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克蘭攝影技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攝影作為科學技術藝術的一個分支,在烏克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由於早期烏克蘭國土曾歸屬俄羅斯奧地利兩帝國管轄,攝影的目標、技術社會角色也都存在一些差異。

概述

[編輯]

十八世紀上半葉,人類利用光敏效應發明了攝影技術。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化學領域的飛速發展也讓拍攝得到的圖像保存時間得到了延長。

烏克蘭的攝影技術來源可以簡要概括為西歐和東歐兩部分。

初期

[編輯]

攝影技術最早引入烏克蘭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的基輔年度國際博覽會。最早定居於烏克蘭的攝影師是法國人雅克和查爾斯保羅赫布斯特;後者在基輔開設了一家銀版照相館。到了19世紀下半葉,卡皮尤克和舒赫維奇二人引領了烏克蘭攝影的潮流。

傳播:1850年-1914年

[編輯]

東烏克蘭

[編輯]

19世紀50年代,基輔陸續出現了烏克蘭本地的攝影師。其中包括切霍維奇、古多夫斯基、列夫蒂克、沃尤基、戈洛斯和楊克等。1864年起,這些攝影師陸續在基輔開設照相館。

19世紀60至90年代,敖德薩哈爾科夫波爾塔瓦等大城市先後開設了專業攝影工作室。1871年,最早的烏克蘭攝影師之一維索茨基在基輔開設了一家照相館,1880年至1886年費迪茨基曾在此工作——這位員工後來成為了著名的烏克蘭攝影師和電影攝影師。菲利普哈斯、米奇里、費多羅維茨、赫洛波寧和米古爾斯基是敖德薩當時最著名的攝影師和藝術家。19世紀90年代,安東諾布羅、蒂莫、柴霍夫斯基和機械發明家吉姆申科憑藉他們製造的用於提升和投射物體運動的配件名聞遐邇。70年代之後,以伊萬尼斯基、特羅菲莫夫和比科夫斯基三人為首的攝影師在哈爾科夫遠近皆知;1886年6月起,烏克蘭電影攝影和三色攝影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費德茨基曾在那裡工作,並在國外藝術肖像和風景畫展上獲得一系列獎項。19世紀80至90年代,蘇什科娃、謝爾賓、提莫申科和圖肯四人漸漸在攝影界嶄露頭角。

截至1914年,基輔湧現有包括阿爾什涅夫斯基、波比爾、哈斯、古布切夫斯基、葉澤爾斯基、帕爾切夫斯基和舒金在內的許多攝影師、藝術家和專業科學家。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技術協會在哈爾科夫(1891)、敖德薩(1897)和基輔(1899)成立了攝影技術分會。除此之外,藝術和科學愛好者協會的分會也陸續在敖德薩、哈爾科夫(1891)和辛菲羅波爾(1896)、耶利薩維格勒(1901)和基輔 (1901)建立分會。另外,名為「達蓋爾」的全烏克蘭性質的攝影協會也在1906年成立;其不斷通過組織報告、遠足和比賽發展壯大,並於1908年在基輔組織了全烏克蘭攝影師大會和國際藝術攝影展,1911 年在那裡組織了國際藝術攝影沙龍。

藝術的發展也讓攝影技術進一步商業化;1871年英國人馬多克斯發明溴膠版,進一步加快了這一進程。1914年,已有約70名商業攝影師在基輔工作;其中敖德薩有約40人。基輔此時已有6家出售攝影配件的商店;貝爾納斯基率先開展了實用攝影課程,而基輔照相館的工作人員耶陸續建立了自己的專業社團。

東部地區的攝影協會

[編輯]

1891年,業餘攝影師協會「敖德薩攝影協會」在敖德薩成立。1901年,達蓋爾業餘攝影師協會在基輔成立,最終於1917年解散。

西烏克蘭

[編輯]

1914年底,業餘攝影師組織USS在喀爾巴阡山脈的新聞公寓成立。這一組織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名為「現場」,由伊瓦內茲拍攝(這一照片於1916年展覽於維也納,18年後在利沃夫被再次展覽)。1915年,波賓斯基和蓋茨在USS新聞公寓匯編了一本「步槍選集」,其中共包含144位軍事攝影師拍攝的36幅作品。

兩次世界大戰:1920年-1939年

[編輯]

西烏克蘭

[編輯]

