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家堡垒 (瑞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土堡垒防线图

瑞士国家堡垒(防线)(德语:Schweizer Reduit ;法语:Réduit national  ;义大利语Ridotto nazionale  ; 罗曼什语Reduit nazional ) 是瑞士政府应对外国入侵的防御计划,在二战时用于对付可能的德国入侵。 “国家堡垒”一词原指1880 年代的 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保护瑞士中部山区,为撤退的军队提供防御性避难所,是瑞士公共防御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国家堡垒分布在阿尔卑斯山上,位于工业化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外,包括一系列分布广泛的防御工事。以圣莫里斯、圣哥达和萨尔甘斯的堡垒建筑群为中心,主要防御德国意大利之间的高山路口。国家堡垒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但被规划为一个几乎坚不可摧的防御综合体,通过控制主要的山口和铁路隧道,防止侵略者使用重要的交通设施,通过或穿越阿尔卑斯山。虽然国家堡垒从未受到实战检验,却建立起无畏强敌的形象,成为瑞士的精神象征之一。

卢森德罗湖旁边的伪装105口径大炮,射程可达17公里 。

历史

[编辑]

瑞士战备

[编辑]

因应德国在欧洲的扩张,瑞士开始增加国防预算并修筑防御工事。瑞士国家银行在苏黎世的黄金储备转移至圣哥达山口伯恩[2]因应国内低迷的士气,政府开始推动“精神国防”。1938年11月瑞士政府已公告战争时期的预备措施[3]。在1939年八月二十八号,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前,瑞士议会发动部分动员。九月一号中午,战争正式爆发时,国会发动总动员。

八月三十号,议会选举吉桑(Henri Guisan)将军为上将[注 1],官拜瑞士国军总司令。吉桑具有右派倾向[注 2],但仍主张抵抗入侵,甚至与法军密谋合作。[4]当时他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不信任政客,另一方面又得预防敏感的资讯落在军中亲德派的手里。[5]


吉桑计划

[编辑]

吉桑认识到瑞士在装备和人力方面的资源有限。他提议在边界破碎的地形中采取延迟策略,尽可能长时间地将入侵部队挡在中央高原的开阔地区之外,以便有序撤退到安全的阿尔卑斯山周边。一旦撤退到阿尔卑斯山,瑞士政府就可以长时间躲藏。边境防御工事得到了改善, 西南部的圣莫里斯、中部圣哥达和东北部萨甘斯 被确定为侵略者进入阿尔卑斯的主要入口。虽然圣哥达和圣莫里斯已有设防,但由于莱茵河沿岸的湿地排水计划,已可以轻松进入萨甘斯的东部阿尔卑斯门户。 [6]

关于防线的范围仍有争论,德语州的官员主张建立更小的防线。 吉桑的参谋长 Samuel Gonard 上校提出纵深防御的方案,1940 年 6 月法国沦陷提供了额外的压力。 6 月 23 日,法国投降两天后,边界区被缩小,以支持陆军阵地。军队转移到国土的中心,使工业和人口中心不受保护。最终的计划于 1940 年 7 月 12 日通过,确定了有组织的撤退到阿尔卑斯山进行无限期的抵抗。 1940 年 7 月 25 日,被德国意大利包围后,瑞士公布防御计划,规定在轴心国发动袭击时退到阿尔卑斯山,并在必要时摧毁所有进入点。 [7]高阶军官在瑞士建国之地鲁特利举行会议,公布国土堡垒计画。会中吉桑向所有指挥官说:“我决定在建国的圣地,用军人的身份向你各位发言,以解释局势的严峻。我们在历史的转捩点,国家在存亡危急之秋。[8]

Wsg an Bev IMG 1734瑞士政府的战争训令:第一条、瑞士将尽力抵抗至最后;第二条、所有议会或军队投降的新闻皆是敌方假消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瑞士自40年七月起,陆续将五个师转移至堡垒防线中[注 3],八月防御工事完成后,共有六个师,41年五月再将最后三个师移入防线中。[9] 1941年4月德国和意大利迅速占领南斯拉夫希腊,证明较低的山脉对德军机动性几乎没有障碍。堡垒战略于 5 月 24 日得到强化,瑞士进入总动员,此前只有三分之二的军队被动员。瑞士认为,由于缺乏强大的装甲部队,撤退到堡垒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在中部高原的行动都只是拖延。遭到袭击时,只会保卫高阿尔卑斯山,以及重要的跨山公路和铁路线。作为最后手段,军队会摧毁关键的桥梁和隧道。该计划将放弃人口稠密的低地及经济中心,剩下的轻装部队及民兵负责保护平民,并在被入侵时摧毁自己的建设。

苏费尔斯中的伪装步兵防御工事(左侧机枪堡垒、右侧反坦克炮、房屋和连接隧道)

