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客家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家文化

类属 华夏文化
语言 客家语
地域 江西福建广东台湾香港等地
意义 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客家白话字:Hak-kâ vùn-fa;客家话拼音:Hag5 ga1 vun2 fa4),是指客家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等。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时期的华夏文化中原文化[1]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2]

戏剧

[编辑]

客家汉剧

[编辑]

汉剧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原以秦腔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同徽剧相互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对湘剧川剧赣剧等剧种都有影响。[3]汉剧在客家地区流传,使用客家方言演唱,已有数百年历史,被誉为南国牡丹,与湖北汉剧、闽西汉剧等同宗同源,在广东地区的被命名为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4]汉剧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其角色行当分公角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丑角等九大行。传统广东汉剧剧目约有八百多个。较为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5]

广东汉剧起源于梅州大埔,据大埔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明末清初已有汉剧活动,以后活动频繁,组建社团戏社,源流至今,活跃在粤东闽西一带。[6]杨懋建道光年间《梦华琐簿》“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而光绪年间梅州人李宁圃《程江竹枝词》“江上萧萧暮雨时,家家篷底理哀丝,怪他楚调兼潮调,半唱消魂绝妙词。”钱热储在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汉剧提纲》“唯在赣之南、岭之东,及闽之西部者,皆本其原音,不加增易,故特标其名曰外江。”[7]广东汉剧以西皮二黄作为主要声腔,以中州音韵为唱语的剧种,原称“外江戏”的广东汉剧直到1933年在广东大埔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一书,将外江戏称为广东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8]广东汉剧唱腔质朴醇厚、悠扬典雅,兼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唱腔结构属板腔体,主要特色乐器为头弦、大锣、吊喇子。[9]广东汉剧因其艺术风格与湖北汉剧已有所不同,为显示区别,1956年正式定名为“广东汉剧”,1959年成立广东汉剧院,院址设在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这一别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戏曲艺术的研究中具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10]

梅州客家山歌剧

[编辑]

梅州客家山歌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所出现的新兴剧种,流行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客家方言区。客家山歌剧是广东地方戏曲剧种,现已入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客家山歌剧以广东梅州为主要发展基地,并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客家地区,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戏曲。 客家山歌从原本独唱和对唱,到连唱与合唱,在1950年代形成山歌剧的剧种,并有“美丽的山茶花”之誉。

客家大戏

[编辑]

客家大戏,又称“改良采茶戏”或“采茶大戏”,是发源于台湾客家人戏曲剧种。从发展历程来看,广义的“客家戏”内涵包括“客家三脚采茶戏”与“客家大戏”,前者发源于中国大陆,随著客家籍移民传入台湾;后者则是奠基于“客家三脚采茶戏”,在台湾特定的历史脉络及不同剧种交互影响下发展出的大戏形式,与歌仔戏皆为台湾特有的戏曲形式。

台湾客家人在各种民间庙会(如酬神会、中元节、甚至年底的收冬祭等等)里,都会上演客家大戏。客家大戏主要使用“台湾客家语四县腔”来发音演绎,以音乐曲调类型来说,较接近台湾客家大戏的中国大陆戏剧为客家山歌剧客家汉剧虽然剧种名称有客家二字,然而其曲调与表演使用语言皆与客家大戏有极大差异。

台湾的客家戏班集中于桃竹苗三县市的客家庄,其中又以桃园市戏班数量最多。南部六堆客家庄虽然也流行客家大戏,但并无在地客家大戏剧团组织,每逢庆典都从北部请来客家戏班演出。[11]

客家大戏角色行当有生、旦、丑、净,其中前三种行当是每出戏中都有的角色行当,净行则在剧情需要时出现。[11]

东河戏

[编辑]

东河戏是江西省赣州市贡水(东河)沿岸地区的传统戏剧,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是在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东河戏以中州韵为基础,杂以客家官话的赣州官话来发音演绎。[12] 2014年11月11日,东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花朝戏

[编辑]

花朝戏是广东省河源紫金的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流行于紫金、五华河源惠阳惠东揭阳丰顺兴宁海丰陆丰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

花朝戏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使用客家话演唱,流行粤东客家地区。明清以来,紫金县“神朝”乐舞深受乡民喜爱。后来神朝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常在仪式后以小曲演唱轶闻趣事。花朝戏是民间音乐语言与民间文学语言的结合,其唱腔朴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词和道白常运用诙谐、隽永的双关语和歇后语,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反映了紫金县客家人日常生活的个性。

