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神经解剖学术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介绍用于描述中枢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术语,包括脑干脊髓神经

神经解剖学中的解剖学术语

[编辑]

神经解剖学使用特定的术语来描述解剖结构。 这些术语能精准地描述各种神经结构,避免混淆。 不论是结构或是功能,这些术语都能确保描述的一致性。它们大多源自拉丁语希腊语, 并且通常根据国际公认的词典(例如解剖学术语集)进行标准化。

为了保持一致性,我们假设描述的人类和其他物种处于标准解剖学姿势英语standard 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并面对观察者,手臂自然下垂靠在身体两侧,手掌朝前。

位置

[编辑]

解剖学方位取决于被描述的方位及物种。

要了解用于解剖学方位的术语,可以拿具有直线状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比如鱼类或蜥蜴。在此类动物中“吻部”、“尾部、“腹侧”和“背侧”分别表示朝向吻部、朝向尾部、朝向腹部和朝向背部。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使用根据标准解剖学平面英语anatomical planes来取得相对位置和方向的立体定位方法。

在整个解剖学中使用的标准术语包括用于描述结构的前部和后部的“前/后”,用于描述上下方的“上/下”,用于描述分别靠近和远离中线的结构的“内/外侧”,以及用于描述靠近和远离某个设定点的结构的“近/远端”。

以下是在神经解剖学常用的术语:

  • 吻部尾部:在具有直线状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中,“吻部”(源自拉丁语rostrum,意为“喙”)与“前”同义,而“尾部”(源自于拉丁语cauda,意为“尾巴”)与“后”同义。然而由于人类能维持直立姿势,人类的神经系统似乎被弯曲了约90度。弯曲的地方差不多在中脑间脑的交界,因此在这区域关于方位的术语比较不一样。在交界上方时吻部与“前”同义,而尾部与“后”同义;在交界下方时吻部与“上”同义,尾部与“下”同义。[1]
  • 腹侧背侧:在具有直线状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中,“背侧”(源自拉丁语dorsum,意为“背部”)与“上”同义,而“腹侧”(源自于拉丁语venter,意为“腹部”)与“下”同义。而在描述人类时,如上所述在中脑和间脑交界处关于方位的术语比较不一样。在交界上方时背侧与“上”同义,而腹侧与“下”同义;在交界下方时,背侧与“后”同义,腹侧与“前”同义。[1]
  • 对侧同侧:分别指对侧左侧或右侧(矢状面)和同侧的相应位置。

平面与座标轴

[编辑]
人类大脑的解剖学方位轴与标准解剖学姿势下的人体解剖学方位轴不一致。
红色轴显示背部朝上时头部如何向前弯曲:
c: 尾部
r: 吻部
黄轴显示大脑本身命名方向的惯例:
c: 尾部 (后),
d: 背侧(上)
r: 吻部 (前)
v: 腹侧 (下)
人类大脑的解剖学轴线、平面和定位 三轴:
  • d(黄色): 轴向、上下轴或背腹轴
  • l(青色): 左右轴或外侧轴
  • m(洋红色): 中线、前后轴或头尾轴
三个主要平面:
  • A(蓝色): 轴向平面,包含左右轴和中线
  • C(绿色): 冠状平面,包含轴向和左右轴
  • S(红色): 矢状平面,包含轴向和中线
其他:
  • e(眼睛): 位于大脑的前端
  • P(黄色): 矢状旁平面,平行于矢状面,但不在中线上的平面

标准的解剖学平面和解剖轴用于描述动物体内的结构。人类和许多灵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便于在身体直立时向前看。这种构造上的差异导致需要不同的术语来描述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大脑。在描述人脑时,“吻侧”这个词仍然表示“朝向喙或鼻(拉丁语:rostrum)”,或者更广义的说,就是指颅腔英语cranial cavity内,即面部后方的区域。“尾侧”意为“朝向尾部(拉丁语:cauda)”,但并不等同于“朝向颅腔后部”,颅腔后部应称为“后部”(即在普通运动中位于后方的位置)。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吻侧-尾侧轴(图中洋红色)在大脑中脑水平处近乎90°弯曲,并继续延伸通过脑干脊髓。在人类解剖学中,枕叶和后脑勺是后部,但并非相对于额叶和面部而言的尾侧。

