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George H. W. Bush | |
---|---|
第41任美國總統 選舉:1988 | |
任期 1989年1月20日—1993年1月20日 | |
副總統 | 丹·奎爾 |
前任 | 羅納德·里根 |
繼任 | 比爾·克林頓 |
第43任美國副總統 | |
任期 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 |
總統 | 隆納·雷根 |
前任 | 沃爾特·蒙代爾 |
繼任 | 丹·奎爾 |
第11任中央情報總監 | |
任期 1976年1月30日—1977年1月20日 | |
總統 | 傑拉爾德·福特 |
前任 | 威廉·柯比 |
繼任 | 斯坦斯菲爾德·特納 |
第2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 |
任期 1974年9月26日—1975年12月7日 | |
總統 | 傑拉德·福特 |
前任 | 戴維·K·E·布魯斯 |
繼任 | 托馬斯·S·小蓋茨 |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 | |
任期 1973年1月19日—1974年9月16日 | |
前任 | 鮑勃·多爾 |
繼任 | 瑪麗·路易絲·史密斯 |
第10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 |
任期 1971年3月1日—1973年1月18日 | |
總統 | 理查德·尼克松 |
前任 | 查爾斯·約斯特 |
繼任 | 約翰·A·斯卡利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德克薩斯州第7選區 | |
任期 1967年1月31日—1971年1月3日 | |
前任 | 約翰·杜迪 |
繼任 | 比爾·阿徹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1924年6月12日 美國麻薩諸塞州米爾頓亞當斯街第173號 |
逝世 | 2018年11月30日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 | (94歲)
墓地 |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城喬治·H·W·布什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 |
國籍 | 美國 |
政黨 | 共和黨 |
配偶 | 芭芭拉·布什 (1945年結婚—2018年結束) |
親屬 | 布什家族 |
兒女 | 喬治·沃克·布什 波琳·羅賓遜·布什 傑布·布什 尼爾·馬倫·布什 馬文·皮爾斯·布什 多蘿西·布什·科克 |
學歷 | 學歷: 菲利普斯學院畢業 耶魯大學經濟學畢業 學位: 耶魯大學經濟學學士 南京大學名譽博士 |
母校 | 菲利普斯學院 耶魯大學 |
宗教信仰 | 美國聖公會/福音派 |
獲獎 | 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航空獎章 總統部隊嘉許獎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美國 |
服役 | 美國海軍 |
服役時間 | 1942年-1945年 |
軍銜 | 上尉 |
參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英語: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美國政治家,第41任美國總統。歷任美國副總統、美國國會眾議員、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中央情報總監。他常被人稱為老布什(Bush Senior),以區別其長子、第43任美國總統小布什(Bush Junior)。
1988年美國總統選舉,他承接羅納德·里根的光環而壓倒性當選總統。布什總統任內最為人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美國在戰爭中成功擊敗伊拉克,並實施經濟制裁。不久,蘇聯解體,冷戰告終,美國軍事力量和世界警察的國際地位得以確立。然而,因國內的經濟問題,布什於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敗於比爾·克林頓,謀求連任失敗,但其外交成就使他經常被評價為美國歷史上最好的一任任期總統。
2018年11月30日,老布什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家中安詳辭世,享耆壽94歲。[1][2]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喬治·赫伯特·華克·布希1924年6月12日出生於美國東岸馬薩諸塞州米爾頓市亞當斯街第173號寓所。[3]父親是普雷斯科特·布希,母親是多蘿西·布希。求學時代,布希曾擔任很多領導性職位,如學生會秘書長、籌款委員會主席、校報編輯,以至棒球隊隊長等。1942年他於安多佛菲利普斯學院畢業。
從軍
