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閣醫院
水閣醫院是一所坐落於天津市南開區北城街1256號的婦產專科醫院,其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在當時隸屬於北洋海軍醫學院的北洋女醫院。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公立婦產科專科醫院,曾被譽為「中國女醫院之冠」。[1]
歷史
[編輯]水閣醫院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創建之初曾名為「北洋女醫院」,在當時隸屬於北洋海軍醫學院,坐落於原天津老城東門外水閣大街。1908年7月,北洋女醫院在袁世凱的資助下興建長蘆女醫學堂,是為當時中國最早的高級護士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8月,北洋女醫院改名為「天津市立婦幼保健院」,並成立小兒科和預防科,成為當時天津市最早的婦幼保健機構。1970年12月,因靠近水閣大街而更名為「天津市水閣醫院」,坐落於當時的南開區水閣大街28號。2005年,因海河綜合開發改造工程和古文化街地區整體改造,水閣醫院暫時搬離原址並落戶天拖醫院和王頂堤醫院。[2]2009年年初,水閣醫院新址在天津南開區老城廂北城街正式奠基。2011年,水閣醫院新址正式投入使用。
名字
[編輯]水閣醫院之名來源於水閣大街,水閣大街原為連接天津老城里與海河的重要通道。由於天津老城裡沒有河渠,也沒有甜水井,當時居民每日須出東門到海河去挑水或用獨輪車運水。1763年,在大街的中段建造了一座過街樓閣,名「觀音閣」,因這是在運水道路上建造的「閣」,俗稱為「水閣」,而該街就被約定俗成地統稱「水閣大街」了。「水閣醫院」也由此派生得名。[3]
醫院設施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水閣醫院主要科室設有婦產科、內科、外科、眼科和皮膚性病科門診,輔助科室設有檢驗科、藥房、X光室。當時婦產科位於水閣醫院東南角的二層小樓中,該建築主體為東西向,樓外為水閣大街。建築內部設有水磨石地面,每層樓梯裝飾有雕花銅條,建築二樓西南角的一間屋內的水磨石地面中央裝飾有紅藍兩色水磨石拼成的陰陽八卦圖。原建築內還設有一部微型升降梯。日占天津期間,丁懋英院長為保護醫院別設立了肺癆科門診和病房。原水閣醫院後院東北角設有愛德醫師樓,該建築坐北朝南,為一座規模較小的三層樓房,每層只設有兩間居室,每間居室內都設有兩個壁櫥,室內地面鋪有花瓷磚,建築三樓頂上設有露台,露台北鄰襪子胡同、天后宮,東靠宮南大街,天后宮廣場,該樓原為醫師宿舍,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該樓一層為製劑室,二層為護士宿舍,三層為醫師宿舍。愛德醫師樓西側為原麗雲護士樓緊靠,為一座東西向的一字形兩層樓,建築內設有木質地板,作護士宿舍用。目前,天津水閣醫院大樓地上八層,地下一層,總建築面積為6700平方米。病房基本為單人間和雙人間並設有100張病床,此外,還設有幾間不同風格的VIP房間,在醫療設施方面,水閣醫院設有天津第三台四維彩超和內窺鏡設備。醫院一至三曾為門診,門診樓層中都設有共享空間,四層至七層為婦產科病房,每一層的風格和顏色都不盡相同。[4]
逸事
[編輯]水閣醫院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北洋女醫院。1914年,由當時北洋女醫院醫學堂校長鍾茂芳女士最先提出將英文中的「Nurse」一詞翻譯為「護士」。
相關名人
[編輯]- 金韻梅:北洋女醫學堂首任校長。
- 袁世凱:袁世凱出資創辦水閣醫院的前身天津北洋女醫院,此後他又資助興建醫院附設女醫學堂。
- 嚴范孫:1916年,嚴范孫曾接辦天津北洋女醫院並改名為「天津女醫局」。
- 丁懋英:1922年9月起擔任天津女醫局局長。
- 張伯苓:1935年任水閣醫院董事長,並於當年在基泰大樓設立分診所。
- 馮鞏:出生於水閣醫院。
- 林菘:1950年起任天津市立婦幼保健院院長。[5]
參考文獻
[編輯]- ^ 百年水閣醫院重回老城廂 2010年投入使用[永久失效連結]
- ^ 全国女医院之冠:水阁医院百年招牌要丢?. [201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百年水阁医院下周一复建. [201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水閣醫院的建築[永久失效連結]
- ^ 一个世纪的水阁医院易址重启. [201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3).
參考書目
[編輯]- 《水閣醫院108年》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