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墓
外觀
民族英雄墓 | |
---|---|
民族英雄墓 清國人之墓 | |
位置 | 臺灣基隆市中正區港灣段三小路18地號 |
建成時間 | 1957年 |
公眾參觀 | 開放時間:全日 |
官方名稱 | 民族英雄紀念碑 |
類型 | 登錄等級:基隆市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碑碣 |
詳細登錄資料 |
民族英雄墓,別名民族英雄紀念碑(又名清國人之墓),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與東海街交叉口,2003年1月20日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現與基隆法國公墓合稱為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歷史
[編輯]民族英雄墓創立於清光緒11年(1885年),與基隆法國公墓的興建背景類似,是為了紀念大清帝國於中法戰爭期間陣亡,並都叢葬於今⼆沙灣⼭麓的將士所興建,不過此紀念碑不是官方所修築,而是臺灣日治時期清人墓地因闢路而遭受毀,因此由池清洋為首的當地仕紳以⺠間的立場籌資遷葬於墓塚,並立「清國人之墓」以資紀念;然而⽇⼈雖准卻眨其名,因此當時的刊碑「清國⼈之墓」的背後則刻立「勳在邦家」,也不准再記諸清勇姓名。[1]
日治後期,該紀念碑則遭到日軍拔除,而棄置他處。直至1950年才又被尋獲。⺠國46年 (⻄元1957年),⼜棄「清國⼈之墓」之碑,最終則再度重建墓塚。
碑身設計
[編輯]現有紀念碑設置於1957年11月,「民族英雄墓」紀念碑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題字,右側「光昭日月」紀念碑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題字,左側「氣壯山河」紀念碑由時任行政院院長俞鴻鈞題字。[2]
謹由碑文為基隆市首位民選市長謝貫一所題,謹由碑文為:
“ | 余於中華民國卅八年夏初理基隆市政,父老言中法諒山戰後,法將孤拔率艦隊進犯基隆,清廷命巡撫劉銘傳督師防禦,對壘於今之海水浴場一帶,嗣法軍三襲淡水,均被擊潰,先後斬馘甚眾;相持八個月法軍退走,吾圉乃固戰後我陣亡將士忠骸當場叢藈山麓,日人據臺於此闢馬路,毀墓暴骨,市紳池清洋君等激於愛國熱忱,哀集散骨聚?為一塚,刊碑曰:清國人之墓,吾臺胞敬其壯烈輒至墓前祭禱,日人甚惡之,拔碑棄他處,蓋使墓地不辨,藉以泯滅臺胞故國之思。竊維崇敬先烈垂範後世,為守土者應有之責,余既悉其事,乃於卅九年改建墓道加築祭臺,並覓得當年池君等所勒石碑於草莽中,重樹阡上以存其真,唯規模不宏,不足以發揚先烈成仁取義精神,促起邦人景仰效法,爰再於海水浴場左側拓地六百五十坪改建為民族英雄墓,並蒙 總統 副總統暨 行政院仃院長分別賜題碑文,勒諸貞(王民),益足彰其忠烈。斯墓於民國四十六年四月興工,閱二月蕆役瀕海負山,風物優美,忠魂毅魄,庶可永茵於斯,民族正氣亦與之長存不朽矣! | ” |
其他石碑
[編輯]今中山區太白街附近慈恩祠(愛國將軍廟)內,歸因仙洞附近曾展開激烈戰役,後人則在此廟供奉供奉一座「清國人之墓」。[3]
參考資料
[編輯]- ^ 民族英雄墓. [2021-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民族英雄墓誌 - 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 ^ 中法戰役陣亡戰士紀念碑. [2021-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參閱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民族英雄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民族英雄墓(海門公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