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和平岛

坐标25°09′39″N 121°45′50″E / 25.16083°N 121.76389°E / 25.16083; 121.763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平岛
社寮岛
和平岛与远方的基隆屿
和平岛在台湾的位置
和平岛
和平岛
和平岛的位置
自然地理
地图
坐标25°09′39″N 121°45′50″E / 25.16083°N 121.76389°E / 25.16083; 121.76389
所处海域基隆港东北
总面积0.663平方千米(0.256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61米(200英尺)
最高点东炮台山
管辖
 中华民国台湾
基隆市
中正区

和平岛是座落于东海的岛屿,位处基隆市中正区基隆港东北方,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相隔仅有75公尺,其以台湾第一座跨海大桥“和平桥”连接。岛上的原住民巴赛族称此岛为“tuman”,汉人入垦后则称为“大鸡笼屿”或“大鸡笼山”。1870年代,为了与东北方海上的“小鸡笼屿”(即今基隆屿)区隔以免混淆,改名“社寮岛”(又称社寮屿);战后改为现名[1]。其为北台湾最早有西方人足迹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汉人入垦所在之一。

历史

[编辑]

早在汉人来到以前平埔原住民巴赛族鸡笼社就已住在该岛,16世纪汉人航海时称该岛为大鸡笼屿西班牙统治时期西班牙人在和平岛筑城,称为圣萨尔瓦多城,清代时汉人又因住在岛上的平埔族关系称该地为“社寮”,日治时代行政区为社寮町(日语:社寮町しゃりょうちょう Sharyōchō),但是岛名仍称“社寮岛”。

战后不久,二二八事件期间,国民政府率领国军对各地进行大规模清乡,其中社寮岛在军队的武力扫荡下,岛上遍地死尸,史称“社寮岛事件”。当时岛上还具有琉球人的聚落,其中约有三十馀名琉球居民,连同当地的台湾居民,在国军的扫荡中枪决遇害。[2]

关于战后改为“和平岛”的原因众说纷纭,经典杂志记者裴凡强表示,一说是因为此地自明末以来常有战乱,如今为祈求和平,而称为和平岛;另一说是二二八事变时,社寮岛沦为刑场,后易名为和平岛,希望从此杀戮不再[3]。文史工作者潘江卫表示,“和平”之名是基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基隆市街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命名,顺序从市中心往港外做规划。1946年1月中正区成立,有22里,有社寮里、和寮里、和平寮里,也有和一路、平一路,并出现和平岛说法,由此看来,社寮岛改名和平岛,日本时代建造的基隆桥,改为和平桥,都在二二八事件之前。[4]

和平岛的联外交通藉著和平桥与基隆市区连接。和平岛全岛原分为和平岛本岛(旧社寮岛)、桶盘屿中山仔岛三大部分,和平岛本岛西边以人造堤防与桶盘屿相连、西北则以明德桥与中山仔屿相接,目前三岛屿已全部连为一体。

和平岛的海岸以海蚀景观闻名(节理〖豆腐岩、柱状玄武岩〗、“千叠敷海蚀平台),这些区域曾被列为军事管制区,现在已开放为海滨公园。

和平岛当地文史工作者的考证,连接和平岛与基隆市区的和平桥,结构上极可能是台湾历史上最早建造的第一座钢筋水泥桥,但现有的桥梁已非当年的古桥所以无法考证。

海滨公园内的海岸,有一处“蕃字洞”的历史遗迹。洞内岩壁曾刻有荷兰文字,岩石属于砂岩,毗邻海边,几百年来受强劲的东北季风吹袭,洞内文字已风化剥落,原有荷兰文字早已消失。这里又曾被和平岛的国军利用做为碉堡,加上历年来好奇一游的游客触摸及涂鸦,或有故意涂写外国文字,以混淆视听。蕃字洞的传言是否属实,已难考证。

2004年2月28日,有两百万台湾民众参加、相连500公里至屏东佳冬乡的“手牵手护台湾”活动以和平岛为北端。[5][6][7]

自然环境

[编辑]

地质

[编辑]
和平岛公园皇帝殿

和平岛海岸受强烈海蚀作用,海蚀地形发达,有蕈状石、豆腐岩、海蚀平台与海蚀崖等。地层多是大寮层的厚层砂岩,与陆地相连之处被侵蚀成为海沟,因此和平岛实为一岛屿。[8] 和平岛之海蚀平台向海缓缓倾斜,低潮时面积约有1万平方公尺,涨潮时多没入海中,平台之砂岩有时呈棋盘式节理格子状的“豆腐岩”,日人称之“千叠敷岩”,乃千张塌塌米海蚀平台之豆腐岩之意。[9]

植物

[编辑]
  • 基隆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 keelungensis):和平岛特色植物,叶面疏毛为特色。
  • 滨槐(学名:Ormocarpum cochinchinensis):台湾稀有及濒危植物
  • 基隆泽兰(学名:Eupatorium luchuense var. kiirunense):为菊科泽兰属下的一个变种

历史建筑

[编辑]

和平岛龙目井(和平岛红毛井)

[编辑]

和平岛龙目井创建于1626年,日治时期在1935年筑大基隆桥后,更将龙目井加盖一个半圆拱形的水泥遮顶,2006年基隆市政府公告登录和平岛龙目井为基隆市历史建筑。[10]当地居民现在依然有在使用。

社寮东炮台

[编辑]

社寮东炮台的历史可追溯至荷西时期,最早为西班牙荷兰人的战争根据地,于1626年即开始建立炮台,清治时期时是清法战争的战备炮台,1886年刘铭传再度兴建社寮炮台;于日治时期之后,由总督府筑城部基隆支部于1901年开始改筑,1903年完工,1907年又改建社寮炮台,至1924年完成,为基隆要塞十大炮台之一,2004年基隆市政府公告指定社寮炮台为本市市定古迹。[11]

和平桥

[编辑]

和平桥台湾第一座跨海大桥,位于基隆市中正区,连接台湾本岛基隆市和平岛。建于1934年(昭和9年),全长约75公尺,今日所见之桥体已经过重建。

景点及重要设施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书目
引用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