2006年5月20日,花朝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入选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75。[14]

音乐

[编辑]

表演艺术

[编辑]

抬阁

[编辑]

古代中原地区流行迎神赛会,这是抬阁最早的初形,后逐渐传到东南及西北地区,并且在各地形成不同的特色。[15]各地区的客家对抬阁这项民俗各有不同的名称,如江西瑞金谓之春色、南康谓之抬毛老爷,宁都则称之为装古史。而在广东平远谓之装故事,五华谓之扮童子戏,南雄谓之扮台阁,曲江谓之扮故事。这些地区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由五至八岁的小童担任并参与妆扮成神话故事或古典戏曲的人物,过程会坐在彩色剪纸等吉祥图案装饰的故事棚里,由大人抬著游街串巷,以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6]

锂鱼灯

[编辑]

舞鲤鱼灯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场面极具观赏价值。[17]鲤鱼灯起源于古代汉族传统民间舞蹈,表达期盼风调雨顺、年年有馀的愿望。舞鲤鱼灯表演过程鱼灯闪烁,鱼虾嬉戏,再配上民间乐器伴奏。[18]

布马舞

[编辑]

布马舞是古代民间舞蹈,布马制作以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其表现内容根据一则传说,即宋朝时有一新科状元,因抗击金兵有功,皇帝为表彰其功绩,赐其会同探花榜眼进士偕同各自的夫人及一名童子策马游街庆贺。[19]布马舞特色配上大锣鼓与唢呐的乐曲,生动活泼、柔中带刚的性格,呈现布马舞艺术的内涵与风格。[20]

走古事

[编辑]

如今的走古事,分为七棚,在走古事习俗中,会抬著古事棚在广场、山间、河道狂奔,古事棚用厚重的木头搭成方形框架,框架四周装饰图案,两侧则是轿杆,每个古事棚上有两位小童身著戏袍,化上戏妆,扮成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杨六郎刘备等历史人物。[21]

犁春牛

[编辑]

犁春牛是立春时节开展的具有农耕特色的春耕民俗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22]

舞火龙

[编辑]

舞火龙以干草扎作一条龙,上面插满香枝,在中秋前后,即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舞动著火龙绕村游行,沿途燃放爆竹。[23]台湾苗栗客庄于元宵节时有𪹚龙(炸龙)活动,源于苗栗地区的迎龙庆典;“𪹚龙”就是用鞭炮炸龙,采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龙方式得到去邪(去旧)迎新年的作用,每年快接近元宵节时,很多龙队开始出来练习,到了元宵节那天则进入高潮。台湾各地皆有舞龙之民俗活动,唯独苗栗客家发展出“炸龙”的习俗。

打船灯

[编辑]

传统的船灯一般由三人协同表演,一人藏在船舱中扛彩船,船头以及船尾各有人作划船动作,边划边表演,表现江上行船的艺术效果。小船在江上行驶,随著江面变化表演上滩、下滩、拉船、划桨等动作,中间会唱曲念白等,音乐曲调一般是奏民间小调。[24]

游大龙

[编辑]

游大龙是连城县特有的客家民俗,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长大龙为二百三十六节共一千馀米长。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25]

舞麒麟

[编辑]

麒麟形象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信仰。而麒麟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吉祥仁兽,在周代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象征著祥瑞太平、国泰民安。舞麒麟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26]客家人视麒麟为瑞兽,以求化解煞气,带来好运,在庆祝农历新年、婚嫁、祝寿、祠堂开光、新屋入伙、迎宾、太平清醮、神诞等喜庆场合都会舞麒麟。[27]

舞青狮

[编辑]

青狮是客家人心目中驱邪镇宅的神奇瑞兽。在龙岩三明及广东梅州一带,逢年过节都要集中展演、入户巡演舞青狮。其中,尤以连城最为盛行,并成为连城传统武术中重要组成部分。连城舞青狮主要通过狮子的身形变化来展现狮子的生活习性。由于青狮制作方式传统,不但要求制作技艺精湛,而且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连城客家青狮的制作为全手工传统制作,而一整只青狮的制作需经过选模泥、制模、裱纸、固定、上画,及制作狮舌、狮鬃、狮布、狮尾等几十道工序。[28]