在 1940 年,瑞士人完全被轴心国包围,因此实际上受到德国和意大利的摆布。堡垒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威慑战略,加上经济方面的让步,希望令入侵的成本会高于收益。然而若非入侵苏联以及诺曼底登陆,希特勒明显打算入侵瑞士。 [10]相对的,瑞士虽然在名义上保持中立,却在暗地里与交战两方联系。吉桑曾亲自密会美国的驻外武官,介绍瑞士的防务,更不先知会便与SS将军Walter Schellenberg会面,引起议会谴责[5]

40年六月,英国预期瑞士将被征服,对其发布出口禁令。驻瑞公使则向外相艾登评估到:“综观地理、经济、军事上的条件,这个微小却有活力及受教的国家,可以在被攻击时,奋力保护自己传统上的独立。”。[11]蒙哥马利则认为国家堡垒不切实际,只要德军攻击被留下的平民,瑞士军就会离开防线战斗。[12]

二战后

[编辑]

由于防范苏联的必要,大部分防线直到冷战结束仍为军事机密。后逐步开放,作为观光景点、仓库或机房使用。

圣莫里斯要塞

[编辑]
隐藏炮台, Fort du Scex
辛普隆之鹰

圣莫里斯要塞在法语区的圣莫里斯,是三座主要要塞中最西的。主要用于防止来入侵者自法国进入阿尔卑斯山中央,另也确保敌人无法从大圣伯纳山口辛普隆山口进入洛桑。要塞本身并非单一的结构,而是分布在隆河上游河谷各处,约十公里长的防线。此处河谷平均约1.5公里宽,两旁则是峭壁,其上凿出许多碉堡,再往上则有缆车或登山火车连结。[13]

今日部分堡垒如Fort du Scex及Fort de Chillon已开放参观。

西庸堡

[编辑]

西庸堡(Fort de Chillon)位在圣莫里斯防线的入口,在莱芒湖东端,洛桑以东26公里处,目的在防止来自莱芒湖北部的入侵。二战时约有130人驻守,本身另外有九个碉堡保护。[14]

萨甘斯要塞

[编辑]

1934年起,在萨甘斯修建防御工事被视为首要事务,但直到1938年德国并吞奥地利后才开始进行,且整个战争期间仍在增建。[14]

施尔堡

[编辑]

Schollberg

安施坦堡垒

[编辑]

Ansstein

富尔格

[编辑]
富尔格送弹器

Furggels,被称为山中战舰[15]

富尔格一O五装甲炮
富尔格寝室

圣哥达要塞

[编辑]

艾罗洛防区

[编辑]
艾罗洛堡垒


圣哥达山口防区

[编辑]
位于 Buochs的幻象3型战斗机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瑞士承平时只有中将作为军团司令,参谋总长亦为中将,只负责确保军队战力。
  2. ^ 战时曾批评政党政治“过时”,战后则因为对墨索里尼的推崇引起争议
  3. ^ 瑞士师通常为一万五至两万人,另有数个万人以上的边境旅。

参考

[编辑]
  1. ^ Rapold, Hans: Die Entwicklung der schweizerischen Landesbefestigung von 1815 bis 1921. in: Die Geschichte der schweizerischen Landesbefestigung, Zürich 1992, S. 11–54, hier S. 39.
  2. ^ National Defense Speeded by Swiss by C.L. Sulzberger in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4, 1938. page 16.
  3. ^ Organ der Wehrmänner aller Grade und Heersklassen. Weisungen an die Bevölkerung für den Kriegsfall. Der Schweizer Soldat. 1939-11-09: 67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4. ^ Olivier Pauchard; Jessica Dacey. Swiss national hero seen in a new light. Swiss Info. Swiss Info.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5. ^ 5.0 5.1 photo censorship of general guisan.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6. ^ Kauffmann, p. 153
  7. ^ Kauffmann, p.159
  8. ^ Guisan. Rapport du General Guisan a l'Assemblee Federale sur le Service Actif, 1939-45. Bern, Switzerland. 1946: 203. 
  9. ^ Edgar Bonjour: Geschichte der schweizerischen Neutralität. Vier Jahrhunderte eidgenössischer Aussenpolitik. Band 9: Dokumente. 1939–1946. Helbing und Lichtenhahn, Basel u. a. 1976, ISBN 3-7190-0677-8.
  10. ^ Let's Swallow Switzerland by Klaus Urner (Lexington Books, 2002).
  11. ^ Stamm, Frey, Greminger, Wanner: Dignity and Coolness. Verlag Merker, Lenzburg 2004, ISBN 3-85648-126-5
  12. ^ Markus Heiniger: Dreizehn Gründe. Warum die Schweiz im Zweiten Weltkrieg nicht erobert wurde. Limmat, Zürich 1989, S. 171.
  13. ^ Moret, J.-C. Le secteur central de St Maurice - Le concept. Association Fort de Litroz. [5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法语). 
  14. ^ 14.0 14.1 J.E. Kaufmann; H.W. Kaufmann. The Forts and Fortifications of Europe 1815- 1945: The Neutral States: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and Switzerland. 美国. 2014-12-19: 185. ISBN 9781783463923. 
  15. ^ Kauffman et. al. 2014,第186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