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政治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选举议题中尚存单一观点评论

[编辑]

小弟因无太多经验致使无足够能力进行此部分的修正,不过小弟认为这一个部分确实需要做大幅的修改。立场偏颇于在野,描述比例失衡,没有达到中立性应该是各位所能见之。参考资料也尚未完整,有些内容为独创评论。本条目应该还有满多需要修正之处。尚祈各位专家不吝研究讨论,进行修正的作业!星奇* 天 (留言) 2011年6月24日 (五) 16:22 (UTC)[回复]

  • 关于选举议题,我尝试要去编修它,但内容过于偏激,已难以修订,而至今两位候选人也尚未提出具体政见,我希望先将议题部分全部删除,并保护此条目以及201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条目,待候选人提出政见,各位维基人再来做增修,否则影响维基条目品质甚大,请各位专家参考之 (留言) 2011年7月6日 (三) 11:21 (UTC)[回复]

回应

[编辑]

1. 我不觉得总统与立委选举的议题相同或重叠有何不妥。两者都是中央政府层级的职务,所关切的都包括全国性事务。顶多区域立委还要关切其各自小选区的较细琐民意(理论上亦非与总统或行政院无关),但那些纯属79个分区的事务显然不适合摆在立委选举的总条目(而是各别立委)。至于总统关切的大政方针,许多都需立法院的审查或核予预算。两者一样或相近没什么不合理的。

2. 这部分确实有些内容不合维基格式或对可靠可供查证来源之要求,但应该是逐段、逐句、逐字增订或删修,而非大刀一砍就把多人多时的编辑给变不见! 连有合理出处的内容都删了。有些内容大致符合事实,但缺乏出处或文字有问题,挂模板就是提醒大家条目待修订。维基是开放给大家随时增订编辑的,有破坏才有保护,要配合选举时程来保护这条目,就算中选会主委张博雅向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斯提出这种请求,也不会被接受。

3. 至于你说的偏激,应该要明确指出具体字句和理由吧﹖怎么能一下子就把一万五千多个字元删了﹖而且,如果是有根据的事,谁来界定偏激呢﹖维基编者或中华民国国民各有意见是很正常的,也没义务或不可能被所有人都认为中立。每位编者的所学、所支持、所感兴趣、所花时间都不同,而维基的大多数条目都是从众多细部编辑中累积起来的。维基可以多元并陈,你也可以参与编写加以平衡,但不是乱砍,否则维基的条目与内容至少有一半可以砍了。

4. 依中选会所公布时程:
11/25 总统/副总统与立法委员受理登记截止 (还要审查资格)
12/9 抽签决定总统选举号次
12/21 抽签决定立委选举号次
12/16 总统选举公报编印完成
1/2 立委选举公报编印完成
1/11前 分送公报
12/17 – 1/13 总统选举电视政见发表会 (或其他辩论会)
1/4 – 1/13 立委选举公办政见发表会
1/14 投票

5. 你认为该以哪个时点为准﹖马英九既然2008年甫当选总统,依法可再连选连任,那么对他来说,2012的竞选从2008当选那一刻就开始了! 对败选的在野党何尝不是?至于政见,要以选举公报还是政见发表会为准呢﹖那些有限版面所登载、有限时间所说的东西会比这些政党与候选人平时所做所表达的更准确吗?总统马英九、行政院长吴敦义的政见到现在还没提出来啊﹖那他们这一千多个日子在干什么﹖民进党这三年多提出的意见都不算政见吗﹖那算什么﹖你的标准是否与多数人的认知有差距﹖选举早就开跑啦!从主权在民的角度看,总统的施政、立委的问政,天天都受选民监督,不会只有选举那一个月吧﹖任期四年耶! 这所有的资讯(包括如果将来有政策白皮书之类的东西)都是互补而非互斥的。

6. 维基百科是在纪录适合纪录的具代表性事件与观点,我不相信台湾人是看维基来决定投票意向的!从维基的角度看,你的理由不足以支撑你的行动。具体修订意见可表达于讨论页,但10,829字元之类的重大删除应获共识后再行动。

-- WildCursive (留言) 2011年7月25日 (一) 17:16 (UTC)[回复]

未使用公正的语调

[编辑]
应该平衡各方观点,把各方的立场都写出来,并请使用公正的语调Kanashimi (留言) 2011年7月27日 (三) 14:36 (UTC)[回复]