五经魁

[编辑]

五经魁巡演队伍后面会跟随著唢呐及十番锣鼓等乐器伴奏,队伍由十人组成,每两人扮演同一角色,队列由原来的两列演变为现在的一列,人物排序有规定,雷震子在前,后面跟著锺馗包拯寇准,最后是李广压阵,剩下五人再依次排序。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不同人物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类似擒拿格斗的动作,扮演者配合默契边走边舞。[29]

舞貔貅

[编辑]

貔貅为民间传说中的瑞兽,据说具纳财开运、镇宅化险的能力。每逢喜庆佳节,有些地方的客家人会舞动貔貅,以祈福驱邪。貔貅的外型像使用的筲箕盖,因此又被称为盖仔狮;它分为合口和开口两种形态。合口的貔貅用于在公众场合,开口代表觅食,貔貅分为红面、青面、啡面三种面相,以青面白头为皇,平常的场合多以白额红面为主。貔貅道具头上有以七个铜钱作代表的北斗七星,亦有阴阳八卦和照妖宝镜。[30]

竹马舞

[编辑]

竹马舞以竹篾、彩布扎成马头、马尾,装置在人的腰部,像是骑马,与北方的跑驴相同,习俗各异。[31]

杯花舞

[编辑]

杯花舞表演的动作有摇杯、打杯、转杯、磨杯、杯花出手;舞步有云步、横步、跪步、下板腰等动作,敲击舞杯的技艺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欢快怡悦。杯花舞有其独特的曲调锣鼓点,在优美的“下腰”、“摇杯”、“杯花出手”的基础上,用流畅的舞步、巧妙的构图、多变的节奏、大胆的创意,以“摇、滚、甩、打、磨、转”等敲击舞杯的技艺特色,相互赛杯、相互献艺。[32]

落地金钱舞

[编辑]

落地金钱舞的来由,传说明末清初,五指石成了抗清根据地,隆武帝在该地用于行乐的宫廷乐舞,后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落地金钱舞的道具采用了3尺长的竹竿,左右两端各凿缝一尺,每缝穿五度竹签,竹签上各串六枚铜钱,首尾红绸加彩。演出时,众演员手握竹竿,上下左右、前后舞动、摆摇金钱,发出清脆的声音,节奏动听;红男绿女演员不断变换舞姿,变更队形,使整个舞蹈显得既威武,又生动。[33]

客家傩舞

[编辑]

傩舞又称颂鼓、跳鬼僮,客家人用之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傩舞被称之为古代戏剧和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傩舞由古代图腾崇拜发展而来,源自新石器时代,在古代盛行以此进行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柯琳《傩文化刍论》认为傩可能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代已定形。从西周文献记载已有天子傩的说法,国有天子傩,即国傩,百姓有乡傩。古代宫廷进行的国傩规模大,肃穆庄重。在周代,天子及诸侯会代表国家举行国傩,全国上下吼声联联。而客家傩是乡傩,虽不及国傩的声势,也有地方特色。[34]

开口狮

[编辑]

嘴巴呈现四方形,且会开合的开口狮,是台湾绍安客家人特有的民俗阵头,为诏安客家文化节的表演节目出现的民俗。[35]

打马灯

[编辑]

马灯舞俗称打马灯,最早源于东汉末年,属客家人独特的表演艺,以竹篾织成马身,用红布或白布围裹,再配上其他装饰物,表演者会把马套在腰间,看似骑马的姿态。参与马灯舞的角色主要由马灯花旦、两个马郎官、打浪伞小丑、车夫、丫环、举灯笼的引路长者等,道具方面会有纸马、花车、鲤鱼、雄鸡、花扇、丝巾等,表演过程有锣鼓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36]

工艺

[编辑]

陶瓷

[编辑]
美浓客家文物馆


石城砚

[编辑]

江西石城砚,因产于江西石城县龙岗乡的黄石山,又名为黄石,清代曾兴仁《砚考》中誉为花蕊石。石城砚开创于北宋,在北宋时期就以天然色彩丰富、花纹图案独特而著称于世。石城石与端砚、歙砚媲美。因石城石独具诸多的花纹图案,色彩丰富,所作之砚既有实用性及观赏性。在砚的制作方法中融入诗、书、画、篆刻等创作手法,使石城砚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37]

