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夷平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薩克丘陵,屬構造抬升的夷平面

夷平面(英文:planation surface),也稱剝蝕面侵蝕面準平原殘餘面均夷面山足面山頂面峯頂面等,是由於夷平作用所產生的,以截面形式橫切過一切年齡上先於它的地層和構造的一種平緩地形[1]:96,是在構造相對穩定條件下經過長期外營力作用形成的一個接近基準面英語Base level的平坦地形[2]:93,上有殘山存在,地面有風化殼或其它碎屑堆積[3]:158,是地貌長期發展的終極產物經抬升破壞或埋藏的結果[4]:520。夷平面是與長時間穩定的海侵環境相對應的大尺度地貌景觀,其原始高度受控於當時的地貌基準,在地貌對比研究中起着「基準點」的作用[5]:58

夷平面是一個對於侵蝕面地貌總括性的地貌術語,包括:準平原(peneplain)、泛平原(panplane)、始平原(Primärrumpf)、終平原(Endrumpffläche)、山足面英語Pediment (geology)(pediment)、山麓面英語Pediplain(pediplain,也叫聯合麓原)、刻蝕平原英語Etchplain(etchplain)、熱帶稀樹平原(Savanna plains)、浪蝕平台(wave-cut platform)、剝露或構造平原(stripped or structural plains)、寬谷英語Strath(strath)和冰緣山足面(periglacial pediments)[6]:2

提出

[編輯]

「夷平面」(德文:Rumpffläche[注 1][7]:73)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80年代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威廉·莫里斯·戴維斯阿爾布雷希特·彭克等地理學家的研究[1]:96。李希霍芬在1886年出版的《考察指南》(Führer für Forschungsreisende)中,將外表通過磨蝕作用形成的山脈的種類稱為「磨蝕山脈」[7]:73。1899年,戴維斯提出「準平原」概念,此後相繼有學者對「準平原」概念發起攻擊,瓦爾特·彭克研究了1877年由格羅夫·卡爾·吉爾伯特提出的「山足面英語Pediment (geology)」並延伸提出「山麓梯地英語Piedmonttreppen」概念,二戰後又有萊斯特·查爾斯·金英語Lester Charles King提出「山麓剝蝕平原英語Pediplain」概念[3]:158。這些剝蝕面可以說是準平原的變種,統稱之為「夷平面」[3]:158。1948年,前蘇聯地理學家康斯坦丁·馬爾科夫英語Konstantin Markov提出了在地貌夷平作用為主導下形成的四種地貌水準面,對夷平面進行了綜合闡述[1]:96。此後,讓·特里喀爾英語Jean Tricart安德烈·卡耶朱利葉斯·布台爾英語Julius Büdel赫爾曼·馮·維斯曼英語Hermann von Wissmann (geographer)等地貌學家都對夷平面進行了研究[1]:96。20世紀60年代開始,夷平面相關問題成為了地貌學家的研究焦點,1960年國際地理大會上夷平面的成因問題成為地貌組爭論的中心問題之一,1961年的中國地貌學會議也決定把地貌水準面問題列為此後地貌學基本理論研究的首項任務[1]:96

定義的問題

[編輯]

由於早期學者提出的「夷平面」是在不同氣候系統下發育的,由不同主導外力所形成,諸如戴維斯的「準平原」(peneplain)、吉爾伯特的「山足面英語Pediment (geology)」(pediment)、英語Lester Charles King的「山麓面英語Pediplain」(pediplain)、韋蘭英語Edward James Wayland的「刻蝕平原英語Etchplain」(etchplain)、布台爾英語Julius Büdel的「雙層水平面」(double leveling surfaces),導致夷平面的定義較為混亂,但每一個的定義都是正確的[8]:107。正如地貌學家崔之久所言,只要條件允許,各家定義的「面」都可以看成是夷平面(包括準平原)發育過程的一個階段,只是在不同地區和氣候條件下,營力作用類型和速度不同而已[9]:1796