被删掉的文字

[编辑]

与第八届立法委员合并选举

[编辑]

中央选举委员会2011年4月19日决定本次总统与201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合并举行[1][2]

合并举行益处

[编辑]
  • 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

合并举行缺点

[编辑]
  • 选民资格、有无效票认定和政权交接问题待克服。
  • 剥夺选举权:选罢法规定,是否满二十岁是以选举日来认定,因此提前选举日会让一些年轻人失去投票权。[3]
  • 选举日期的影响:这次并选后的选举日与部分学生期末考试时间冲突,又刚好在农历春节前一周;会让更多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无法投票,而在外地工作者(主要是在台北都会区工作,大多因为租屋而不设籍于工作地)则不能以一次交通解决投票与返乡过年。[4]

以上缺点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年轻人、中南部人及经济弱势族群的参政权,这被有些人怀疑是并选的真正原因:选举结果显示泛蓝在南部支持率低,房价高涨惹火了需要买屋的阶级(年轻人及户籍不在台北却在台北工作者),一些民调及国内外的报导都显示年轻人中反对马英九的比例相对较高。[来源请求]

  • 减少买票成本并降低买票风险:桩脚不需分两次买票;总统大选买票成本高效果差,但若以并以立委选举、以立委候选人名义买票,许多接受买票的选民在投票时会顺便投给同党总统候选人。在买票风险方面,若买票被抓,则无法证明是顺便买总统选票、只有立委有可能被判选举无效。[5]
  • 合并举行可能会有4个月的宪政空窗期(constitutional interregnum,新旧政府更替之间的权力空白期[6])与看守期问题。[7]
  1. ^ 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稿中央选举委员会2011年4月19日
  2. ^ 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稿中央选举委员会2011年4月21日
  3. ^ 总统立委并选 5万首投族没得选
  4. ^ 如果并选与期末考撞期
  5. ^ 【昨天的并选危机】立委贿选与总统当选无效!
  6. ^ 所谓“宪政空窗期”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7. ^ 并选酿宪政空窗期?江宜桦:若现任连任,就没有任何疑问

请注意引用的参考来源是否足以支持您所添加的内容

[编辑]

提醒Wildcursive讨论 | 贡献)君:在您的这两次修改中,所添加的“国家安全与国防军备”前两段内容,先前已被其他维基人挂上维护模板,要求查证参考来源的可信度。经本人详阅这两篇参考来源后,发觉其内容似乎并未足以支持您所描述者,因此已改挂“来源请求”模板。建议您尽快找出真正足以印证您所添加内容的来源,否则将被视为原创研究而删除。以上敬请参考。-Kolyma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15:33 (UTC)[回复]

加入宋楚瑜图片及资料

[编辑]

宋楚瑜已确定参选,是否应该加入宋楚瑜图片及资料?—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Nowhere14对话贡献)于2011年10月15日 (六) 08:50 (UTC)加入。[回复]

这个部分确实不太好处理,宋楚瑜究竟是否“确定”参选也是众说纷纭。另一方面,目前连署门槛已通过是亲民党部分人士单方面的说法,尚未被中央选举委员会认定,数量是否真实、有无重复或无效连署犹未可知。尽管6组被连署人中只有宋楚瑜在各家民调中得到有意义的支持度,但现阶段若只放上宋楚瑜的图片与资料似乎对其他5组被连署人不公平。因此建议暂时先保留原状,待11月中情况更为明朗后再讨论。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9:12 (UTC)[回复]

民意调查与政见

[编辑]

我认为条目内不适合放上支持度调查等数据
这样是否有违中立性?
另外政见是否等选举公报出来以后再行撰写?
Ai841110 2011年11月15日 (二) 05:16 (UTC)

民调及政见等资料都有附上适当的消息来源,应无违反中立性的问题。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1月15日 (二) 05:21 (UTC)[回复]
在下同意Ernestnywang的说明,民调及政见皆有足够的参考资料、来源、解释、且并无棑除任何一组候选人,在下认为这应无违反中立性的原则。然而,如果您仍担忧支持度调查的中立性问题的话,在下认为您或许能够考虑将表格内容自动隐藏(class="wikitable collapsible autocollapse" 代码),读者若想阅读则可选择显示资料。
Sleepingstar (留言)

