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
沿革
[编辑]清光绪己酉年正月初九玉皇诞(1909年1月30日,星期六),张廷辅、刘复基、蒋翊武、李擎甫、沈廷桢、张筱溪、唐子洪、商旭旦、谢鸣岐、萧良才、曹珩和黄季修等12人于武昌奥略楼(黄鹤楼被焚毁的替代建筑)发起革命组织“群治学社”,又称“群志学社”,宗旨是“兴汉排满,推翻专制,驱逐满奴,夺回汉室江山” 。
1910年4月,湖南长沙发生抢米风潮,清廷调湖北军队赴湘弹压,湖北革命党欲借机大举,计划被清政府密探侦知。[1]:137-138群治学社机关泄露,《商务报》被迫停刊,但基层组织未受大损。[1]:1381910年8月中秋节,旧有群治学社人员成立振武学社。[1]:138成员刘复基利用自己当兵的有利条件,吸收士兵加入学社,但不久为黎元洪知悉。[1]:139黎元洪撤销军中革命党人的职务。[1]:139
1911年1月30日,蒋翊武等为掩蔽革命组织,借春节团拜名义,邀集各标、营革命士兵代表在武昌黄鹤楼开会,议决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2]文学社宗旨自称“以联契约志研究文学”;蒋翊武、刘复基为正副社长;社址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成立时,以“同盟会的党纲为党纲”,“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相号召。”[3]1911年8月8日,《大江报》因抨击清政府丧权辱国,詹大悲、何海鸣遭捕,报馆被封,“湖北革命日露头角,谭人凤衔孙中山命来鄂视察,藉策其成。”文学社和同盟会事实上发生了联系。[4]
文学社为发动武昌起义的两个核心团体之一,另一个是共进会。文学社有严密的组织,入社会员需经严格考察,以防不测;到武昌起义前,文学社已在新军镇(师)、协(旅)、标(团)、营、队(连)、哨(排)、棚(班)各层单位发展,共有400多人。文学社的成员多为士兵,社费在每月饷银中捐输;共进会的会费并不在士兵中月捐。[5]
1912年6月,袁世凯为扶持黎元洪清除湖北的革命派,电邀蒋翊武去北京当临时大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临行前,在蒋翊武的倡导下,文学社社员一致同意加入同盟会。[6]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霍修勇. 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新论.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10995504.
- ^ 郭辉. 文学社. 辛亥革命网.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3).
-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0、37页。
- ^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记实》,见《中国近代史资料辑》,三联书店,1954年,第638页。
- ^ 共进会与同盟会的关系再探讨 (PDF). 盐城师范学院. 2011年8月.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7).
- ^ 蒋翊武. 辛亥革命网. 2014-08-14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