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叙利亚内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叙利亚内战
伊拉克内战伊朗—沙特阿拉伯代理人冲突[4][5][6]第二次冷战[7]波及,是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冬的一部分

局势图:

叙利亚过渡政府


北部和东部叙利亚民主自治行政区(罗贾瓦)


其他:

  俄罗斯占领
  美国占领
  未确定/混合占领
日期2011年3月15日至今
(13年11个月)
地点
叙利亚(曾扩散至邻国)
结果

进行中

参战方
 伊朗(–2024年)
 俄罗斯
(2015年–2024年)
 真主党(–2024年)
叙利亚过渡政府(2024年成立)[a]
 土耳其(2016年–)[b]

叙利亚救国政府沙姆解放组织,2017年–2025年解散)[c]
叙利亚临时政府叙利亚国民军,2017年–2025年解散)[d]
叙利亚自由军(2015年–)
联合特遣部队—坚决行动[e]
(2014年–)
 阿尔盖达组织[1][2]

努斯拉阵线[f]
(2012年–2016年)
征服沙姆阵线(2016年–2017年)

宗教守护者组织英语Hurras al-Din[g]
(2018年–2025年)[3]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f]
(2013年–)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阵亡:

美国陆军 肖恩·麦克法兰英语Sean MacFarland[20]
(联合特遣队司令)
兵力

叙利亚武装力量:212,000(2019年)[27]

安全总部英语General Security Directorate (Syria):8,000[28]

国民警卫队:100,000+[29]

真主党:6,000-8,000[30]

复兴旅:7,000[31][32]

俄罗斯:4,000名士兵[33]与1,000名承包商人员[34]

伊朗:3,000-5,000[30][35]

法蒂玛旅:10,000-20,000(2018年)[36]

其他盟友:30,000[30][37][38]

自由叙利亚军:40,000-50,000[39]

伊斯兰阵线:60,000[40]

其他盟友:80,000+[41]


沙姆解放组织:约30,000-40,000人(2017年)[42]

其他盟友:8,500+

人民保护部队和妇女保护部队:57,000-60,000[43][44]

叙利亚阿拉伯联盟:4,000(宣称)

叙利亚人军事委员会:2,000[45]

革命者军英语Army of Revolutionaries:3,000[46]

200,000(库尔德人宣称,2014年)[47]
31,000(2014年12月)[48]

10,000(2022年)
伤亡与损失

叙利亚政府
91,267-103,670名士兵阵亡[49][50]
52,568-67,242名民兵阵亡[49][50]
4,700名士兵和民兵及2,000名拥护者被俘[49]
真主党
1,712-2,000人阵亡[49][51]
俄罗斯 俄罗斯
约137人阵亡(截至2019年5月的官方数字)[52],另有至少266名承包商人员丧生[53]

其他非叙利亚籍战士
8,628人阵亡[49](包括伊朗指挥的部队)
122,539-163,543名战士阵亡[d][49][50]
979名示威者丧生[54]

罗贾瓦 罗贾瓦
14,114人阵亡[55][56][57]


联合特遣队-坚决行动
13人阵亡[58][59][60][61]
伊斯兰国
45,000+人阵亡(数字包括在伊拉克被杀者,据2016年8月美军宣称)[62]
16,089+人阵亡(据叙利亚武装力量与人民保卫军)[63][64][65][66]

306,887名由联合国记录的平民死亡(包括3,284名外籍人士;多为巴勒斯坦人)
100名其他外籍士兵阵亡
黎巴嫩 60,伊拉克 16,土耳其 17,约旦 7)


总计死亡人数
499,657610,000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估计于2022年3月)[67]
580,000(叙利亚政治研究中心估计于2022年1月)[68]


7,600,000流离失所联合国难民署估计于2015年7月)

6,600,000沦为难民(联合国难民署估计于2021年3月)[69][70][71]

叙利亚内战是叙利亚持续的多边冲突,涉及各种国家赞助和非国家行为者。2011年3月,民众对巴沙尔·阿萨德统治的不满引发了叙利亚各地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和民主集会,作为该地区更广泛的阿拉伯之春抗议活动的一部分。经过政府安全机构数月的镇压,自由叙利亚军等各种武装反叛团体开始在全国各地形成,标志着叙利亚叛乱的开始。直至2012年年中,叛乱已经升级为一场全面的内战。

阿拉伯之春示威潮及对专制政府长期不满的影响,2011年3月15日起叙利亚开始爆发要求总统阿萨德辞职的反政府抗议活动。随后抗议活动遭到严厉镇压,演变成武装冲突。[72][73][74]叙利亚国内外多股势力卷入进了武装冲突,主要有以叙利亚武装部队及其盟友为代表的叙利亚政府(阿萨德政权)及与之相对的主要由政治光谱各异的亲民主、民族主义反对派组成的叙利亚临时政府。另外还有以沙姆解放组织为首的逊尼派伊斯兰叛乱组织组建的叙利亚救国政府及主要由库尔德人组成、事实上自治的地方性民联势力罗贾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伊斯兰极端宗教组织,如和基地组织有关联的征服沙姆阵线伊斯兰国等。

叙利亚反对派的代表性政治组织为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叙利亚临时政府,主要武装组织为自由叙利亚军。阿拉伯联盟和海湾组织与57国伊斯兰世界组织相继开除阿萨德政权成员资格,并承认叙利亚反对派为合法代表。另一方面,宗教色彩强烈的伊斯兰主义武装组织、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伊斯兰恐怖组织以及寻求摆脱外族统治的库尔德人武装组织也趁机在叙利亚崛起。据2013年12月报道,相信有多达1,000个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团体存在。[75]部分反政府武装团体之间不时发生武装冲突,让叙利亚局势更加混乱。 叛军于2013年占领了拉卡地区首府,并于2015年占领了伊德利卜。因此,伊朗俄罗斯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发起了单独的军事干预,以支持叙利亚政府,改变了冲突的平衡。到2018年底,除伊德利卜地区部分地区外,所有叛军据点都落入政府军手中。 至2024年12月,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其家族成员流亡莫斯科,复兴党政权正式垮台[76]

在这场内战中,伊朗俄罗斯真主党大力支援叙利亚政府[33][30][35],其中俄罗斯更是自2015年9月起开展空袭和地面行动。而2014年成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宣布以打击伊斯兰国为目的开展了主要是针对政府、亲政府目标及伊斯兰国的空袭活动,并部署了特种部队和炮兵部队在陆地上与伊斯兰国交战。自2015年以来,美国在物质、财政和后勤方面支持北部和东部叙利亚自治行政区政府及其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而土耳其自2016年以来则派出部队与叙利亚民主力量、伊斯兰国和政府军作战,但同时也积极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占领了叙利亚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并涉入了许多陆地作战行动。内战在2012-2017年时达到高峰,其后暴力冲突有所降低,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77][78]

叙利亚内战已持续十余年,导致超过至少50万—61万人死亡,已成为21世纪第二次刚果战争之后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79]。联合国报告称,叙利亚政府军及叙利亚反对派均犯下了包括谋杀、法外处决、酷刑等侵权行为在内的战争罪行。[80]

背景

[编辑]
叙利亚示威地图,2011年3月20日

叙利亚概况

[编辑]
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右)与他的弟弟里法特·阿萨德(左)在一起,两人是哈马大屠杀事件的主谋。

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成功夺权后,同年3月8日复兴党也很快通过军事政变掌握了叙利亚的政权。尽管国内的权力发生了改变,但是复兴党通过“1966年行动” 和“1970年叙利亚校正革命”,使该党成为叙利亚唯一的执政党,在叙利亚人民议会里不存在多党选举。[81]

1970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哈菲兹·阿萨德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此后直到2000年去世他统治的这30年里,他一直禁止任何反对党(后来有许多新建的党派被当局宣布是非法组织)或非执政党候选人参与任何选举活动。哈菲兹死后,由于他的遗愿,其未到法定总统年龄的儿子巴沙尔·阿萨德通过修改宪法继任为总统,巴沙尔本身是个医师,会讲英语法语,并有一位英国出生的妻子(阿斯玛·阿萨德),2000年1月有过一次关于政治和社会方面重要改革内容的“大马士革之春”的辩论,他被人认为具有迫切的改革愿望。

叙利亚自从1962年就一直处于紧急状态法的管理之下,这项法令禁止群众集会和组织运动;当局也有权盘问任何人,并监督私人通讯和审查媒体。因此该法导致叙利亚公民大部分的宪法权利事实上的缺失。叙利亚政府以与以色列交战来为紧急状态法的实施进行辩护。

1976年开始的伊斯兰势力叛乱持续了六年,1982年2月发生在西部城市哈马哈马大屠杀成为这些事件的一个高潮:哈菲兹·阿萨德将叛乱归因于是哈马的穆斯林兄弟会发动的,对哈马的逊尼派穆斯林实施了焦土政策,派出军事力量进行了镇压,导致一万多人到3.8万人被杀。[82][83][84][85][86]

2004年东北城市卡米什利库尔德人发动了反政府的暴乱。暴乱开始于一场混乱的足球赛,当时一些人挥舞着库尔德旗帜,后来比赛演变为一场政治冲突。此后数月,叙利亚警察与当地的库尔德人和阿拉伯部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对峙和冲突,造成至少30人死亡,[87]有人宣称死亡数字是100人。[88]