关于开头讯息框的选举结果预测图File:2012 ROC Presidential Prediction.png,有以下问题:

  1. 讯息框内是否能放非选举结果的预测图?
  2. 若能放此类预测图,那为何是选择未来事件交易所的资料?MediocreVisitor (留言) 2011年12月1日 (四) 02:43 (UTC)[回复]
MediocreVisitor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在下当时将预测图放入开头讯息框是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做法,在过去美国部份的选举条目,曾在选前将预测图放入开头讯息框内。至于选择国立政治大学的资料则是因为它是唯一将预测得票率细分为各县市的来源,其馀如TVBS等皆并未将预测得票率细分为各县市,仅将候选人支持度细分为“北北基”、“桃竹苗”等跨县市区块。至于国立政治大学的资料,在下仅打算采用研究中心发表的新闻稿内的加权平均得票率,而非任何时间点或每日变动的数值。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06:02 (UTC)[回复]
我想有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假使未来有其他机构公布各直辖市及县市的谁得票较多的预测,且与现有的国立政治大学不尽相同时,应如何处理?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08:49 (UTC)[回复]
在下认为可依据英文维基百科过去的做法,使用最新的预测资料(即公布日期最晚)取代较旧的预测图即可,并非一定要使用国立政治大学的资料,只是目前仅政大提供这种资料而已。当然,最后,预测图将由实际选举结果得票分布图取代。
当初在下上传File:2012 ROC Presidential Prediction.png时,并有随时更新预测图的打算,对于并未完整说明预测图的用途,在下在此向各位道歉。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09:30 (UTC)[回复]
我原本是担心出现不同机构在相近日期发布不一致的分析时将面临的困难,不过既然您决定移除,我想就没有这个问题了。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10:13 (UTC)[回复]
1. 我没有在英文维基百科编辑美国选举条目,不知道您指的“美国部份选举条目”是指哪一次的选举?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目前是各州选区图,至于2008年11月4日举行的上届选举,在2008年8月起使用的选区图,该图最初是未著特定政党颜色的选区图,在11月4日开票前各州颜色去除,之后随开票进度上色,最终换为另一上传的图档。在2010年选举条目中,目前还找不到您说的在选举前即把民调相关的预测图放入讯息框的纪录,还麻烦请您协助告知。我也不知道维基百科对这个问题是否早有共识,若有也请告知,可节省大家时间。
2. 未来事件交易所的资料“是唯一将预测得票率细分为各县市的来源”,所以就能成为讯息框内预测图的参考资料?恕我个人无法同意。以台湾选举制度,在三组候选人竞选下,未能在任一县市获最高票者仍有机会当选,区块是否跨县市不足以成为资料取舍的唯一理由。MediocreVisitor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09:17 (UTC)[回复]
感谢您的提醒,在下已将预测图移除,在重新翻阅英文选举条目及回想一下后,或许是在下自己将选举讯息框内的显示民意调查的功能 (| poll1 = )及内文的"Safe seat, swing seat Diagram" 误会及混为一谈。在下在此再度向各位道歉。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10:02 (UTC)[回复]
其实我想若是把它放在“民意调查”一节中应该可以,这样未来还可以同时呈现多个机构的预测。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6:26 (UTC)[回复]
感谢您所提出的建议,在下已将过去几次预测的分布图,放入可隐藏式表格。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23:09 (UTC)[回复]

马英九蔡英文两人竞选支持度

[编辑]

