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朝宗正、宗伯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宗正,是漢朝九卿之一,為中央政府管理皇族相關事務的職官。漢高祖七年二月,漢朝初次設置宗正官[1][2],掌管宗室外戚的屬籍,並參與宗室犯罪的審理,皇帝、皇后的廢立,參與皇室婚喪儀式。[3]漢平帝元始四年,宗正更名為宗伯,王莽新朝時期改為秩宗,東漢建立後又恢復為宗正。[4]漢朝宗正大多以劉氏宗室出任,楚元王劉交的後裔在西漢多次出任宗正,甚至因此改姓宗政姓[5][6]

西漢

[編輯]

宗正

[編輯]
姓名 世系 在位時間 在位期間的皇帝 史書記載
西漢宗正
劉郢客 楚元王劉交次子 高后二年—文帝前元二年
前186年—前178年
高后(稱制)
漢文帝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7]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8]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9]
不詳 ?—文帝前元六年 —?
?—前174年— ?
漢文帝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10]
劉禮 楚元王劉交三子 ?—文帝後元六年—景帝前元三年
?—前158年—前154年
漢文帝
漢景帝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11]
《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12]
《史記· 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13]
《漢書·卷四·文帝紀第四》[14]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15]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16]>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17]>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18]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19][20]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21]
劉通 代頃王劉喜孫,德哀侯劉廣 景帝前元三年—景帝前元六年
前154年—前151年
漢景帝 《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22]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23]
《漢書·卷三十五·荊燕吳傳第五》[24]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25][26]
劉棄 不詳 ?—元朔四年—?
?—前125年—?
漢武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27]
《漢書·卷五十·張馮汲鄭傳第二十》[28]
劉受 不詳,與後一劉受不是一人[29] ?—元狩元年—?
?—前122年—?
漢武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30]
劉受 楚元王劉交孫,沈猶夷侯劉歲 元狩四年—元狩五年
前119年—前118年
漢武帝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31]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32]
任安[33] 非劉氏子孫 ?—元狩六年—?
?—前117年—?
漢武帝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34]
劉安國 不詳 ?—元鼎四年—?
?— 前113年 —?
漢武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35]
劉長樂 不詳 ?—征和三年—?
?— 前90年—?
漢武帝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36]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二·漢紀十四》[37]
劉辟強 楚元王劉交孫,紅懿侯劉富 始元二年
前85年
漢昭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38]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39]
劉德 楚元王劉交曾孫,宗正劉辟強子 元鳳元年
前80年
漢昭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40]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41]
劉德 楚元王劉交曾孫,宗正劉辟強子 元鳳三年—五鳳二年
前78年—前56年
漢昭帝
海昏侯
漢宣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42]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43]
《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44]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45] [46][47][48]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49]
《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50]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四·漢紀十六》[51][52]
劉丁 不詳 五鳳二年—?
前56年—?
漢宣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53]
劉向 楚元王劉交玄孫,陽城繆侯劉德 初元元年—初元三年
前48年—前46年
漢元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54]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55]
《漢書·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56]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第六十三》[57]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八·漢紀二十》[58]
劉臨 不詳 ?—永光四年—?
?— 前40年—?
漢元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59]
劉慶忌 楚元王劉交六世孫,陽城節侯劉安民 竟寧元年—建始三年
前33年—前30年
漢元帝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0][61]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62]
劉通 不詳 建始三年—?
前30年—?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3]
劉順 不詳 河平元年— 陽朔元年
前28年— 前24年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4]
劉武成 不詳 陽朔元年—鴻嘉元年
前24年—前20年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5]
劉慶忌 不詳,與前一劉慶忌不是一人[66] 鴻嘉元年
前20年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7]
劉它人 不詳 ?—永始三年—?
?— 前14年—?
漢成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8]
劉交 不詳 永始四年—建平四年
前13年—前3年
漢成帝
漢哀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69]
劉容 不詳 ?—建平四年—?
?—前3年—?
漢哀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70]
劉宏 不詳 ?—元壽二年—?
?—前1年—?
漢哀帝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71]
《資治通鑑·卷第三十六·漢紀二十八》[72]
劉容 不詳 ?—元始元年—?