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巴沙尔·阿萨德家族属于阿拉维派教徒(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支派)。阿拉维派仅占叙利亚总人口约6%[89]至12%[90]。不过阿拉维派人士控制着该国的安全部队,叙利亚政府也一直完全依靠着阿拉维派控制的军队来打击反政府的人:巴沙尔的弟弟马赫尔·阿萨德领导着该国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和第四装甲部队,巴沙尔的姐夫阿瑟夫·沙乌卡特(巴沙尔的姐姐布舒拉·阿萨德的丈夫)是军队的副总参谋长。这使得逊尼派民众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怨恨。[91][92]作为该国少数种族的库尔德人也对此产生了许多抱怨和抗议事件。[92]

此外,严重的贪腐现象和失业问题,也是叙利亚民众不满政府的主要原因。[93]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02年叙利亚15到24岁之间的年青人的失业占全国总失业人口的77%,2005年年青人占本国人口的25.4%,年青人的失业率(25%)是成人失业率(4%)的6倍,虽然中东国家年青人的失业率普遍比较高,不过中东国家年青人的失业率平均只是成人失业率的3.3倍,全球平均数字是3.5倍[94]

人权状况

[编辑]

叙利亚的人权状况一直都广泛被一些世界性组织所批评。[95]紧急状态法赋予该国安全部队以极大的逮捕和监禁的权力[96];由于该国实行一党制,所以不存在自由选举;[96]当局也曾经骚扰和关押着一些批评政府的人士;[97]言论表达、集会和结社等公民宪法权利的活动一直被政府所严格控制;[96][97]妇女和少数种族可能也面临歧视性待遇。[96][97]根据2010年人权观察发布的报告,总统阿萨德自上任以来在过去十年所做的改善本国人权状况的做法是失败的,[98]同时该组织声称叙利亚的人权状况是世界上非常恶劣的其中一个。

沙比哈

[编辑]

沙比哈(意思是魔鬼)被认为是巴沙尔的一个堂兄弟Numeer Al Asadis所成立的帮派犯罪组织,他们身穿平民服装但是却经常携带大量武器装备。成员据说超过3,000人,主要由来自于阿拉维派的年轻人组成,据说其中也有一些安全部队士兵(身着平民服装)。但是该组织并不受叙利亚官方承认。[99]一名叙裔美籍活跃人士称该组织的成员为“巴沙尔·阿萨德的民间雇佣兵”。[100]

经济及金融制裁

[编辑]

自2004年起,美国通过《叙利亚责任法案》对叙利亚采取经济制裁措施,大部分含超过10%美国制造的产品被禁止出口至叙利亚。此外,叙利亚多个个人和实体也遭美国金融制裁,包括叙利亚商业银行(叙利亚最大的银行)。制裁的理由包括资助恐怖组织、扩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伊拉克扮演捣乱角色、洗黑钱等等。[101]不过,根据维基解密所公布的美国外交机密文件显示,叙利亚在该区域内的反恐努力方面比美国效率更高。[102]

2011年事件

[编辑]

政府允许该国广播电台播放西方流行音乐,但是如维基百科YoutubeFacebook亚马逊等一些网站一直被该国政府所封锁。到了2011年1月1日,该国公民也被允许到这些网站浏览并注册。[103]不过须注意的是,2007年该国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登记所有在论坛上发言的用户的真实个人信息。[104]

2011年1月31日,《华尔街日报》采访了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他表示现在是时候开始改革了;对于发生在突尼斯埃及也门等国的运动的看法时,他说中东已经到了一个新时代,阿拉伯统治者需要做更多改变以适应民众不断崛起的政治诉求和经济需要。[105][106]

巴沙尔曾表态叙利亚不会受到埃及示威运动的影响。[107]巴沙尔的顾问沙班指责逊尼派教士们煽动了逊尼派民众的叛乱。[108]

气候原因

[编辑]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5年3月2日刊发的一篇论文认为,全球变暖影响下,“新月沃地”自1900年以来气温升高1—1.2℃,降水量减少10%。2007年—2010年,叙利亚发生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摧毁了该国的粮食生产,畜牧业遭受重创,谷物价格上涨一倍,占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四分之一左右的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约三分之一。同时,叙利亚人口大爆发,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0万人猛增至2200万人。

到2011年3月,约150万人被迫从农村地区逃离到城市郊区,而这场社会动荡最终演变为一场内战。[109][110]

进展

[编辑]
2011-2019年间叙利亚局势及外国军事设施


2011年-2013年期间叙利亚内战对峙局势图。(圆圈大小与城镇人口大小成正比)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叙利亚政府”控制的城镇
(拥护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的政府军)
叙利亚 自由叙利亚共和国“叙利亚反对派”控制的城镇
(反对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的反政府军)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库尔德最高委员会控制的城镇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库尔德独立军)
控制情况不明或双军正在交战的城镇

示威与镇压(2011年1月-7月)

[编辑]

2011年3月15日在首都大马士革发生了大型的示威活动,抗议者要求民主改革和释放政治犯。政府对抗议者开火[111],并且有多人被羁押。[112]此次抗议活动是由一群孩童在月初被政府逮捕所引起,他们在德拉的墙上留下“人民希望政权倒台”涂鸦。[111][113]在镇压之后,3月18日的星期五(“尊严星期五”)全国各地爆发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20日,示威者烧毁了一栋建筑物。随后的冲突造成7名警察[114]和15名抗议者丧生。[115]十天后的一次讲话中,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谴责“外国阴谋”,指控以色列为抗议活动宣传。[116]

示威活动在全国蔓延,4月1日的星期五(“烈士星期五”)有超过25万人参加,4月8日的星期五(“反抗星期五”)抗议活动同时出现在十大城市,4月22日的星期五(“伟大星期五”)有二十座城市发生抗议活动。在4月7日前,抗议者的诉求主要是民主改革,释放政治犯,更多的自由,废除紧急状态法,终结贪腐。但4月8日之后,示威口号的重点逐渐转成推翻阿萨德政府。4月25日,叙利亚军队开始在相关城市进行大规模的镇压,使用了坦克、步兵战斗车和炮兵,导致数百名平民死亡。至5月底,共有1,000名平民[117]、150名士兵和警察[118]被打死,数千人被拘留[119];被捕者当中有很多学生、自由派人士和人权倡导者。[120]

明显对抗政府的武装起事开始于伊德利卜省,靠近土耳其的边境城市吉斯尔舒古尔,6月4日安全部队对葬礼游行队伍开枪后,哀悼者放火焚烧建筑物,造成8名安全人员死亡,并且占领一间警察局,夺取武器。随后的日子,暴力持续升级。有未经证实的报导称吉斯尔舒古尔的安全部队有一部分叛变,之后秘密警察和情报人员处决拒绝对平民开枪的士兵。[121]后来,更多的叙利亚示威者拿起武器,也有更多的士兵投靠保护示威者。

冲突中,政府和民众双方都以宣传来巩固他们的论述,并诋毁对方。至2011年7月底,约有1,600名平民和500名安全部队被杀害,13,000人遭逮捕。

起事(2011年7月-10月)

[编辑]

2011年7月29日,7名起事的叙利亚军官成立叙利亚自由军,成员包括前叙利亚武装部队的军官和士兵,目标为联合反对力量“推翻政权(阿萨德政府)”。[122][123]7月31日,被称为“斋月大屠杀(Ramadan Massacre)”的全国性镇压造成至少142人死亡及数百人受伤。[124]8月23日,反政府的组织联合组成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总部设在土耳其,试图组织反对运动。然而,这个包括自由军等各个政治团体的联盟并不是很稳定,流亡人士、草根组织者和武装分子因为意识形态、种族和宗派线分隔成许多派别。[125]整个8月,叙利亚部队突袭各大主要城市和边境,并继续镇压抗议活动。8月底的开斋节庆典被禁止后,安全部队对示威者聚集的霍姆斯德拉大马士革郊区发动攻击。[126]

2011年9月,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组织在各地积极开展叛乱活动。自由叙利亚军和政府军之间主要的冲突发生在拉斯坦。从9月27日至10月1日,政府军在坦克和直升机的支援下,对霍姆斯省的拉斯坦发动大规模攻势,以驱除叛军。[127]2011年的拉斯坦战役是那时政府军与自由军最激烈与最长的战斗。一个星期后,自由军被迫从拉斯坦撤退。[128]为了躲避政府围剿,自由军的领导人上校里亚德·阿萨德撤退到土耳其。[129]许多武装分子逃到了附近的城市霍姆斯

到10月,双方交战一直持续。自由军则开始受到土耳其的积极援助,可以在土国南部哈塔伊省靠近边境的地区指挥和组织司令部。[130]自由军利用土叙边境为安全区和补给线,对叙利亚北部发动攻击。有叛逃者指出,2011年叙利亚政府有意地释放关押的伊斯兰武装分子,并为他们提供武器,“为了使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是没那么坏的选择。”[131][132]

冲突升级(2011年11月-2012年3月)

[编辑]

2012年主要进展

[编辑]

1月至4月

[编辑]

5月至8月

[编辑]

2012年5月发生胡拉大屠杀后,停火破裂,自由叙利亚军开始在全国攻击政府军。2012年6月12日,联合国首次正式表示叙利亚已陷入内战。[133]叙利亚最大两个城市大马士革和阿勒颇也被卷入武装冲突中。

9月至12月

[编辑]

2012年10月的停火失败后,反政府军在各条战线继续进攻。

2013年主要进展

[编辑]

