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洋
外觀
名稱由來
[編輯]《讀史方輿紀要》載「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蓋以此地柘樹成洋而得名。[1]
歷史沿革
[編輯]宋朝至清初
[編輯]宋朝時,設有柘洋里,屬長溪縣靈霍鄉,並設有庫溪巡檢司(今富溪)。元時為柘洋上里,屬福寧州,明初屬福寧縣,正統六年(1441年)設柘洋巡檢司(仍屬福寧縣),成化九年(1473年)復屬福寧州。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柘洋巡檢司裁撤,雍正十二年(1734年)屬福寧府霞浦縣,五年後復置柘洋巡檢司(仍屬霞浦縣)。[1]
清後期至民國
[編輯]宣統元年(1909年)起,劃柘洋地區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民國21年(1932年)改為第六區,次年改置為第四區。1933年於閩變後短暫成立的中華共和國政權中,屬閩海省。1934年4月,中共在此建立上西區蘇維埃政府,5月建立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二者隸屬於閩東蘇區。次年6月,建立柘洋特種區,直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1943年9月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45年10月建立柘榮縣。[2][3]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1949年6月15日,柘榮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屬福建省第三專區,1956年8月併入福安縣,1961年10月復置,1970年7月再次撤銷,1975年3月再次恢復建制,屬寧德市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