?—1年—?
漢平帝 《漢書·卷十二·平帝紀第十二》[73]

宗伯

[編輯]
姓名 世系 在位時間 在位期間的皇帝 史書記載
西漢宗伯
劉容 不詳 元始四年—元始五年
4年—5年
漢平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74]
劉岑 楚元王劉交七世孫,陽城釐侯劉慶忌[75] 元始五年—?
5年—?
漢平帝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76]
劉宏 不詳 ?—居攝二年—始建國元年—?
?—7年—9年—?
孺子嬰 《漢書·卷八十四·翟方進傳第五十四》[77]
《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78]

東漢

[編輯]
姓名 世系 在位時間 在位期間的皇帝 史書記載
東漢宗正
劉延 不詳 建武元年—?
25年—?
漢光武帝 《後漢書·卷二十八上·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79]

《資治通鑑·卷四十·漢紀三十二》[80]

不詳,惠棟認為名叫劉吉[81] ?— 建武十七年—?
?—41年—?
漢光武帝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82]
劉平 不詳 永平三年—永平十一年
60年—68年
漢明帝 《東觀漢記·傳十》[83]
《後漢紀·後漢孝明皇帝紀上卷第九·永平三年》[84]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85]
劉匡 漢光武帝族父 永平年間 漢明帝 《東觀漢記·傳九》[86]
《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87]
《後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88]
劉般 楚孝王劉囂曾孫,楚王劉紆 建初元年—建初三年
76年—78年
漢章帝 《東觀漢記·傳十》[89]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90]
《初學記·卷十二·職官部下》[91]
劉軼 梁孝王劉武後裔,騎都尉劉昆 建初三年—?
78年—?
漢章帝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92]
《後漢書·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93]
劉方 不詳 ?—永元元年—永元四年
89年—92年
漢和帝 《後漢書· 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94]
[95]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96]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97]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八·漢紀四十》[98]
劉愷 楚孝王劉囂玄孫,居巢侯劉般 永元十三年
101年
漢和帝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99]
劉授 不詳 ?—延光元年
?— 122年
漢安帝 《後漢紀·後漢孝安皇帝紀下卷第十七·延光元年》[100]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101]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漢紀四十二》[102]
劉瑋 不詳 ?—延光三年—?
?—124年—?
漢安帝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103]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漢紀四十二》[104]
劉珍 不詳 延光四年—永建元年
125年—126年
漢安帝
北鄉侯
《後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列傳第七十上》[105]
劉千秋 不詳,惠棟懷疑千秋是劉珍的別字[106] 不詳 漢安帝 《後漢書注·志第二十四·百官一》[107]
劉崎 代頃王劉喜後裔[108] ?—永建四年
?—129年
漢順帝 《後漢紀·後漢孝順皇帝紀上卷第十八·永建四年》[109]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110]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一·漢紀四十三》[111]
劉矩 司徒劉光 延熹四年之前
161年之前
不詳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112]
劉寵 齊孝王劉將閭之子牟平共侯劉渫後裔,劉丕 延熹四年之前
161年之前
不詳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113]
劉祐 不詳 延熹四年之後
161年之後
漢桓帝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114]
劉猛 不詳 不詳 漢桓帝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115]
劉寵 齊孝王劉將閭之子牟平共侯劉渫後裔,劉丕 ?—建寧元年
?— 168年
漢靈帝 《後漢紀·後漢孝靈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三·建寧元年》[116]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117]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六·漢紀四十八》[118]
劉祖 不詳 ?—建寧四年—?
?—171年—?
漢靈帝 《後漢書注·志第五·禮儀中》[119]
《風俗通義·十反第五》[120]
劉寬 代頃王劉喜後裔[108],司徒劉崎 不詳 漢靈帝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121]
劉虞 東海恭王劉彊五世孫,丹陽太守劉舒 ?—中平五年
?—188年
漢靈帝 《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122]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123]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124]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125]
《三國志注·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126]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127]
劉艾 不詳 ?—建安十九年
?—214年—?
