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權級戰艦
外觀
君權號在水中航行
| |
概況 | |
---|---|
名稱 |
|
使用者 | 英國皇家海軍 |
前級 | 特拉法加級鐵甲艦 |
次級 | 百夫長級戰列艦 |
亞型 | 胡德號戰列艦 |
建造期 | 1889年-1894年 |
服役期 | 1892年-1915年 |
完成數 | 8 |
退役數 | 2 |
報廢數 | 6 |
技術數據 | |
艦型 | 前無畏艦 |
排水量 | 14,150長噸(14,380公噸)(標準) |
全長 | 380英尺(115.8米)(垂標間距) |
全寬 | 75英尺(22.9米) |
吃水 | 27英尺6英寸(8.4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17.5節(32.4公里每小時;20.1英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4,720海里(8,740公里;5,430英里) |
乘員 | 670-692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君權級戰列艦(英語:Royal Sovereign-class)是英國皇家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八艘前無畏艦的船級。早期,這些軍艦在地中海艦隊,本土艦隊和海峽艦隊中服役,有時常常擔任旗艦。1896年,英國因詹姆森襲擊事件跟德國關係緊張時,有幾艘該級戰艦被派往飛行中隊服役,以防備對英國的侵襲。1897年希土戰爭爆發時,三艘該級戰艦被派往國際中隊,執行干預希臘本土基督徒對奧斯曼帝國的叛亂的任務。
1905年至1907年間,君權級戰列艦的幾艘艦船被認為已經過時,並被降為後備役,從1911年開始,這些戰列艦開始被當做廢品出售,印度女皇號在1913年在炮擊訓練中作為靶船被擊沉,而胡德號在1911年安裝了首批防雷鼓包,以評估水下保護,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的1914年8月,她作為封鎖用船舶被拆除。唯一倖存下來的是復仇號,1915年,她被改名為「可怕號」,同年晚些時候,她被改造成一艘宿舍船,直至戰後被當做廢品出售。
背景
[編輯]在19世紀80年代末,英國政府面臨着對皇家海軍進行現代化改造和擴充艦船的壓力。無論是1885年的潘傑德事件期間與俄羅斯的戰爭恐慌,還是在1888年的一次艦隊演習中,封鎖艦隊未能成功遏制港口的襲擊船隻都顯露出了皇家海軍的不足。在對法戰爭中的艦船數量更顯示出了皇家海軍與別國海軍的差距,再加上如威廉·托馬斯·斯特德等有影響力的記者的揭露,皇家海軍的弱點一覽無餘[1]。
參考資料
[編輯]書目
[編輯]- Friedman, Norman. British Battleships of the Victorian Er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1-68247-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