在20世紀20年代,利沃夫先後建立了索科爾-巴特卡攝影部和奧斯諾瓦學生攝影協會。最高委員會的經濟摘要中第一次引用照片。


1930年,烏克蘭攝影協會在利沃夫成立,並先後在斯坦尼斯拉沃夫、捷爾諾波爾羅加京建立分會。該協會共有216名成員(1936 年),每人都擁有自己的家、工作和圖書館。1933年,協會創刊《光與影》雜誌;該雜誌每月會組織國內展覽和年度圖片展覽。

該協會的成員還曾於1933年參加芝加哥的展覽,於1935年參加薩格勒布的全斯拉夫藝術攝影展;隨後他們還陸續參加了一系列攝影比賽。

1935 年,這一協會還與旅遊和地方歷史學會聯合組織了「在照片中的祖國」主題展覽,共有68人參與。這一時期協會的傑出成員有:朱利安·多洛士(1931年出版的《業餘教科書》和《放大》一書的作者)、羅曼·馬斯利亞克和弗拉基米爾·塔爾納夫斯基等。

東烏克蘭

[編輯]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業餘攝影團體在烏克蘭的機構、公共組織和工廠中都曾有過傳播。當地人定期在烏克蘭境外組織攝影展和巡迴展覽,並在所有區域中心舉辦有獎競賽。這一時期的新聞攝影記者大多都來自這些展覽的參與者,其中包括李什科、烏赫里諾維奇等軍事記者。在這一時期,哈爾科夫陸續湧現出《攝影電影》(1924)《所有人的照片》(1928)等雜誌。

20世紀20至30年代,實驗室技術人員和攝影師陸續建立起藝術和工業學校;這一時期建成的基輔藝術學院和基輔電影學院即有攝影技術專業。當時最著名的藝術家-攝影師彼得羅娃即曾師從此地,校友德穆茨基和諾維茨基亦曾在一些故事片中擔任電影攝影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輔戲劇學院開設了攝影學院。為了消費服務的需要,不少大城市都逐漸開展攝影課程,培養了更多攝影師和技術員。基輔市文化部也在這一時期建立了一個實驗性照相館。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

[編輯]

1971年,攝影師伊利娜在烏克蘭記者聯盟建立了一所攝影學院[1];學校經常舉辦講座、研討會、作品集評審。雖然這個學院不是官方教育機構,但馬盧申科、克雷科什錦等專業人士都從那裡畢業;他們後來也形成了獨特的烏克蘭的攝影環境。

科茲洛夫斯基也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2];1948年起,他擔任《星火》雜誌的特別攝影記者。他的創作作品後期被整理進了共30多張相冊;1986 年,他憑藉相冊《我的基輔》獲得舍甫琴科獎。

蘇聯也有一部分非職業攝影師頗有影響力;其中包括哈爾科夫的米哈伊洛夫(哈爾科夫攝影學院的建立者)和利沃夫的伏爾加洛等[3]

烏克蘭生產的攝影工具與材料

[編輯]
帶Industar-61鏡頭的FED-3 相機
帶有赫利俄斯鏡頭基輔牌照相機4AM型

攝影材料

[編輯]

1931年,烏克蘭蘇梅地區開始大規模生產膠片等攝影材料。

攝影工具

[編輯]

烏克蘭自主製作的相機最早可以追溯到基輔兵工廠用於測距的基輔牌35毫米單反相機。除此之外,同批生產的相機還有Kyiv-Vega 2小型相機(18x24 毫米)。


帶有FED系列FED-2、FED-3、FED-4 和 FED-5 )光學測距儀的照相機是在哈爾科夫的聯邦機械製造協會製造的。起初,他們的產品是徠卡相機的完全複製品;數年之後,他們逐漸開始自主製造更高級的機型。

除此之外,鏡頭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費奧多西亞生產,基輔和敖德薩則負責生產照明設備和膠捲。

烏克蘭僑民的攝影活動

[編輯]

1950 年,居住在美國的烏克蘭攝影協會前成員建立了名為「紐約文學藝術俱樂部」的社團。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烏克蘭人群體中,專業攝影師大多都擁有攝影工作室,例如芝加哥的達科維奇、在費城的南丁格爾、在紐約的邁斯特連科等。

烏克蘭移民出版社也有自己的攝影記者,如加澤維奇、加努賽等。[4]