漢獻帝 《三國志注· 魏書一·武帝紀第一》[128][129][130]
《後漢紀·後漢孝獻皇帝紀三卷第二十八·興平二年》[131][132]
劉焉 魯恭王劉余後裔 不詳 不詳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133]
《三國志·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134]
劉松 代頃王劉喜後裔[108],司徒劉崎孫,逯鄉昭烈侯劉寬 不詳 不詳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135]
劉曜 漢文帝劉恆之子梁孝王劉武後裔[136] 不詳 不詳 《金石錄·卷十八》[137]
劉伯 不詳 不詳 不詳 《真誥·卷十五》[138]
《太平御覽·卷二百五十三》[13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初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2. ^ 《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漢紀三》:初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3. ^ 沈剛 《漢代宗正考述》 《社會科學戰線》 2002年1期
  4. ^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宗正,秦官,掌親屬,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屬官有都司空令丞,內官長丞。又諸公主家令、門尉皆屬焉。王莽並其官於秩宗。初,內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宗正。
  5. ^ 《通志·氏族略第四》:宗正氏,狀稱,本劉氏,楚元王交之孫劉德為宗正,支孫氏焉。裔孫宗正珍孫。
  6. ^ 《百家姓》:宗政,羽音。彭城郡。系出劉氏。漢劉德,楚元王后,為宗正,子孫以官為宗正氏。後改作宗政。
  7.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二年五月丙申封,七年,為楚王。
  8.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上邳侯劉郢客為宗正,七年為楚王。
  9.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高后時,以元王子郢客為宗正,封上邳侯。元王立二十三年薨,太子辟非先卒,文帝乃以宗正上邳侯郢客嗣,是為夷王。
  10.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丞相臣張倉、典客臣馮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賀、備盜賊中尉臣福昧死言:淮南王長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居處無度,為黃屋蓋乘輿,出入擬於天子,擅為法令,不用漢法。
  11. ^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後六年冬,匈奴三萬人入上郡,三萬人入雲中。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軍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軍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居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居霸上;祝茲侯軍棘門:以備胡。
  12. ^ 《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軍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軍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軍細柳;宗正劉禮軍霸上;祝茲侯徐厲軍棘門:以備胡。數月,胡去,亦罷。
  13. ^ 《史記· 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14. ^ 《漢書·卷四·文帝紀第四》:六年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15.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元年四月乙巳封,三年,為楚王。
  16.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平陸侯劉禮為宗正,二年為楚王。
  17.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漢已平吳、楚,景帝乃立宗正平陸侯禮為楚王,奉元王后,是為文王。
  18. ^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文帝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19. ^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所殺略甚眾,烽火通於甘泉、長安。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20. ^ 《資治通鑑·卷第十五·漢紀七》:以太中大夫周仁為郎中令,張歐為廷尉,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宗正,中大夫晁錯為左內史。
  21. ^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乙亥,徙淮陽王餘為魯王;南王非為江都王,王故吳地;立宗正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勝為中山王。