在英文文獻中,部分研究者把「夷平面」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侵蝕面,另有大量英文文獻作者將「夷平面」與「侵蝕面」看作是同義詞,這一定義導致在不同語言間產生相當大的混亂,各語言間的翻譯也出現了混亂[6]:2

形成

[編輯]

地貌是在內、外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形成夷平面的作用稱「夷平作用」,它是剝蝕作用流水侵蝕作用[錨點失效]磨蝕作用共同構成的,致力於傾向侵蝕基準英語Base level[7]:74陸塊在構造相對休止期間,在一種有利的氣候條件下,由於夷平作用長期削切地質構造面,以控制該陸塊的基準面為目標,地面逐漸削平,形成平緩起伏的地形,成為夷平面[1]:97。夷平面生成後,在後期構造運動內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夷平面的現代地貌,常見的夷平面有四種變形:斷裂變形、拗曲變形、拗曲與斷裂伴生變形、掀斜與斷裂伴生變形[1]:102-103。一般來說,形成越早的夷平面越難保留,因為可能遭到後來的構造運動和剝蝕作用而破壞嚴重,中國東部地區保存最老的夷平面其時代不超過白堊紀[10]:172

影響夷平面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前期大地構造(s)、侵蝕基準面英語Base level(e)、氣候(c)、岩性(r)、時間(t)、後期構造運動(m)[8]:109。夷平面的形成可以看作是這些因子的函數:

[8]:109

由於區域性的差異,建立統一的界定夷平面的數學標準是非常困難的[8]:108。夷平面形成的時間也受到多個因素控制,如地貌原始起伏、外動力地質作用和內動力地質作用的強度差異等,一個夷平面的形成需要數千萬年,華北陸塊奧陶世-早石炭世的準平原的發育和持續期約一億五千萬年[6]:7

特點

[編輯]

未經後期變形的夷平面在形態上具備的特點有:

  1. 面積大。夷平作用是在大範圍發生的,勢必形成「廣泛」的夷平面[8]:108非洲侵蝕層英語African Surface就是一個很大的夷平面[11]:6-7,由穿時沉積英語Diachronism形成[12]:199-212。即使在山區,夷平面也有大面積的分布,中亞山地內的夷平面比例可以達到17.2%,阿爾泰山脈中的夷平面比例更高達24%[9]:1803
  2. 海拔低。在全球範圍上,海洋是侵蝕基準面英語Base level(此處指準平原型夷平面),因而夷平面的原始高度不會太大。彭克認為有250米,崔之久認為有1,000米[9]:1800,而山足面和聯合麓原的侵蝕基準具有局地性質,理論海拔高度有很大變數,既可以是海平面,也可以是大陸區域任一海拔高度[6]:6
  3. 坡度小。坡度小於0.1718°(3‰)為準平原型夷平面,0.1718°~1°為聯合麓原型夷平面,1°~7°為山足面型夷平面,大於7°的坡降則為非夷平面的其他侵蝕面或剝蝕面[6]:6
  4. 有夷平作用的痕跡。如古風化殼礫石層、網狀分布的古河道以及分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岩層[8]:108

分類

[編輯]

由於氣候、水系、岩性、時間等因素的不同,夷平面表現出多種形態。北京大學崔之久、李德文等學者認為,「夷平面」這一概念包括準平原山麓面英語Pediplain、聯合山麓面和刻蝕平原英語Etchplain四種類型[9]:1795蘭州大學潘保田李吉均等學者根據形成方式和條件,將夷平面分為準平原、山麓剝蝕平原英語Pediplain雙層水平面、凍融山足面與凍融剝夷平原四種類型[4]:520-523。根據夷平面的活動狀態,崔之久將喬治·菲尼爾·亞當斯(George Finiel Adams)的分類完善為七種:活動面、休眠面、外來面、廢止面、埋藏面、剝蝕面或化石面、疊置面[9]:1801馬爾科夫英語Konstantin Markov劃分了四種地貌水準面,根據夷平面發育的水準面的不同就可以劃分出對應的海蝕-堆積夷平面、剝蝕夷平面、雪線夷平面和上部剝蝕夷平面[8]:108西南大學楚玉春等學者從氣候地貌學的視角對夷平面進行了地帶性劃分,得出四種類型的夷平面:溫濕夷平面、薩瓦納夷平面、乾旱夷平面和寒凍夷平面[13]:116