两组之民调资料留存于此。

马英九与蔡英文两人竞选支持度
民调来源 完成日期 马英九 File:Green Taiwan in White Cross.svg 蔡英文 未表态
TVBS 2011年1月21日 49% 39% ~12%
TVBS 2011年3月1日 43% 37% ~20%
TVBS 2011年3月10日 38% 39% 23%
TVBS 2011年3月22日 41% 34% 25%
TVBS 2011年4月7日 39% 37% ~24%
TVBS 2011年4月9日 39% 37% ~24%
TVBS 2011年4月19日 39% 37% ~24%
民进党 2011年4月26日 36.23% 41.16% 22.61%
观察家 2011年4月26日 33.45% 43.35% 23.20%
精湛 2011年4月26日 33.81% 43.11% 23.08%
全方位 2011年4月26日 35.87% 42.93% 21.20%
年代 2011年4月26日 35.86% 41.97% 22.17%
旺旺中时 2011年4月27日 33.0% 33.4% 33.6%
联合报系 2011年4月27日 36% 37% 26%
苹果日报 2011年4月27日 29.38% 56.21% 14.41%
TVBS 2011年4月27日 43% 42% 15%
世新大学 2011年5月7日 44.2% 38.3% 17.5%
远见 2011年5月10日 38.9% 38.6% 22.6%
苹果日报 2011年5月13日 53.76% 31.97% 14.27%
精湛 2011年5月16日 40.6% 41.3% 18.1%
旺旺中时 2011年5月18日 34.9% 26.9% 37.7%
联合报系 2011年5月18日 45% 27% 27%
自由时报 2011年5月19日 29.45% 31.55% 39.00%
TVBS 2011年5月19日 45% 44% 10%
自由时报 2011年5月24日 31.34% 34.57% 34.08%
TVBS 2011年5月30日 46% 42% 10%
民进党 2011年6月9日 40.0% 41.3% 18.7%
苹果日报 2011年6月14日 43.02% 46.27% 10.71%
远见 2011年6月15日 41.2% 36.3% 22.5%
TVBS 2011年6月20日 44% 39% 16%
年代 2011年6月20日 34.90% 37.35% 27.76%
自由时报 2011年6月28日 27.12% 31.66% 41.22%
趋势 2011年6月30日 42.4% 38.8% 18.8%
TVBS 2011年7月7日 44% 36% 17%
年代 2011年7月9日 38.6% 33.1% 28.4%
展欣科技 2011年7月12日 49.64% 50.36%
联合报系 2011年7月13日 43% 37% 20%
远见 2011年7月15日 37.3% 37.2% 25.5%
苹果日报 2011年7月15日 42.57% 40.80% 16.63%
趋势 2011年7月17日 41.6% 36.3% 22.1%
TVBS 2011年7月21日 45% 38% 16%
自由时报 2011年7月26日 36.39% 34.29% 29.32%
民进党 2011年7月27日 49.9% 50.1%
旺旺中时 2011年8月3日 33.5% 29.2% 37.3%
年代 2011年8月5日 33.1% 30.1% 36.8%
展欣科技 2011年8月11日 50.45% 49.55%
苹果日报 2011年8月12日 44.27% 33.73% 22.00%
联合报系 2011年8月14日 44% 36% 18%
TVBS 2011年8月15日 46% 39% 14%
美国国会 2011年8月15日 37% 37% 26%
远见 2011年8月16日 39.6% 38.1% 22.3%
趋势 2011年8月24日 45.7% 40.2% 14.1%
TVBS 2011年8月30日 46% 37% 17%
山水 2011年8月31日 41.1% 39.4% 19.5%
年代 2011年9月3日 36.9% 30.4% 32.8%
自由时报 2011年9月7日 36.87% 33.92% 29.21%
民进党 2011年9月9日 44.0% 43.6% 12.4%
旺旺中时 2011年9月9日 43.6% 33.7% 22.7%
苹果日报 2011年9月9日 30.69% 51.29% 18.02%
TVBS 2011年9月14日 48% 37% 16%
联合报系 2011年9月14日 46% 39% 14%
自由时报 2011年9月16日 36.26% 36.70% 27.04%
山水 2011年9月16日 42.8% 34.6% 22.6%
苹果日报 2011年9月17日 42.59% 33.92% 23.49%
年代 2011年9月17日 41.5% 32.7% 25.7%
旺旺中时 2011年9月18日 41% 36% 23%
远见 2011年9月19日 39.2% 38.3% 22.5%
民进党 2011年9月19日 42.8% 44.3% 12.9%
TVBS 2011年9月20日 47% 35% 18%
TVBS 2011年9月22日 47% 37% 17%
TVBS 2011年9月28日 46% 38% 17%
山水 2011年9月28日 43.2% 35.9% 11.9%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日 41.7% 37.1% 21.2%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3日 42.3% 35.3% 22.4%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4日 42.7% 35.8% 21.5%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5日 43.2% 34.8% 22.0%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6日 42.4% 34.1% 23.5%
TVBS 2011年10月6日 45% 38% 17%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7日 43.0% 34.5% 22.5%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8日 42.0% 34.1% 23.9%
趋势 2011年10月8日 42.9% 33.9% 23.2%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9日 40.9% 34.1% 25.0%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0日 41.0% 32.4% 26.5%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1日 41.4% 33.3% 25.3%
山水 2011年10月12日 40.6% 32.0% 27.4%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2日 42.5% 32.5% 25.0%
TVBS 2011年10月12日 43% 38% 19%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3日 43.3% 33.3% 23.4%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4日 43.5% 33.8% 22.7%
联合报系 2011年10月15日 46% 36% ~18%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5日 42.7% 36.3% 21.0%
北市教大 2011年10月15日 36.5% 30.6% 32.9%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6日 42.4% 35.1% 22.5%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7日 43.1% 35.5% 21.4%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8日 43.6% 35.5% 20.9%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19日 44.2% 35.7% 20.1%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0日 44.1% 36.0% 19.9%
TVBS 2011年10月20日 45% 39% 16%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1日 44.6% 36.1% 19.3%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2日 44.6% 36.6% 18.8%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3日 43.9% 38.4% 17.7%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4日 43.2% 38.6% 18.2%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5日 44.1% 38.6% 17.3%
自由时报 2011年10月26日 35.60% 36.10% 28.30%
TVBS 2011年10月26日 44% 39% 17%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6日 44.2% 39.6% 16.2%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7日 44.0% 38.7% 17.3%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8日 43.6% 39.0% 17.4%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29日 44.4% 38.5% 17.1%
决策 2011年10月29日 37.3% 40.1% 22.6%
旺旺中时 2011年10月30日 44.2% 39.0% 16.8%
TVBS 2011年10月31日 46% 39% 15%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3日 43.5% 39.7% 16.8%
TVBS 2011年11月3日 47% 42% 10%
山水 2011年11月7日 37.8% 36.1% 26.1%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7日 45.4% 41.0% 13.6%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8日 44.1% 40.9% 15.0%
自由时报 2011年11月9日 37.17% 36.29% 26.54%
TVBS 2011年11月10日 45% 44% 11%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11日 42.9% 38.9% 18.2%
联合报系 2011年11月12日 45% 39% ~16%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14日 42.4% 39.2% 18.4%
TVBS 2011年11月16日 46% 45% 9%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17日 45.0% 39.3% 15.7%
旺旺中时 2011年11月22日 46.1% 41.7% 12.2%
自由时报 2011年11月23日 36.58% 39.61% 23.81%

