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
第三次全體會議
京西賓館全景
又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日期2013年11月9日 (2013-11-09) — 11月12日
地點 中國北京市京西賓館
主持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參與者中共中央委員:204人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69人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共有中共中央委員204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169人出席[1]中央政治局在會上向中央委員會報告了工作;會議還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問題[2]

背景

[編輯]

2012年11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此外還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3]為了完成這些目標,於次年8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召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2]歷屆的中共三中全會一般被認為是決定長期經濟發展與改革計劃的會議。[4]

全面深化改革

[編輯]

該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6個方面做出了改革部署,其中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另外,《決定》還專門指出了中國共產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地位」,並要求「到2020年完成提出的改革任務」。[5][6][7]改革計劃中的長遠目標也會成為第十三個五年計劃(2016-2020年)的一部分。[8]

經濟體制改革

[編輯]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市場和政府的關係

[編輯]

1992年舉行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則修改了這一定位,第一次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因此要着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5][6][9]

基本經濟制度

[編輯]

2012年舉行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要求,[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應此要求提出了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同時保障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並將其排在了經濟體制改革任務的首位。[6]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並提出了「三個允許」,即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的共同體。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稱:「過去我們講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更強調不同所有制經濟自我發展,強調相互之間不排斥、相互促進。現在講混合所有制經濟則更強調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間直接結合、交叉持股、融合發展。」[10][7]

1993年舉行的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此次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適應市場化、國際化的新形勢,並提出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要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6][11]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稱非公有制經濟在支撐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提出要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合理規定,要消除各種隱性壁壘,要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還提出了「三個鼓勵」,即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6]

現代市場體系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並稱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因此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並探索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此外還要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反對地方保護、壟斷和不正當競爭[6][7]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6]此舉被學者胡鞍鋼稱為「改革關鍵」。湖北省物價局局長謝連平稱:「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價格壟斷行為對市場機制的破壞最為直接和嚴重。物價部門應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簡政放權,加強和改善對市場價格的綜合調控。」[12]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的同時,使之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不光允許民間資本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還要求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並完善監管協調機制;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但要建立健全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還要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同時要注意保護知識產權。此外,還提出了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依照規定應該開放的一律對社會開放,和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6]

政府職能轉變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一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要求宏觀調控體系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 二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取消審批,使得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三要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嚴格控制機構規模。[6]

財政體制改革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既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又要完善稅收制度,還要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6]

城鄉發展一體化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係,因此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並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6]

開放型經濟體制

[編輯]
上海浦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區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放寬投資准入,即進一步放開外資准入限制;同時要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希望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還要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6][7]

政治體制改革

[編輯]

民主政治制度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完善它的工作機制。同時要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並發展基層民主。[6]

法治建設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法治中國,宣稱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具體來講,

  • 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堅持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堅決追究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
  • 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
  • 要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即改革司法管理體制,同時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 要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
  • 要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6][7]

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和樓堂館所建設,着力解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6][7]

文化體制改革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文化管理體制上,要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還要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在文化市場體系上,要完善文化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要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並引入競爭機制;此外,還要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積極吸收借鑑國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6]

經濟學人》發現《決定》中隱含提到允許社會團體發展,表明了新一屆政府對中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態度。[13]

社會體制改革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首先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其次要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改進美育教學;其三要促進教育公平,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不准設立重點學校重點班;其四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6]

特別地,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義務教育要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初高中推行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職業院校推行分類招考或註冊入學;普通高校推行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此外,要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6]

另外,還要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單獨兩孩」政策[14]

至於社會治理,則要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改革行政複議和信訪制度,健全公共安全體系。[6]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6]。次年1月24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書記習近平任主席,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任副主席,屬於中共中央關於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負責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15]。中國外交部稱,設立國安委使「恐怖分子、分裂分子、極端分子」緊張[16]大公網新華網對其成立持支持態度,認為「正當其時」[17]。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的報告推測,設立國安委的意圖在於「制定國家安保戰略,實現統一領導和政策協調的制度化」,將監督外交與國家安全政策的制定;它是為了實現政策協調而設立的,使中國政府能夠對國內外的安全威脅迅速做出反應[18]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即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因此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6]

國防和軍隊體制改革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中共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共提出「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優化軍隊規模結構;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健全軍費管理制度,健全軍事法規制度體系;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6]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編輯]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設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6]。一個月以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小組正式成立,由總書記習近平擔任組長,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任副組長。[19]小組於2014年1月22日開始運作,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20]

評價

[編輯]

中國經濟學者、中國企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孟曉蘇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去掉鎖鏈」的李會加大改革力度,可以使中國的改革發展與世界接軌。然而德國之聲對此次會議的總體評價為促進經濟改革,然而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更趨向保守[21]。《決定》中提到促進司法和行政適當分離[13]中國部分法律學者對司法獨立改革並不表示樂觀,因根據目前司法地方化的原則,法院及檢察院很難不受制於當地黨政機關。但有傳言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將促進人財物統一,這表明將逐漸實現司法系統垂直管理[22]英國廣播公司旗下的BBC中文網發表文章,認為習近平通過國安委集權,國安委將鞏固習近平的執政地位。[2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8届三中全会部署15方面改革(公报全文). 鳳凰網. [201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2. ^ 2.0 2.1 政治局会议决定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華網. [201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30). 
  3. ^ 3.0 3.1 胡锦涛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全文). 網易. [201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4. ^ Tom Phillips. 8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s Third Plenum. The Telegraph.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英語). 
  5. ^ 5.0 5.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7. ^ 7.0 7.1 7.2 7.3 7.4 7.5 Nargiza Salidjanova, Iacob Koch-Weser. Third Plenum Economic Reform Proposals: A Scorecard (PDF).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Staff Research Backgrounder. [2014-02-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11) (英語). 
  8. ^ MEI YAN. A Review of the Third Plenary Communiqué (PDF). Brunswick. [2014-02-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9) (英語). 
  9. ^ APCO China Team. An analysis of China’s Third Plenum (PDF). APCO Worldwide. [2014-02-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20) (英語). 
  10. ^ 发改委副主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11. ^ 苗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2. ^ 打破垄断,让市场决定价格. 網易新聞.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13. ^ 13.0 13.1 三中决定中“隐藏”的两条改革. 多維新聞網. 2013-11-24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5). 
  14. ^ Reforms Announced after Third Plenum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IAS.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英語). 
  15. ^ 习近平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0). 
  16. ^ 外交部: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使三大分子紧张了. 人民網.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17. ^ 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个什么机构?. 大公網.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18. ^ 日智庫:國家安全委員會將鞏固習的地位. BBC.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4). 
  19.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20.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开始运作 习近平主持召开第一次会议. 新華網.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21. ^ 三中全会公报:说好的改革呢?. 德國之聲. 2013-12-11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3). 
  22. ^ 三中全会再提司法独立纠偏 能否真正落实学者不乐观. 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 2013-11-16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23. ^ 三中全會 習近平收攏黨政軍與經濟大權. BBC. [201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8).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