繳獲了三艘並擊沉一艘。[48]戰鬥結束後,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前往被占領的法國布雷斯特,至3月22日抵達。沙恩霍斯特號的鍋爐過熱器管多次出現問題,這需要使用法國海軍船廠的維修設施。[46][49][50]
空襲受損
[編輯]布雷斯特完全處於英國空襲的航程之內,後者遂自3月30日開始實施了一系列突襲。[註 5]4月6日,四架博福特式魚雷轟炸機襲擊了正從旱塢轉移到浮標處的格奈森瑙號。其中一架飛機取得命中,[註 6]對該艦造成了重大損害。有大約3,050噸海水灌入格奈森瑙號,導致其艦身傾側了2°,並在水中沉降得更低。爆炸的衝擊波也造成了嚴重的內部損傷;燃料箱破裂,電氣系統受損。一艘打撈拖船將它拖到岸邊協助防洪管制。格奈森瑙號被送入旱塢進行維修,但由於英國的進一步空襲而延長了維修時間。4月9-10日夜間,英國的高空轟炸機再次襲擊了格奈森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後者毫髮無損,但前者被命中四次,共造成72人陣亡、90人負傷。[53]
沙恩霍斯特號於7月完成了發動機維修和有缺陷的過熱器的重新安裝,並在試機結束後於7月23日被分散到拉帕利斯,以避免重型部隊集中在布雷斯特。[註 7]7月24日,駐泊在拉帕利斯的沙恩霍斯特號遭到來自兩個飛行中隊的十五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襲擊;[55]計有五枚炸彈——兩枚500英磅(227公斤)的高爆彈和三枚1,000英磅(454公斤)的半穿甲彈擊中了目標。[56]兩枚454千克重的炸彈穿透了兩層裝甲甲板,一直穿過雙層船底,然後落在海底;它們沒有爆炸。第三枚也未能引爆。其中一枚227千克重的炸彈穿透了後炮塔前方的上甲板,並在主裝甲甲板上爆炸。[57]最後一枚炸彈落在右舷,也在主裝甲甲板上引爆。[56]艦隻在湧入1,540至3,100噸海水後,傾側達到8°;通過反向灌水,傾斜度減少為2°。傷亡數字則為2人罹難、15人負傷。翌日,沙恩霍斯特號抵達布雷斯特進行維修,並持續了四個月之久。[57][58]
地獄犬行動
[編輯]1942年初,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的船員們開始為地獄犬行動做準備,這是一項要求在白天向英吉利海峽衝刺的行動。這些艦隻將被重新部署到挪威,協助擾亂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以及保衛被占領的挪威。由於空襲造成進一步被破壞的風險,以及俾斯麥號和大部分補給艦的損失,迫使海軍人員改變了使用這些艦隻執行大西洋任務的想法。如果它們無法撤離,希特勒就會命令它們在布雷斯特退役。[59][60][61]
這些艦隻於2月11日晚些時候離開布雷斯特,於行動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未被察覺。在多佛爾以東,六架劍魚式魚雷轟炸機曾對它們發動襲擊,但無功而返。15:31,沙恩霍斯特號引爆了一枚磁性水雷,損壞了艦上的斷路器,導致整個電力系統關閉。該艦一度無法動彈,直至15:49和16:01之間,全部三台渦輪機重新啟動,使航速得以恢復到27節(50公里每小時)。隨後又發生了一系列空襲;但通過規避機動、防空火力和德國空軍戰鬥機的協同努力,對方均都被擊退。[62]到2月13日中午,沙恩霍斯特號已經抵達威廉港。兩天後,它被轉移到基爾接受大修,一直持續到1942年7月。[63]
格奈森瑙號和歐根親王號繼續前往挪威,惟沙恩霍斯特號無法移動。14:45,前兩者遭到五架旋風戰鬥轟炸機的攻擊,由德國戰鬥機將其擊退。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英軍又發動了數次空襲,但都沒有成功。16:17,五艘英國驅逐艦試圖向德艦發射魚雷,但格奈森瑙號和歐根親王號通過密集的火力擊傷了其中一艘,迫使其餘驅逐艦掉頭離開。在泰爾斯海靈島附近,格奈森瑙號撞上並引爆了一枚水雷,對艦體造成輕微損傷,爆炸衝擊波則損壞了三台渦輪機中的一台。其艦長下令停艦並進行臨時維修,整個過程持續了約30分鐘。至2月13日凌晨3:50,該艦抵達黑爾戈蘭島。[64]