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1月25日 (五) 02:52 (UTC)[回复]

投票率及得票率预估
预估来源 完成日期 投票率 File:Green Taiwan in White Cross.svg 蔡英文 马英九 宋楚瑜
远见 2011年6月15日 51.8% 48.2%
远见 2011年6月22日 53.2% 46.8%
民进党 2011年7月27日 75% 50.1% 49.9%
远见 2011年8月16日 53% 47%
远见 2011年10月12日 52% 48%

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1月28日 (一) 00:28 (UTC)[回复]

请大家帮忙

[编辑]

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的立场依然不中立,且久未更新,请大家帮忙。--John Chen (讨论-贡献) RA 2011年11月27日 (日) 00:05 (UTC)[回复]

候选人出现顺序

[编辑]

在叙述各候选人政见、初选过程时,个人倾向的排列顺序是:执政党候选人;第一大在野党所属候选人;第三党、无党籍候选人(依姓氏笔画排列)。同时,在所有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条目中候选人被提到的顺序规则也应一致。 Tjs2012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05:37 (UTC)[回复]

您好,
在下认为现在除了初选过程章节,依照您所提出的政党顺序排列以外,其他章节如选举结果、政见等,使用抽签号次的顺序或许较为妥当。而连署章节,在下则认为以宣布参选日期顺序排列较为妥当。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03:29 (UTC)[回复]

关于File:Percentage.png与附属表格

[编辑]

放入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之资料自然没问题,但200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暨县市议员选举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毕竟都不是全国性选举,若合并统计勉强还可以,唯将其分立成趋势图上的两个资料时间点恐怕不妥(两次选举投票的人是不同的两群人,资料点间的连结缺乏意义)。至于立法委员补选,因仅涉及少部分区域,且投票日从县市长选前到直辖市长选举后皆有,我想放在这种类型的图表上并不合适。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2日 (五) 10:24 (UTC)[回复]