章贡竹雕

[编辑]
苗栗客家圆楼

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商朝就已出现,并且尤其以江西浙江一带的竹雕工艺最为精湛。章贡区客家竹雕在传统的竹雕雕刻艺术的基础上,独巨匠心的开创了乱真雕刻法。秉承传统,而不拘于传统,在继承汉字书法传统雕刻的基础上,采用了不拘一格的雕刻手法,竹雕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竹雕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匾额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也可理解为一种下刀较深的平面阴刻,指在平面上雕出形象浮凸的一种雕塑[38]

五华石雕

[编辑]

五华县因山中多花岗岩石,当地乡民即以石为业。明代已有以石建桥记载见诸史籍,如县城至今犹存明嘉靖年间的董源石桥。至清代境内已是石宫、石庙、石室、石牌坊林立,以石门、石窗、石柱、石梁等建造的民居遍布乡间,石雕佛像、石狮、碑刻大量出现。五华石雕多以花岗岩石和汉白玉石为原料,有圆雕、镂雕、浮雕、碑刻等多种造型技法。[39]

长汀玉扣纸

[编辑]

天工开物》“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长汀盛产土纸,普通的叫毛边纸,上品称玉扣纸,因纸质细嫩柔软,色泽洁白如玉而得其名,扣是指计量单位。长汀玉扣纸兴于南宋时期,在当时被列为皇室贡品,因其托墨吸水性能好、耐老化,既适宜于毛笔书法,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作画,备受历代书法名家喜爱,玉扣纸也因其玉洁冰清,独获日鉴天颜的美誉。[40]

丰顺纸花

[编辑]

纸花是丰顺县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其制作技艺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制作过程具有民间风格。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当地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民国九年后,发展成花、枝、叶、茎齐备的盆花,用料需宣纸、丝绸、好蜡、松香等。[41]

兴宁板画

[编辑]

兴宁版画根据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画成详细的木刻画稿,并将画稿复印到木板上,填上墨稿,待干后用刀进行刻制。刻制完成后,用胶滚筒均匀地在板上滚动上墨,然后覆盖上画纸并在纸背反复摩擦,直至画面尽显图画时即拓印完毕,待阴干后托裱即成为一幅版画。[42]

建筑

[编辑]
圆形围屋
佳冬萧宅

四角围屋

[编辑]

四角围屋和汉代坞堡外形一样,在整个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阁楼,其形制和功能如同炮楼。结构坚固精巧,皆由夯土卵石、糯米汁层层垒叠而成。高耸的阁楼之间由回廊相连接,在整座建筑里上下贯穿,四通八达,既可居高临下对四周进行监护与瞭望,又可对入侵者以火炮枪械弓箭进行射击。[43]

圆形土楼

[编辑]

客家土楼以福建龙岩永定的土楼为代表,土楼独具特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居民以种姓聚族的群居特点和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围龙屋

[编辑]

围龙屋是一种规模庞大、空间低矮的半封闭式建筑,主要分布于广东梅州及其下辖的兴宁五华平远丰顺等地。方形的堂屋,处在围龙和水塘构成的椭圆形空间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围龙屋外形如盘龙,化胎似龟背,前方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44]

祠堂

[编辑]

祭祀共同祖先的建筑物,在传统客家村落,祠堂是聚族而居的中心,宗族在祠堂祭祀祖先、讨论族中大事、兴办教育,是宗族内部联系族众的纽带。[45]

匾额

[编辑]

匾额源于门阀制度,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凝聚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寓意深邃,作用独特等鲜明的特点,体现崇文重教,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46]

书室

[编辑]

书室为培育族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以晋身仕途而建。[47]

饮食

[编辑]

客家菜

[编辑]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美食顾问、河南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润田指出客家饮食保留了中州古味,是古代饮食文化的活化石。[48]而广东东江多山川地貌、气候物产与中原最相近,东江一带的客家人饮食习俗得以最大程度保留中原风貌。客家菜用料以家畜、家禽的肉类为主,所重皆为陆生肉类。菜肴风格讲求主料突出、造型古朴,以盐定味,以汤提鲜,力求酥烂香浓。和以海鲜为主的广州菜、潮州菜不同,客家菜和豫菜一样,烹调方式以北方常见的煮、炖、熬、酿、焖等技法见长,颇有中原遗风。另外孙润田表示除了日常饮食习惯上,客家人的民俗习俗也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49]