[編輯]布什在18歲的生日當天加入了美國海軍,並且在尚未年滿19歲時就正式被授與任務成為真正的海軍飛行員,派駐到聖哈辛托號航空母艦(USS San Jacinto CVL-30)上,是當時最年輕的海軍飛行員之一。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從軍,擔任過美國海軍的魚雷轟炸機飛行員(服役期間為1942年8月至1945年9月),並執行了共58次的軍事任務。他曾在1944年一場於日本位於太平洋中的離島小笠原群島所發生的海戰中,在父島附近遭到日軍炮火擊中。僅有布什被美國的潛艇救起。另有8人成為了日本的俘虜,全部被殺害,當中5人的屍體更在一系列的食人事件中被煮食。[4]
退伍
[編輯]1945年1月6日和芭芭拉·皮爾斯結婚。同年9月退伍進入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1948年獲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移居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加入石油探勘業。1951年與其他人合作創辦布希-奧弗比石油開發公司。1953年至1959年間,布什是扎帕塔石油公司的創辦人和董事。1956年至1964年間,是休斯頓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總經理。
從政生涯
[編輯]布什從政生涯始於1964年,當時他是德克薩斯州哈里斯縣共和黨大會主席。[5]1966年他當選為國會眾議員[6],曾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委員。1970年競選參議員失敗後,1971年至1973年,他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1973年至1974年,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1974年至1975年,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1976年至1977年,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兼負責人。[7]1977年,民主黨的吉米·卡特就任總統後,他離開政壇,擔任過賴斯大學副教授,並返回德克薩斯州經商。他同時還是達拉斯、倫敦、休斯頓等地第一國際銀行和一些公司的董事,也是哈特基金會會長。
美國駐北京聯絡處
[編輯]布什從1974年10月21日到1975年12月7日在北京擔任相當於實質大使館性質的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布什也是目前唯一曾任駐華大使級別外交職務的總統。
美國中央情報局
[編輯]布什在1976年1月30日-1977年1月20日期間擔任中情局長的職務,參與了巴拿馬的一些政治運作,他也是目前唯一曾任中情局長的總統。
副總統
[編輯]1980年布什參選總統,但在初選中敗給前加州州長羅納德·里根。此後他答應擔任雷根的副手,兩人拍擋參選並最終取得勝利,其後布什在雷根任職總統期間擔任了八年的副總統。任內他極力保持著低調,曾出席過不少大大小小的公開場合,包括多個國葬儀式。這些都被媒體當作是喜劇的材料。
1981年3月30日雷根遇刺後,布什曾被其幕僚要求直接乘坐直昇機返華盛頓。但布什拒絕了,並稱這不符合副總統的規格。其後雷根與布什任內沒有出現重大紛爭,一般相信與此事有關。布什曾主持過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解除了逾百條被認為是過時的條例,並對其他條例作出修訂,縮減聯邦政府的規模,以配合雷根經濟學的「小政府」主張。
1985年7月13日雷根因健康問題需接受手術,布什期間接替了雷根的工作,成為了代總統。這是美國歷來第一個副總統暫代總統的職務。
總統
[編輯]布什於1988年美國總統選舉,終於能代表共和黨參加該年的總統大選。在選舉中期,杜卡基斯與布什的支持不分上下。但是,在總統選舉辯論中,立場反對死刑的杜卡基斯在論壇上對關於死刑存廢的錯誤回應,使他的支持度大幅下滑。並最終於該年大選中,布什在普選票中得票以54%對46%大勝民主黨對手、布什榮光入主白宮,他在選舉人票壓倒性地以426票擊敗只有111票的杜卡基斯,布什也成為自1836年馬丁·范布倫以來,首位在同一政黨的前總統完成任期後以副總統身份接任的總統。此外,這次總統大選,也是共和黨在2000年小布希贏得新罕布夏州以及2016年唐納·川普贏得賓州和緬因州第二國會選區前,最後一次在東北部及太平洋沿岸州份勝出。
布什任美國總統期間,正值是冷戰結束之時,兩德統一,蘇聯解體,以及東歐脫離社會主義制度。在一次總統演說中,布什就曾這樣說過以下一番話:
“ |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裡,但我們可以幹得更好。世界需要自由,需要自由的價值吹遍全世界;獨裁極權將走向末路,就像枯葉一樣從古樹上掉下來。一個強調自由的國家即將會採取行動,去迎接這個新世代的來臨。 | ” |
1989年2月,剛剛就任美國總統的布什訪問了中國,這是他1975年以來的第5次訪華。在中國期間他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等領導人會面。
蘇聯解體
[編輯]老布什於1991年7月跟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簽署《第一階段裁減戰略武器條約》,8月1日訪問烏克蘭基輔時發表由康多莉扎·賴斯撰寫的《基輔雞演說》,警告烏克蘭「自殺式民族主義」,表示不贊同烏克蘭獨立,引發爭議。同年年底蘇聯解體,正式標誌冷戰結束。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8年12月1日) |
