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司馬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王司馬倫
晉朝皇帝
(篡位)
統治301年2月3日—301年5月31日
前任晉惠帝司馬衷
繼任晉惠帝司馬衷(復辟
出生240年?
逝世301年6月5日
年號
建始:301年正月—四月
諡號
政權晉朝西晉
父親高祖宣皇帝司馬懿(追尊)

司馬倫(240年?—301年6月5日),子彝,晉朝宗室,司馬懿第九子,母為柏夫人。司馬倫是參與八王之亂的八王之一,一度自立為西晉皇帝。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司馬倫於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封安樂亭侯[1],後五等爵建,改封東安子,拜諫議大夫

晉武帝司馬炎建國後,封司馬倫為琅邪王。時坐使散騎將劉緝買工所將盜御裘,廷尉杜友正緝棄市,倫當與緝同罪。晉武帝以倫為血親,下詔赦免。歷任行東中郎將、宣威將軍。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趙王,遷平北將軍、督鄴城守事,後進安北將軍

惠帝時期

[編輯]

元康初年,改任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守鎮關中。因他刑賞不公,胡亂殺死數十位羌酋,引致反叛,於是被召回京,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深交皇后賈南風晉惠帝皇后),為賈后所親信。求錄尚書尚書令等職,但在大臣張華裴頠反對下不可。

賈后謀害愍懷太子司馬遹,使他被廢。司馬倫領右軍將軍。左衛司馬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都是太子舊屬,通過孫秀企圖策動司馬倫政變廢賈后復立太子,孫秀同意,告訴司馬倫後司馬倫也同意。但準備起事時,孫秀又對司馬倫說太子復立後不會感激曾是賈后一派的他,反而會報復,建議他等太子遇害再以為太子報仇為由推翻賈后。他於是沒有救廢太子,更與孫秀力勸賈后儘早謀害廢太子,以絕眾望。

廢太子遇害後,司馬倫以為太子復仇為名發動政變。散騎常侍領左軍將軍、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雖是賈后外甥但有隙,司馬倫就秘密和他結交,派他自稱奉詔書去抓捕賈后,廢賈后為庶人,幽禁於建始殿,更把她運去金墉城。司馬倫更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體制一如司馬懿司馬昭輔魏之故事。例如其子司馬馥封為前將軍,封濟陽王。另一子司馬虔黃門郎,封汝陰王。

淮南王司馬允起兵討倫失敗後,司馬倫加九錫,增封五萬戶。惠帝以司馬遹子司馬臧皇太孫,太子官署轉為太孫官署,以司馬倫行太孫太傅,司馬倫和司馬臧同去東宮。

稱帝時期

[編輯]

司馬倫矯詔晉惠帝禪位,自稱皇帝,尊惠帝為太上皇,改元建始[2];惠帝遷金墉城;皇太孫司馬臧被廢為濮陽王同遷,不久被害。由於濫封爵位過甚,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為成語「狗尾續貂」的由來。司馬倫本身沒有才能,所有政務都由孫秀過問。又找人自稱司馬懿附身顯靈,說自己好話,為司馬懿建造廟宇。

先前司馬冏因參與誅殺賈后遷為游擊將軍,不滿,有恨色。孫秀察覺且忌憚,遷為平東將軍、假節,鎮守許昌。司馬倫遷為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希望以恩寵安撫,但司馬冏見眾人對司馬倫心存怨望,又圖謀誅殺司馬倫。

三月,齊王司馬冏起兵反司馬倫,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新野縣公司馬歆等支持。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本已響應司馬倫徵兵,但得知諸王軍隊強盛,也轉為支持諸王。趙軍的士猗、許超與司馬穎戰於黃橋,大勝,由督護趙驤率領的成都軍敗死八千餘人。張泓與司馬冏於潁水發生戰鬥,亦獲勝。但趙軍指揮混亂,司馬倫以為張泓已戰死,召回了許超,待到張泓獲勝的消息傳到,又派許超回去,導致軍心不穩。為了擊敗司馬冏,張泓全軍渡過潁水攻擊其大營,結果其下孫髦、司馬譚、孫輔被一一擊破,司馬倫軍大敗,散歸洛陽。而司馬穎在黃橋戰敗後隨即於溫縣以南與趙軍再戰,趙軍將領士猗輕敵,遂崩潰,後來成都王埋葬戰死者屍骨時,趙軍死者有一萬四千餘人。不久,孫秀的兒子孫會與義軍在湨水會戰,又大敗。

賜死

[編輯]

司馬倫手下的王輿於宮內反,殺死了孫秀、謝惔、駱休、王潛、許超、士猗、孫弼等一眾人,迫使司馬倫下詔稱自己被孫秀所誤,觸怒三王,如今孫秀已伏誅,自己將迎回太上皇,去農田終老。黃門帶着司馬倫及太子司馬荂前往汶陽。百官從金墉城迎回了惠帝。張泓於陽翟向齊王投降。

此後,司馬倫父子被幽禁於金墉城,梁王司馬肜上奏司馬倫罪狀,尚書袁敞持節賜金屑苦酒將其毒死。臨死前司馬倫羞慚以手巾蓋住臉,口中念着:「孫秀誤我,孫秀誤我……」[3][4]司馬倫的四個兒子也被交付廷尉處決。

司馬倫死後被稱為趙庶人。

[編輯]

均於301年與其一同被賜死。

著作

[編輯]

司馬倫與舍人馬朗合著《圍棋勢》二十九卷。

評價

[編輯]
  • 房玄齡:「倫實庸瑣,見欺孫秀,潛構異圖,煽成奸慝。乃使元良遘怨酷,上宰陷誅夷,乾耀以之暫傾,皇綱於焉中圮。遂裂冠毀冕,幸百六之會;綰璽揚纛,窺九五之尊。夫神器焉可偷安,鴻名豈容妄假!而欲托茲淫祀,享彼天年,凶暗之極,未之有也。」「倫實下愚,敢竊龍圖,亂常奸位,遄及嚴誅。」(《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相關影視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059》,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晉書·宣帝紀》:嘉平二年春正月,天子命帝立廟於洛陽, 置左右長史,增掾屬、舍人滿十人,歲舉掾屬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官騎百人,鼓吹十四人,封子肜平樂亭侯,倫安樂亭侯。
  2. ^ 《晉書·惠帝紀》: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
  3. ^ 《晉書·惠帝紀》:夏四月……癸亥……於是大赦,改元,孤寡賜穀五斛,大酺五日。誅趙王倫、義陽王威、九門侯質等及倫之黨與。
  4. ^ 《資治通鑑》:丁卯,遣尚書袁敞持節賜倫死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房玄齡等人合著,《晉書·趙王倫傳
  • 北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晉紀六
前任:
侄孫晉惠帝司馬衷
中國大晉皇帝(西晉)
301年正月—301年四月
繼任:
侄孫晉惠帝司馬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