您好,
感谢您的建议。在下已做以下修改:
一、将第16届县市长选举及第5届直辖市长选举数据整合。
二、将第07届立法委员缺额补选数据移除。
三、然而,由于 standardise voting population 至全国选民,这个 election cycle 仅剩3 个 data point,似乎太少了,因此在下再加入前个 election cycle 的资料。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5:45 (UTC)[回复]
统计学我有段时间没接触了,不确定要多少资料点才可以standardise,但我想2005年中华民国县市长暨县市议员选举2006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应该勉强可以,但再之前的200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2005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其实都有显著得票,而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配得票依照《s: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24条应该要除以二后分配给国、亲两党,但实务上图表又不可能真的这样做。所以建议这三个选举最好都不要摆,否则不论怎么作恐怕都有争议。另外,由于图表内容同时涉及总统及立委选举,建议可以考虑将图表甚或整个“政治背景”移至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在此特别感谢Sleepingstar花这么多心血制作这些图表!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6:25 (UTC)[回复]
感谢您所提出的建议,在下在思考后,认为将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政党的票数整合,再将民主进步党台湾团结联盟建国党的票数整合或许会比较妥当。至于 data point 的数目,在下认为采用以总统选举为主的 election cycle 可能会较为妥当。在下认为由于“政治背景”章节所提及的内容是以总统大选为主,故留在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条目或许会比较妥当。
Sleepingstar (留言) 2011年12月4日 (日) 07:44 (UTC)[回复]
这次的选举总统部分因为有宋楚瑜参选,如果把亲民党的得票计入“泛蓝”恐怕会有人有意见(虽然我同意亲民党仍应视为泛蓝),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一些比较早前的选举恐怕不论怎么做都会有争议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目前先这样也可以,不过再看看有没有其他人的意见吧…Ernestnywang (留言) 2011年12月4日 (日) 10:01 (UTC)[回复]


选举日期

[编辑]

过去多届中华民国总统选举都于3月第三个星期六举行。请问当局何时决定将来届选举提早于1月14日举行?可否提供一些背景资料。Bourquie (留言) 2011年12月6日 (二) 08:00 (UTC)[回复]

滚动式调查

[编辑]

民意调查底下的候选人支持度有著我看过最长的支持度民调(笑). 仔细看一下, "中国时报" 和 "山水" 靠著滚动式调查方式进行每日发表. 此做法占了近半数的篇幅并造成阅读上的困扰. Wikipedia是否需要如此细微的每日进展更新? 是不是应该考虑排除滚动式调查或只纪录滚动式调查中的最终结果以维持篇幅的整洁同时给予各方资料接近的出现率? >TSA的小K (留言) 2012年1月7日 (六) 20:57 (UTC)[回复]

我是认为没差,因为你排除了某个,这样可能也不好。小胡子 - (对话) 2012年1月8日 (日) 04:01 (UTC)[回复]
另辟新页何如?Kanashimi (留言) 2012年1月8日 (日) 04:35 (UTC)[回复]
感谢Kanashimi您所提出的建议。这个方案在下虽然不排除(在英文维基百科已有先例),然而目前毕竟是“敏感时刻”,可能还是等到选后再继续讨论较为妥当,以免造成误会。
Sleepingstar (留言) 2012年1月9日 (一) 05:36 (UTC)[回复]
我不认为目前的编排有什么问题,滚动式民调本来就是不停地做,不过建议中华民国国民这段时间最好都不要碰这个章节。Ernestnywang (留言) 2012年1月8日 (日) 16:52 (UTC)[回复]
在下同意在这段期间,无论您是台湾人与否,仍应间尽量避免编辑民意调查的章节(除非是修正笔误),以免造成误会。
Sleepingstar (留言) 2012年1月9日 (一) 05:36 (UTC)[回复]
非常感谢TSA的小K您所提出的建议。在下认为由于滚动式民调均是每日进行,故将每份纳入可能仍然较为妥当。也因此在下认为依照目前的编排,将表格内容自动隐藏,应该是比较能够同时兼顾到“视觉(presentation)”及“内容(content)”的做法。
Sleepingstar (留言) 2012年1月9日 (一) 05:36 (UTC)[回复]


User:Lauyulam调换顺序理由

[编辑]

