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征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征帅邹语:Eozomu/Yuozomx/Yuozomü),又可称之为征将,原为邹族为对抗外敌所设立的临时军事职位。

概要[编辑]

1、征帅为争战、猎首的指挥官,有可能是头目,如果战事频繁,会有好几个征帅[1]

2、战斗时,征帅统帅整个队团,一个队团可能有数名裨将/勇士(Maotano)及众多男子,严格服从于征帅的领导[2]

3、征帅以其判断敌情、阵势部属、攻击节奏、甚至具备占卜吉凶的宗教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武勇实力所造成的团队信心而为众人信服[2]

4、一般而言,会随著领头之征帅的死亡,而从裨将当中出现新的征帅[3]

5、征帅裨将在死后会成Meehamo[4]:262

历史[编辑]

台湾史前时期[编辑]

台湾荷兰统治时期[编辑]

明郑时期[编辑]

台湾清治时期[编辑]

汉人势力入侵邹族的山区后,双方的关系便逐渐紧张起来。后特富野发生了瘟疫使得大量人口死去,得知情况的清朝官员便出兵攻打,而特富野也在征帅尤俄热姆的指挥下顺利歼击来犯的清军,并掳获两名战俘(后被雅伊布谷所杀)。全军覆灭的消息使政府震惊不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接近邹族的生活区域[5]

台湾日治时期[编辑]

台湾战后时期[编辑]

传说或历史中已知的征帅[编辑]

历代 肖像 中文名 邹族名 备注
雅伊布谷 Yaipuku 特富野的征帅与头目[6]
亚扑塞欧古·姆奇那那 Yapuseogu muk inana 特富野的征帅,又称“蔑埃西”(Meaishi),意指饭量很大的人[7][8]
尤俄热姆 特富野的征帅[6]
尤苏古 Iusungu 阿也要的征帅[6][7]:55:330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鄒族 社會組織. 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 原住民族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2. ^ 2.0 2.1 巴奈‧母路. 阿里山山脈與鄒文化. 自然与人文数位博物馆. 
  3. ^ 王美青. 鄒族 戰爭裨將. 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 [失效链接]
  4. ^ 浦忠成. 《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 五南图书出版. 2007-01-01. ISBN 9789571145709. 
  5. ^ 林道生.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2). 汉艺色研. [2002]. ISBN 9789576224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6. ^ 6.0 6.1 6.2 巴苏亚‧博伊哲努(浦忠成). 台湾邹族的风土神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Taiwan): 台原. 1993年. ISBN 9579261377 (中文).
  7. ^ 7.0 7.1 达西乌拉弯‧毕马. 鄒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2003-07-15]. ISBN 95745545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8. ^ 汪明辉等. 台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1-07-01]. ISBN 9789570286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