沙恩霍斯特號的挪威部署
[編輯]1943年1月,納粹德國海軍決定將沙恩霍斯特號連同歐根親王號和幾艘驅逐艦一起部署到挪威。1月7日和23日的航行計劃因海軍收到英國空軍基地活動頻繁的報告而流產。2月10日,第三次嘗試又因沙恩霍斯特號在試圖規避一艘U艇時擱淺而終止。維修工作一直持續到2月26日。[65]3月8日,沙恩霍斯特號和四艘驅逐艦終於得以從戈滕哈芬出發,至3月14日抵達納爾維克附近。在此後長達六個月的時間裡,燃料短缺限制了沙恩霍斯特號和其它駐挪威軍艦的所有大規模行動,[66]其中包括戰列艦提爾皮茨號和重巡洋艦呂措號。[67]1943年11月25日,沙恩霍斯特號進行了兩小時的全功率試驗,航速達到29.6節(54.8公里每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吃水深度比1940年的試航時增加了逾0.5米,當時其航速可達到31.14節(57.67公里每小時)。[68]
北角海戰
[編輯]1943年12月20日,沙恩霍斯特號奉命出擊攔截下一支前往蘇聯的JW-55B號護航船隊。[69]該艦隻能與五艘驅逐艦共同作戰;因提爾皮茨號在9月的一次英國突襲中受損,呂措號則正在接受定期維修。[67]12月25日,當確定了船隊的位置後,沙恩霍斯特號於19:00在海軍少將埃里希·拜的指揮下離開港口。英國艦隊有一個顯著的優勢:他們能夠破譯德國海軍的密碼,並且知道拜的意圖。[70]巡洋艦謝菲爾德號、貝爾法斯特號和諾福克號被派往阻擋沙恩霍斯特號。指揮約克公爵號戰列艦的英國海軍上將布魯斯·弗雷澤身處大約270英里外,並在沙恩霍斯特號與三艘巡洋艦交戰後正趕往堵截德國人。貝爾法斯特號於26日早上8:40從雷達上發現了沙恩霍斯特號;40分鐘後,謝菲爾德號艦上的瞭望員也在11,000米的範圍內看見該艦。此後不久,貝爾法斯特號發射星光彈照亮目標,諾福克號則以8英寸(203公釐)炮開火;在20分鐘內,它兩度命中沙恩霍斯特號,其中第二次摧毀了後者的前部西塔克特雷達。[71][72]
到了10:00,沙恩霍斯特號利用其4至6節(7.4至11.1公里每小時)的航速優勢,擺脫了交戰並繼續搜尋護航船隊。12:00,貝爾法斯特號再次追上沙恩霍斯特號,並於20分鐘後重新進入射程。[73]這一次,德國人的的炮術更佳;諾福克號於12:23被283毫米炮擊中兩次。其中一發使其一座炮塔失效,第二發則在艦體上鑿出一個孔洞,並擊毀了雷達。近距脫靶的炮彈碎片如雨點般灑落在謝菲爾德號艦上。12:41,沙恩霍斯特號再次提速,中斷了交戰。英國人持續盯梢,並將位置報告發送給約克公爵號艦上的弗雷澤將軍。至13:15,拜將軍決定停止搜索並返回港口。[74]然而就在17:00前不久,英國軍艦第三度逼近:貝爾法斯特號再次用星光彈彈照亮沙恩霍斯特號,而約克公爵號得以利用主炮發動齊射。後者的一發命中摧毀了沙恩霍斯特號的安東炮塔,另一枚炮彈則於18:00擊穿裝甲帶的上部並對輪機艙造成了嚴重破壞。這次中彈暫時使該艦的速度降至8節(15公里每小時),但通過臨時維修後很快又提速至22節(41公里每小時)。[75]
沙恩霍斯特號主炮的炮彈擊中了約克公爵號的桅杆,使其水面雷達失靈。缺乏雷達迫使約克公爵號於18:24停火,在此之前,它已經命中了德艦至少13次。[76]在此過程中,約克公爵號的攻擊摧毀了沙恩霍斯特號的大部分武器。弗雷澤將軍命令他麾下的驅逐艦接近該艦並發射魚雷。沙恩霍斯特號至少四次被蠍子號和斯圖爾號發射的魚雷擊中。撞擊造成了大面積的進水,並使艦隻的速度降至12節(22公里每小時)。約克公爵號隨後接近至9,100米範圍內,繼續不懈猛擊該艦。當時,沙恩霍斯特號艦上僅餘采撒炮塔還能使用;倖存的炮手只能將彈藥從失效的安東和布魯諾炮塔轉移到采撒炮塔。隨着更多的海水灌入艦內,它的速度進一步下降到5節(9.3公里每小時)。[77]19:25,輕巡洋艦牙買加號發射了三枚魚雷,隨後貝爾法斯特號又發射了六枚。幾艘驅逐艦也相繼靠近並發射魚雷,但在硝煙和霧霾中,無法確定有多少枚擊中了這艘破損的艦隻。沙恩霍斯特號已嚴重傾斜,水位極低。至19:45,該艦向右舷傾覆沉入水中,螺旋槳仍在轉動。[78]其沉沒地點大致位於72°16′0″N 28°41′0″E / 72.26667°N 28.68333°E處。全艦1,968名官兵中,僅36人倖存。[79]海軍少將埃里希·拜則連同他的艦隻一起消失。[80]