您调换马英九与蔡英文的抽签顺序是不是原创研究?为什么要调换抽签顺序?依据是什么?来源在哪里?请在被回退前给出理由,谢谢。Martingale (留言) 2012年1月15日 (日) 16:09 (UTC)[回复]

该用户一天之后未能给出理由,因此回退他的编辑。Martingale (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16:16 (UTC)[回复]

结果分析一章属于原创研究

[编辑]

结果分析一章从头到尾属于原创研究。维基百科不是科学杂志,不可发表编辑者自己的分析。第一手来源配上分析仍然是原创研究。该章节编辑者如果长期未能答复此疑问,该章节应当删除。Martingale (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16:16 (UTC)[回复]

我也认为应该删除。--蓝色☆枫叶拉呱 2012年1月18日 (三) 15:50 (UTC)[回复]

内容有情绪性字眼,无法证实的因果关系,这些地方应该修正。disgracetw 2012年1月31日 (二) 00:35 (UTC)[回复]

维基百科可以自己分析结果吗?

[编辑]

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条目有一章,叫做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结果分析,这一章怎么看都像是原创分析。即使配上第一手来源,好像也是原创分析。有用户反复回退我的原创研究标签。Martingale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20:26 (UTC)[回复]

我同意是原创分析,建议移除。ZZArch(抗议SOPA talk to me 2012年1月17日 (二) 21:36 (UTC)[回复]

“后续效应”部分只呈现民进党单方面的陈述

[编辑]

在“后续效应”部分只呈现民进党单方面对马政府在选前是否已经就美牛问题和美国达成交换条件的质疑,故增补美方和马政府的说法,以平衡这个议题的观点。

另外,就2012总统大选的后续效应这个题目而言,蓝营部分较为瞩目就是美牛议题的处理,而绿营方面则是因败选而产生的败选检讨风暴和党内权力的更迭,这部分是不是也要作平衡的描述?Reference (留言) 2012年2月23日 (四) 14:54 (UTC)[回复]

一些文字的修改与删除

[编辑]

在“政党内部初选”部分,对下面这一段文字:“2011年4月27日,因应民进党总统初选结果出炉,由党主席蔡英文胜出,国民党中常会正式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我删除了“因应民进党总统初选结果出炉,由党主席蔡英文胜出”的语句。因为所附的来源资料只提到提名的日期,并无法说明马英九的提名或其提名的时间点是为了“因应”民进党初选结果的产生。如果马英九被提名的时间选择确实是为了“因应”蔡英文的提名,那么应该提出其它的相关佐证。如果我有文字理解错误的话,再请网友指正。

像这一类文字上的眉角在 WIKI 中并不罕见,这距离“中立用字”可能还剩一点点的距离,如果不是有兴趣和太闲的话,其实根本就改不完。Reference (留言) 2012年2月23日 (四) 15:22 (UTC)[回复]

选举结果原文(暂时移动至此)

[编辑]

选举结果,马英九在北部的选票成功与蔡英文拉开一大段距离,变成大赢,在中部小赢,南部中输。反观蔡英文,虽然绿营在绿营票仓南部赢,亦重夺回嘉义市及宜兰县,但在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地,无法大幅拉开与马英九的差距。而台中市的差距由五都选举时的落后三万,拉大至落后十一万票。

而在客家人聚居的桃园、新竹、苗栗,马英九大赢四十多万票,单以桃园、新竹、苗栗、花莲、金门五地的差距,几乎完全抵消民进党在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的优势。再加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等地的大幅度的劣势,演变成绿营在北部大输、中部小输、南部中赢的局面。

在泛蓝阵营具有优势的台北市、新北市、宋最自豪“最多朋友”的台东县,傅崐萁主政的花莲县,台湾省政府中兴新村所在地的南投县,宋楚瑜无法成功吸纳以上地区往日支持蓝营的选票,宋楚瑜的整体得票率在3%以下。

马英九虽然从765万票下跌至689万票,但如把多属泛蓝阵营的亲民党票数加进的话,泛蓝阵营只失去40万至55万票左右。而蔡英文虽然比2008年选举时增加64万票,但蔡英文的得票比2004年陈水扁的得票亦差约37万票左右。尽管有选民对马英九失望转投蔡英文或宋楚瑜,但整体来说,马英九阵营操作弃保成功,而蔡英文成功稳住绿营的基本盘。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7日 (三) 22: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