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人民委員會拉脫維亞行動
拉脫維亞行動(俄語:«Латыш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拉脫維亞語:„Latviešu operācija”)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在大清洗期間於1937-38年裡對拉脫維亞裔人、拉脫維亞公民以及與拉脫維亞和拉脫維亞人相關的其他人進行的迫害行動。
1936年前拉脫維亞人的在蘇情況
[編輯]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之後,聖彼得堡、諾夫哥羅德以及西伯利亞出現了至少372座由拉脫維亞移民建立的農業基地[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拉脫維亞人被疏散至俄國境內的其他地方,俄國以外地方的拉脫維亞人數量翻了一番,達到大約50萬。1917年時,很多拉脫維亞步槍兵都是布爾什維克的支持者。一戰和俄國內戰結束後,很多拉脫維亞難民都返回了已獨立的拉脫維亞。《拉脫維亞-蘇俄和平條約》更是明確提到了拉脫維亞步槍兵和難民應返回拉脫維亞。1926年蘇聯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約有15萬拉脫維亞人留在了蘇聯[2]。
自1905年俄國革命起,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里就一直有個強大的拉脫維亞派系。有拉脫維亞血統者亦曾在蘇俄國家機關中暫時身居高位。1918年,在總共70名契卡委員中,有拉脫維亞血統者就有38個。 [3]
但隨着蘇維埃俄國以及後續的蘇聯國家機關變得愈發俄羅斯化,管理層中的非俄羅斯少數族裔基本都已被排擠出去。在自己就不是俄羅斯人的斯大林的領導下,拉脫維亞被蘇聯稱作「敵國」,拉脫維亞人則漸漸地被視作「反革命」和「可疑分子」。拉脫維亞農業移民曾在1920年代末反抗強制蘇聯農業集體化政策。蘇聯當局開始有針對性地將相關人員關進古拉格,至1933年,拉脫維亞裔的農業基地已被全部消滅。當時,蘇聯黨和國家機關里出現了一場針對非俄裔人的清洗。1936年,蘇聯境內的拉脫維亞共產黨被解散,其黨員被打成「民族主義者」和「人民的敵人」,遭到迫害、處決。斯大林的大清洗的一個特徵就是國家主導的仇外主義傾向。1937年7月,拉脫維亞文化和教育社團普羅米修斯被關停,其雇員被捕。1937年12月,莫斯科拉脫維亞劇院也被關停,其演員和其他雇員全被處決,之後被埋進了布托沃射擊場。支持布爾什維克的拉脫維亞步槍兵們被從歷史書和教科書中刪除,他們的老兵協會也被解散。[4]
行動
[編輯]1937年11月23日,尼古拉·葉若夫命令內務人民委員部匯總收集到的所有關於拉脫維亞人在文化和政治生活中以及在軍隊和其他機構中的信息,以便於逮捕拉脫維亞人。[3]
11月30日,根據第49990號命令「關於執行鎮壓拉脫維亞人行動的命令」(俄語:О проведении операции по репрессированию латышей)[5],蘇聯全境內的拉脫維亞人全部成為抓捕對象。內務人民委員部靠酷刑獲取了不屬實的認罪供詞,編造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拉脫維亞間諜集團,上至政治局里的所有拉脫維亞裔官員,下至拉脫維亞裔學校主任,全都是這個間諜集團的人。契卡人員中最後的一些拉脫維亞人也被前同事們處決。
大量受害者在莫斯科附近的布托沃射擊場、科穆納爾卡射擊場、列寧格勒附近的列瓦紹沃射擊場以及明斯克附近的庫拉帕蒂射擊場被槍決。蘇聯其他地方也有刑求和謀殺。
由於被拘留者人數過多,法庭還是無法快速完成定罪工作。因此,拉脫維亞行動的完成時間被延到了1938年8月[6]。1938年10月,三人法庭設立,該機構專門處理積壓的未處理案件。
1938年11月26日,葉若夫的繼承者拉夫連季·貝利亞頒布內務人民委員部第00762號命令,大清洗就此結束,拉脫維亞行動也隨之告終。在蘇聯於1940年占領拉脫維亞後,蘇聯當局在當地建立黨和行政機關時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因為內務人民委員部已經在之前的幾年裡把黨內的拉脫維亞裔官員都清洗了。
結果
[編輯]根據已知資料,共有22369名拉脫維亞人被定罪,其中有16573人(占比74%)被槍決[4][7]。受害者具體人數已無從知曉,因為在拉脫維亞行動期間還有很多非拉脫維亞人被處決:這些人包括被送進古拉格的人的配偶,他們被處決的原因是和「敵對民族」成員結婚,源自這種婚姻的兒童則被送進孤兒院,他們沒有被算入受害者總數[5]。
拉脫維亞行動導致在蘇拉脫維亞人中的倖存者中的絕大部分拋棄了自身文化,他們的後代,也就是今日的在俄拉脫維亞裔人,基本都不會說拉脫維亞語。赫魯曉夫解凍期間,拉脫維亞行動的受害者們得到平反;但只有1991年蘇聯解體後,人們才有機會獲知受害者的具體生死情況以及死亡日期。拉脫維亞行動的執行者基本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姓名,但卻無一被追責。
參考文獻
[編輯]- ^ Riekstiņš, Jānis. Lielā Terora "Latviešu Operācija" PSRS 1937.-1938. Gadā [the "Latvian Operation " During the Great Terror in the USSR 1937–1938]. Latvijas Okupācijas muzeja gadagrāmata 2007. 2009. ISBN 9789984993157 (拉脫維亞語).
- ^ Felder, Björn M. Lettland im Zweiten Weltkrieg [Latvi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Brill. 2009-04-29: 64. ISBN 9783506765444 (德語).
- ^ 3.0 3.1 Felder 2009 p. 65
- ^ 4.0 4.1 Felder 2009 p. 72
- ^ 5.0 5.1 Riekstiņš 2009, p.20
- ^ Riekstiņš 2009 p.21
- ^ Vārpa, Igors. Latviešu karavīrs zem Krievijas impērijas, Padomju Krievijas un PSRS karogiem [Latvian soldiers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Russian Empire, Soviet Russia and the USSR]. Riga: Nordik. 2006: 450. ISBN 9984792110 (拉脫維亞語).
- Pārsla Eglīte u.a.: "Latviešu akcija" PSRS 1937–1938.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 2007, ISBN 978-9984-9931-5-7.
- Björn M. Felder: Lettland im Zweiten Weltkrieg: Zwischen sowjetischen und deutschen Besatzern 1940–1946. Schöningh, 2009, ISBN 978-3-506-76544-4.
- Aivars Beika: Latvieši Padomju Savienībā. Komunistiskā genocīda upuri 1929–1939. In: Latvijas Okupācijas muzeja gadagrāmata; 1: 1999. Riga 2000.
- Anna Kaminsky: Erinnerungsorte an den Massenterror 1937/38: Russische Föderation. 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 Diktatur, 2007, ISBN 978-3-00-022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