格奈森瑙號的改造
[編輯]格奈森瑙號同樣計劃被部署到挪威,但在1942年2月26-27日夜間的一次轟炸襲擊中遭到嚴重破壞。一枚1,000英磅重的炸彈擊穿了前炮塔前方的裝甲甲板;炮彈碎片繼而引爆彈藥艙,對艦艏造成巨大的破壞,並焚毀了安東炮塔,造成112人死亡、21人受傷。據估計,該艦需要兩年時間才能準備好重新投運。[81]由於時間如此之長,當局遂決定在修復工作期間對它進行改造,安裝更高效的六門380毫米34式速射炮來替代其283毫米炮。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艦體需要延長10米以提供更大的浮力,並且必須對電氣系統進行大修。布魯諾和采撒炮塔將被拆除並轉移到挪威充當岸防炮。[82]
4月4日,格奈森瑙號與破冰船卡斯托耳號(Castor)和舊前無畏艦西里西亞號一同離開基爾前往戈滕哈芬。改裝工程在艦隻抵達後便開始進行:損毀的艦艏被拆除,布魯諾和采撒炮塔也被拆除並解體以便運輸。克虜伯將建造新的380毫米炮塔,這需要加強炮座結構來支撐其重量。到1943年初,維修工作基本完成,艦隻準備接收改良的艦艏和380毫米炮塔,但這並沒有實現。1942年12月31日,由於水面部隊未能在北極攔截並摧毀一支護航船隊,促使希特勒下令解散所有主要的水面部隊。格奈森瑙號的修復工作就此停止,原本用於修復的材料被轉用於其他項目。[83]
該艦隨後解除了武裝,幾乎被遺棄在港灣。[84]它的150毫米炮作為岸基炮台部署在丹麥。[22]當蘇聯軍隊於1945年初逼近戈滕哈芬時,格奈森瑙號被德國人拖到外港,並於1945年3月23日作為堵塞船被擊沉。[84]1951年9月12日,一家波蘭公司打撈出該艦的殘骸,隨後將其拆解報廢。格奈森瑙號的采撒炮塔仍保存在挪威特隆赫姆的奧斯特拉特要塞;挪威政府曾提議將炮塔歸還德國並在博物館展出,但未能實現。[1]部署至丹麥的150毫米炮被丹麥軍方接管;其中的兩座炮塔於1952年被轉移到斯泰溫斯要塞。這些炮於1984年投入預備役,但在年度訓練期間仍可繼續發射。它們於2000年完成最後一射,之後要塞變成了博物館。[22]
注釋
[編輯]- 腳註
- ^ 「Linienschiff」一詞也被譯為「戰列艦」,這是因為直譯的「戰列線戰鬥艦艇」在英國皇家海軍術語的具體含義中專指18世紀至19世紀時期的一級至三級木質戰艦, 因此會產生一定的混淆。[4]德國海軍歷史學家埃里希·格勒納在其著作中闡述了各船級主力艦的分類,指出勃蘭登堡級和德皇腓特烈三世級艦隻被歸類為「Linienschiffe」;[5]而維特爾斯巴赫級、不倫瑞克級、德國級、拿騷級、黑爾戈蘭級、皇帝級、國王級和巴伐利亞級艦隻均被歸類為「Großlinienschiffe」(大戰列艦)。[6]
- ^ 2.0 2.1 沃坦硬鋼(Wotan Hart)裝甲的斷裂強度為85-96千克每平方毫米,並且可以膨脹20%。沃坦軟鋼(Wotan Weich)裝甲的斷裂強度則為65-75千克每平方毫米,膨脹率高達25%。[28]
- ^ A炮塔被巨浪淹沒,「在遮蓋被擊開後,大量海水從測距機的左稜鏡湧入…炮塔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在36小時內都無法使用,但測距機本身並沒有損壞。」[39]
- ^ 在1940年的卡拉布里亞海戰中,英國戰列艦厭戰號也曾在大致相同的射程內命中意大利戰列艦儒略·愷撒號。[45]
- ^ 在整個戰爭期間,300次空襲使布雷斯特成為法國遭受轟炸最多的城市之一。[51]
- ^ 格奈森瑙號有許多高射炮保護,卻沒有防魚雷網。成功命中的飛機被擊落;飛行員肯尼思·坎貝爾中尉獲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因為他很清楚在猛烈的防空炮火中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52]
- ^ 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已於6月1日抵達布雷斯特。[54]
- 引用
- ^ 1.0 1.1 1.2 Gröner,第32頁.