  22. ^ 《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乃拜盎為太常,吳王弟子德侯為宗正。盎裝治行。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則遣袁盎奉宗廟,宗正輔親戚,使告吳如盎策。至吳,吳楚兵已攻梁壁矣。宗正以親故,先入見,諭吳王使拜受詔。
  23.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德侯劉通為宗正,三年薨。
  24. ^ 《漢書·卷三十五·荊燕吳傳第五》:以盎為泰常,奉宗廟,使吳王,吳王弟子德侯為宗正,輔親戚。使至吳,吳、楚兵已攻梁壁矣。宗正以親故,先入見,諭吳王拜受詔。
  25. ^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上乃使袁盎與吳王弟子宗正德侯通使吳。
  26. ^ 《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袁盎、劉通至吳,吳、楚兵已攻梁壁矣。宗正以親故,先入見,諭吳王,令拜受詔。
  27.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棄。
  28. ^ 《漢書·卷五十·張馮汲鄭傳第二十》:善灌夫、鄭當時及宗正劉棄疾。
  29. ^ 《漢書補註·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下劉受當別一人,故不書侯。
  30.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受。
  31.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建元五年,侯受嗣,十八年,元狩五年,坐為宗正聽請,不具宗室,削為司寇。
  32.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沈猷侯劉受為宗正,二年坐聽請不具宗室論。
  33. ^ 《史記索隱·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索隱任安也。
  34. ^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六年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丞非,下御史書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太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大司馬去病上疏曰:『陛下過聽,使臣去病待罪行間。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干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虧膳貶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陛下恭讓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原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原陛下幸察。』制曰『下御史』。臣謹與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賀等議:古者裂地立國,並建諸侯以承天於,所以尊宗廟重社稷也。今臣去病上疏,不忘其職,因以宣恩,乃道天子卑讓自貶以勞天下,慮皇子未有號位。臣青翟、臣湯等宜奉義遵職,愚憧而不逮事。方今盛夏吉時,臣青翟、臣湯等昧死請立皇子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昧死請所立國名。」
  35.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安國。
  36. ^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衛後立三十八年,遭巫蠱事起,江充為奸,太子懼不能自明,遂與皇后共誅充,發兵,兵敗,太子亡走。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自殺。
  37. ^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二·漢紀十四》:詔遣宗正劉長、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後自殺。
  38.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光祿大夫劉辟強為宗正,數月卒。
  39.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徙為宗正,數月卒。
  40.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太中大夫劉德為宗正,數月免。
  41.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父為宗正,徙大鴻臚丞,遷太中大夫,後復為宗正,雜案上官氏、蓋主事。
  42.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青州刺史劉德為宗正,二十二年薨。
  43.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光聞而恨之,復白召德守青州刺史。歲余,復為宗正,與立宣帝,以定策賜爵關內侯。
  44. ^ 《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璽書曰:「制詔昌邑王:使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征王,乘七乘傳詣長安邸。」
  45. ^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光以其書視丞相敞等,擢郎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
