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砷铜矿
硫砷铜矿 | |
---|---|
基本资料 | |
类别 | 含硫矿物 |
化学式 | Cu3AsS4 |
施特龙茨分类 | 2.KA.05 |
晶体空间群 | Pmn21 |
晶胞 | a = 7.407(1), b = 6.436(1) c = 6.154(1) [Å]; Z = 2 |
性质 | |
颜色 | 灰黑色至铁黑色,灰色至浅粉棕色,抛光部分的深红内部反射 |
晶体惯态 | 柱状晶体为主,有垂直条纹,有时呈致密粒状或块状 |
晶系 | 正交晶系 |
双晶 | Twin plane {320} common, rarely as interpenetrating pseudohexagonal trillings |
解理 | {110}解理:完全;{100}、{010}解理:清楚 |
断口 | 参差状断口 |
韧性/脆性 | 易碎 |
莫氏硬度 | 3 |
光泽 | 金属光泽 |
条痕 | 黑色 |
透明性 | 不透明 |
比重 | 4.4-4.5 |
参考文献 | [1][2][3][4][5][6] |
硫砷铜矿(英语:Enargite),化学成分组成为Cu3AsS4,主要由铜、砷、硫所构成。可提炼铜矿,或作为氧化砷的来源,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矿物[1]。
物理性质
[编辑]具金属光泽,灰黑的颜色和条痕为其特征。晶癖常呈柱状,柱面有平行条纹。颜色为灰黑至铁灰色,显微镜下呈红灰色。新鲜晶体的表面呈金属光泽,但若长期暴露地表或潮湿空气中,常在表面发生氧化而转为银白色,并失去光泽。[1]
属于正交晶系,晶体习性以柱状晶体为主,有垂直条纹,有时呈致密粒状或块状。[2]
莫氏硬度为3,比重为4.45。
化学特性
[编辑]主要由铜、砷、硫所构成,在化学分类里归类在硫盐,可以溶于硝酸中,加热后产生二氧化硫臭味,类似大蒜味。[7]
吕宋铜矿(Luzonite)与硫砷铜矿的化学成分相同,结晶构造不同,两者互为同质异形(Polymorphism)矿物,吕宋铜矿为正方晶系,一般为块状,亦称为块状硫砷铜矿,通常含锑,也称硫锑铜矿。[7]
台湾标本 | 理论组成(Berry & Maron, 1959) | ||
---|---|---|---|
硫 | 20~33% | S | 32.6 |
铜 | 31~48% | Cu | 48.3 |
砷 | 13~17% | As | 19.1 |
锑 | 0~1.2% | (Sb<6.0) |
产状
[编辑]主要产于热液矿床或交代矿床中,常与石英、方铅矿、吕宋矿、斑铜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共生。[1] 在野外,亮黑色柱状晶体特征以肉眼即可辨认,常聚集丛生成晶簇,生长在矿脉或岩石裂隙中,结晶随地表深度变深而变大。[2]
重要产地
[编辑]台湾地区
[编辑]台湾最早发现硫砷铜矿的纪录是在1904年 (明治37年),当时担任金瓜石田中矿山探矿主任技术员的安间留五郎,于本山三坑首次发现石英脉中含有黝黑色含铜之矿物结晶,与黄铁矿共生。此矿物标本经辗转由日本东京大学地质矿物学者神保小虎与矿物学者和田维四郎两位教授分析, 最后以其化学成分及结晶面角测定结果,确认为硫砷铜矿结晶。硫砷铜矿为金瓜石矿区的重要含铜矿物,是炼铜的主要矿石。[2][9]
金包里矿山属角砾状矿体,以硫砷铜矿及黄铁矿为主,脉石有明矾石和重晶石,红土脉中含金。[8]
世界其它地区
[编辑]亚洲地区的菲律宾吕宋岛曼卡扬(Mancayan),欧洲义大利萨丁尼亚岛(Sardinia)、奥地利布里克斯莱格(Brixlegg),美国的蒙大拿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等矿区以及秘鲁、阿根廷等地。[1][7][10]
- 美国:Montana州的Butte, Utah州的Tintic;Colorado州的San Juan和Red Mountain;Arizona州的Magma矿区
- 菲律宾:吕宋岛 曼卡扬(Mancayan)
- 义大利:萨丁尼亚岛(Sardinia)的Alghero和Calabona
- 奥地利:布里克斯莱格(Brixlegg)的Matzenkopfl
- 非洲西南部纳米比亚( Namibia): 楚梅布(Tsumeb)
- 秘鲁:Quiruvilca,Morococha和Cerro de Pasco
- 阿根廷:La Rioja省的法马蒂纳山脉(Sierra de Famatina)
语源
[编辑]异铜最初被描述为一个来自秘鲁胡宁大区的San Francisco vein铜矿的新种类[需要解释]。 名称来自希腊语έναργής,意为“截然不同的”,是参考其明显的解理[需要解释]。
异铜与方辉砷铜矿(lazarevicite)的化学式相同,但方辉砷铜矿是立方晶体结构。[1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硫砷銅礦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方建能. 臺灣金瓜石金銅礦區產銅的礦石礦物-硫砷銅礦. 台湾矿业. 2018年6月, (第70卷第2期): 第I-IV页.
- ^ 余, 炳盛; 方, 建能; 苏, 建华. 黃金山城地質趣. 台北市: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9: 第212页. ISBN 9789865437732.
- ^ http://www.mindat.org/min-138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dat
- ^ http://webmineral.com/data/Enargite.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ebmineral
-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PDF).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4-15).
- ^ 7.0 7.1 7.2 陈嘉林. 金瓜石的硫砷銅礦. 科学月刊. 2001年2月, (374): 第183页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8.0 8.1 陈培源、刘德庆、黄怡桢. 臺灣之礦物. 台湾地质系列. 2004, (第14号): 第54-57页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 ^ 骆淑蓉. 硫砷銅礦的發現與金瓜石礦山 (PDF). 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学刊. 2016年: 第76-93页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2).
- ^ Tajadod, J., 1997, “Flotation chemistry of enargite and chalcopyrite using potassium amyl xanthate and depressants.” PhD. thesis,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https://central.bac-lac.gc.ca/.item?id=nq22498&op=pdf&app=Library&oclc_number=46548853
- ^ Lazarevicite on Mindat.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