1月至6月

[编辑]
2013年3月叙利亚形势图
被炸为废墟的阿勒坡
被炸为废墟的阿勒坡

2013年1月11日,包括努斯拉阵线在内的伊斯兰主义团体攻占在伊德利卜省的塔夫塔纳兹英语Taftanaz空军基地。

2013年3月,拉卡省首府拉卡被反对派部队攻占,成为第一个落入反对派控制的省会。同月反对派发起“2013年德拉省战役”。

2013年4月,叙政府军和真主党部队发起古赛尔战役

7月至12月

[编辑]
叙利亚叛军

2013年8月4日,反对派在拉塔基亚省发起攻势,最终被政府军击退。8月6日,反对派经过长期围攻后终于攻占在阿勒颇省的梅纳戈空军基地。

2013年8月21日,大马士革市郊的反对派控制区遭到化学武器侵袭,造成大量死伤。叙反对派与巴沙尔政府互指事件是对方所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考虑向叙利亚政府发起军事攻击,在俄罗斯政府及美国民意反对动武[134]的形势下,美国政府接受俄罗斯提出的销毁叙政府所有化学武器的方案。

2013年9月18日,恐怖组织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从自由军手上夺取邻近北部边境的阿扎兹镇,此后伊斯兰国与温和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35]10月初,双方在阿扎兹再次爆发冲突。[136]

2014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4年2月,反对派占领叙利亚哈马省莫克镇,双方开始进行交战。不久,反对派亦于德拉省展开攻势,即使政府军攻占库奈特拉省南部二个地区,不过反对派武装仍是占领了Gharaz地区之监狱以及粮仓。[137]同月9日,反对派武装袭击并占领哈马省的阿拉维派村庄玛恩,造成21至62人遭杀害。2月26日,政府军与真主党部队在奥太巴伏击战打死超过170名反对派武装分子。[138]

2014年2月27日,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宣布,在拉卡省的所有基督教徒必需向其缴纳吉兹亚税或改信伊斯兰教,违命者处死。[138]

2014年3月20日,政府军发动霍森村战斗,目标是切断反对派武装与黎巴嫩之间的人员和武器补给线。[139][140][141]在当天下午,政府军攻占了城堡。[139]之后,政府军宣称完全控制了霍姆斯省西部。[142]3月29日,伊斯兰国攻占原由努斯拉阵线控制的哈塞克省小镇马卡达。[143]

2014年5月,政府军收复霍姆斯市内被反对派控制的城区,[144]不过市郊的瓦尔社区仍被反对派控制。

2014年8月,伊斯兰国攻占政府军位于拉卡省的塔布卡空军基地,彻底控制拉卡省,双方合计有数以百计的士兵在战斗中阵亡。[145][146]

2014年9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开始空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目标。

2014年11月7日,德拉的叙利亚政府军发现了约旦当局移交给努斯拉阵线的武器仓库。因为许多运送轻武器的箱子上面有约旦的字样,还有一些由沙特购买并运送的苯丙氨乙茶碱(兴奋剂)。

2015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5年1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2015年1月,自由叙利亚军与库尔德族联军宣布收复重镇科巴尼。同月24日,反对派发动第四次德拉省战役,成功夺取政府军于德拉省艾夏赫玛斯金英语Al-Shaykh Maskin的营地,意图借此确保德拉省至大马士革高速公路的控制权[147],以及自身在德拉省的各个据点。[148]

2015年9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随着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加强援助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后,叙政府军在多条战线节节败退。[149]2015年3月28日,努斯拉阵线占领了伊德利卜。5月21日,伊斯兰国攻占巴尔米拉[150]

7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承认政府军兵力不足,被迫弃守部分地区以集中兵力保卫更重要的地区。[151]8月5日,伊斯兰国攻占盖尔亚廷[152]

2015年9月30日,在获得俄罗斯国会上议院授权后,俄罗斯空军开始空袭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

2015年11月24日,一架从叙利亚起飞的俄罗斯空军苏-24M战斗轰炸机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空军F-16战斗机击落,两名机师一死一获救。此次事件导致俄罗斯与土耳其双方关系大幅恶化,直至2016年中才开始改善。

2016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6年1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至2016年2月,叙政府军在俄军空袭支援下对占据阿勒颇的反政府军逐渐形成包围;与此同时,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表示有意向叙利亚派出地面部队打击伊斯兰国,只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同意。[153]2016年2月,在其它反对派武装被俄叙联军重创之际,库尔德族人民保卫军乘机占领一些被其它反对派放弃的据点,土耳其要求人民保卫军停止在叙西北部扩展地盘,并多次炮轰人民保卫军在叙利亚境内的据点。[154]俄罗斯反对土耳其与其盟友出动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警告此举有可能触发新的世界大战[155]

2016年初,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由美国和俄罗斯草拟的临时停火决议案,停火对象不包括被多国定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叙利亚政府与大约100个反政府武装团体同意遵守该项停火决议,停火于大马士革时间2016年2月27日0时开始生效。[156]

2016年3月,叙政府军在俄空军支援下从伊斯兰国手上收复古城巴尔米拉。脆弱的停火至2016年中已逐渐瓦解。2016年7月,叙政府军成功包围反对派控制的阿勒颇市东部。同月恐怖组织努斯拉阵线为了改善外界印象,宣布脱离基地组织并改名“征服沙姆阵线”。8月初反对派勉强打破政府军对阿勒颇市东部的包围,不过到9月初政府军再次成功合围。[157]

2016年8月,库尔德族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从伊斯兰国手上夺取北部城镇曼比季后,土耳其为了阻止库族把叙利亚东北部的控制区与西北部阿夫林州飞地连成一片,发起“幼发拉底之盾行动”,出兵协助自由叙利亚军夺取伊斯兰国在土叙边境以南的控制区[158],阻止库尔德人势力继续壮大。

9月12日,美俄两国达成的新临时停火协议开始生效。9月17日,美国领导的联军空袭代尔祖尔对抗伊斯兰国的叙政府军,造成至少83名叙政府军人员丧生,另有120人受伤。[159][160]美国在事后表示是误炸,但俄叙两国则怀疑联军是蓄意攻击。

9月19日停火届满后,叙政府军在阿勒颇发起新一轮攻势。由于阿勒颇的反对派部队在俄叙联军的空袭下伤亡惨重,美国政府要求俄罗斯停止空袭,并以考虑让反对派部队拥有防空导弹向俄罗斯施压。[161]另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如果叙利亚内战持续,俄罗斯的城市等目标将有可能遭到叙利亚极端分子攻击,其言论被俄方批评为威吓俄罗斯和鼓动恐怖分子攻击俄罗斯。[162]

2016年10月,俄罗斯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宣称从2016年2月27日至9月1日期间,叙利亚境内约有35,000名恐怖分子被消灭。[163]10月14日克里姆林宫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一项关于俄罗斯空军无限期使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协议。俄叙两国于2015年8月26日签署了该项协议。[164]

2016年11月,包括自由叙利亚军属下团体在内的叙利亚反对派与土耳其军队联合发起巴卜之战

12月份是战局大量变化的一个月,在俄罗斯空中力量和航母及若干亲俄国家幕后资源支持之下,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政府军获得大量战果,且先解决欧美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再攻击IS的战略意图明显,该月叙政府军收复阿勒颇市东部反对派控制区的大部分,迫使反对派接受外交斡旋,同意完全撤出阿勒颇市。[165]至此基本上政府军收复了所有大城市,总统阿萨德并在电视访问指出欧美在攻城决战过程中一直抛出的停火建议和人道主义原则,本质是一种干扰来包庇恐怖份子,没有所谓反对派和IS的差别,他们都是恐怖份子必须全部消灭。同月伊斯兰国再次攻占巴尔米拉。

2017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7年1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2017年1月,伊斯兰国代尔祖尔省首府代尔祖尔战事取得突破,倚赖空运补给的政府军控制区被分割成不相连的两部分。[166]同月叙政府军发动东阿勒颇攻势,成功从伊斯兰国手上收复幼发拉底河以西大量领土。

2017年1月28日,征服沙姆阵线与其它一些反政府武装团体合并成为“沙姆解放组织”。

2017年3月2日,叙政府军再度收复巴尔米拉

2017年3月29日,土耳其宣布“幼发拉底之盾行动”成功完结。[167]

2017年9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2017年4月4日,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沙姆解放组织控制城镇汗谢洪英语Khan Shaykhun[168][169]遭受猛烈的空袭后,大量平民化学中毒[170]。伊德利卜省卫生局表示,被释放的毒气疑似沙林,至少造成58人死亡,逾300人受伤。

2017年4月6日,美军向叙利亚霍姆斯附近机场发射了59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总统川普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攻击的机场正是汗谢洪化武袭击中战机起飞的机场,并号召其他国家一起抵制巴沙尔的政权。[171][172]

2017年5月,叙政府军发动叙利亚沙漠攻势,并于6月重新控制小部分与伊拉克接壤边境。[173]5月9日,美国宣布加强援助叙利亚民主力量中的库尔德族武装,引起土耳其不满。[174]

2017年6月,叙利亚民主力量发起拉卡攻势的最后阶段行动,攻入伊斯兰国“首都”拉卡

联合国难民署于2017年6月30日表示2017年上半年有44万多国内流离失所者重返家园,此外自2015年以来已有约26万难民从国外自愿返回叙利亚。难民自愿返回的地区主要是阿勒颇、哈马、霍姆斯和大马士革等由叙利亚政府控制的地区。[175]

2017年7月,叙政府军发起叙利亚中部战役。2017年9月,叙政府军解除历时超过3年的代尔祖尔之围

2017年10月17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完全攻占拉卡。同月叙利亚西北部战役开始。