波斯灣戰爭
[編輯]1990年8月1日中東局勢變得緊張,由薩達姆·侯賽因領導的伊拉克,揮軍入侵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鄰國──科威特。由於中東是世界主要石油產地,西方世界擔心油價會受到影響,把薩達姆看作為一個巨大的威脅。老布什起先發表聲明,譴責伊拉克的入侵,是薩達姆膽敢與西方世界對抗的舉動。他還很快就宣布美國將發動一項旨在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的防禦行動──「沙漠盾牌行動」。
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組織了一個反伊拉克的34個國家的聯盟: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埃及、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蘭、尼日爾、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大韓民國、西班牙、敘利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和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66萬人軍隊中美軍佔74%。
1991年1月12日,美國國會授權軍隊將伊拉克逐出科威特,此後不久聯盟其它國家也授予它們的軍隊以同樣的權力。1月16日,聯軍開始執行名為「沙漠風暴行動」的強烈空襲:每天的攻擊次數上千。使用的武器有制導炸彈、集束炸彈、空爆炸彈和巡航導彈。相應地伊拉克次日向以色列發射了8顆飛毛腿導彈。盟軍的首要目標是摧毀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設施。這個任務很快就完成了,在此後的戰爭期間盟軍空軍幾乎暢通無阻。雖然伊拉克的防空能力比預期的要好,但在戰爭第一天盟軍只損失了一架飛機。
戰爭只維持一個月,1991年2月22日伊拉克被迫同意一個由蘇聯提出的停火協議。這個協議要求伊拉克在三周內退回到戰前的位置。美國說回退的伊拉克軍隊將不被攻擊,並限令伊拉克於24小時內撤兵。2月24日,美軍開始了被稱為「沙漠軍刀」的陸戰行動。2月26日伊拉克軍隊開始退出科威特。3月10日,美軍從波斯灣撤離了54萬軍隊。
美軍認為伊拉克有可能使用化學武器,科林·鮑威爾後來建議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可以炸開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上的大壩來水淹巴格達。但這個建議未被採納。美國一開始希望薩達姆會被內部政變推翻。中央情報局被授權在伊拉克內部挑撥動亂。但當伊拉克南部人民開始暴動反對薩達姆時,美國沒有支持他們,因為其它同盟者反對入侵伊拉克。結果是這場暴亂被血腥鎮壓。而且中央情報局中負責組織暴亂的人被撤職並被指責「違反了不許組織暴亂的命令」。
1998年出版的書《改變世界》中布什討論過改變伊拉克政府的問題:
“ | 假如我們在1991年消滅薩達姆政府,將陸戰改為入侵伊拉克的話,那麼我們將違反我們不在行動中改變目標的宗旨,進入目標異動的狀態,其結果是不可估算的人道和政治代價……我們將不得不佔領巴格達和整個伊拉克。而同盟將立刻解散,阿拉伯國家會憤怒地離開我們,其它同盟國也會離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卻沒有任何可行的、不違反我們的原則的「逃避計劃」……假如我們入侵的話,美國可能今天還是一個敵對國的佔領者。其結果——可能是悲慘的——將是另一個樣子。 | ” |
除了波斯灣戰爭外,美軍1989年也派兵入侵中美洲巴拿馬,這個行動稱為正義之師作戰(Operation just cause),老布什派出2.7萬名美軍,推翻軍事獨裁者的諾瑞嘉[8]。
經濟問題
[編輯]布什上任面對的第一個經濟問題就是財政赤字。由於過去和前蘇聯進行軍備競賽,大幅增加國防預算,1990年美國已出現$2200億美元的赤字,是1980年的三倍。老布什認為解決的良方是減少政府開支,但在以民主黨控制的國會之壓力下,布什最終只能選擇加稅來解決赤字問題。但這一舉動違反了他的競選承諾:在1988年參選時老布什曾說:「聽好了,不加稅」。
在布什任內,美國還曾經歷過一段長六個月的經濟衰退,失業率跳升至高位,使美國聯邦政府福利開支大為增加。至1992年失業率已上升達7.8%,是自1984年以來最高的水平。
在1990年一次記者會中,布什就稱他比較喜歡處理外交政策,多於國內經濟問題。這一番話被外界視為布什愛打仗卻漠視經濟的證據。
在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代表民主黨出戰的比爾·克林頓就以一句貼中刻下美國處境的標語攻擊布什:「問題是經濟,笨蛋!」最終,布什因國內經濟蕭條而敗給克林頓,結束共和黨12年執政。在選舉人票當中,老布什僅得168張,反觀克林頓則取得370張選舉人票,贏得32州。但老布什因受同屬德州的另一候選人、富豪裴洛的競爭而流失選票(裴洛取得19%的普選票),克林頓因此未能取得過半數的全國普選票(43%),老布什普選票(37%)實際上只和克林頓相差六個百分點,假使裴洛無參選,布什仍有機會勝出。
卸任及離世
[編輯]自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落敗以後,老布什一直在休士頓過着優閒的退休生活,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1993年11月17日受邀訪問台灣,發表演說並與李登輝總統球敘。[9]