九大簋

[编辑]

九大簋顾名思义由九道菜组成,九大簋即意味著丰盛且隆重的宴席。其中的菜式,虽随著饮食文化与习惯的变化而有所变迁,但菜式的数量仍然得以保存,包括了猪、鸭、鸡、鱼、虾、蚝、蔬、汤等食材和样式。[50]

盆菜

[编辑]

盆菜一般也称为大盘菜,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食材一层层叠进大盘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围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传统食盆菜会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俗称食盆菜。追溯起盆菜的渊源有两个版本,南宋末年文天祥率麾下被元兵追杀,过伶仃洋狼狈逃至现时深圳市的滩头,登陆滩头时天色已晚,部队缺乏菜肴。船家们同情忠臣,用自己储备的猪肉、萝卜,加上现捕的鱼虾,船上没有那么多碗碟,只好用木盆盛出来。另一版本是宋帝为逃离元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正当随从四出张罗食物之际,当时的村民得悉皇帝驾临,为表心意,纷纷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贡献出来,仓促间以木盆充器皿,盛载佳肴,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51]

生鱼脍

[编辑]

客家人食生鱼脍历史久远,是古代生鱼脍的活化石,传承古代中国约三千年前的生鱼脍文化。生鱼脍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令人制作脍鲤以犒赏凯旋将士,这是最早食用生鱼脍的记载。直到唐朝时期,中国生鱼脍文化达到鼎盛,前来中国交流的日本遣唐使传至日本,演变为今天的日本刺身文化。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化,因为客家人的迁徙被带到了南方传承了下来。[52]生鱼脍的做法会取两斤左右的鲜活水库土鲮、河坚、草鱼,先刮去鱼鳞,开膛除去内脏,然后取下两侧肉块,脱去鱼皮,剔出鱼骨,揩干血水,迅速用刀把肉切成薄如纸张的鱼生片,其色淡红,透明如玉。传统以大蒜泥、糯米酸醋、花生油、腌蒜片、生葱梗、生姜丝、青椒圈、炒花生米、薄荷叶、胡椒粒等为佐料。[53]

粄粿

[编辑]

粄粿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主要食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平时饮食还是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充分体现了客家饮食文化的内涵。粄菓的种类繁多,如喜粄、艾粄、糍粑、粄头、寿桃、汤圆、青团、晾粄、萝卜粄、萝卜干粄等。[54]

清明粿(艾粄)

[编辑]

清明粿(艾粄)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是一种草本植物,叶小形如菊科植物。[55]

擂茶

[编辑]

客家擂茶的颜色跟日本抺茶相似,是客家人常用来招待宾客的茶点。擂茶又名三生汤,擂有研磨的意思,主要工具是陶钵跟木棒,但跟冲抺茶不一样的是,抺茶冲的是粉,擂茶则是要先用陶制的擂钵,将茶叶花生芝麻等五谷杂粮原料用木棒研磨成细粒状,再冲入热水调匀,加入米籽后食用。抺茶冲好后虽然有绵密泡沬,但基本上茶汤还是偏清水状。[56]

擂茶饭

[编辑]

擂茶饭既从擂茶演化而来,它当然少不了一碗擂茶茶汤,将花生、芝麻、茶叶、白胡椒、薄荷叶、九层塔等盛放在钵中,擂磨成细粉,再用开水冲泡饭即成。颜色碧绿如青苔,味道苦中带香。[57]

风俗

[编辑]

上灯

[编辑]

上灯,又称赏灯、响灯、添灯、庆灯、张灯,即将灯笼挂起之意,由于客家方言灯与丁谐音,喻示人丁兴旺、名利两全。上灯习俗是新生婴儿进入本宗族的一种仪式,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礼仪。据祝枝山手写《正德兴宁志稿本》记载,早在明代梅州兴宁就有元宵上灯的习俗。客家上灯习俗的核心是祈求子嗣繁盛,同时还具有民俗意涵,折射出人文精神。[58]

郎名

[编辑]