2017年11月,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在伊德利卜省成立叙利亚救国政府

2017年12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俄叙联军在5日内消灭550名武装分子,成功解放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最后剩下的居民点。[176]

2018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宣布进攻阿夫林州的叙利亚库尔德族人民保护部队[177]同日叙利亚政府军从反对派手上收复位于伊德利卜省东部的阿布杜胡尔空军基地。[178]

2018年2月,叙利亚西北部战役结束。

2月18日起,俄叙联军开始猛烈轰击反对派控制的东古塔

3月18日,土耳其军与亲土耳其武装分子攻占阿夫林市中心。[179]

4月7日,大马士革东部的杜马发生化武袭击事件

4月1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确信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美国、英国、法国出于惩罚阿萨德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开始对叙利亚三座化学武器设施实施攻击[180]俄罗斯与叙利亚则声称化武袭击是欧美自导自演的事件。[181]

4月15日,叙利亚政府军控制东古塔地区[182]

2018年11月1日叙利亚形势图

4月16日,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战斧飞弹袭击,事后美国宣称击毁所有想打的目标,俄方则称供应给叙利亚的雷达与S-200防空系统击落数十枚来袭飞弹,各自宣称胜利。叙方则公布总统正常上班街头反美游行照常举行画面,[183]并表示美国空袭不痛不痒“没死半个人,只有六平民受伤”。不过美国在攻击前大量喊话让叙方有所准备,袭击前一天还经由法国媒体将攻击目标间接透露出来,导致所炸机库没有飞机、弹药库没有弹药,都已经先撤走。[184]俄罗斯与伊朗消息面都有军事将领表示,若再有西方攻击将提供最先进武器支援叙利亚,同时将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全部作为反击目标,同日俄罗斯在联合国发言表示西方未获安理会授权的动武,违反国际法等同于侵略行动。

5月21日,叙利亚政府军完成了对反对派在大马士革南郊最后据点哈杰尔艾斯沃德镇的清剿行动。这也意味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及周边地区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首次完全被叙利亚政府军控制[185]

7月12日,叙政府军收复德拉省首府德拉的反对派控制区。[186]叙利亚反对派主要据点仅剩伊德利卜省[187]。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11 月21日说,美军将在毗邻土耳其的叙利亚北部边境设立观察哨,与同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土耳其分享反恐情报,助力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恐怖分子。

美国在叙利亚留有大约2000名士兵,他们中的大部分驻扎在该国北部的库尔德地区。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伊斯兰国已经被击败[188],且不再寻求推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政权[189],加上之前特朗普曾对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表示“耗费巨大”[190],12月19日,特朗普宣布从叙利亚撤出所有美国军队[191]

叙利亚库族武装在美国宣布撤军后,面对土耳其再次入侵的威胁,只好向叙利亚政府求援。12月28日,叙政府军进驻曼比季外围地区。[192][193]

2019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19年2月9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开始进攻伊斯兰国在叙最后据点巴古兹镇。[194]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战机配合叙利亚民主力量对巴古兹镇进行轰炸,但却遭到叙利亚媒体指责使用白磷弹,美国矢口否认[195]

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美军继续于叙利亚和土耳其交界处及叙南部和伊拉克、约旦交界的坦夫地区各保留一支约200人总数达400人的小规模维和部队。特朗普表示,这并不代表他改变了撤军决定,留下的美军只占美在叙驻军很小一部分[196];不过,于2月2日时,路透社报导:叙利亚当地媒体传出美国所率领的盟军于2日轰炸了叙利亚政府军在东部代尔祖尔省对抗 “伊斯兰国”的前线阵地;消息来源指出,这起攻击造成两名叙利亚士兵死亡,并摧毁了1个炮阵地,美军发言人莱恩上校(Col. Sean Ryan)说,美方的盟军在当地遭遇对方开火,所以行使自卫权还击,并且说这起事件还在调查中(暗指阿拉伯叙利亚阿赛德政府意图趁美军撤退之际、抢回领土,然而却不幸被喂了一堆美军炸弹)。

3月21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完全控制巴古兹[197]

2019年4月30日,叙利亚和俄罗斯向位于叙利亚反对派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南部发动空袭。而同时,沙姆解放组织以及其盟友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则在毗邻伊德利卜省的哈马省北部与亲叙利亚政府武装交战。截至5月7日,一系列冲突造成至少55人死亡[198][199]

6月15日,叙利亚政府军5次企图收复哈马两条村落,以及伊德利卜部分区域,但遭到极端组织及反对派伏击,造成45人死亡,死者大部分是政府军武装[200]

6月27日深夜,土耳其军队驻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缓冲区”哨站,突遭叙利亚政府军猛烈炮击,土军3人重伤、1人阵亡[201]

7月22日,叙利亚和俄罗斯对叙利亚西北部持续多日的空袭造成当地至少50人伤亡。截至7月23日,迈阿赖努阿曼有39名平民被杀。再截至26日,近10天内已造成103平民死亡,其中包括26名孩童[202][203][204]。从4月30日至8月初,俄叙联军的攻势已造成双方合计超过2,000人丧生[205]

8月下旬,叙利亚政府军再次对哈马省北部、伊德利卜省南部多地发起密集打击。8月23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收复汗谢洪英语Khan Shaykhun莫雷克英语Murak, Syria拉塔米奈英语Al-Lataminah等村镇[206]

10月,土耳其进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土当局称之为“和平之泉”军事行动

10月22日,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前往叙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前线接见政府军人员。这是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首次公开前往伊德利卜省[207]

2019年12月1日开始,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支持下,开始联手对反抗军掌控的最后一个主要地区伊德利布省多个区域,发动多次空袭和轰炸,经历轮番炮火新一轮难民出逃涌现,在中南部地区几乎“空无一人”。[208][209]叙利亚政府军24日表示,进占了当地40几个村镇。[210]

此次战事期间,比利时、科威特和德国起草一项决议案,要求通过土耳其的两个边境口岸和伊拉克的一个边境口岸向叙利亚运送人道救援物资12个月。而俄罗斯只希望通过土耳其的两个边境口岸向叙利亚运送救援物资,并要求将期限缩短为6个月,并为此提出了自己的决议草案。2019年12月19日,叙政府军发动“伊德利卜黎明2号”行动。12月20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否决了比利时等国家提出的决议案[211]

12月20日深夜,叙利亚政府控制的霍姆斯省的多处油气设施遭到袭击,造成部分生产设施损毁,多个生产单元停止运营[212]

2020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20年1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访问并与叙总统巴沙尔举行会谈。这是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普京首次访问大马士革[213]

1月10日,叙利亚东部的车辆和军火库遭到空袭,造成8名人民动员成员死亡[214]

1月12日,叙反对派武装炮击阿勒颇,造成3名平民死亡,另有3人受伤[215]

1月19日,伊德利卜东南部发生了冲突,至少28名叙利亚政府军和19名反政府武装人员丧生[216]

2月3日,8名土耳其军民在伊德利卜遭叙方炮击死亡。

2月10日,土方称有101名叙利亚军人阵亡。

2月11日,叙利亚政府军一架直升机在伊德利卜省被击落,机上2人身亡[217]。同日,土方宣称消灭了51名叙利亚士兵。次日又称55名叙利亚军人遭到消灭[218]

2月25日,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省纳伊拉布英语Nayrab, Idlib击退了武装分子的进攻。[219]

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位于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省巴拉一带遭到叙利亚联军空袭,造成土军至少33人身亡,32人受伤[220]。随后土耳其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春之盾行动”,并宣称杀死2,212名巴沙尔政权士兵。为了迫使欧盟介入,土耳其于2月28日不再拦阻境内难民前往欧盟国家[221]。同日希腊政府宣布暂时关闭希土之间的陆路边境口岸[222]。3月1日晚上,希腊总理宣布,将暂停接受任何新的难民庇护申请[223]。3月2日,一艘载有48名难民和非法移民的船只在爱琴海上倾覆,造成一名儿童死亡[224]

5月11日,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显示,叙利亚政府在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的西北战役中,针对学校、难民机构及医疗院所进行至少18次的蓄意攻击[225][226][227]

10月5日,阿曼成为第一个恢复在叙利亚派驻大使的波斯湾国家[228]

12月2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宣称他们在叙利亚西北边境击毙了30名的土耳其部队[229]

12月31日,伊斯兰国的民兵组织突袭了叙利亚政府军的车队,并造成精锐部队至少37人死亡,叙利亚官方认为这是继2019年3月伊斯兰国灭亡后,最有威胁性的一次突袭,并宣称伊斯兰国同时杀害了至少25位平民。伊斯兰国随后宣称犯案[230][231]

2021年主要进展

[编辑]

1月11日,叙利亚政府军在Al-Ghab平原地区针对叙反对派营地进行突袭,至少杀死11名反对派士兵[232]

1月13日、15日和22日,以色列据信在美国支持下,对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的边境地区发动空袭与飞弹袭击,这次目的旨在消灭伊朗支持的派系和民兵武装,以及对法蒂玛旅的军火库造成打击,这次的空袭和导弹袭击造成至少57人死亡,其中有14名叙利亚政府军、16名伊拉克民兵和11名伊朗支持的民兵被杀、4名平民遇害[233][234][235][236][237]

由于驻伊拉克美军遭受火箭炮攻击,2月24日,美军空袭位于叙利亚境据称属于伊朗民兵的建筑,22名民兵丧生[238][239]。此次空袭也是美国总统乔·拜登上任以来首次军事行动[240]

