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反比定律
反平方定律(英語:Inverse-square law)是一個物理學定律,又稱平方反比定律、逆平方律、反平方律;如果任何一個物理定律中,某種物理量的分布或強度,會按照距離源的平方反比而下降,那麼這個定律就可以稱為是一個反平方定律。
例子: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編輯]引力是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吸引力。牛頓定律指出:
兩個點質量之間的引力與其質量的乘積成比例,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引力總是吸引的,並在它們的連線上起作用。[來源請求]
如果每個物體中物質的分布是球形對稱的,則對象可以視為點質量,而不用近似,如殼層定理所示。否則,如果我們想要計算巨大物體之間的吸引力,我們需要以矢量方式添加所有點位吸引力,而淨吸引力可能不為精確的平方反比。但是,如果巨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與其大小相比要大得多,那麼在計算引力時,將質量視為位於物體[質心]的點質量是合理的。
作為引力定律,1645年伊斯梅爾·布利亞爾杜斯(Ismaël Bullialdus)提出了這一萬有引力定律。但布利亞爾杜斯不接受開普勒的第二和第三定律,他也不欣賞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圓周運動理解(由中央力量拉到一邊的直線運動)。 事實上,布利亞爾杜斯認為太陽的力量在近地點吸引,在遠地點排斥。羅伯特·胡克和喬瓦尼·阿方索·博雷利在1666年都把引力作為一種有吸引力的力量[1](胡克於3月21日在倫敦皇家學會的"重力"講座;[2]博雷利的《行星理論》於1666年晚些時候出版)[3])。 胡克在1670年格雷舍姆的講座中說,引力適用於「所有天體」,並增加了引力隨着距離而減弱,在沒有這種力時,物體以直線移動的原則。到1679年,胡克認為引力具有反向平方性,並在給艾薩克·牛頓的一封信中傳達了這一點[4]:「我的假設是,吸引力總是與中心的距離的倒數成平方關係「 。[5]
胡克仍然對牛頓聲稱發明這一原理感到痛苦, 儘管牛頓的1686年《原理》承認了胡克,與雷恩和哈雷一起,分別發現了太陽系中的逆平方定律,[6]以及部分歸功於布利亞爾杜斯。[7]
庫侖定律
[編輯]兩個帶電粒子之間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不僅與電荷的乘積成正比外,還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被稱為庫侖定律。指數與2的偏差小於 1015分之1。[8]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胡克的引力也並非通用,儘管它比之前的假設更普遍:見柯蒂斯·威爾遜(1989年)第239頁,"牛頓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 ch.13 (第233-274頁) 在"行星天文學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天體物理學的興起:2A:第谷·布拉赫到牛頓",CUP 1989.
- ^ 托馬斯·伯奇,"倫敦皇家學會的歷史",...(英國倫敦:1756年),第2卷,第68-73頁;尤其看第70-72頁.
- ^ 喬瓦尼·阿方索·博雷利,Theoricae ([//web.archive.org/web/20200801234939/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YZk_AAAAcAAJ&pg=PT4#v=onepage&q&f=fal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ediceorum Planetarum ex Causius Physicis Deductae][從物理原因上推斷的美第奇行星(即木星的衛星)的(運動)理論](佛羅倫薩,(意大利):1666年)。"。"
- ^ Koyré, Alexandre. An Unpublished Letter of Robert Hooke to Isaac Newton. Isis. 1952, 43 (4): 312–337. JSTOR 227384. PMID 13010921. doi:10.1086/348155.
- ^ 霍克1680年1月6日致牛頓的信(Koyré 1952:332 )。
- ^ 牛頓在書1(所有版本)中第4號connection in the Scholium中承認雷恩、胡克和哈雷:例如,見《原理》的1729年英文譯本,第66頁.
- ^ 在1686年6月20日寫給埃德蒙·哈雷的一封信中,牛頓寫道:「布利亞爾杜斯寫道,所有力量都以太陽為中心,並與太陽的距離成平方反比。」見:I.伯納德·科恩和喬治·史密斯,ed.s,《牛頓的劍橋伴侶》(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04頁。
- ^ Williams, Faller, Hill, E.; Faller, J.; Hill, H., New Experimental Test of Coulomb's Law: A Laboratory Upper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1, 26 (12): 721–724, Bibcode:1971PhRvL..26..721W, doi:10.1103/PhysRevLett.2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