在客家人的族谱中,常看到其先祖的名字除了姓名法号之外一般都会有郎名。在时期郎名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习惯。《礼记.檀弓》“幼名,冠字”这些郎名五花八门,如高千郎、成宗郎、铁三郎、六十六郎、仕九郎等。如在《水浒传》中的武二郎、武大郎、宋三郎等。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指这种情况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吴王有个女儿就取名二十。而唐代李白又称李十二,杜甫又称杜二,延续至宋代仍颇为盛行。如苏辙又称苏二,秦少游又称秦七,欧阳修又称欧阳九等。[59]

夜嫁

[编辑]

客家人的夜嫁传承自昏礼,在古代婚嫁都会在夜间进行,有阴阳含义。《墨子‧非儒下》“昏礼威仪,如承祭祀。”昏礼在五礼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南北朝以前的婚礼,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黄昏,新郎身穿爵弁服,随从一律著黑,迎亲马车也漆成黑色。无鼓乐,男女双方亲友均不贺。[60]

春秋二祭

[编辑]

春、秋两季进行的祭祀活动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随著时代变迁以及礼教的发展,清明节重阳节祭祀,渐渐成为传统习俗。按照传统,以三牲酒礼、果品及各款纸品拜祭先人,祭祀后共享祭品。春祭即立春清明之间扫墓祭祖,春天刚到来的时候以隆重的仪式进行春祭,追忆祖先的恩赐,期望祖先保佑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在立秋进行的秋祭活动主要是清理墓地杂草、泥土等,由于立秋时节天气较炎热,正值农作物收成期,秋祭通常在中秋节前几天才开始,至重阳节结束。[61]

节日

[编辑]

天穿日(客家日)

[编辑]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在广征客家人士意见后,宣布将具客家独特性的“天穿日”(农历正月二十)订为中华民国全国客家日[62]

三重日、月忌日

[编辑]

江西省宁都县的客家人则认为正月初三俗称“三重日”,正月初五俗称“月忌日”,亦说是“米谷神生日”,所以这两天都忌做“始发饭”,也不宜出门。

入年架和出年架

[编辑]

年二十五称“入年”。从此人们开始像打扮新娘出嫁一样打扮过年。人们开始购买年货、宰猪、蒸甜粄。村中小孩开始敲锣打鼓。屋旁属于自己的竹木要贴上红纸,以示喜庆。要到自己家祖的坟地上烧香卦纸纪念。挂纸一般是红纸,但也有挂“旺子纸”的。“旺子纸”是由草纸滴上鸡血而成,因鸡血在当地称“鸡旺子”故称为“旺子纸”,表示保佑子孙财丁兴旺。挂纸必须在年二十七前完成,传说阴间最后一次墟日是年二十七,过了这一天,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了。这可能与本地水口墟逢一、四、七墟期有关,而年二十七便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墟日。初五又称“出年架”,表示年已过完了。[63]

义民节

[编辑]

义民爷台湾民间信仰,祭祀在械斗民变战争中,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民军。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为“义民节”。(因在台湾叛乱起事的多为福建漳州泉州后裔,客家村庄多附和官军、协助官兵镇压叛军,故多被嘉封义民。)

信仰

[编辑]

客家人所信仰之神祇,多为道教佛教儒教中的神祇。除了玉皇大帝关圣帝君|真武帝君锺馗帝君文昌帝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妈祖城隍等汉人共通的神祇以外,他们亦奉祀若干特别的地方神祇。

福德伯公庙内的土地伯公神位和土地龙神神位
土地伯公汉人共通的信仰,客家人更视为乡土神
土地龙神神位
三界公汉人共通的信仰,客家人也视为乡土神
观音菩萨汉人共通的信仰,闽西永定客家人也视为乡土神
义民爷神位
定光佛闽西汀州客家人的高僧信仰
惭愧祖师粤东客家高僧信仰
三山国王主要是潮州福佬人畬族的信仰,客家人信仰的部分只有潮州、漳州南部(平和东山云霄诏安四县)、部分嘉应州和部分惠州的客家人信仰
  • 土地伯公:汉族民间信仰普遍的神明之一,客家人普遍视为乡土神,在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求财、保平安、保农业收成之意。
  • 义民爷:义民本义为义勇之人民,在动乱时代人们为感谢对维持地方秩序,捍卫族群利益而牺牲的成员,遂立祠、庙等供奉。
  • 三界爷:即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
  • 龙神:一种守护地脉之神,也是风水学家重视的神祇。在华南普遍有此样的信仰。
  • 三山国王潮州惠州(部分地区)和梅州(部分地区)客家人的信仰,三山国王实指现广东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独山的三位山神。
  • 五显大帝:闽南漳州诏安客家人的信仰,现今在台湾的彰化、台中、云林、屏东、台北、宜兰、台东等18个县市,共有从诏安分香的五显宫或五通宫,目前彰化大村乡、员林镇、埔心乡、溪湖镇等4个乡镇,共有10个庄头,为轮流值年炉主,故依帝别划分奉祀区域。
  • 惭愧祖师:又称荫林山祖师,为粤东客家高僧信仰。惭愧祖师乃唐代福建沙县人,俗姓潘,名了拳,佛教高僧,因将圆寂时,认为一世未能广度众生,心觉惭愧,令弟子在自身的灵骨塔写上“惭愧”两字,故称“惭愧祖师”。
  • 定光古佛闽西汀州客家人的信仰,定光大师是五代末、宋初的高僧,十一岁时出家,十七岁得道,有许多神妙事迹,如以法术除蛟、伏虎等。在宋太宗淳化年间圆寂,享寿八十二。民众尊称其为定光古佛。

