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傳統基金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傳統基金會
原名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成立時間1973年,​52年前​(1973
創始人保羅·韋里奇[*]艾德溫·福伊爾納Joseph Coors[*]
類型公共政策智庫
法律地位501(c)(3)組織
總部214 Massachusetts Ave, NE
地址
坐標38°53′43″N 77°00′10″W / 38.89519°N 77.00281°W / 38.89519; -77.00281
主席
吉姆·德敏特
董事
Barb Van Andel-Gaby、Michael Gleba、Larry P. Arnn、John Coleman、艾德溫·佛訥羅拔·彼得·佐治、Ryan Haggerty、Price Harding、Virginia Heckman、William J. Hume、Mark Kolokotrones、埃德文·米斯、麗貝卡·默瑟、Abby Spencer Moffat、Nersi Nazari、Anthony Saliba、Brian Tracy、約翰·威廉·米登道夫、史提夫·福布斯吉姆·德敏特、Kevin Roberts、凱·科爾斯·詹姆斯 編輯維基數據
收入
119,134,479 美元 (2020年) 編輯維基數據
捐款65,877,330 美元 (2020年) 編輯維基數據
標語領導美國
網站www.heritage.org

傳統基金會(英語:Heritage Foundation)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智庫在第40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任內向其提供政策咨詢,雷根的政策出自傳統基金會的政策研究《領導授權英語Mandate for Leadership》系列書籍[1]。傳統基金會對美國公共政策制定有長遠、關鍵影響力,被視為美國保守派智庫之一。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皆出身傳統基金會,或卸任公職後服務於此,例如來自臺灣的前任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2]

傳統基金會總部

理念

[編輯]

傳統基金會除了本身開宗明義表明是美國保守派組織,其主張也符合保守派一貫的提倡:

政治影響力

[編輯]

美國傳統基金會時常被列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智庫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與公民社會計畫出版的2016年度全球關鍵智庫指標報告在世界智庫指標中排第12名,美國智庫指標中排第7名,在世界國防與國家安全指標中排第25名,國內經濟政策指標中排第6名,教育政策指標排第14名,外交政策與國際事務指標排第24名,國內健康政策排第10名,國際經濟政策排第30名,社會政策排第10名,透明度與良善治理排第12名,最佳倡議活動排第1名,智庫經營管理排第13名,最佳創意與典範開發排第7名,最佳智庫網路排第18名,善用社群網路排第5名,2017最佳智庫排第9名,最佳外部關係與公眾參與計畫排第5名,善用網際網路排第3名,善用媒體排第7名,最佳創新政策與提案排第10名,公共政策重大影響力排第8名,傑出政策導向公眾計畫排第17名。[來源請求]

智庫創立後接待許多有影響力的國內外政治領袖,包括國會、外國元首與美國元首。2007年11月1日喬治·沃克·布希總統為了支持繼任阿爾韋托·岡薩雷斯的新任美國司法部長麥可·穆凱西也拜訪了傳統基金會,當時穆凱西因為拒絕認定水刑為違法,在美國參議院面臨反對意見[9]在布希總統拜訪基金會八天後穆凱西獲得認同而上任美國司法部長。[來源請求]

主要活動

[編輯]

傳統基金會作為一個智囊組織,主要集中於出版、政策研究、倡議,以及培育國家人才等活動,例如:

  • 每年公布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系的經濟自由度指數
  • 出版各類研究報告,包括對外政策,以及本土的一些民生經濟政策的報告
  • 發表成員的每周評論
  • 籌辦青年領袖計劃(英語:Young Leader Program),這包括一系列獎學金和見習計劃等

與維基百科相關的活動

[編輯]

2025年,有媒體指出,傳統基金會已制定計劃,將使用面部識別、交叉引用被駭客入侵數據庫、誘騙維基百科用戶訪問收集IP地址的網站以及開分身等技術,對涉嫌反猶太主義的維基百科編輯進行人肉搜索[10][11]

著名會員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Jacob Weisberg. Happy Birthday, Heritage Foundation. Slate. 1998-01-09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1) (英語). 
  2. ^ 作者:郭壽旺. 華府智庫對美國臺海兩岸政策制定之影響.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2006. 2006-07-01: 184 [2018-09-10]. ISBN 978986708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0) (中文(臺灣)). 
  3. ^ Washington, Haydn; Cook, John. Climate Change Denial: Heads in the Sand. London: Earthscan. 2011: 75. ISBN 978-1-84971-335-1. OCLC 682903020. 
  4. ^ Fisher, Michael. Heritage Foundation. [September 1,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8, 2021). 
  5. ^ Shackford, Scott. What Does the Respect for Marriage Act Actually Say?. Reason. November 30, 2022 [June 9,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9, 2024). 
  6. ^ Eckholm, Erik. Opponents of Same-Sex Marriage Take Bad-for-Children Argument to Court.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2-23 [2024-06-09].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2, 2024). 
  7. ^ Fitzsimons, Tim. Conservative group hosts anti-transgender panel of feminists 'from the left'. NBC News. January 29, 2019 [202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英語). 
  8. ^ Outlawing Trans Youth: State Legislatures and the Battle over Gender-Affirming Healthcare for Minors.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Harvard Law Review. April 2021, 134 (6) [202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6) (美國英語). 
  9. ^ Richard B. Schmitt. Bush Raises the Stakes on Mukasey. The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 2007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10. ^ Rosenfeld, Arno. Scoop: Heritage Foundation plans to ‘identify and target’ Wikipedia editors. The Forward. 2025-01-07 [2025-01-08] (英語). 
  11. ^ Wikipedia Editor TargettingThe Forward.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