2月28日晚,以色列对大马士革周边地区发动导弹袭击,部分导弹被叙防空系统击落[241]

6月12日,叙利亚反对派掌控的阿夫林遭到炮击,造成至少18人死亡,23人受伤[242]

6月27日,美军用无人机对叙利亚边境地区多个亲伊朗民兵组织的军事设施发动空袭[243]

7月29日,叙利亚政府军进攻并扫荡西南边的德拉省,爆发该地近五年来最激烈的冲突,一个多月后,最终政府军在市区获胜,但叛军也趁机在德拉省的乡村攻占政府军设置的18个检查哨[244]

2022年主要进展

[编辑]

2月3日,美军在叙利亚东北由土耳其控制的区域中执行特别任务,击杀了伊斯兰国的第二任哈里发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库雷希[245]

6月18日,叙利亚指责美国使用40辆卡车将叙利亚的小麦运往伊拉克。[246]

8月11日、13日、16日和21日,叙利亚当局指责美军四度转运一批在叙东北部开采的石油至伊拉克境内。[247][248][249]

8月15日,美国驻叙利亚军事基地附近遭到无人机袭击。8月20日左右,美国发动报复性轰炸,炸死了一名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伊朗将领。[250]

8月23日,美军空袭伊朗支持的团体位于叙利亚代尔祖尔的一个基础设施。[251]24日19时20分左右,叙利亚东北部的康菲公司驻点和格林村遭到袭击。袭击导致3名美军受伤。美方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随后攻击3辆汽车,并打死了2至3名参与袭击的人员。[252]

2023年主要进展

[编辑]
2023年11月军事情势

1月9日,安理会一致同意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长半年。[253]

3月23日,驻叙利亚美军基地遭一架自杀式无人机袭击,随即美军空袭了叙利亚境内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联的组织[254]

10月5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无人机袭击,造成89人死亡。[255]当天晚上,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军队当天对叙利亚北部的“恐怖分子”进行了空袭,摧毁数十个目标。[256]而在叙利亚的美军击落了一架接近美军的土耳其无人机。10月6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武装部队已对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控制区内的目标发动新一轮空袭。[257]10月7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军队前一晚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起军事行动,打死58名武装人员。[258]

2024年主要进展

[编辑]
阿萨德政权倒台后2024年12月的军事局势

11月27日,沙姆解放组织开始对阿勒坡发动军事猛攻,沿途攻占数座城镇及村庄。11月29日,沙姆解放组织攻入阿勒坡,这是自叙利亚政府军2016年夺下该城以来,反政府武装首次攻入这座城市。12月5日,在政府军宣称撤出后,沙姆解放组织攻下哈马市,为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首次被占领。[259]

12月6日,叙利亚国民军开始进攻叙利亚民主力量控制的城市曼比季[260]

12月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萨德搭机逃离大马士革,举家逃亡俄罗斯[261][262][263][264]阿萨德家族对叙利亚长达53年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大马士革被反对派武装攻占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表示,由于签约方仅代表叙利亚政府军,1974年与叙利亚的边界协议已不再有效,并下令以色列国防军重新占领1974年撤出的“紫线[265]土耳其开始透过对叙利亚民主力量阵地进行无人机攻击来支持叙利亚国民军的攻势[266]

12月24日,叙利亚领导人朱拉尼与前反对派各派武装领导人达成协议,各派武装领导人同意解散所有武装团体并整合到国防部之下。[267]不过库尔德人武装未出席会议[268]

交战方

[编辑]

反对派

[编辑]
复兴党于1963年上台以前的叙利亚国旗(于1932年-1958年、1961年-1963年使用),是许多抗议者(包括自由军)使用的旗帜和反抗当局的标志[269]
反对派政治军事组织架构图,2012年6月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曾是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后来其地位被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取代。

自由叙利亚军

[编辑]

自由叙利亚军,也译作“叙利亚自由军”,2011年7月29日通过一个发布在YouTube上的影片宣告成立,由脱离政府军的变节官兵组成。原叙利亚空军上校里亚德·阿萨德担任自由军总司令,最初只有1,000多名成员[270],截止2012年3月已有70,000名成员,2013年6月有120,000成员(不含后来分出去的伊斯兰军),是主要的反对派军事武装之一。

有意见认为自由叙利亚军到2014年已名存实亡,[271]它无法约束属下各大小武装团体,只不过其“温和反对派武装”形象仍有宣传价值,所以仍有不少武装分子打着自由叙利亚军旗号以提高自身的“正当性”和方便取得西方国家支援。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编辑]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一个叙利亚反对派团体组成的联盟,于2011年9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式成立,初期共有235名反对派代表。该组织对媒体表示:委员会将代表叙利亚全体人民;他们将坚持既定的政治路线,适时成立代表叙利亚人民的临时政府。委员会认为叙利亚革命将分成政权更迭、过渡时期和未来政治道路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SNC与自由叙利亚军之间有联系。

2012年10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批评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不是由正在战场上的人组成,无法代表叙利亚反对派。[272]2012年11月委员会同意与其他几个反对派团体组成叙利亚全国联盟。SNC在叙利亚全国联盟的60席代表中占有22席[273]

叙利亚全国联盟

[编辑]

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于2012年11月11日在卡达多哈成立,是内战中所有反对派组建的联盟,包括“自由全国变革运动”、“伊斯兰祖国运动”、“解放和发展集团”、“土库曼全国集团”和“库尔德新生活运动”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多数国家(除了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国)以及北约国家土耳其美国英国法国均承认全国联盟是叙利亚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并向其提供援助和支持。

2013年3月18日全国联盟成立了叙利亚临时政府,总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现任总理是艾哈迈德·图马赫

争取民主变革全国协调委员会

[编辑]

争取民主变革全国协调委员会是由13个左翼政党(都被叙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其中有3个库尔德政党)和独立政治活动家于2011年组成的政治组织,总部设于大马士革,领导人是Hussein Abdel Azim。全国协调委员会(NCC)与叙利亚全国委员会(SNC)是叙利亚内战中两个最主要的反阿萨德政权组织,全国协调委员会的立场较为温和,主张透过与叙利亚当局的对话使叙利亚“安全与和平地民主化”[274]

革命委员会

[编辑]

叙利亚革命委员会于于2011年8月19日在伊斯坦布尔宣告成立,是由40个叙利亚反对派组织组成,目的是团结广大示威民众,以致力于在未来建立“一个在所有国民享有自由、平等、尊严和人权的基础上构成的民主的公民国家”。

地方协调委员会

[编辑]

地方协调委员会主要是由年轻的抗议者组成的组织,作用是记录事件的进展和在叙全国传播相关抗议的讯息。虽然他们只有几百名成员组成,不过在示威运动上却是一支主要的力量[275]

伊斯兰阵线

[编辑]

伊斯兰阵线 (叙利亚)是叙利亚内战中7个武装组织的合并,于2013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276]。该集团约有战士40,000人[277]到60,000人。一位不愿具名的发言人表示,它不会与叙利亚全国联盟有关系[278],虽然该集团的政治局成员艾哈迈德·穆萨曾提出,他希望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可以合作并认可他提出的建议:“叙利亚人民希望的是一场革命,而不是政治和外交议程”[279]。该集团普遍被认为是沙乌地阿拉伯所支持[280][281][282]

萨拉菲派

[编辑]

2013年9月有13个强大的反政府武装拒绝叙利亚全国联盟的领导,并呼吁以伊斯兰教法为“立法的唯一来源”。他们在一份声明中宣布,“Ahmad Tu'mah所领导的联盟与政府并不代表或承认我们”。签字的团体包括努斯拉阵线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统一旅(Liwa al-Tawhid)等[283]

征服沙姆阵线

[编辑]

征服沙姆阵线原名“努斯拉阵线”,原是盖达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2016年7月宣布改名及脱离盖达组织。虽然努斯拉阵线(包括改名后)是美军空袭对象之一,但是美国被怀疑在后来非正式地向努斯拉阵线提供实质援助,协助其对抗叙利亚政府。[284][271]征服沙姆阵线效忠2017年11月由土耳其支持的部分反对派成立的叙利亚救国政府

外籍圣战者
[编辑]

2014年叙利亚已有7,000名世界各地圣战者加入努斯拉阵线和其它伊斯兰组织,另有6,000多人死亡。据2015年8月报道,已有34,375名外籍圣战分子死于叙利亚。[285]

叙利亚库尔德人

[编辑]

库尔德族主要是逊尼派穆斯林,另有少数雅兹迪教派。2011年起事开始时总共占叙利亚总人口的10%。他们数十年来受到歧视和忽略,被剥夺基本的公民、文化、经济和社会权[286]。在抗争运动开始后阿萨德政府最终给予约200,000无国籍的库尔德族公民身分,尝试安抚潜在的库尔德族反对派[287]。这个让步加上许多反对派是由土耳其所支持,以及库尔德族在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代表不足,导致库尔德族与叙利亚逊尼派一同参与内战的人数并不多[287],因此库尔德地区的暴力冲突已经降低[287]。在后阿萨德时代,库尔德族希望能有一个分离的州可以享有高度自治[288]

内战刚开始时,大多数库尔德政党组织起来进入争取民主变革力量全国协调委员会,对于阿萨德政府的立场相对比较温和。然而在2011年10月,民主联盟党离开争取民主变革力量全国协调委员会,另外成立库尔德全国委员会

