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行
外观

拱北行(英语:Beaconsfield House),位于香港香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中4号、香港汇丰银行总行大厦后面,为香港政府建筑物,曾经为政府新闻处办公室所在地,于1990年代中连同香港希尔顿酒店和隔邻的花园道停车场大厦拆卸及重建为长江集团中心。
历史
[编辑]拱北行原址为柏拱行,于1960年4月1日拆卸及重建,英文名沿用,中文名改为拱北行[1]。建筑物楼高6层;在地面1层设有拱北行邮政局(1963年启用)[2]及公厕等设施,由于柏拱行位于地价甚高的银行区,兴建公厕引发争议[3][4][5];其上设有3个食堂,在4楼西部后面建有一天桥连接炮台里。建筑物前设有喷水池[6]。
政府新闻处于1963年6月8日由中区政府合署西座迁入办公,占用最高两层。1967年,发生六七暴动期间,香港政府曾经在拱北行政府新闻处以巨型喇叭向对面的中国银行大厦播放欧西流行曲,以掩盖来自对面的宣传声浪[7],一说著名唱片骑师郭利民曾按指示亲身在拱北行天台进行音乐节目[8],一说曾播放粤剧[9]。
1995年12月,拱北行与位于其东面的香港希尔顿酒店及花园道政府多层停车场一同拆卸,重建为长江集团中心[10]。原拱北行邮政局于楼宇拆卸后曾于附近的和记大厦继续营业,是为夏悫道邮政局,后再于在长江集团中心重建完毕后迁入中心,易名为花园道邮政局,后来于2007年年尾关闭。[11]
同名建筑
[编辑]19世纪,位于柏拱行以南的庄士敦楼(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前身),于1890年更名为比更士菲楼,而华人一般将其称为拱北楼,直至1915年被法国外方传道会购入重建为止。1960年代,柏拱行重建为拱北行后,英文名称由 Beaconsfield Arcade 改用 Beaconsfield House,与昔日的比更士菲楼同名。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叶辉. 書若蜉蝣:柏拱行.顛地.旗昌. 香港文汇报. 2018-12-29 [2025-01-26].
- ^ 拱北行小型郵局開幕. 工商日报. 1963-06-18: 7 [2025-01-25] (中文(香港)).
- ^ 設廁爭論 浪費地皮?有礙觀瞻?. 华侨日报. 1963-09-04: 7 [2025-01-25] (中文(香港)).
- ^ 中區拱北行新公厠 月租時值逾萬 每次收費一角 羅桂祥舉出數字認為太不化算. 工商日报. 1963-09-04: 5 [2025-01-25] (中文(香港)).
- ^ 人有三急 光怪陸離話公廁 中區如廁「超值享受」. 工商晚报. 1976-06-20: 1 [2025-01-25] (中文(香港)).
- ^ 拱北行噴水池美化設計 四個月之後面目一新. 华侨日报. 1969-04-12: 第二张第一页 [2025-01-25] (中文(香港)).
- ^ 李柱銘斥責不顧歷史抹殺穩定香港貢獻 特首悼姬達避談六七暴動. 苹果日报. 2006-10-22: A06 (中文(香港)).
- ^ 张志俭. 「維港巨星匯」後感. 信报财经新闻. 2003-12-02: P16 (中文(香港)).
- ^ 梁家权; 王慧麟; 屈颖中; 黄敏琼; 马淑娴. 潘少权; 雷美华 , 编. 英方絶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香港: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1: 24. ISBN 962-678-086-X.
- ^ 10.0 10.1 Fellman, Joshua. `Unlikely' project closer with Hilton approval. 英文虎报. 1995-09-18 [202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英语).
- ^ 關閉花園道郵政局和海港政府大樓郵政局.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