研究應用

[編輯]

對夷平面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和重建區域地貌發育過程和歷史,對了解區域構造單元及新構造運動的類型、強度和幅度也有一定意義,另外在礦產勘探領域也有應用[1]:104。夷平面的測年,主要原理是依靠鬆散堆積物中的化石以及對沉積物進行同位素測年[10]:72。夷平面形成的年代,就是地表隆升開始的年代[8]:110。就目前的知識而言,確鑿的夷平面及其可信的時代、高度、性質等是唯一國際公認的判斷陸地抬升幅度的證據[9]:1798。以夷平面為主的層狀地貌面的分布範圍廣泛,高度相對穩定,它們的上升真正代表了高原的隆升,因而成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等眾多高原隆起的重要證據[4]:520。應用夷平面的原始高度,即可以研究和確定這些高原的抬升幅度[6]:1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德文的「Rumpffläche」一詞可以指「夷平面」和「準平原」兩個概念,在指代「夷平面」概念時,「準平原」使用的詞彙為Fastebene。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徐叔鷹. 论夷平面的成因、年龄与变形. 《蘭州大學學報》. 1963, (2): 96–106. doi:10.13885/j.issn.0455-2059.1963.02.009. 
  2. ^ 張信寶; 周力平; 汪陽春; 吳積善; 賀秀斌; 齊永青.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夷平面. 《第四紀研究》. 2007, 27 (1): 93–99.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7.01.011. 
  3. ^ 3.0 3.1 3.2 李吉均. 纪念台维斯侵蚀循环、准平原学说诞生一百周年.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 35 (3): 157–163. doi:10.13885/j.issn.0455-2059.1999.03.018. 
  4. ^ 4.0 4.1 4.2 潘保田; 高紅山; 李吉均.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地理科學》. 2002, 22 (5): 520–526. doi:10.13249/j.cnki.sgs.2002.05.002. 
  5. ^ 李德文; 崔之久. 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四紀研究》. 2004, 24 (1): 58–66. doi:10.3321/j.issn:1001-7410.2004.01.007. 
  6. ^ 6.0 6.1 6.2 6.3 6.4 6.5 馮金良; 崔之久; 朱立平; 劉耕年. 夷平面研究评述. 《山地學報》. 2005, 23 (1): 1–13. doi:10.3969/j.issn.1008-2786.2005.01.001. 
  7. ^ 7.0 7.1 7.2 Joh. F. Gellert; 黃秉維 葉匯 高泳源 譯. 新观点下的夷平面——梯级山地——单斜地. 《地理學報》. 1960, (2): 73–86. doi:10.11821/xb196002001.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任雪梅; 陳忠; 羅麗霞; 周心琴; 王建力. 夷平面研究综述. 《地理科學》. 2003, 23 (1): 107–111. doi:10.13249/j.cnki.sgs.2003.01.019. 
  9. ^ 9.0 9.1 9.2 9.3 9.4 9.5 崔之久; 李德文; 伍永秋; 劉耕年. 关于夷平面. 《科學通報》. 1998, 43 (17): 1794–1805. 
  10. ^ 10.0 10.1 舒良樹 主編. 《普通地质学(第3版)》.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13-11. ISBN 978-7-116-06491-1. 
  11. ^ Burke, Kevin; Gunnell, Yanni. The African Erosion Surface: A Continental-Scale Synthesis of Geomorphology, Tectonic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ver the Past 180 Million Years.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ISBN 978-0-8137-1201-7. 
  12. ^ Römer, Wolfgang. Multiple planation surfaces in basement reg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eriods of denudation and uplift in southern Zimbabwe. Geomorphology英語Geomorphology (journal). 2010, 114. 
  13. ^ 楚玉春; 謝世友; 夏凱生; 劉宇濤. 夷平面形成的气候因素研究.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 26 (4): 116–118,130. doi:10.3969/J.ISSN.1672-6693.2009.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