2012年底,老布什證實患上帕金森氏症,這使他行動不自如並需坐輪椅[10][11]。
2017年11月25日,老布希以93歲166天之齡超越傑拉爾德·福特,成為歷任美國總統中最長壽者。
2018年4月17日,與其結婚73年的妻子、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殊離世,老布殊出席其喪禮,此乃其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2018年11月30日,老布希在休斯頓家中離世,享耆壽94歲[1][2]。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時也曾經是老布希的對手)、吉米·卡特、其長子喬治·沃克·布什、奧巴馬,以及時任總統特朗普均表達哀悼[12][13]。蘇聯前領袖戈爾巴喬夫讚揚老布殊的付出。
美國政府宣布定12月5日為全國哀悼日,並將舉行國葬。當天早上,老布希的靈柩由國會山莊運到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葬禮結束後,老布希的遺體經鐵路運回老家休斯敦,放置於聖公會聖馬丁教堂安息[14][15][16]。這天,紐約股市休市一日以示哀悼[17],白宮下半旗以示哀悼。
評價
[編輯]西方及美國民眾對老布什的普遍評價是正面的,尤其是老布什在任內經歷過蘇聯解體和東歐共產黨政權相繼變更,成功促成東歐共產國家民主轉型及和平轉移政權,西方評論都認為這是老布什的貢獻。而在波斯灣戰爭中老布什果斷地向侵略科威特的伊拉克宣戰,使西方在軍事政策上,都是傾向於支持老布什。不過輿論也批評波斯灣戰爭令中東局勢變得混亂,更批評他犯下戰爭罪行,此外,他介入中東事務,包括加強阿拉伯國家駐軍的決定,使美國從此在中東事務不能抽離。
老布什在之後處理經濟問題的不善,加上執政時違反不加稅的選舉承諾,被認為是他最後在1992年總統選舉連任失敗的部分原因。
老布希任內蘇聯解體導致冷戰結束,奠定美國在全世界的單極霸權地位。冷戰結束後,美國以世界警察之姿,發動波斯灣戰爭,從此也奠定了世界警察的地位,但也讓往後的美國在中東深陷泥沼。例如伊拉克戰爭及阿富汗戰爭,導致恐怖主義蔓延全球;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紛爭不斷,都有美國以世界警察之姿介入的身影。美國自此直接介入中東事務且選邊站,從此不能抽離。
著作
[編輯]《喬治·布什自傳-展望未來》1988國際文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婚姻
[編輯]老布什和夫人芭芭拉1941年在一場聖誕舞會上首次相遇,兩人一見鍾情,當時芭芭拉年僅16歲,老布什17歲。1945年1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身為海軍飛行員的老布什利用休假時間與愛人芭芭拉兩人在紐約州萊伊舉行了婚禮。多年以後,芭芭拉告訴家人,自己嫁給了她曾親吻過的第一個男人。老布什和妻子芭芭拉結婚73年,超越了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夫婦54年的婚姻紀錄。[8]
家庭
[編輯]- 喬治·沃克·布什,1946年7月6日出生,第46屆德克薩斯州州長(1995年-2000年)、第43任美國總統(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 波琳·羅賓遜·布什,1949年12月20日出生,1953年10月11日患白血病夭折。
- 傑布·布殊,1953年2月11日出生,第43屆佛羅里達州州長(1999年1月5日-2007年1月4日)
- 尼爾·馬倫·布什,1955年1月22日出生,銀行家、石油商、地產商
- 馬文·皮爾斯·布什,1956年10月22日出生,商人、投資顧問
- 多蘿西·布什·科克,1959年8月18日出生
慶生
[編輯]老布什第一次跳傘經歷發生在1944年9月。當時,他駕駛的飛機被日軍擊落。後來,這位美國前總統許願說,要在自己90歲生日時候跳傘慶祝。2014年6月12日,90高齡的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在美國東部緬因州跳傘慶祝自己生日。當天,共有逾200名親朋好友參加了布什的生日宴會。[18]此前老布什在2004年80歲、2009年85歲生日也曾跳傘慶祝。[8]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Former President George H.W. Bush dead at 94. ABC News. 2018-12-01 [201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2.0 2.1 Nagourney, Adam. George Bush, 41st President, Dies at 94.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1-30 [2018-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 ^ Presidential Avenue: George Bush. Presidential Avenue.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8) (英語).