活动

[编辑]

世界客家博览会

[编辑]

世界客家博览会是首次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于2023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于桃园市举办,主题是Travel to Tomorrow。透过世界客家博览会,反映客家移民在全球各地的在地化及多样化经验,更能够把台湾客家在自由民主环境中的文化创造力、创新力,推向全球客家世界。[64][65]

深圳客家文化节

[编辑]

深圳客家文化节是深圳市创办的品牌文化活动。[66]活动由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具体承办,坚持市、区联动,并积极吸纳全市相关文化机构和单位加盟,整合资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使深圳客家文化节常办常新。[67]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8]为弘扬深圳客家文化,深圳市建立了客家博物馆,成立了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并积极开展两岸及海内外客家文化交流活动。自2006年以来,深圳连续举办了多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69]

客家花卉

[编辑]

桐花大都生长在丘陵地区,不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客家人都以油桐树为经济作物,所以油桐树与客家人的渊源深厚,而油桐花生命力强,也被用来描述性格节俭、坚毅的客家人。近年来,台湾地区举办许多客家桐花季,作为振兴客家地区观光方法之一。

推广场所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资料

[编辑]
  1. ^ 北京電影學院葉風博士參觀鄂南文化展覽館. 2021-04-07.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2. ^ 地規191/192/193班人文地理實習DAY2. 2020-10-14.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3. ^ 漢劇. 中国戏曲网.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4. ^ 新時代廣東漢劇再起航!梅州發起五省漢劇申報世界「非遺」. 南方网. 2019-12-26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5. ^ 廣東漢劇. 广东省博物馆. 2016-06-06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6. ^ 「南國牡丹」——廣東漢劇. 大埔县人民政府. 2013-04-18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7. ^ 廣東漢劇.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8. ^ 廣東漢劇. 戏剧网. 2008-03-06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9. ^ 廣東漢劇簡介.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10. ^ 廣東漢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11. ^ 11.0 11.1 邱慧龄:《茶山曲未央:台湾客家戏》,商周编辑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2. ^ 肖东发主编;袁凤东编著.形胜之区 江西文化特色与形态:现代出版社,2015.04:第152-157页
  13. ^ 存档副本. [202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14. ^ 存档副本.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15. ^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16. ^ 江西老表抬故事. 镇海新闻网. 2009-02-12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17. ^ 國家級非遺深圳沙頭角魚燈舞傳統藝術重放異彩. 深圳文明网. 2013-12-25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18. ^ 舞魚燈盼豐年. 江西日报. 2018-03-13. 
  19. ^ 饒平布馬舞_非物質文化遺產_民間舞蹈. 中国文物网. 2017-05-25. 
  20. ^ 創意飛安航空城市桃園機場飛安宣導活動大會. 桃园国际机场. 2014-05-30. 大会活动由桃园县中平国小以“布马传艺”揭开序幕,客家特色与原乡精神融合的舞步,配上大锣鼓与唢呐的乐曲,生动活泼、柔中带刚的性格,呈现了布马舞艺术优美、生动的内涵与风格。 
  21. ^ 走古事:奔跑著的客家狂歡節. 中国新闻网. 2017-02-11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22. ^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閩西客家春耕習俗. 连城县人民政府. 2019-07-19. [失效链接]
  23. ^ 中秋節—大坑舞火龍.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20-10-12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24. ^ 上杭縣文化館. 闽西客家船灯.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25. ^ 姑田游大龍. 香港文汇报. 2012-11-06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26. ^ 客家麒麟及功夫文化耀香江. 香港文化节网. 2017-10-21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27. ^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20-10-12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28. ^ 客家青獅-百年技藝 傳承不息. 光明网. 2020-04-24. 
  29. ^ 客家五經魁、客家拔龍和客家二人轉. 清流新闻网. 2015-11-13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30. ^ 舞貔貅.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 2018-10-26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31. ^ 寧都劉坑:竹馬燈舞舞動鄉村. 客家新闻网. 2018-12-14. [失效链接]
