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奇 (紅四方面軍)
劉士奇 | |
---|---|
![]() 劉士奇像 | |
出生 | 1902年7月9日 |
逝世 | 1933年6月日![]() | (30歲)
母校 | 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部隊 | 中國工農紅軍 |
參與戰爭 | 第一次國共內戰 |
劉士奇(1902年7月9日—1933年6月),湖南岳陽人,中國共產黨早期政治人物,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將領之一。1924年,劉士奇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9月,其擔任中國國民黨湖南省黨部農運特派員,領導岳陽的農民運動。1927年,劉士奇組建中國共產黨岳陽地方執行委員會,並擔任地委書記。七一五事變後,劉士奇於同年10月擔任中共贛北特委書記,並在1929年擔任中共贛西特委書記,成功策動羅炳輝部起義。1930年3月,劉士奇擔任贛西南特委書記,7月擔任紅二十軍政治委員。[1][2]
1931年,劉士奇擔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32年,其又擔任紅二十七軍軍長。期間,劉士奇曾在第四次反圍剿戰爭中率部轉戰豫西北、皖西北、鄂皖邊,殲滅中華民國國軍4000餘人。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劉士奇則率部從安徽回到黃安縣七里坪,後留中共鄂豫皖省委工作。1933年,劉士奇在鄂豫皖大肅反中被張國燾認定為「改組派」 而被處決。1938年,毛澤東宣布為其平反。[1][2]
早年生平
[編輯]1902年7月9日,劉士奇出生於湖南省岳陽縣黃秀鄉(今屬黃沙街鎮九元村[3])的一個小康家庭,小名為劉齊財。劉士奇的父親劉實蕃在鄉見行醫,他與妻子趙氏共生有三子一女,但只有劉齊正與排名第三的劉齊財活到成年。年幼的劉齊財經常到父親的診所里翻看醫書,而其父親也藉助醫書教兒子識字。1908年,劉齊財進入私塾讀書,並在塾師潘瓊樓的教導下學習蒙學著作、四書五經、唐詩古文。1909年,劉齊財染上頭癬,並被同學嘲諷為」癩怪」,一度產生厭學情緒。儘管如此,劉齊財仍舊堅持學習,並以極強的記性獲得塾師的器重。一次,潘瓊樓向其考察《大學》的內容,結果劉齊財將其倒背如流,潘瓊樓便給他起了「士奇」的名字,寓意為「學士奇才」。[4]:6-11[5]:70[6]:89
1916年下半年,擁有八年私塾學習經歷的劉士奇考入了岳陽縣鹿角鎮的忠信高等小學,同賀衷寒成為校友,並接受新式教育。1919年上半年,在教師周士銓與父親的支持下,劉士奇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沙的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成為岳陽縣少數進入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辦完升學宴後,劉士奇與父親選定的媳婦羅菊英匆匆完婚,而後趕到長沙。由於是包辦婚姻,劉士奇與羅菊英的關係十分冷淡。而在1921年父親病逝後(其母親、祖父母已在劉士奇就學時逝世),劉士奇便很少回家見羅菊英;1927年後,忙於革命的劉士奇未曾回過一次家,羅菊英亦於1928年改嫁。劉士奇與羅菊英育有一子劉祖文,其在母親改嫁後歸劉士奇之兄劉齊正撫養。[4]:11-18
投身革命
[編輯]進入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就讀後,劉士奇便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並在反對英、日帝國主義的演講活動中與中共黨員郭亮、夏明翰結為摯友。在二人的影響下,劉士奇逐漸接受了革命思想,並成為學生愛國運動中的積極分子。他時常外出參與活動,直至夜深才回到學校,以至於功課都要交由同鄉同學周連魴應付。[5]:71
1923年春,因日本拒絕歸還旅大租借地,郭亮、夏明翰組建湖南外交後援會,反對外國帝國主義侵略。同年6月1日,後援會的調查人員在長沙的碼頭檢查日貨,遭伏見號水兵槍擊,釀成長沙六一慘案。事發後,劉士奇與郭亮、夏明翰在教育會操坪召開六萬餘人的聲討大會,並組織抬屍遊行;傍晚,劉士奇被湖南省政府派來的槍兵扭打綁走。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校長任凱南得知此事後,帶人夜訪湖南省長趙恆惕,親自保釋劉士奇[7]。不久,由於其愛國行為廣受學生團體組織敬仰,劉士奇被選為湖南學生聯合會總務部主任。[6]:89-90[5]:71
1924年,劉士奇自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畢業,校方介紹他到長沙的英國洋行任職,月薪30光洋。但劉士奇拒絕了這份高薪工作,並在同年夏天經郭亮、夏明翰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8月,劉士奇受中共湘區委派遣,前去株洲工作。9月12日夜,劉士奇主持了汪先宗的入黨宣誓儀式,並幫助建立中共湘潭縣東一區八疊鄉黨支部(被認為是湖南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8])與八疊鄉秘密農會。[5]:72[6]:90
在湖南的革命活動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湖南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編). 湖南百科全书. 嶽麓書社. 1999-05: 868. ISBN 7-80520-871-9.
- ^ 2.0 2.1 萬里,呂錫琛,孫湘源,劉甲柱等 (編). 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01: 563. ISBN 7-5438-4236-X.
- ^ 許偉軍. 岳阳县黄沙街镇举行纪念刘士奇烈士公祭活动. 岳陽縣新聞網. 2019-03-10.
- ^ 4.0 4.1 彭新華,馮揚. 刘士奇传.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11. ISBN 978-7-5161-5036-8.
- ^ 5.0 5.1 5.2 5.3 湖南省岳陽縣革命烈士傳編纂委員會 (編). 巴陵英烈.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12. ISBN 7-5034-0274-1.
- ^ 6.0 6.1 6.2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編). 中共党史人物传 第57卷 (萧劲光 周其鉴 刘士奇 王兆卿 林青 袁国平 范子侠 焦裕禄 王世益 晏福生 张达志 朱开铨 老舍) 再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07. ISBN 978-7-300-24106-7.
- ^ 政協汩羅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汩罗文史资料 第1辑. 1987-12: 120.
- ^ 株洲最早农村党支部喜迎百年华诞. 湖南省文物局.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