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音吉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5月3日) |
山本音吉(日語假名:やまもと おときち,1819年—1867年1月18日),亦作「乙吉」,日本江戶時代漂流者,首名定居新加坡的日本人,也是首名環遊世界的日本人。
簡介
[編輯]音吉出身於尾張國知多郡小野浦(今愛知縣美濱町),14歲當上了海員。1832年10月,音吉與另外13人隨載有稻米及瓷器的貨船「寶順丸」出海,原計劃由鳥羽出發前往江戶,但途中不幸遇上暴風,船隻遭到摧毀,音吉等船員隨船隻殘骸漂流至太平洋。船隻在海上漂流14個月後,終抵達北美洲,最後有3人生還,包括音吉、岩吉及久吉,其餘船員有不少均死於壞血病。音吉等人於美國西海岸奧林匹克半島福拉德利角上岸,並向當地的印第安人瑪卡族求救。但瑪卡族對音吉等人並不友善,三人成為瑪卡族人的奴隸,隨後三人被賣予一艘屬哈德遜灣公司的英國商船。後來,音吉到過英國、澳門和上海工作,1862年來到新加坡從商,還娶了本地女子為妻。音吉在1867年病逝,死後埋葬在新加坡武吉知馬基督教墓園。
人生經歷
[編輯]- 1819年(文政2年)尾張國知多郡小野浦村(現美浜町)出生。
- 1832年(天保3年)乘搭千石船・寶順丸向江戶(今東京)行駛,與乘組員在遠州灘沉船。在海上漂流14個月後,到達美國西海岸。
- 1834年(天保5年)經過14個月的漂流後,僅三人生存,此三人為音吉、久吉和岩吉,他們到達美國華盛頓州,並在當地接受英語教育。
- 1835年(天保6年)在澳門完成世界第一本日本語版聖經的翻譯。
- 1837年(天保8年)乘搭美國船隻返往日本,當時美國船隻遭到幕府砲撃,因此前往上海定居。
- 1842年(天保13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在吳淞攻略戰協助英軍奇襲當地清軍。
- 1854年(安政元年)日英和親條約締結時,任英語和日本語的翻譯員。
- 1862年(安政9年)抵達新加坡,是第一個在新加坡定居的日本人
- 1864年(元治元年)由於日本的鎖國政策無法返國,因此歸化為英國公民,英文名 John Matthew Ottoson;Ottoson據說轉化自友人對他的稱呼「音先生」(日文:音(おと)さん)。
- 1867年(慶應3年)49歲在新加坡的實乞納去世,實乞納也是山本音吉在新加坡的住所。
死後事蹟
[編輯]新加坡日本人協會在1994年受美濱町的町長齋藤宏一町長所託,協助尋找音吉在新加坡的足跡。
由於新加坡的武吉知馬基督教墳墓因為受發展計劃影響,已在1970年代被清理。山本音吉的骨灰當年無人認領,當局因此把它轉移到蔡厝港基督教墳場。
2004年2月,新加坡日本人協會和新加坡環境局的合力下,找到了山本音吉的埋葬地。
為紀念山本音吉,新加坡日本人協會將在星期六2005年2月18日的新加坡妝藝大遊行里,呈獻以音吉為主題的歌舞表演。他的骨灰也將在這天,從新加坡被運回家鄉──日本愛知縣美浜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骨灰將被一分為二,一半給他在日本的後人保留,另一半則留在新加坡,存放在楊厝港的日本人公墓內,紀念他在獅城生活的一段歷史。
外部連結
[編輯]- 山本音吉(日本語版) 一個介紹簡略介紹山本音吉的網頁。
- 山本音吉(日本語版) 另一個介紹簡略介紹山本音吉的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