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阶
黄玉阶 | |
---|---|
出生 | 1850年 大清台湾府台中厅大肚中堡梧栖街(今台中市梧栖区) |
逝世 | 1918年 日治台湾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 |
职业 | 汉医 |
信仰 | 斋教先天道 |
亲属 | 弟:黄瑶琨 |
黄玉阶 | |
闽南语名称? | |
---|---|
全汉 | 黃玉階 |
全罗 | N̂g Gio̍k-kai |
黄玉阶(闽南语:N̂g Gio̍k-kai;1850年6月5日—1918年7月26日),台湾汉医、社会公益运动参与者、斋教先天道耆宿,南瀛佛教会重要参与者。日治时期创立台北天然足会,鼓励废除台湾女子缠足。
简介
[编辑]道光三十年四月二十五日(1850年6月5日),黄玉阶生于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市梧栖区),[1]大稻埕人,祖先泉州籍,自乾隆后迁徙而来,父祖皆隐于市。
玉阶幼而俊异,不好与贾估相齿,偷闲读书,倜傥抱大志,同治中期,从李清机习汉医,光绪元年初开门户,一时乞药者众。励志持斋,积功责过,勤修不弛,德器逐日成就,尚不用酒与肉。自掷三千金,创始公堂,以维持世道人心。
光绪八年(1882年)全家迁至台北大稻埕继续从事汉医。越二年,清法战争,黄玉阶协助刘铭传募勇抵御法军侵台,事后获清廷颁授五品军功衔。而当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死亡相继,黄玉阶慎选良方,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治愈八百馀人,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1]当时家住台北厅大加蚋堡大稻埕日新街一丁目。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台北城在唐景崧逃走后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抢劫掳掠。黄玉阶等大稻埕绅商遂委托辜显荣赴日军处,引日军进台北城。[2]:105日本领台后,他则继续杏林之业,并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正式取得日本政府发给的汉医师执照。
除了医术之外,黄玉阶对台湾社会最大贡献在于推动台湾社会现代化。例如:他于1900年创立台北天然足会,即被认为是废除台湾女子缠足的关键公益团体。除了“放足”之外,他也认为“断发不改装”有助于社会风俗改良,因此成立了宗旨为“剪辫发,仍穿唐装”的“断发不改装会”。
1908年,黄玉阶草拟“本岛人宗教规则”,开宗教整合之先声。[3]
大正元年(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被选派为参加明治天皇葬礼之台湾人代表之一,与辜显荣等赴日,并觐见大正天皇。[1]
大正四年(1915年)11月,以致力公益事业有功,获总督府叙勋六等,颁授蓝绶瑞宝褒章。[1]
大正七年(1918年)7月26日,黄玉阶因糖尿病逝世。[1]
相关条目
[编辑]- 黄瑶琨(兼通中西的名医),黄玉阶之弟。
- 日治时期台湾佛教之四大道场:灵泉禅寺、凌云禅寺、大湖法云寺、超峰寺。
- 除了黄玉阶,台湾有以下几位知名的佛教(包含斋教)人士:林秋梧、觉力法师、许林、妙果法师、善慧法师、心源法师、真常法师、觉满法师、福智禅师、廖炭、传芳法师、本圆法师、陈登元、斌宗法师、永定法师、玄精法师、释妙禅等的人士。
参考文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台湾列绅传内文第一页
外部链接
[编辑]- 台湾第一位领证的汉医 黄玉阶(1850〜19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陈永兴著。民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