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特卡梅尔 (伊利诺伊州)
芒特卡梅尔 | |
---|---|
城市 | |
坐标:38°24′53″N 87°46′07″W / 38.41472°N 87.76861°W | |
国家 | 美国 |
州份 | 伊利诺州 |
县 | 沃巴什县 |
成立于 | 1815年 |
面积 | |
• 总计 | 12.9 平方公里(5.0 平方英里) |
• 陆地 | 12.6 平方公里(4.9 平方英里) |
• 水域 | 0.36 平方公里(0.14 平方英里) |
海拔 | 137 公尺(449 英尺) |
人口(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 | |
• 总计 | 7,284人 |
• 估计(2019)[1] | 7,001 |
• 密度 | 565人/平方公里(1,462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北美中部时区(UTC-6) |
• 夏时制 | CDT(UTC-5) |
美国邮区编号 | 62863 |
电话区号 | 618 |
地名信息系统ID、联邦资讯处理标准ID | 2395120[2]、17-50868 |
芒特卡梅尔(英语:Mount Carmel)又称为卡梅尔山,美国伊利诺州沃巴什县的城市及县治[3],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地人口为7284人。[4]芒特卡梅尔位于沃巴什河、帕托卡河和怀特河的交汇处,与印第安纳州的吉布森郡和诺克斯郡接壤,而名为东芒特卡梅尔的非建制地区小社区则坐落在帕托卡河口与芒特卡梅尔隔瓦巴什河相望。芒特卡梅尔位于比尔森林州立公园内美国国家自然地标的瓦伯西森林(Forest of the Wabash)东北约5英里(8.0公里)处,而主要工作点之一的吉布森发电厂位在芒特卡梅尔北北东约1英里处。芒特卡梅尔同时也是瓦伯西谷学院的所在地,并作为东伊利诺州社区学院系统的一部分。
就业与环境
[编辑]截至2014年12月,该城市的失业率为5.4%[5],自1992年以来失业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当时失业率因工业工作岗位流失而达到15.1%的高峰值。[6]而与芒特卡梅尔隔著河川约一英里处的印第安纳州吉布森郡,由杜克能源的吉布森发电厂提供大型工作机会;该发电厂为美国第九大发电厂以及世界第三大燃煤发电厂。[7][8]
附近的其他雇主包括生产丰田Sequoia、丰田Sienna和丰田Highlander的丰田汽车印地安纳制造厂(TMMI);而TMMI的许多供应商和子公司也设厂于12英里外印第安纳州的普林斯顿及其周边地区,包括位于伊利诺伊州阿尔比昂生产空气和燃料过滤器的Champion Laboratories工厂,以及位于伊利诺州劳伦斯维尔的TMMI供应商ATS自动化工具系统工厂(现为丰田纺织劳伦斯维尔工厂)。本地雇主包括几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以开发印第安纳州南部并延伸到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州和肯塔基州的油田为主,该油田探勘拥有超过4,000,000,000桶约640,000,000立方公尺的原油储量。
教育
[编辑]芒特卡梅尔为东伊利诺州社区学院(IECC)系统中的一员,且为瓦伯西谷学院的所在地,该学院共有1375名学生,并有一个活跃的国际生项目,且该城市提供了一个悠闲、舒适使国际学生可以在其中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环境;而学院的男篮球队勇士队(Warriors)在2001年赢得了国家初级学院体育协会(NJCAA)一级联赛冠军。作为IECC的一部分,居民受益于提供印第安纳州学生就读IECC学校的学费折扣,以换取免除南印第安纳大学的“非居民学费”( Out-of-State Tuition)的互惠协议。
历史
[编辑]龙卷风
[编辑]1877年6月4日,一场F4强度的龙卷风在卡梅尔山以西著陆向东北东移动,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50英里并持续近两分钟,而龙卷风的风暴破坏线造成第三街到第五街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严重破坏。[9]灾后对损失的最终估计表明,有20家企业和100所房屋遭到摧毁,并有16至30人死亡及100人受伤。[10]当时一家地方报纸如此描述:
“ |
在它盛行期间,天空中到处都是飞扬的屋顶、窗户、门、木材、栏杆、衣服等,且大部分碎片被运到约一英里外。共有13人被龙卷风彻底杀死,还有许多人肯因伤势过重而死,另外还有若干人遭通报失踪,很可能被埋在废墟里。在下雨天中不能在家工作的许多农民都进了城,而很多民众也因郡法院的开庭早以在城里。 而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就像是羽毛一样被吹到了400英尺外的距离。城镇的大部分区域被摧毁,使得大约七十个家庭无家可归,预计会苦不堪言。 原文:During its prevalence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flying roofs, windows, doors, lumber, rails, clothing, etc. Much of the debris was carried more than a mile away. Thirteen persons were killed outright, and many others will undoubtedly die of their injuries. There are also several others reported missing who are probably buried in the ruins. It being a rainy day, many farmers who could not work at home were in town. The county court was also in session, which caused many people to be in the city. Men,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blown a distance of 400 feet, as if they were feathers. The better part of the town Is destroyed. Some seventy families were rendered houseless and much distress is anticipated.[11] |
” |
大急流度假旅馆
[编辑]1920年代由弗雷德里克·辛德·齐默曼(Frederick Hinde Zimmerman)在大急流大坝和沃巴什郡沃巴什河上的悬岩附近开设大急流度假旅馆,在该度假旅馆九年的营运期间,它为芒特卡梅尔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的观光人潮。[12]
地理
[编辑]芒特卡梅尔的座标为38°24′53″N 87°46′07″W / 38.41472°N 87.76861°W[2]沃巴什河上,该河同时为伊利诺州和印第安纳州的界河,而该地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37公尺。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该市总面积为5.00平方英里(12.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86平方英里(12.6平方公里)占城市面积97.20%,水域面积0.14 平方英里(0.36平方公里)占城市面积2.80%。[13]
地震