- ^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第69章「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 ^ Bush, George Herbert Walker. Scholastic Library Publishing, Inc.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5) (美國英語).
- ^ TX District 07. Our Campaigns.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英語).
- ^ The George Bush Center for Intelligenc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7-04-05 [2014-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英語).
- ^ 8.0 8.1 8.2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逝世. 中國報. 2018-11-30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 ^ 【歷史上的今天】1993.11.17_布希來台演講與李登輝總統高爾夫球敘. Youtube. 2016-11-06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 ^ Photo P012712PS-0676. The Whitehouse. 2012-01-27 [201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7).
- ^ Updegrove, Mark K. An Exclusive Conversation with President and Mrs. Bush. Parade. 2012-07-15 [2017-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 ^ David, Javier E.; Breuninger, Kevin. Tributes pour in for former president George HW Bush as state funeral preparations begin. CNBC (NBCUniversal). 2018-12-01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Ingber, Sasha. Presidents And Former Colleagues React To George H.W. Bush's Death. NPR. 2018-12-01 [2018-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Fernandez, Manny. For George Bush, One Last Funeral, and then a 70-Mile Train Ride.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2-06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 ^ 老布殊去世 靈柩由國會山莊移送到國家大教堂. 香港01. 2018-12-05.
- ^ 老布殊國葬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 香港電台. 2018-12-06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2).
- ^ Adam Shell. Stock market to close Wednesday, Dec. 5, in honor of George H.W. Bush. USA TODAY. 2018-12-03 [201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9).
- ^ 老布什跳伞庆祝自己90岁生日. 環中網從.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來源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見
[編輯]美國政治職務 | ||
---|---|---|
前任: 羅納德·里根 |
美國總統 1989年-1993年 |
繼任: 比爾·克林頓 |
前任: 沃爾特·蒙代爾 |
美國副總統 1981年-1989年 |
繼任: 丹·奎爾 |
美國政府職務 | ||
前任: 威廉·科爾比 |
美國中央情報總監 1976年-1977年 |
繼任: 史坦斯菲爾德·特納 |
- 1924年出生
- 2018年逝世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內閣
- 羅納德·里根內閣
-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傑出飛行十字勳章獲得者
- 航空獎章獲得者
- 美國總統
- 美國副總統
- 冷戰時期領袖
-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 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
- 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
- 1988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
- 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
- 美國中央情報總監
- 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
- 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
- 共和黨美國總統
- 美國企業家
- 美國海軍飛行員
- 美國海軍軍官
- 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人物
- 耶魯大學校友
-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 美國聖公宗教徒
- 英格蘭裔美國人
- 布希家族
- 德克薩斯州人
- 麻薩諸塞州人
- 美國代理總統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南京大學名譽博士
- 20世紀美國政治人物
- 共和黨美國副總統
- 菲利普斯學院校友
- 世界高爾夫名人堂入選者
- 被擊落的飛行員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功績大十字勳章獲得者
- 禮來公司人物
- 美國革命之子
- 20世紀美國總統
- 美國總統之父
- 政治世家出身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