  32. ^ 中國杯花舞之鄉. 兴宁市文明网. 
  33. ^ 落地金錢. 平远县人民政府. 2020-04-16. 
  34. ^ 浦北客家儺戲. 中国评论新闻. 2007-03-20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35. ^ 詔安文化節表演做準備學童自制開口獅. 新浪新闻. 2020-09-03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36. ^ 大坪馬燈舞簡介. 兴宁市文明网. 2015-06-17. 
  37. ^ 天人合一的藝術奇葩——探訪石城硯的詩情畫意. 人民网. 2013-07-01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6). 
  38. ^ 章貢區客家竹雕.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14-01-17. [失效链接]
  39. ^ 五華石雕. 广东省文化馆. 2018-01-16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40. ^ 玉扣紙:像蔡倫一樣造紙淘汰還是拯救?. 中国新闻网. 2009-11-23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41. ^ 豐順埔寨紙花技藝. 广东省文化馆. 2018-01-30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42. ^ 興寧版畫——鐵筆刻出文化名片. 客家新闻网. 2019-11-20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43. ^ 林寨四角樓別具特色的客家圍屋. 古建中国. 2018-01-24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44. ^ 梅州圍龍屋聚族而居的理想. 中国国家地理网. 2018-03-12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45. ^ 祠堂: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7-28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46. ^ 贛南客家匾額習俗:歷史悠久崇文重教凝聚深厚文化. 中国小康网. 2017-09-25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47. ^ 仁敦岡書室. 古物古迹办事处. 2020-09-23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48. ^ 客家飲食文化:古代中原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政府. 2018-06-12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49. ^ 孫潤田-客家飲食文化發端於中原. 开封新闻网络. 2014-07-18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50. ^ 九大簋喜迎狗年傳統與創新的客家菜. 大公报. 2018-02-08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51. ^ 盆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52. ^ 千年生魚膾,梅州草魚王——央視播出的梅州魚生成了「網紅」. 梅州日报. 2018-04-16. [失效链接]
  53. ^ 來吃生魚片、鮮牛肚,清爽一夏!. 南方都市报. 2018-07-31. [失效链接]
  54. ^ 客家茶果. 坪山区人民政府. 2019-01-01. [失效链接]
  55. ^ 清明食俗——清明果. 中国网. 2008-03-21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 
  56. ^ 看上一道客家茶湯. 客家委员会.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57. ^ 擂茶飯蔬菜的狂歡節. 联合早报. 2019-05-14. 
  58. ^ 上燈:客家人的人文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2-22 [201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59. ^ 客家「郎名」與「法名」. 刘氏文化网. 2018-12-03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60. ^ 婚禮源自「昏禮」.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61. ^ 生活點滴:故鄉的「春秋兩祭」. 文汇报. 2017-04-15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62. ^ 農曆正月廿日全國客家日.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4). 
  63. ^ 今日入年驾!这些客家习俗你知道吗?-腾讯网. new.qq.com.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64. ^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在桃園 總統: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客家 讓臺灣成為世界客家的文化首都.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65. ^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總統府特展」1月16日開展 邀請大家共下來看展.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66. ^ 2020深圳民間文化週暨第十四屆客家文化節開幕. 2020-11-06 [202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深圳市人民政府 
  67. ^ 深圳市客家文化節開幕. 2017-12-06 [202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68. ^ 市第十屆客家文化節龍崗閉幕. 2016-12-19. 深圳市人民政府 
  69. ^ 濱海客家人的深圳故事. 2016-11-23 [2022-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中国文明网 

研究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