[编辑]芒特卡梅尔位于瓦伯西谷地震带内,该地震带曾于当地时间2008年4月18日04:36:56(09:36:56 UTC)发生规模5.2地震,震央位在芒特卡梅尔及西塞勒姆附近,并在几个小时后又发生规模4.6的馀震并持续小规模馀震到七月,这场地震使得整个芒特卡梅尔接感受到震动,更使得伊利诺伊州南部和密苏里州东部地区皆有感,最远至123英里(198公里)外的密苏里州圣路易亦有感。[14][15][16][17]
人口统计
[编辑]调查年 | 人口 | 备注 | %± |
---|---|---|---|
1850 | 935 | — | |
1860 | 1,393 | 49.0% | |
1870 | 1,640 | 17.7% | |
1880 | 2,047 | 24.8% | |
1890 | 3,376 | 64.9% | |
1900 | 4,311 | 27.7% | |
1910 | 6,934 | 60.8% | |
1920 | 7,456 | 7.5% | |
1930 | 7,132 | −4.3% | |
1940 | 6,987 | −2.0% | |
1950 | 8,732 | 25.0% | |
1960 | 8,594 | −1.6% | |
1970 | 8,096 | −5.8% | |
1980 | 8,908 | 10.0% | |
1990 | 8,287 | −7.0% | |
2000 | 7,982 | −3.7% | |
2010 | 7,284 | −8.7% | |
2019年估计 | 7,001 | [1] | −3.9% |
U.S. Decennial Census[18] |
芒特卡梅尔截至2000年人口普查[19],全市共有人口7,982人、3,302户、2,146家庭,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1,728.7人(每平方公里667.1人)。有3,653套住宅单元,平均密度为每平方英里791.2套住宅(每平方公里305.3套住宅)。该城市种族构成为美国白人97.69%、西班牙裔或拉丁裔0.86%、亚裔美国人0.51%、非裔美国人0.48%、美洲原住民0.19%、太平洋岛裔美国人0.08%、其他种族0.29%以及来自两个或更多种族0.76%。
全市共有3302户,其中29.3%有18岁以下子女、51.2%为已婚夫妇、10.5%为丈夫未在场之女性、35.0%为非家庭,其中30.6%的户由个人组成、15.9%的户为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独居老人,平均每户人数为2.37,平均家庭人数为2.95。
全市人口分布较为分散,18岁以下占23.6%、18-24岁占9.8%、25-44岁占25.7%、45-64岁占21.8%、65岁以上占19.2%,年龄中位数为39岁;全年龄性别比90.6,18岁以上性别比88.4。
该市每户收入的中位数为31,715美元,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39,882美元;男性的平均收入为30,815美元、女性为17,129美元,而城市人均收入为16,391美元,房价中位数为51,200美元,大约10.2%的家庭和15.8%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18岁以下的占20.5%,65岁以上的占9.3%。
著名人物
[编辑]- 托马斯·斯波茨伍德·辛德,芒特卡梅尔开创者、美国报纸编辑、反奴隶制者、作家、历史学家、房地产投资者、卫斯理宗牧师。
- 哈里·辛德,密苏里州众议院议员、飞机设计师、发明家。
- 埃德蒙·辛德,美国淘金者。
- 查尔斯·辛德,美国实业家、大亨、企业家。
- 胡安妮塔·哈维尔,美国儿童绘本作家。
- 弗雷德里克·辛德·齐默曼,美国银行家、房地产企业家。
- 罗伯特·里奇韦,美国鸟类学家。
- 塞缪尔·威廉姆斯,印第安纳州众议院议员。
- 雅各布·齐默曼,伊利诺州众议院议员。
- 阿奇·迪斯,NBA前职业篮球运动员。
参考书目
[编辑]- Nolan, John Matthew (2011). 2,543 Days: A History of the Hotel at the Grand Rapids Dam on the Wabash River. Lulu.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May 24, 2020 [May 27,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 ^ 2.0 2.1 Mount Carmel.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 ^ Find a Coun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ties. [201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 ^ American FactFinder. 美国人口调查局. [201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 ^ 存档副本 (PDF). [2021-07-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23).
- ^ Historical unemployment data.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 ^ Electr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 ^ Attractions in Gibson Count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07-23.
- ^ Scientific American, "Mount Carmel, IL, Destroyed By A Tornado". Google Books: 393. 1877-06-23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 ^ Central Illinois.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 ^ Mt Carmel, IL Tornado, Jun 1887.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rch 2019).
- ^ Nolan 2011
- ^ Places: Illinois. 2010 Census Gazetteer Fil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外部链接存在于
|work=
(帮助) - ^ Television reports, KSDK, "Early Today", "Today in St. Louis at 5:00", April 18, 2008
- ^ The Associated Press: 5.4 earthquake rocks Illinois; also felt in Indiana.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April 2008).
- ^ Magnitude 5.4 - ILLINOIS.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 September 2009).
- ^ Magnitude 3.1 - ILLINOIS. [2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uly 2008).
-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gov. [June 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 ^ U.S. Census websit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