參考書目

[編輯]
  • Енциклопедія українознавства : Словникова частина : [в 11 т.] / Наукове товариство імені Шевченка ; гол. ред. проф., д-р Володимир Кубійович. — Париж—Нью-Йорк : Молоде життя, 1955—1995.
  • Бурбовский О. А. Избранные фотографии: [фотоальбом] / Олег Бурбовский. — Запорожье: Дикое Поле, 2013. — 133, [2] с. : цв. фот., фот., портр. ; 30х22 см. — Парал. тит. л. укр. — 500 экз. — ISBN 978-966-2752-30-4
  • Вікі любить пам'ятки, 2013 : [фотоконкурс пам'яток культур. спадщини орг. Фондом «Вікімедіа Україна»: фотоальбом / упоряд. М. Козленко ; наук. ред. Р. Маньковська]. — Київ: ІТЕМ ЛТД, 2014. — 64 с. : кольор. фот. ; 21х29 см. — Текст та підписи до фот. парал. укр., англ. — 500 пр. — ISBN 978-617-7161-11-9
  • З любов'ю до Жінки — 2013 = With love to women — 2013 : 8-й міжнар. салон-турне худож. фот. : [фотоальб.-кат. / голов. ред. Ю. Тітовець]. — Київ: Макрос, 2013. — 167 с. : кольор. фот., портр. ; 30х21 см. — Частина тексту парал. укр., англ. — Підписи до фот. англ. — Покажч. авт.: с. 158—163. — 3 000 пр. — ISBN 978-966-2022-55-1
  • Карпатський фотовернісаж, 2013 = Carpathian photovernissage, 2013 : 1-й міжнар. салон худож. фот. : [фотоальбом / авт. проекту В. Ньорба ; дизайн Б. Васильєв-Сазанов]. — Ужгород: Краєвиди Карпат (Ньорба В. Ф.), 2013. — 104 с. : фот., кольор. фот., табл. ; 15х22 см. — Текст укр., англ. — Частина тексту парал. укр., англ. — 500 пр. — ISBN 978-966-97151-5-9
  • Кращі світлини фотографів України = The best pictures Ukrainian photographers: [фотоальбом / ідея, авт. проекту О. Харват]. — Рівне: Харват О. М., 2013. — 183 с. : портр., фот., кольор. фот. ; 22х25 см. — Текст та підписи до фот. парал. укр., англ. — 1 000 пр. — ISBN 978-966-2347-11-1
  • Потік. Іван Чернічкін, Валентин Бо, Юрій Салабай, Марія Войнова = Flow: [фотоальбом]. — Київ: Бланк-Прес, 2012. — 190, [1] с. : кольор. фот., фот. ; 20х24 см. — Назва обкл.: Flow. — Текст передм. парал. укр., англ. — ISBN 978-966-8843-14-3
  • Синельников А. С. Фотография: [фотоальбом] / Александр Синельников. — Одесса: Астропринт, 2012. — 144 с. : портр., фот., цв. фот. ; 22х22 см. — 500 экз.— ISBN 978-966-190-646-3
  • Старая Одесса: фотографы и фотографии: из коллекции А. А. Дроздовского: [кн.-альбом / авт.-сост. А. Дроздовский ; текст Е. Краснова]. — Одесса: ТЭС, 2013. — 443, [4] с. : ил., портр. ; 31х23 см. — 170-летию Одесской фотографии посвящ. — Библиогр.: с. 438. — Имен. указ.: с. 439—443. — 1 000 экз. — ISBN 978-617-7054-04-6
  • Старая Одесса: фотографы и фотографии: из коллекции А. А. Дроздовского: [кн.-альбом / авт.-сост. А. Дроздовский ; текст Е. Краснова]. — Одесса: ТЭС, 2013. — 443, [4] с. : ил., портр. ; 31х23 см. — 170-летию Одесской фотографии посвящ. — Библиогр.: с. 438. — Имен. указ.: с. 439—443. — 1 000 экз. — ISBN 978-617-7054-04-6
  • Dawna fotografia lwowska 1839—1939, видавництво «Центр Європи», Львів, 2004 ISBN 966-7022-55-2

參考內容

[編輯]
  1. ^ Ірина Пап — найвідоміша жінка-фотограф УРСР. [201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2). 
  2. ^ 100 знімків Миколи Козловського — зірки радянської фотожурналістики. Амнезія. [201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3. ^ Львівська богема на світлинах Вілі Фургало.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2). 
  4. ^ Автор першої фотографії Києва.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