叙利亚库尔德族的人民保护部队自2012年7月加入内战,驱逐了驻守科巴尼的叙利亚政府军。库尔德族驱逐艾因角阿拉伯人之后,YPG也与一些伊斯兰武装,如努斯拉阵线之间有冲突[289]。2014年伊斯兰国兴起后入侵罗贾瓦,攻占了350个库尔德村庄和城镇[290],约有300,000库尔德族人逃往土耳其。其中连科巴尼也一度危急,一直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空袭支援以及伊拉克库尔德人借道土耳其增援抵达后才击退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

[编辑]

“伊斯兰国”(前称“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是一个源自基地组织的极端组织,这一组织打算消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协约国勾画的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酋长国。“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们在叙利亚伊拉克实施了造成大量死伤的多重暴力活动。

2013年前该组织称为“伊拉克伊斯兰国”;2013年4月9日宣布与基地组织分支“努斯拉阵线”合并,称为“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拒绝合并,与伊斯兰国分道扬镳,基地组织于2014年2月宣布与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决裂。后者于2014年6月攻陷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苏尔后,改名“伊斯兰国”。

除了来自伊拉克叙利亚的成员以外,这个组织也吸引了来自全球81个国家的超过12,000名圣战者加入。他们主要经由土耳其边境进入叙利亚和伊拉克[291]

土耳其境内位于阿达纳省因斯里克空军基地附近,有个专门为圣战者提供训练的训练营。数千名圣战者已完成训练并进入叙利亚伊拉克协助伊斯兰国建立伊斯兰国[292]

2014年10月2日美国副总统乔·拜登指责土耳其资助伊斯兰国。土耳其否认了这个指责并要求乔·拜登道歉。其实土耳其想借助伊斯兰国对付库尔德族武装和阿萨德政府并不是什么秘密。2012年年初或更早,美国中情局约旦设立训练营为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军事训练,多名完成训练的叙反对派成员因受伊斯兰国理念所吸引,结果加入了该组织[293]。2014年6月美国向在伊斯兰国叙利亚占领区内的难民提供人道援助[294]

2023年4月16日,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在哈马省发动袭击,造成32名平民死亡。[295]

2024年12月16日,美军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进行了空袭,打死该组织的12名武装分子。[296]

以色列

[编辑]

以色列在叙利亚战争中一直和叙利亚政府军敌对。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以色列数百次轰炸和空袭叙利亚的军事目标,主要打击伊朗支持的部队和黎巴嫩真主党战斗人员以及叙利亚政府军阵地[297]。以色列还为数个反对派和征服军武装组织提供创伤治疗和军事培训。[298][299]此外,联合国报告指以色列和伊斯兰国之间也有定期联系。[300]以色列单方面划了红线,禁止内战期间把先进武器移交黎巴嫩真主党,因为这将使以军失去绝对优势。[301]随着伊朗介入叙利亚,以色列又多次轰炸伊朗在叙军事目标[302]

2013年1月30日,约10架以色列战机轰炸了前往黎巴嫩的车队,美国官员称该车队载有俄国造的SA-17防空导弹。叙利亚没有进行还击,但写信给联合国声明有自卫的权利并谴责以色列的轰炸行动。[303]根据西方情报来源,伊朗少将哈山·沙特尔英语Hassan Shateri在空袭当中丧生。伊朗确认了他遭以色列袭击遇害的消息,并称国家将展开复仇。[304]

多个新闻组织报导,在2013年5月2至3日的晚上,以色列再次袭击了叙利亚。以色列拒绝回应,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目标有可能是一处武器库。美国政府人员称,以色列的战机是从黎巴嫩上空射进叙利亚的,战机未有进入叙利亚的空域。叙利亚没有还击。黎巴嫩总统米歇尔·苏莱曼谴责以色列使用黎巴嫩空域,并指责以方违反国际法。[305]5月4日,某匿名来源称受袭的目标为运往真主党的长程地对地导弹[306]

有新闻报导在5月4日晚上,大马士革发生一连串的大规模爆炸。叙利亚官方媒体称这次袭击为来自以色列的火箭袭击,受袭目标包括詹拉亚英语Jamraya的一所军方研究中心。[307][308]《每日电讯报》引述以色列来源,确认了这次的空袭行动。另外根据某匿名来源,空袭目标是送往真主党的伊朗造导弹。[309]位于英国的亲反对派观察组织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空袭中至少有42名叙利亚军人丧生,另有100人失踪。另一反对派来源称死亡人数有300人,大部分都属于叙利亚共和国卫队[310]

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对此次空袭回应,但重申以色列有权防止先进武器落入真主党的手中;[311]英国外交大臣夏伟林持相同立场。[312]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谴责这次空袭,并称这会“使叙利亚内战更加复杂”。[313]

2017年1月13日,以色列在提比利亚地区对大马士革以西的梅泽赫军事机场发射几枚导弹,导致机场被轰炸后发生大型火灾和一个重要军事设施损毁。[314][315]以色列官方拒绝对事件回应。[316]根据叙利亚官方,以色列这次袭击是为恐怖组织提振士气,[317]因为以色列每次袭击都恰好是恐怖组织打败仗之后。叙国外交部重申,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惩罚以色列侵略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止以色列支持恐怖组织和不断袭击叙利亚。[318]

2018年12月25日夜间,以军控制下的戈兰高地遭到数枚导弹袭击,以色列铁穹防空导弹系统随即展开拦截,成功拦下了从叙利亚境内发射的数枚导弹,因此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以及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在遭遇袭击的后第一时间以色列空军紧急出动,再次针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西部地区发动空袭。叙利亚防空导弹部队在以色列空袭过程中动用了导弹防御系统,成功拦截了以色列军机绝大多数导弹。但是此次空袭行动依旧造成3名叙军受伤,以及大马士革西部地区一所弹药库受损[319]

2019年6月1日,以色列北部黑门山遭到两枚来自叙利亚的炮弹袭击。6月2日凌晨,以色列向叙西南部库奈特拉省东部地区发射多枚导弹,造成3名叙利亚士兵死亡和7名士兵受伤[320]

2019年6月30日,以色列空袭霍姆斯两座有真主党和伊朗人员驻扎的设施。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报道称,空袭造成4人死亡,另有21人受伤。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则称空袭造成15人死亡[321]。一枚俄罗斯制造的S-200防空导弹疑似在拦截以色列导弹时偏离航道坠入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境内,不过未造成人员伤亡[322][323][324]

2019年8月24日,以色列以圣城旅和其他什叶派武装试图使用无人机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为由从戈兰高地大马士革周边地区发射多枚导弹,不过大部分导弹被叙利亚防空系统拦截,且无人员伤亡报告[325]

2019年11月20日,以色列战机对叙利亚境内的几十个军事目标发动了空袭。以色列军方辩解称此次空袭是对早些时候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领土发射火箭弹的回应[326]

2019年12月22日晚11时左右,叙利亚防空系统拦截了多枚发射自以色列的导弹。其中一枚导弹在被拦截后落在大马士革郊区[327]

2020年7月24日, 以色列派军用直升机攻击叙利亚南部军事目标,报复稍早前叙利亚朝以色列发射弹药[328]

2020年8月2日,戈兰高地发生攻击未遂事件,次日晚间,以军出动数架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和其他军机,空袭叙利亚南部的若干军事阵地[329]

2021年5月4日,以色列空袭拉塔基亚省,造成1死6伤[330]。同年12月28日,以色列再次袭击拉塔基亚港[331]

2022年2月24日,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周边地区,3名叙政府军士兵被炸死。3月7日,以色列又朝大马士革周边部分地点发射导弹,造成两名平民死亡。[332]另说当天以色列的空袭造成2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员身亡。[333]

2022年6月6日23时18分左右,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方向向大马士革南部地区的一些目标发射导弹。叙利亚防空系统拦截大部分导弹,不过此次袭击依旧造成叙利亚部分物质损失。[334]

2022年8月25日,以色列空袭叙中部哈马省、西北部塔尔图斯省,造成两名平民受伤。[335]

2022年8月31日21时18分左右,以色列对大马士革东南部部分地点以及阿勒颇国际机场发动导弹袭击。[336][336]

2023年2月19日凌晨0时22分,以色列自戈兰高地方向发射导弹,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城市及周边地区,袭击导致5人死亡,另有15名民众受伤[337]。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说死亡人数达15人。[338]

2023年3月7日,以色列对阿勒颇机场发动攻击,造成3人死亡,且空中交通停顿。3月22日,以色列又对阿勒颇机场发动导弹攻击,并摧毁了一个伊朗支持的民兵使用的一个军火库,结果机场无法使用[297]

2023年3月30日,以色列对位于大马士革的部分目标发动了空袭,造成两名士兵受伤。[339]

2023年4月4日凌晨,以色列对大马士革郊区和叙南部实施导弹袭击,造成2名平民死亡。[340]4月9日,以色列又对叙利亚发动炮击。[339]

2023年5月2日,以色列对阿勒颇省发动攻击,打死4名叙利亚军人和三名伊朗支持的战斗人员,阿勒颇机场再次无法使用。[297]

2024年7月14日,以色列袭击大马士革,造成一名叙利亚士兵死亡,三人受伤。[341][重要吗?]

