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殷文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殷文圭(?—920年),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县人。

生年不详。早年在九华山刻苦励学,所用墨砚,用到穿底。与杜荀鹤顾云同学。乾宁五年(898年),由朱全忠表荐登进士第,被授予为裴枢宣谕判官、记室参军。文圭后来与朱全忠划清界限,全忠大怒,下令追捕不及,常对人说“措大率皆负心”,每援用文圭之事为证,[1]也为日后白马之祸种下祸根。[2]后担任田𫖳幕客,颇受重用。[3]天复三年(903年),田𫖳后为杨行密所灭,改投靠杨行密,为掌书记,行密卒后墓志铭出自其手。武义元年(919年),官翰林学士。[4]著有《登龙集》十卷、《从军稿》二十卷、《笔耕》二十卷、《冥搜集》二十卷等,皆佚。[5]全唐诗》存诗1卷。有子汤悦

注释[编辑]

  1. ^ 吴任臣十国春秋》:“殷文圭,池州人,一云陈州西华人,小字桂郎。居九华山苦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穴。唐末词场请托公行,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乾宁中,昭宗幸三峰,文圭携东平王全忠表荐及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至汴州,全忠复表荐之。既而文圭投启于公卿曰:‘於菟猎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避风,不望洪钟之乐。’及南归,为多言者所发。全忠大怒,遣吏捕之不及,由是屡言‘措大负心’,每援文圭为证。”又路振九国志·拾遗》:“吴殷文圭举进士,途中遇一叟,目文圭久之,谓人曰:“向者一人,眉绿,拳必入口,神仙状也,如学道,当冲虚;不尔,有大名于天下。而文圭拳实入口,乾宁中擢第。”
  2. ^ 唐摭言》卷九:“既擢第,由宋汴驰过,俄为多言者所发;梁王大怒,亟遣追捕,已不及矣。然是屡言措大率皆负心,常以文圭为证,白马之诛,靡不由此也。”
  3. ^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九田𫖳本传:“𫖳善为治,资宽厚,通利商贾,民爱之。善遇士,若杨夔、康骈、夏侯淑、殷文圭、王希羽等皆为上客。文圭有美名,全忠、镠交辟不应。𫖳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故文圭为尽力。”
  4. ^ 郑文宝《江南馀载》:“殷文圭为举子时,尝经大泽,中遇大雨震电,仆乘皆踣,文圭安详如不闻。及至逆旅,从者怪之,试视文圭,两耳皆有泥封云。后为翰林学士。”
  5. ^ 宋史·艺文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