  46. ^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丞相臣敞、大司馬大將軍臣光、車騎將軍臣安世、度遼將軍臣明友、前將軍臣增、後將軍臣充國、御史大夫臣誼、宜春侯臣譚、當塗侯臣聖、隨桃侯臣昌樂、杜侯臣屠耆堂、太僕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農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樂成、廷尉臣光,執金吾臣延壽、大鴻臚臣賢、左馮翊臣廣明、右扶風臣德、長信少府臣嘉、典屬國臣武、京輔都尉臣廣漢、司隸校尉臣辟兵、諸吏文學光祿大夫臣遷、臣畸、臣吉、臣賜、臣管、臣勝、臣梁、臣長幸、臣夏侯勝、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頓首死罪。天子所以永保宗廟總一海內者,以慈孝、禮誼、賞罰為本。孝昭皇帝早棄天下,亡嗣,臣敞等議,禮曰「為人後者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後,遣宗正、大鴻臚、光祿大夫奉節使征昌邑王典喪。
  47. ^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臣雋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倉議,皆曰:「高皇帝建功業為漢太祖,孝文皇帝慈仁節儉為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軌。《詩》云:『籍曰未知,亦既抱子。』五辟之屬,莫大不孝。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於鄭』,繇不孝出之,絕之於天下也。宗廟重於君,陛下未見命高廟,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廟,子萬姓,當廢。」臣請有司御史大夫臣誼、宗正臣德、太常臣昌與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廟。臣敞等昧死以聞。
  48. ^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光遣宗正劉德至曾孫家尚冠里,洗沐賜御衣,太僕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為陽武侯。
  49. ^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久之,昭帝崩,亡嗣,大將軍霍光秉政,遣大鴻臚、宗正迎昌邑王。
  50. ^ 《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光覽其議,遂尊立皇曾孫,遣宗正劉德與吉迎曾孫於掖庭。宣帝初即位,賜吉爵關內侯。
  51. ^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四·漢紀十六》:即日承皇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乘七乘傳詣長安邸。
  52. ^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四·漢紀十六》:光遣宗正德至曾孫家尚冠里,洗沐,賜御衣;太僕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
  53.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丁。
  54.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散騎諫大夫劉更生為宗正,二年免。
  55.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元帝初即位,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少傅周堪為諸吏光祿大夫,皆領尚書事,甚見尊任,更生年少於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薦更生宗室忠直,明經有行,擢為散騎、宗正給事中,與侍中金敞拾遺於左右。
  56. ^ 《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傳第四十八》:上初即位,謙讓重改作,議久不定,出劉更生為宗正。
  57. ^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第六十三》:初元中,前將軍蕭望之及光祿大夫周堪、宗正劉更生皆給事中。
  58. ^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八·漢紀二十》:上初即位,謙讓,重改作,議久不定,出劉更生為宗正。
  59.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臨。
  60.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陽城侯劉慶忌寧君為宗正,三年遷。
  61.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慶忌為太常,五年病免。
  62.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傳至孫慶忌,復為宗正、太常。
  63.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劉通。
  64.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千乗太守東萊劉順為宗正,四年坐使合陽侯舉子免。
  65.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常山太守劉武成為宗正,四年卒。
  66. ^ 《漢書補註·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先謙曰:此又一劉慶忌,非前由宗正遷太常者。劉德傳未嘗雲慶忌復為宗正。
  67.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千乘令劉慶忌為宗正,六月坐平都公主殺子貶為遼東太守。
  68.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朔方太守劉它人為宗正。
