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
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 | |
---|---|
座標 | 27°03′21″N 114°59′45″E / 27.0558°N 114.9957°E |
承載 | 京九鐵路 |
跨越 | 贛江 |
地點 | 中國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鄉 |
設計參數 | |
全長 | 2,655.75公尺(8,713.09英尺) |
最大跨度 | 448公尺(1,469.82英尺) |
歷史 | |
開工日 | 1993年4月 |
完工日 | 1994年6月 |
開通日 | 1996年 |
地圖 | |
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是京九鐵路上一座跨越贛江的鐵路橋,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鄉境內,吉安站和吉安南站之間。該橋是京九鐵路全線繼長江大橋、黃河大橋、淮河大橋之後的第四座深水長橋,它的建設是「京九鐵路十四項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也被列入「京九鐵路五大重難點工程」。大橋由中鐵十六局三處負責施工,1993年4月開工,1994年6月線下工程竣工,1996年隨京九鐵路全線開通而正式投入使用。[1][2][3][4][5][6][7][8]
建設歷史
[編輯]1991年鐵四院對京九鐵路吉安至贛州段線路初測時,並沒有規劃建設此橋。當時規劃的京九鐵路從吉安站引出後經值夏鎮向南走行,不跨越贛江。但是,地方政府認為鐵路選線時應該儘可能兼顧各地。1992年,又對兩跨贛江,兼顧井岡山和興國兩個革命老區的線路方案進行了初測。該方案要求鐵路在吉安和泰和兩次跨越贛江,需要建設吉安贛江特大橋和泰和贛江特大橋。1993年,鐵四院對線路方案進行了定測,確定了橋位。當時京九鐵路南段形成了「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局面,吉安贛江特大橋也是如此。1993年4月20日,大橋開工,胡錦濤、吳官正、毛致用等領導出席了開工典禮。大橋由中鐵十六局三處負責施工。按照定額工期計算,該橋的工期應為38個月,但實際工期僅14個月,顯得非常緊迫。大橋的建設列入了「京九鐵路十四項重點控制性工程」和「京九鐵路五大重難點工程」。1994年6月,大橋的線下工程竣工。當年7月20日,在該橋上舉行了京九鐵路吉安至贛粵省界段鋪軌典禮,鋪軌工作隨即展開。1996年8月,該橋通過鐵道部的初步驗收,9月1日交由南昌鐵路局運營。是年,該工程被評為京九鐵路優質工程。[1][2][8]
概況
[編輯]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位于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鄉境內,處于吉安市區和吉安縣的交界處。京九鐵路自吉安站引出後,經過此橋,以東北-西南走向垂直跨越贛江,抵達吉安南站。大橋的中心裡程為K1678+031。大橋是京九鐵路全線繼長江大橋、黃河大橋、淮河大橋之後的第四座深水長橋,也是中國第一座在大面積、大深度的溶洞群地段修建的特大雙線橋,被譽為京九鐵路南段的「北大門」。[1][3][5][7]
大橋全長2,655.75米,共72孔,71橋墩,2橋台。其中1#-25#孔為北引橋,26#-30#孔為正橋,31#-72#孔為南引橋。南、北引橋的坡度均為5.9‰;引橋由32米預應力混凝土後張梁拼接而成。正橋為平坡,由4段96米和一段64米雙線簡支栓焊下承式鋼桁架梁構成。其中64米的桁架為帶豎杆的華倫桁架,96米的桁架則為平行弦桁架。如此設計的桁架具有結構簡單而承載力大的優點。正橋的鋼梁總長454米,耗費鋼材3000餘噸,高強螺栓21萬套。全橋73個墩台中,0#橋台和1#橋墩為明挖擴大基礎,其餘的各個墩台為鑽孔樁基礎。大橋共使用了581根鑽孔樁,它們的長度在15米至55米之間,總長度為1.7萬米,主橋橋墩的鑽孔樁直徑為1.25米,引橋橋墩的鑽孔樁直徑為1米。所有橋墩均為雙線實體圓形墩,平均高度為15.24米。大橋上鋪設雙線無縫鐵路,線間距為4.0米。[1][2][3][5][6][7]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張新華, 赣江丰碑 京九铁路吉安赣江特大桥, 鐵道知識, 1994
- ^ 2.0 2.1 2.2 季靠榮, 吉安赣江特大桥岩溶地基的地质勘探 (3), 鐵道勘測與設計, 1996
- ^ 3.0 3.1 3.2 馮東迎,羅作仁, 吉安赣江特大桥设计, 鐵道標準設計, 1995
- ^ 凌樹雲, 深水重载高架栈桥施工 (1), 鐵道建築技術, 1995
- ^ 5.0 5.1 5.2 顏亮亮, 京九线吉安赣江特大桥病害检测及成因探讨 31–32 (3), 上海鐵道科技, 2009
- ^ 6.0 6.1 章德賢,馮永明,孫德坤, 吉安赣江特大桥钢桁梁快速拼装 (6), 鐵道建築, 1996
- ^ 7.0 7.1 7.2 楊新民,高靜青,杜宏亮, 京九铁路吉安赣江特大桥设计和施工特点, 鐵道標準設計, 1995
- ^ 8.0 8.1 楊建興等. 南昌铁路局志.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9: 116. ISBN 97871130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