叙利亚复兴党政权灭亡后以色列海军以色列空军分别发动袭击,几近消灭了整个叙利亚阿拉伯海军叙利亚阿拉伯空军[342]

国际介入

[编辑]
各国介入叙利亚(黑色)内战示意图
  叙利亚
  支持叙利亚政府的国家
  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国家
  对支持哪一方分歧的国家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后派出的SU-24
SU-34和雌鹿直升机在叙境内作战

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均获得外国势力军事和外交上的援助,因此这场冲突往往被描述为是代理人战争

支持叙利亚政府的国家

[编辑]

支持叙利亚政府的势力最主要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两者都提供军事装备、训练和作战部队等,在政治和后勤方面参与这场战争。此外,俄罗斯也提供显著的政治支持[343]叙利亚政府也从俄罗斯得到武器,直接接受格鲁乌的情报[344]。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空军开始空袭叙利亚的反政府部队。

作为叙利亚政府的盟友,伊朗官方起初把示威运动称为“外国势力制造的阴谋”[345],后来总统内贾德于2011年10月23日表态强烈批评叙政府针对本国民众的“杀戮和屠杀”[346],有报道显示,伊朗政府提供军事和情报援助暗中协助叙利亚政府以加强对反对派的镇压[347]俄罗斯中国坚决反对外国干预叙利亚内部事务[348][349],中俄两国还分别于2011年10月4日、2012年2月4日和2012年7月19日的安理会上三次否决了向叙政府施压的决议草案[350]。有情报认为,自2017年起,中国已派遣特种部队进入叙利亚境内与俄军协同作战[351]

叙利亚内战起源于阿拉伯之春和伊拉克战争的后续效应,叙利亚总统是亲俄派,当地也有俄罗斯在中东唯一军事基地,普京在2011年至今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实力引导局势,并结合伊朗与叙利亚总统天然的什叶派同盟关系,瓦解了美国欧巴马总统原本预定对叙政府实施武力推翻的图谋,之后事件走向国际联合打击IS组织,以相对美国少得多的空军实力却对IS造成关键重创大幅扩增中东影响力,之后促成一股混合军队,也就是什叶派民兵与叙政府军为主体,伊朗军队派出少量精锐以志愿军名义潜入担任骨干,混合军队担任地面推进战斗任务。

其中两大关键事件是土耳其未遂政变和库尔德族独立问题,这是美国自身的战略失误被普京反向利用,[352]目前北约的土耳其已经走向亲俄,俄国获取了重大战略利益。[353]

支持反对派的国家与组织

[编辑]

阿拉伯联盟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以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都谴责叙政府的暴力行径并敦促叙当局进行符合民意的改革。

欧盟于2011年5月份开始对叙采取经济制裁。2011年8月18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西方多国领导人发表声明一致要求巴沙尔下台。阿盟自2011年11月16日开始中止了叙利亚的代表资格;11月27日阿盟开始经济制裁叙利亚政府。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调查委员会根据所收集的证据得出的报告称:“叙安全部队在全国各地持续严重有系统地镇压和平示威者的行为已构成危害人类罪”。2011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以133个国家投票赞成,中国、俄罗斯、朝鲜和古巴等11个国家投票反对,43个国家弃权的结果通过了谴责叙利亚政府持续使用武力镇压示威民众的决议。2012年7月23日阿盟宣布断绝与叙利亚当局的一切外交联系,并呼吁叙境内外反对派、自由军及各有影响力政治派别立即组建过渡政府。

2012年2月12日基地组织首领艾曼·扎瓦希里发布录影影像表示:他谴责阿萨德政府迫害人民,他声援叙反对派,支持他们推翻阿萨德政权,并且所有的穆斯林都应该支持叙反对派,他呼吁叙利亚人要靠自己而不是借助西方或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目标。约旦的穆斯林兄弟会呼吁所有穆斯林支持反抗阿萨德政权的圣战。2月24日哈马斯领导人表示他们不再继续支持叙利亚政府,他们支持武装反抗叙当局。

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在多次举行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被部分欧美国家与部分阿拉伯国家承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何时?]

反对派获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卡塔尔科威特等多个穆斯林国家,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支持。

国际调停

[编辑]

阿盟观察团

[编辑]

2011年11月2日,阿盟宣布已与叙政府就解决叙利亚局势达成一致协议,叙政府无条件同意阿盟提出的“阿拉伯倡议”:立即停止暴力、释放动乱后被逮捕的反对派成员,以及与反对派开展全国对话[354][355]。在大量伤亡事件不断发生后,11月12日,阿盟在召开紧急外长会议后决定:自11月16日起中止叙利亚在阿盟的成员资格,直到叙政府全面执行阿盟就化解该国危机的倡议为止;阿盟还敦促其成员国召回各自驻大马士革的大使[356]

12月26日,来自苏丹的将军穆罕默德·艾哈迈德·穆斯塔法·达比(Mohammed Ahmed Mustafa al-Dabi)领导的观察团开始进入叙利亚执行监督任务[357]。观察团在叙利亚执行任务期间,叙利亚政府部队与反政府示威者之间的冲突仍然持续[358]

2012年1月22日,阿盟起草了一个倡议:仿效解决也门局势的方法,呼吁巴沙尔·阿萨德交权给副总统法鲁克·沙雷,并组建一个包括反对派领袖在内的国家联合政府;组建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以负责调查自示威以来所发生的各种暴力和镇压事件;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改编安全部队;为未来三个月内举行的自由与公正的议会选举做好准备[359]。这个倡议被叙政府断然拒绝[360]

最终阿盟于2月份宣布任务失败。阿盟于是寻求联合国出面解决叙问题[361]

联合国监督团

[编辑]

由于阿盟未能阻止叙利亚的暴力冲突,因此联合国为解决叙利亚危机采取了一次维和行动。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2012年2月23日开始出任联合国与阿盟联合特使[362],他于3月开始到叙利亚等国展开斡旋行动[363],使得当局与反对派于4月中旬达成初步停火计划[364]。2012年4月21日,安理会通过的2043号决议设立了由300名来自多国的监督员组成的监督团,以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365]挪威将军罗伯特·穆德担任监督团队负责人。由于冲突一直在持续着并且扩大成全面内战的缘故,2012年6月16日,监督团暂停监督任务。监督使命第一阶段为期3个月,安理会于7月20日通过了延长监督团一个月任期的第2059号决议,人数规模减半为150人[366],来自塞内加尔Babacar Gaye中将接替罗伯特·穆德担任最后一个月的监督团负责人[367]。8月16日,安理会决定在大马士革设立联合国联络办公室,以便在监督团期满后联合国能在叙利亚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并继续为叙利亚民众提供援助和支持。8月20日,监督团任期正式结束。

人道援助

[编辑]

自从2011年4月开始,为了躲避政府军对霍姆斯省泰勒凯莱赫地区与伊德利卜省吉斯尔舒古尔地区的围攻,一些叙利亚人越过边境逃往邻国黎巴嫩土耳其。到了2011年夏季,越过边境进入黎巴嫩境内的叙利亚人已有数千人。 自2012年1月下旬以来,由于当局部队加大了对霍姆斯等地的袭击力度,因此有更多的人逃离家园以寻求避难。

首都戒严警力

2012年3月4日,当天大约有2000个难民进入黎巴嫩[368]

2012年3月7日,联合国难民署宣布有近2000叙利亚人在过去的两天里逃到了黎巴嫩北部。黎巴嫩官员表示在最近几天里,有至少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其中大部分为妇女儿童。一些难民对记者表示,叙政府军展开的猛烈轰炸行动使得人们不得不设法逃离家园以躲避战乱。

联合国方面于2012年3月上旬估计,因冲突而逃离家园的叙利亚人有12万5000人至22万5000人。这些难民大多进入到了叙利亚临国黎巴嫩土耳其约旦境内。其中在土耳其有超过1万1000名叙利亚难民,约旦有至少8万名叙利亚难民[369]

联合国也于2012年3月上旬表示,约有150万叙利亚人需要粮食援助[370]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该机构自2012年2月份以来通过叙利亚阿拉伯红新月会每月向大约1.7万个叙利亚家庭提供粮食援助[371]

2012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政府正通过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提供550万美元,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分别提供300万美元,向一些非政府组织提供100万美元)向叙平民提供1200多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以救济那些因战乱而生活困难的叙利亚平民。美国也在开展外交活动以确保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人员能安全进入叙利亚[371]。截止9月,美国已向难民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的人道援助[372]。此外,英国德国法国也向反对派控制的地区提供了食品、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人道支援。[373]

2012年4月6日,有数千人从阿勒颇省逃到土耳其。

2012年5月25日,霍姆斯省胡拉镇发生了针对平民的胡拉大屠杀,导致108人遇难,其中大多为儿童和妇女。2012年6月6日,哈马省艾库贝尔又发生了艾库贝尔大屠杀

2012年6月28日,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决定,将援助叙利亚难民所需的资金总额上调至1.93亿美元(2012年3月份的募捐呼吁为8410万美元)。过去三个月平均每天增加500名叙利亚难民,目前难民已超过9万6000人。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募集的资金将为在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避难的叙难民提供住所、安全保护、食物、水、医疗保健、教育和环卫服务,以及支持收留这些难民的当地家庭。难民署说这些难民中75%以上是妇女和儿童,大部分完全依赖人道援助而维生[374]

7月8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称,目前在黎巴嫩受到救助的叙难民人数已超过3万人,其中1.7万多人被安置在黎北部地区,8000多人被安置在黎东部的贝卡谷地。目前每周约有300名叙难民进入黎北部的哈利德地区,200到400人进入贝卡谷地[375]

7月17日,当天有近1300名叙利亚难民逃到土耳其,其中包括一名将军和大批现役军人。目前,土耳其已在与叙利亚接壤的边界开设了9个难民营,共接纳了4.3万名难民。土政府将再开设一处能接纳1万名难民的新难民营[376]