- ^ Collier,第99頁.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Gröner,第31頁.
- ^ 4.0 4.1 劉楊,第9頁.
- ^ Gröner, Jung & Maass,第36–46頁.
- ^ Gröner, Jung & Maass,第46–54頁.
- ^ Churchill,第245頁.
- ^ Vandervat,第82頁.
- ^ Historical Section Admiralty,第14–15頁.
- ^ USN Historical Center.
- ^ 日本海人社,第184頁.
- ^ Garzke & Dulin,第127頁.
- ^ Gröner,第59頁.
- ^ Garzke & Dulin,第127–128頁.
- ^ 15.0 15.1 15.2 Garzke & Dulin,第128頁.
- ^ 16.0 16.1 16.2 16.3 Sieche,第225頁.
- ^ 17.0 17.1 17.2 Garzke & Dulin,第130頁.
- ^ Gröner,第63頁.
- ^ 19.0 19.1 19.2 Breyer,第294頁.
- ^ Breyer,第295頁.
- ^ Garzke & Dulin,第188–189頁.
- ^ 26.0 26.1 Garzke & Dulin,第182頁.
- ^ Garzke & Dulin,第183頁.
- ^ Gröner,第x頁.
- ^ 29.0 29.1 Garzke & Dulin,第185頁.
- ^ Garzke & Dulin,第185–186頁.
- ^ Garzke & Dulin,第186頁.
- ^ Gröner, Jung & Maass,第55–58頁.
- ^ 33.0 33.1 Sturton,第43頁.
- ^ Garzke & Dulin,第132頁.
- ^ 35.0 35.1 35.2 35.3 Garzke & Dulin,第154頁.
- ^ Garzke & Dulin,第134頁.
- ^ 37.0 37.1 Koop & Schmolke,第40 and 43頁.
- ^ Haarr,第310–311頁.
- ^ Koop & Schmolke,第40, 43頁.
- ^ Garzke & Dulin,第135頁,報稱是采撒炮塔失效.
- ^ Jackson,第23頁.
- ^ Garzke & Dulin,第135頁.
- ^ 43.0 43.1 43.2 Garzke & Dulin,第157頁.
- ^ Garzke & Dulin,第137頁.
- ^ Ballantyne,第110頁.
- ^ 46.0 46.1 46.2 46.3 Garzke & Dulin,第158頁.
- ^ 47.0 47.1 Garzke & Dulin,第140頁.
- ^ Garzke & Dulin,第142頁.
- ^ Koop & Schmolke,第110頁.
- ^ Hellwinkel,第605–629頁.
- ^ Hellwinkel,第1584頁.
- ^ 4Group,第407頁.
- ^ Garzke & Dulin,第143–144頁.
- ^ Schmalenbach,第141頁.
- ^ 4Group,第548頁.
- ^ 56.0 56.1 Garzke & Dulin,第159頁.
- ^ 57.0 57.1 Garzke & Dulin,第160頁.
- ^ Koop & Schmolke,第110–111頁.
- ^ Garzke & Dulin,第154–146頁.
- ^ Koop & Schmolke,第111頁.
- ^ Hellwinkel,第746頁.
- ^ Garzke & Dulin,第160–162頁.
- ^ Garzke & Dulin,第163頁.
- ^ Garzke & Dulin,第147–149頁.
- ^ Garzke & Dulin,第163–164頁.
- ^ Garzke & Dulin,第164頁.
- ^ 67.0 67.1 Stephen & Grove,第198頁.
- ^ Jacobsen,第88頁.
- ^ Sandler,第144頁.
- ^ Garzke & Dulin,第165頁.
- ^ Garzke & Dulin,第165–166頁.
- ^ Stephen & Grove,第206頁.
