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
包世臣(1775年—1855年),字慎伯,晚號倦翁,安徽涇縣人,清朝書法家,此外,他也創作過《說儲》等作品討論當時的農業經濟[1]。
生平
[編輯]包世臣自幼家貧,但勤於詞章,並喜談國事。其父是鄉村塾師,他曾和父親一起在家裡種菜為生。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舉,十三次會試均落第,直到晚年才被舉薦為江西新喻縣縣令[1]。
書法
[編輯]他一生貧困,但「他業屢遷,唯好書數十年不改」[2]。其子包誠說他:「中年學書,由歐、顏入手,轉及蘇、董,後肆力北碑,晚習二王,遂成絕業。」[3]
他5歲開始學習「應試書」(館閣體),書體學自趙孟頫,但因為家貧沒有藏帖,寫得並不好,直到20歲才有一點成就,他自述:[3]
“ | 乾隆己酉之歲,餘年已十五,家無藏帖,習時俗應試書十年,下筆尚不能平直,以書拙聞於鄉里。族曾祖槐植三,獨違世尚學唐碑,余從問筆法,授以《書法通解》四冊。其書首重執筆,遂仿其所圖提肘撥鐙七字之勢,肘既虛懸,氣急手戰,不能成字。乃倒管循幾習之,雖誦讀時不間,寢則植指以畫席。至甲寅,手乃漸定,而筆終稚鈍。乃學懷素草書《千文》,欲以變舊習,三年無所得,遂棄去。 | ” |
到25歲時,他請教同鄉翟同甫,後者以蘇軾《西湖詩帖》舉例,說「學此以肥為主,肥易掩丑也」,因此筆法轉而變肥,這影響了他後來一生的書法。[3]
包世臣正式學習書法始於26歲:「餘年廿六而後學,四十而後知」。26歲時,他開始學習王羲之,曾臨摹《蘭亭序》數十遍,曾說:「於中吾尤愛,神龍《蘭亭》本。《畫贊》亦超然,俗刻皆奴算。日仿此二刻,搶鋒出趯管。」[3]
1802年,他結識錢魯斯、鄧石如,並成為鄧石如的弟子。30歲時,他學習了歐陽詢、顏真卿、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和《淳化閣帖》。到41歲,又開始注重執筆和運筆。[3]
40歲後,其書法以北碑為基調,認為草書也應當具有「篆分遺意」。45歲時他客居濟南,得到很多塊北朝碑版。後來更根據北碑對二王進行了自己的解讀。[3][4]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二日,包世臣回南京定居於雞籠山籌市口,絕意仕途,賣字為生。但晚年視力衰退嚴重,嚴重影響了他的創作。77歲時他在《論書十二絕句四屏條》中說:「已目昏日甚,不得已夾一目為之。點畫間有遺落及筆到而墨不到之處,不復可以言書」。[3]
理論
[編輯]他推崇北碑,曾說:「古人論真行書,率以不失篆分遺意為上,後人求其說不得,至以直點斜拂形似者當之,是古碑斷壞、匯帖障目、筆法之不傳久矣」。對此,在其書法著作《藝舟雙楫》中,他提出了「中實氣滿」、「以碑補貼」等理論。[2]
包世臣思想,反對脫離民事,文章也大都關切時務政事。他反對傳統「重農抑商」政策,以「好言利」自許,提出「本末皆富」為「千古治法之宗」、「子孫萬世之計」;他又提出「生齒日繁,地之所產,不敷口食」的「人多致貧」論。他堅持經世致用之學,對鴉片戰爭前後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作了較為廣泛的探討,主張具有進步意義的社會改革,在當時社會上有一定影響。
評價
[編輯]包世臣自認為是「右軍後一人」,但實際上很多人認為他所學不精,王潛剛說:「慎伯生平談北碑,然所習者《鄭文公》、《雲峰山》柔婉一派,於《牛橛》、《楊大眼》、《嵩高靈廟》、《吊比干文》等碑絕不關涉,殆自知腕力弱,不宜學雄強之書耶」、「慎伯真書雖以北碑為號,實則見鄧山人學《述聖頌》而亦學呂向書,直襲其貌。《藝舟雙楫·論書》亦未言及此碑。」何紹基也說:「包慎翁之寫北碑,蓋先於我二十年,功力既深,書名甚重於江南,從學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橫平豎直四字繩之,知其於北碑未為得髓也。」[3]
著作
[編輯]『安呉四種』(道光24年初刊):《中衢一勺》、《藝舟雙楫》、《管情三義》、《齊民四術》。
參考文獻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