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未来基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未来基金(英语:Future Fund)由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2015年2月25日透过《2015年至2016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将会设立,作为长线投资用途,用以争取高回报的利益,并且增强香港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当香港政府财政储备降至不足半年的公共开支时,就会启动预警,香港政府需要就此进行债务融资或者资产证券化,最后才考虑动用未来基金,由立法会批准,甚至中断未来基金为期至少10年的存放期,以解公共支出的燃眉之急。12月18日,政府宣布未来基金将于2016年1月1日设立。

为了避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忧虑,误以为香港政府的财政实力及宏观经济的基础转弱,而影响香港的信贷评级,因此建议中的未来基金将仍然被列为香港政府财政储备的一部分。

资金来源[编辑]

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建议将2,197亿港元土地基金结馀拨予未来基金,作为其首笔资金,往后每年则将25%至33%(因应每年财政状况及社会需要而可以再行决定。)香港政府财政盈馀注资入未来基金。

投资安排[编辑]

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建议由金融管理局或者聘请投资管理经理,将未来基金的一半以上用作比较高风险及比较高回报的长期增长组合,例如私募股权房地产,另外一半则用为债券股票或及保本基金投资组合,为期至少10年。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同时建议,未来基金应该继续存放在外汇基金下,以受惠于外汇基金既具规模的投资基础设施及相关的专门知识,此安排既可以降低成本,亦可以平衡投资的风险与回报,并且增强外汇基金的财政资源,有助于维持香港金融及货币的稳定。而金融管理局日后每年需要至少一次就未来基金的投资策略谘询财政司司长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1]

历史[编辑]

2014年3月,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公布第一阶段报告,阐述香港人口老化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将为香港公共财政带来沉重压力,因而建议必须及早采取果断行动,应付挑战,而避免未来香港政府财政储备出现结构性赤字。[2]

2015年2月25日,时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透过《2015年至2016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设立未来基金,作为长线投资用途,用以争取高回报的利益。当香港政府财政储备降至不足半年的公共开支时,才可以启动提款作为应急用途。他又表示,已经要求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商量订定未来基金的具体管理及投资机制,期望于同年落实此储蓄计划。翌月2日,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公布于未来成立未来基金的第二阶段报告,身兼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库务)的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组主席谢曼怡表示,香港人口老化加剧,公共医疗及安老服务都需要增加开支,纵然香港政府财政储备于未来数年仍然会录得盈馀,不过按照现有政策及开支增长,以及香港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的趋势,预计于10年内将会浮现结构性赤字,故此需要未雨绸缪,建议采用最具效率及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行政途径,尽快设立未来基金,作为高回报投资,借此减轻香港政府的财政压力[3]。长远财政计画工作小亦组表示,决定以行政途径成立未来基金,在香港政府帐目中开设一个名义帐目,而不用立法会通过;提款安排就沿用土地基金决议案和《公共财政条例》,由立法会批准[4][5]

评价[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宋恩荣指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均早就成立类似于“未来基金”的储蓄计划,而且具有相当成效。他解释,未来基金的首笔资金来源为土地基金,而土地基金乃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所管理,现时被并入外汇基金内。而外汇基金的作用为支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故此其流动性相当重要,投资方面亦相对地保守,回报率亦因而比较低。目前港元贬值的压力相当低,外汇基金的储蓄亦相当充裕,故此设立未来基金可以作为一个长线投资,从而赚取比较高回报的利益[6]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教授廖柏伟表示,香港政府财政盈馀依靠土地收益,没有长期保证,香港面社会对人口老化,终有一日入不敷支。他以同样面临人口老化的日本为例子,表示日本于1990年因为财政赤字开始而发行国债,国债至2015年占国民生产总值250%,20年间,其赤字累积占国民生产总值180%。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锐强指出,日本每年支付还债利息相当于收入25%;香港政府现时仍有盈馀,不过于10年后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亦并非不可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前合伙人王尹巧仪认为,香港需要居安思危,不希望步日本后尘[7]

可是,有政策研究员指,港府参考的澳洲未来基金管理不受监管,回报不高,目的是为公共资产私有化开路:由于澳洲政府定下可以加码注资确保达标的条款,结果首两年合共注资4000亿,成本高、年期长下回报率比定期存款低;同时,澳洲电讯全面私有化的草案一直无法通过,直至政府按未来基金的可注入公共资产条款,将澳洲电讯股权注入后,基金以“调整投资组合”为由,成功彻底卖掉澳洲电讯[8]

参考注释[编辑]

  1. ^ 年拨至少1/4盈馀 注未来基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经济日报》 2015年3月3日
  2. ^ Monitor: “未来基金”建议不切实际[失效链接]
  3. ^ 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发表第二阶段报告(附图/短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闻公报》 2015年3月2日
  4. ^ 未来基金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政府新闻网 2015年3月2日
  5. ^ 未来基金今年启动 2200亿打底 财政盈馀注资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7-09. 《成报》 2015年3月3日
  6. ^ “未来基金”方案 下周一公布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4-02. 《成报》 2015年2月26日
  7. ^ 未来基金储应急钱 半作高风险投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5年3月3日
  8. ^ 邓积慧. 未來基金與私有化 ——從澳洲經驗談起. 《明报》. [2015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