“上”和“下”是人体解剖学中的形容词,分别指站立时朝向头顶或脚底的意思。人类的大脑在脊髓上方,但四足动物的大脑位于脊髓的前方。

“背侧”原本是指“背离脊柱的方向”,也就是说在人体或其他动物身上,背侧就是背部的方向,但在人类神经解剖学中,该术语的含义比较不一样,,在提到前脑时,“背侧”近似于“上部”,也就是指“朝向颅腔顶部”,进而延伸至身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腹侧”则与“吻侧-尾侧轴”有关,而该轴线在头部区域会发生变化。

人脑的三个轴线恰好对应于它们所在的三个平面,即使这些平面的术语并未因其在脑部的位置而改变,仍沿用描述身体平面的术语。以下为常用的参考平面:

  • 轴向平面(或称横断面水平面):这个平面是水平的,与地面平行,且身体处于标准解剖学姿势英语standard anatomical position时也是水平的。它包含大脑的外侧轴和内侧轴。
  • 冠状平面:一个垂直平面,穿过颅骨或双耳的冠状缝,也指平行于这个平面的任何平面。
  • 矢状平面:一个垂直平面,从鼻孔之间和两个大脑半球之间穿过,将大脑分为左右两半。“中线平面”特指身体左右两侧的中线。它包含了大脑的背腹轴和内侧轴。任何平行于矢状面的平面都称为旁矢状面

神经

[编辑]

功能

[编辑]

用特定术语描述从特定点起源或到达的周围神经。

  • 传入神经纤维是指起源于该点的纤维,比如纹状体传入神经即是起源于纹状体的神经纤维。
  • 传出神经纤维是指到达该点的纤维,比如皮质传出神经即是来自其他地方,并到达大脑皮质的神经纤维,与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方向相反。

神经纤维交叉

[编辑]

特定的术语也用来描述神经或神经纤维的路径。

第一种的交叉也出现在无脊椎动物中,而第二种的交叉只出现在脊椎动物中。Decussation被认为是轴向扭转英语Axial Twist theory所致,使得前脑的每个半球主要代表身体的对侧英语contralateral brain

chiasm和decussation的差别在于前者指的是周围神经的交叉,而后者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交叉。连合连接同一个脑区的两侧,而decussation则连接不同的脑区。

[编辑]

以下是描述大脑的大体解剖英语gross anatomy的特定术语:

脑回是大脑的褶皱中隆起的部分,如中央沟前回英语precentral gyrus脑沟是大脑的褶皱中凹陷的部分,如中央沟。其他用于描述脑回与脑沟的术语包括:

  • Annectent gyrus:隐藏在脑沟深处的一些小脑回,无具体名称。[2]
  • sulcal fundus:脑沟的底部。

裂隙英语fissure (anatomy)用于描述:

  1. 岛盖化产生的深沟,如外侧沟
  2. 由端脑泡分化产生的深沟,如中央纵裂

影像

[编辑]

使用特定的缩写来表示成像方式,常见的包括磁振造影(MRI)和电脑断层扫描(CT)。

扩散磁振造影(DTI)是一种基于MRI的神经影像技术,能呈现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解剖连结,易于观察大脑白质区域的位置、方向。[3]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Hal., Blumenfeld. Neuroanatomy through clinical cases 2nd. Sunderland, Mass.: Sinauer Associates. 2010. ISBN 9780878930586. OCLC 473478856. 
  2. ^ medical-dictionary/gyrus
  3. ^ Imagily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 Fiber Track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