  69.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會稽太守沛劉交遊君為宗正,十年。
  70.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陳留太守渤海劉不惡子麗為宗正,更名容。
  71. ^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太后不得已而許之,遣長樂少府夏侯籓、宗正劉宏、少府宗伯鳳、尚書令平晏納采、太師光、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劉歆及太卜、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績,以禮雜卜筮,太牢祠宗廟,待吉月日。
  72. ^ 《資治通鑑·卷第三十六·漢紀二十八》:春,太后遣長樂少府夏侯籓、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見女。
  73. ^ 《漢書·卷十二·平帝紀第十二》: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前議定陶傅太后尊號,守經法,不阿指從邪;右將軍孫建爪牙大臣,大鴻臚咸前正議不阿,後奉節使迎中山王;及宗正劉不惡、執金吾任岑、中郎將孔永、尚書令姚恂、沛郡太守石詡,皆以前與建策,東迎即位,奉事周密勤勞,賜爵關內侯,食邑各有差。
  74.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宗正容更為宗伯,一年免。
  75. ^ 《漢書補註·卷十八·外戚恩澤侯表》:先謙曰:劉德傳名岑,宋書武帝紀同。疑表有誤。
  76. ^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太常劉岑為宗伯。
  77. ^ 《漢書·卷八十四·翟方進傳第五十四》:莽聞之,大懼,乃拜其黨親輕車將軍成武侯孫建為奮武將軍,光祿勛成都侯王邑為虎牙將軍,明義侯王駿為強弩將軍,春王城門校尉王況為震威將軍,宗伯忠孝侯劉宏為奮沖將軍,中少府建威侯王昌為中堅將軍,中郎將震羌侯竇兄為奮威將軍,凡七人,自擇除關西人為校尉軍吏,將關東甲卒,發奔命以擊義焉。
  78. ^ 《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明旦,宗伯忠孝侯劉宏以聞,乃召公卿議,未決,而大神石人談曰:『趣新皇帝之高廟受命。毋留!』
  79. ^ 《後漢書·卷二十八上·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及世祖即位,遣宗正劉延攻天井關,與田邑連戰十餘合,延不得進。
  80. ^ 《資治通鑑·卷四十·漢紀三十二》:帝遣宗正劉延攻天井關,與田邑連戰十餘合,延不得進。
  81. ^ 《後漢書集解·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惠棟曰劉吉也,韋昭國語注漢宗正用諸劉是也。
  82. ^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
  83. ^ 《東觀漢記·傳十》:劉平,字公子,以仁孝着聞,永平三年為宗正。
  84. ^ 《後漢紀·後漢孝明皇帝紀上卷第九·永平三年》:意薦彭城劉平,征為議郎,上數引見,遷侍中、宗正。
  85. ^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永平三年,拜宗正,數薦達名士承宮、郇恁等。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於家。
  86. ^ 《東觀漢記·傳九》:百官會朝,詔問丹家,時宗正劉匡對曰:「郭丹為三公,典牧州郡,田畝不增。」
  87. ^ 《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茂弟匡,亦與漢兵俱起。建武二年,封宜春侯。為人謙遜,永平中為宗正。
  88. ^ 《後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後顯宗因朝會問群臣:「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劉匡對曰:「昔孫叔敖相楚,馬不秣粟,妻不衣帛,子孫竟蒙寢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為三公,而家無遺產,子孫困匱。」
  89. ^ 《東觀漢記·傳十》:劉般字伯興,遷宗正,在朝廷竭忠盡節,勤身憂國,夙夜不怠,數納嘉謀,州郡便宜,清淨畏慎,受職修治,振施宗族。
  90. ^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肅宗即位,以為長樂少府。建初二年,遷宗正。般妻卒,厚加賵贈,及賜冢塋地於顯節陵下。般在位數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義尤著,時人稱之。年六十,建初三年卒。
  91. ^ 《初學記·卷十二·職官部下》:《東觀記》曰:劉般,字伯興。代名忠孝,在朝竭忠盡節。建初元年拜為宗正。
  92. ^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典郡四年,坐與宗正劉軼、少府丁鴻等更相屬託,征拜太中大夫;十餘日,遷將作大匠。
  93.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建初中,稍遷宗正,卒官,遂世掌宗正焉。
  94. ^ 《後漢書· 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冬十月己亥,宗正劉方為司空。
  95. ^ 《後漢紀·後漢孝和皇帝紀上卷第十三·永元四年》:冬十月己亥,宗正劉方為司空。
  96. ^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又宗正劉方,宗室之表,善為《詩經》,先帝所褒。
  97. ^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宗正劉方、大司農尹睦同安議。
  98. ^ 《資治通鑑·卷第四十八·漢紀四十》:冬,十月,己亥,以宗正劉方為司空。
  99. ^ 《後漢書·卷三十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十三年,遷宗正,免。