- ^ Garzke & Dulin,第169頁.
- ^ Garzke & Dulin,第170頁.
- ^ Garzke & Dulin,第172頁.
- ^ Stephen & Grove,第213頁.
- ^ Garzke & Dulin,第173–174頁.
- ^ Garzke & Dulin,第175頁.
- ^ Garzke & Dulin,第176頁.
- ^ Grove,第30頁.
- ^ Garzke & Dulin,第149–150頁.
- ^ Garzke & Dulin,第150–151頁.
- ^ Garzke & Dulin,第151–153頁.
- ^ 84.0 84.1 Garzke & Dulin,第153頁.
參考資料
[編輯]- 艾丹·多德森. 《德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71-1918年》. 由劉楊翻譯. 北京: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39-3493-0.
- 日本海人社 (編).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世界艦船. 青島: 青島出版社. ISBN 978-7-5436-6429-6.
- B.R. 1736(48)(2). Home Waters and Atlantic. Naval Staff History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II, 9th April 1940 – 6th December 1941. Historical Section Admiralty. 1961-11-20.
- Ballantyne, Iain. Warspite, From Jutland Hero to Cold War Warrior. Barnsley, UK: Pen & Sword Maritime. 2013. ISBN 978-1-84884-350-9.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Garden City: Doubleday & Company. 1974. ISBN 978-0-385-07247-2.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5 Closing the 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0 [1951]. ISBN 978-0-395-41059-2.
- Collier, Basil.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Defence of the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 M. Stationery Off. 1957. ISBN 978-0-87021-790-6.
- Garzke, William H.; Dulin, Robert O. Battleships: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101-0.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Band 1.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1982. ISBN 3-7637-4800-8.
- Grove, Eric. German Capital Ships and Raiders in World War II: From Scharnhorst to Tirpitz, 1942–1944. Routledge. 2002. ISBN 978-0-7146-5283-2.
- Haarr, Geirr H. The German Invasion of Norway, April 1940. Barnsley: Seaforth. 2009. ISBN 978-1-84832-032-1.
- Hellwinkel, Lars. Hitler's Gateway to the Atlantic: German Naval Bases in France 1940–1945 Kindl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84832-199-1.
- Jackson, Robert. The Royal Navy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12-9.
- Jacobsen, Alf. Scharnhorst. Sutton: Stroud. 2003. ISBN 0750934042.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Battleships of the Scharnhorst Clas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9. ISBN 978-1-55750-045-8.
- Sandler, Stanley.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ABC-CLIO. 2004. ISBN 978-1-85109-410-3.
- Schmalenbach, Paul. KM Prinz Eugen. Warship Profile 6. Windsor: Profile Publications. 1971: 121–144. OCLC 10095330.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2: 218–254. ISBN 978-0-85177-146-5.
- Stephen, Martin; Grove, Eric. Sea Battles in Close-up: World War 2.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556-8.
- Sturton, Ian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Battleships: 1906 to the Present.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7. ISBN 978-0-85177-448-0. OCLC 246548578.
- Vandervat, Dan. The Atlantic Campaig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8. ISBN 978-0-06-015967-2.
- Ward, Chris. 4 Group Bomber Command: An Operational Record Kindle. Barnsley: Pen and Sword. 2012: Kindle location 548. ISBN 978-1848848849.
- Historical Section Admiralty. BR 1736(48)(2) Naval Staff History Second World War, Home Waters and the Atlantic, Volume II, 9th April 1940 – 6th December 1941. London: Admiralty. 1961.
- 在線來源
- DiGiulian, Tony. German 28 cm/54.5 (11") SK C/34. NavWeaps.com. 13 October 2006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3).
- DiGiulian, Tony. German 15 cm/55 (5.9") SK C/28. NavWeaps.com. 20 November 2008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6).
- DiGiulian, Tony. German 10.5 cm/65 (4.1") SK C/33. NavWeaps.com. 26 January 2009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 DiGiulian, Tony. Germany 3.7 cm/L83 (1.5") SK C/30 3.7 cm/L83 (1.5") SK C/30U. NavWeaps.com. 26 January 2009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 DiGiulian, Tony. German 2 cm/65 (0.79") C/30 2 cm/65 (0.79") C/38 AA MG. NavWeaps.com. 5 May 2007 [12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3).
- DiGiulian, Tony. German Torpedoes of World War II. NavWeaps.com. 30 May 2008 [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9).
- Scharnhorst (Battleship, 1939–1943). USN Historical Center. 14 March 2001 [19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Jul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