  100. ^ 《後漢紀·後漢孝安皇帝紀下卷第十七·延光元年》:五月庚戌,宗正劉授為司空。
  101. ^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劉授為司空。
  102.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漢紀四十二》: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劉授為司空。
  103. ^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歷乃要結光祿勛祋諷,宗正劉瑋,將作大匠薛皓,侍中閭丘弘、陳光、趙代、施延,太中大夫朱倀、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尤,符節令張敬,持書侍御史龔調,羽林右監孔顯,城門司馬徐崇,衛尉守丞樂闈,長樂、未央廄令鄭安世等十餘人,俱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
  104.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漢紀四十二》:來歷乃要結光祿勛祋諷宗正劉瑋、將作大匠薛皓、侍中閭丘弘、陳光、趙代、施延、太中大夫九江朱倀等十餘人,俱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
  105. ^ 《後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延光四年,拜宗正。明年,轉衛尉,卒官。
  106. ^ 《後漢書補註·卷十八》:漢官儀解詁曰:安帝時越騎校尉劉千秋校書東觀,後遷宗正衛尉。又與張平子同郡,則千秋疑即秋孫也。或珍字秘孫,別字千秋,如虞詡兩字也。
  107. ^ 《後漢書注·志第二十四·百官一》:案:胡廣注隆此篇,其論之注曰:「前安帝時,越騎校尉劉千秋校書東觀,好事者樊長孫與書曰:『漢家禮儀,叔孫通等所草創,皆隨律令在理官,藏於幾閣,無記錄者,乆令二代之業,闇而不彰。誠冝撰次,依擬周禮,定位分職,各有條序,令人無愚智,入朝不惑。君以公族元老,正丁其任,焉可以已!』劉君甚然其言,與邑子通人郎中張平子參議未定,而劉君遷為宗正、衛尉,平子為尚書郎、太史令,各務其職,未暇恤也。
  108. ^ 108.0 108.1 108.2 《元和姓纂·卷五·353》:【弘農】漢高兄代王喜後。漢司徒琦始居弘農;生寬,太尉。
  109. ^ 《後漢紀·後漢孝順皇帝紀上卷第十八·永建四年》:冬十一月,司徒許敬策免,宗正劉崎俊為司徒。
  110. ^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十二月乙卯,宗正劉崎為司徒。
  111.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一·漢紀四十三》:十二月,巳卯,以宗正弘農劉崎為司徒。
  112. ^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補從事中郎,復為尚書令,遷宗正、太常。
  113. ^ 《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轉為宗正、大鴻臚。延熹四年,代黃瓊為司空、以陰霧愆陽免。頃之,拜將作大匠,得為宗正。
  114. ^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拜宗正,三轉大司農。
  115. ^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劉猛,琅邪人。桓帝時為宗正,直道不容,自免歸家。
  116. ^ 《後漢紀·後漢孝靈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三·建寧元年》:八月,司空王暢以災異策罷,宗正劉寵為司空。
  117. ^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八月,司空王暢免,宗正劉寵為司空。
  118.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六·漢紀四十八》:八月,司空王暢免,宗正劉寵為司空。
  119. ^ 《後漢書注·志第五·禮儀中》:維建寧四年七月乙未,制詔:『皇后之尊,與帝齊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母臨天下。故有莘興殷,姜任母周,二代之隆,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宋貴人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威容昭曜,德冠後庭。群寮所咨,僉曰冝哉。卜之蓍龜,卦得承干。有司奏議,冝稱紱組,以臨兆民。今使太尉襲使持節奉璽綬,宗正祖為副,立貴人為皇后。後其往踐爾位,敬宗禮典,肅慎中饋,無替朕命,永終天祿。』
  120. ^ 《風俗通義·十反第五》:宗正南陽劉祖奉爲郡屬曹吏,左騎校尉薛丞君卓爲戶曹史,太守公孫慶當祠章陵,舊俗常以衣冠子孫,容止端嚴,學問通覽,任顧問者,以爲御史,時功曹白用劉祖,祖曰:「既託帝王肺腑,過聞前訓,不能備光輝胥附之任,而身當側身陪乘,執策握革,有死而已,無能爲役。」薛丞因前自白:「今明公垂出,未有御者,雖雲不敏,敢充人乏。」周旋進退,補察時闕,言出成謨,大見敬重;亦以祖爲高,歲盡,俱舉孝廉。
  121.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靈帝初,征拜太中大夫,傳講華光殿。遷侍中,賜衣一襲。轉屯騎校尉,遷宗正,轉光祿勛。
  122. ^ 《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朝議以宗正東海劉伯安既有德義,昔為幽州刺史,恩信流着,戎狄附之,若使鎮撫,可不勞眾而定,乃以劉虞為幽州牧。
  123.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勛時與宗正劉虞、佐軍校尉袁紹同典禁兵。
  124. ^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中平初,黃巾作亂,攻破冀州諸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余,以蔬儉率下。遷宗正。
  125. ^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出焉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太僕黃琬為豫州牧,宗正劉虞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職。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126. ^ 《三國志注·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吳書曰:虞,東海恭王之後也。遭世衰亂,又與時主疏遠,仕縣為戶曹吏。以能治身奉職,召為郡吏,以孝廉為郎,累遷至幽州刺史,轉甘陵相,甚得東土戎狄之心。後以疾歸家,常降身隱約,與邑黨州閭同樂共恤,等齊有無,不以名位自殊,鄉曲咸共宗之。時鄉曲有所訴訟,不以詣吏,自投虞平之;虞以情理為之論判,皆大小敬從,不以為恨。嘗有失牛者,骨體毛色,與虞牛相似,因以為是,虞便推與之;後主自得本牛,乃還謝罪。會甘陵復亂,吏民思虞治行,復以為甘陵相,甘陵大治。征拜尚書令、光祿勛,以公族有禮,更為宗正。
  127. ^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漢紀五十一》:以焉為益州牧,太僕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劉虞為幽州牧。
  128. ^ 《三國志注· 魏書一·武帝紀第一》:張璠漢紀曰:初,天子敗於曹陽,欲浮河東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牛斗,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北河,不可犯也。」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將自軹關東出。立又謂宗正劉艾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
  129. ^ 《三國志注·魏書一·武帝紀第一》:獻帝起居注曰:使行太常事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與宗正劉艾,皆持節,介者五人,齎束帛駟馬,及給事黃門侍郎、掖庭丞、中常侍二人,迎二貴人於魏公國。
  130. ^ 《三國志注·魏書一·武帝紀第一》:獻帝傳載詔曰:「自古帝王,雖號稱相變,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勛,建立功德,光啟氏姓,延於子孫,庶姓之與親,豈有殊焉。昔我聖祖受命,創業肇基,造我區夏,鑑古今之制,通爵等之差,盡封山川以立籓屏,使異姓親戚,並列土地,據國而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萬嗣。歷世承平,臣主無事。世祖中興而時有難易,是以曠年數百,無異姓諸侯王之位。朕以不德,繼序弘業,遭率土分崩,群凶縱毒,自西徂東,辛苦卑約。當此之際,唯恐溺入於難,以羞先帝之聖德。賴皇天之靈,俾君秉義奮身,震迅神武,捍朕於艱難,獲保宗廟,華夏遺民,含氣之倫,莫不蒙焉。君勤過稷、禹,忠侔伊、周,而掩之以謙讓,守之以彌恭,是以往者初開魏國,錫君土宇,懼君之違命,慮君之固辭,故且懷志屈意,封君為上公,欲以欽順高義,須俟勳績。韓遂、宋建,南結巴、蜀,群逆合從,圖危社稷,君復命將,龍驤虎奮,梟其元首,屠其窟棲。暨至西征,陽平之役,親擐甲冑,深入險阻,芟夷蝥賊,殄其凶丑,蕩定西陲,懸旌萬里,聲教遠振,寧我區夏。蓋唐、虞之盛,三後樹功,文、武之興,旦、奭作輔,二祖成業,英豪佐命;夫以聖哲之君,事為己任,猶錫土班瑞以報功臣,豈有如朕寡德,仗君以濟,而賞典不豐,將何以答神祇慰萬方哉?今進君爵為魏王,使使持節行御史大夫、宗正劉艾奉策璽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
  131. ^ 《後漢紀·後漢孝獻皇帝紀三卷第二十八·興平二年》:宗正劉艾曰:「臣前為陝令,知其險。舊故有河師,猶有傾危,況今無師。 太尉所慮是也。」
  132. ^ 《後漢紀·後漢孝獻皇帝紀三卷第二十八·興平二年》:帝乃御船,同舟渡者皇后、貴人、郭趙二宮人、太尉楊彪、宗正劉艾、執金吾伏完、侍中种輯、羅邵、 尚書文禎、郭浦、中丞楊眾、侍郎趙泳、尚書郎馮碩、中官僕射伏德、侍郎王稠、羽林郎侯折、衛將軍董承、南郡太守左靈,府史數十人。
  133. ^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舉賢良方正,稍遷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134. ^ 《三國志·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以師祝公喪去官。居陽城山,積學教授,舉賢良方正,辟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135.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子松嗣,官至宗正。
  136. ^ 李兵, 《东平“汉光禄勋刘曜碑”述略 》,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第03期), 2017年, (第03期): 13–17 [2021-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137. ^ 《金石錄·卷十八》:右《漢光祿勛劉曜碑》。《集古錄》雲「君諱曜,字季尼,年七十三。其餘爵里、官閥、卒葬歲月皆不可」見今此《碑》雖殘缺,然尚有可考處,蓋孝文之裔,又嘗為太官令、郎中、居延都尉、大宗正、衛尉,遂為光祿勛。至於卒葬年月,則斷續不可考矣。
  138. ^ 《真誥·卷十五》:劉春龍者,漢宗正劉奉先之女(奉先,漢某帝時為宗正)。
  139. ^ 《太平御覽·卷二百五十三》:《漢魏先賢行狀》曰︰故宗正南陽劉伯,字奉先。少履清節,忠亮正直,研精文學,無不綜覽。嘗爲督郵,時豫章太守虞績以饕餮穢污,征至郡界,當就法車,不肯就坐。伯乃撥刀毆績,績恐就車。乃徑上尚書,以肅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