7月20日,联合国难民署发表通报称,在过去48个小时里,有近3万名叙利亚人跨越边境、进入邻国黎巴嫩避难。而在叙利亚境内还有超过8.8万名伊拉克难民(主要聚集在大马士革周边地区)的处境极为困难[377]

7月底,有20万人为躲避战火而逃离了阿勒颇;至今也有14.2万叙难民进入了约旦[378]

8月16日,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莫斯向媒体表示,在叙利亚境内有250万身处险境的平民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而在2012年3月,这一数字为100万[379]

截至8月29日,全球登记的叙难民总数为22万8976人,其中约旦有7万2400人,黎巴嫩有5万7480人,伊拉克有1万8600人,土耳其有8万零410人。而瑞典在当时是接纳叙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自2012年1月以来共接纳了2911名叙难民。[380]

9月7日,联合国人道机构将援助叙利亚难民的资金需求增至3.47亿美元,人道行动包括在叙开展的57个援助项目,包括粮食、医疗、水和环卫服务、教育等10个领域[381]

2013年3月6日,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至今逃到邻国寻求庇护的叙利亚人已达100万人,其中一半为孩童。[382]

2015年,根据联合国难民署7月的数字,叙利亚难民的已经高达4,013,000人。其中土耳其收容了约一百八十万人;黎巴嫩约有一百一十七万人;约旦约有六十三万人;伊拉克约有二十五万人;埃及约有十三万人。[383]外涌的叙利亚难民亦加剧了欧洲移民危机,据欧盟边防局(Frontex)报告显示,非法移民中有超过28%来自叙利亚。至2014年年底为止,已有79169名叙利亚难民涌入欧盟境内。[384]

2020年1月16日,联合国表示自从叙利亚政府军俄罗斯联手,于2019年12月开始再次轮番攻击伊德利布省以来,已迫使当地有大约35万叙利亚人(大部份是妇女和儿童)逃到邻国土耳其边境,寻求庇护。[385][208]

国内反应

[编辑]

逮捕与定罪

[编辑]

截至2011年9月15日,有12,743人被逮捕关押[386][387]。到了2011年10月底,已有超过3万人被关押[388]

截至2011年底,据报道共有10万人被关押,被关押者不仅面临恶劣的生存条件,一些人被酷刑折磨身亡[389]

审查

[编辑]

2011年2月5日,网络服务受到一些限制,虽然FacebookYouTube据报道已经于2月8日恢复[390],但是有关活动家的言论容易受到追踪和禁止[391]

6月3日,叙利亚政府从当天开始关闭了大部分国内的互联网通信服务,因此导致网络活动报道减少了三分之二。

截止7月29日,FacebookYouTubeTwitter在叙利亚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屏蔽:叙利亚人登陆不上Facebook,看不到YouTube里的影片,Twitter受到流量限制只有一些人才能使用。

2011年8月25日,叙利亚漫画家阿里·法扎特因发表讽刺阿萨德的漫画而受到几名士兵殴打,导致双手严重受伤[392]

2012年2月15日,叙政府开始全面阻止与干扰阿拉伯卫星电视台在叙境内的广播。

妥协让步

[编辑]

2011年8月4日,总统阿萨德签署法令,允许各派别建立合法的政党组织,叙利亚开始实行多党制,不过专业分析人士称这也只是“复兴党领导下的多党制”[393]

2012年2月26日,叙政府号召民众参加新宪法的公民投票,新宪法限定总统最多只能担任两届,一届任期七年,并且由公民从多个候选人中直接选举产生。

组织支持政府的示威活动

[编辑]

6月21日,叙利亚政府鼓动所有复兴党成员举行支持总统的集会,以支持阿萨德于6月20日发表的关于改革的言论。这些集会遍布数个城市,其中以大马士革的数量最多,高达上万人聚集在广场[394]

国际反应

[编辑]

国际组织

[编辑]
详见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超国家机构
详见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超国家机构
详见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超国家机构
  •  伊斯兰会议组织
    • 2011年
    • 2012年
      • 8月16日,该组织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举行的成员国外长会议上,通过了暂停叙利亚成员国资格的方案,除伊朗反对外,大多数与会国代表支持“除名”叙利亚[396],秘书长伊赫桑奥卢对记者说,终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的决定是伊斯兰世界向叙政府发出的“强有力信息”,“世界各国已无法忍受,使用战机、坦克和火炮来屠杀自己人民的政府。”[397]
  • 海合会 海合会
    • 2011年
      • 8月6日,该组织发表声明表示“过度使用暴力和武力的行为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伤者”,“对于持续的死伤事件感到悲伤”。该组织支持叙利亚在“安全,稳定,团结”方面的重要性。12月20日,海合会敦促叙政府“立即停止血腥杀戮终止流血事件,释放所有被捕者,以此来作为贯彻阿盟协议的第一步”。[398]
    • 2012年
      • 3月15日,该组织宣布关闭所有成员国设于大马士革的大使馆

外国政府

[编辑]
2011年3月27日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叙利亚人举行的反政府示威活动
示威人群高举要求巴沙尔·阿萨德下台的标语
位于开罗的埃及人拉着一幅大的1932版叙利亚国旗以表达他们对叙利亚示威者的支持,2011年11月18日
2012年5月27日,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叙利亚人社区举行的反巴沙尔·阿萨德示威,所用旗帜已变为1932年版,即叙利亚反对派旗帜
  •  德国:2011年3月24日,德国外长基多·威斯特威勒说:“暴力必须立即停止,叙利亚政府须确保民众享有的基本人权和民权,就如法律里明文规定的一样”[399]。8月8日,联邦政府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发生声明:为向叙当局施加压力,全球应该抵制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以实现叙停止暴力镇压抗议者[400]。同日,联邦政府发言人宣布,如果阿萨德继续拒绝对话和使用武力,叙当局将失去执政的合法性[401]
  •  法国:2011年法国外交部谴责针对示威者的暴力措施,并呼吁释放政治犯[402]。3月23日外长Bernard Valero呼吁叙利亚应立即进行政治改革[403]。2012年8月27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呼吁全国委员会等反对派组织立即组建叙过渡政府,法国将在过渡政府成立后立即给予承认[404]
  •  俄罗斯:2011年4月6日,总统梅德韦杰夫与阿萨德通了电话,他表示支持阿萨德所做的要进行改革的决定。[405]。其后就任的俄国总统普丁以强力的军事表示力挺阿赛德政权,然而,阿赛德本人的腐败,已开始另普丁感到厌恶与无奈,因为伊朗也在抢占叙利亚的主导权与这一地区影响力,还有美国、土耳其与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干预等,不少强权可说是对此国虎视眈眈。
  •  沙乌地阿拉伯:2011年8月8日凌晨,沙特国王阿普杜拉谴责叙政府的暴力镇压,成为第一个公开谴责叙利亚政府的阿拉伯国家的元首。他还呼吁阿萨德立即进行大的改革以避免叙“陷入混乱的深渊”,并召回了沙特驻叙大使[406]
  •  埃及:2011年8月9日,埃及过渡政府打破先前的沉默状态,埃及外长Mohamed Kamel Amr批评叙政府一边承诺改革一边持续使用武力镇压的做法,称如此的改革是“没有用的”。他说他担心叙正在朝着“没有退路的方向前进”,他要求“立即停止射击行动”,并呼吁叙当局和民众展开广泛的民族对话以结束危机[407]。2012年8月30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德黑兰举办的不结盟运动峰会上表示,他与叙利亚人民站在一起,反抗已失去合法性的叙利亚压迫政权,并呼吁结束叙当局的“血腥屠杀”。[408]穆尔西政府被推翻后,埃及新总统塞西支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409]
  •  西班牙:2011年8月8日,西班牙外长Trinidad Jiménez表示,他个人“严重关切”以及西班牙政府谴责叙政府施加在自己人民身上的暴力[410]
  •  墨西哥:2011年墨西哥外交部表态谴责暴力事件,呼吁叙当局应克制使用武力并应当多多与自己的国民展开对话[412]
  •  南非:2011年南非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表态谴责叙发生的暴力事件,但反对国际力量干预叙局势[4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叙利亚有关各方停止一切暴力,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推动局势尽快走向缓和。中方考虑近期派员访问地区有关国家,继续为推动叙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414]
  •  韩国:2013年9月1日,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韩国政府强烈谴责叙利亚政权恶劣的犯罪行为,叙利亚动用化学武器的涉案人员应付出相应的代价[415]
  •  马尔地夫:马尔代夫外交部长艾哈迈德在2011年8月9日说,“无辜的穆斯林男子、妇女和儿童被叙利亚国家安全部队滥杀,尤其是在斋月,对马尔代夫而言完全不可接受。”总统纳西姆也明确表示支持最近阿拉伯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对叙利亚谴责。[416]
  •  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总理拉格达夫·穆拉耶·乌尔德·穆罕默德在2011年六月下旬访问大马士革转达毛里塔尼亚总统穆罕默德阿布杜勒·阿齐兹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支持。毛里塔尼亚的反对派民主力量痛斥政府“支持独裁政权镇压人民”[417]
  •  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卡塔尔的特使会谈中,贝里沙总统说:“阿尔巴尼亚政府一直关注叙利亚的事。阿萨德政权利用其权力作为许可证来杀死无辜平民。”阿尔巴尼亚外交部在2012年2月18日强烈谴责暴力已经蔓延到整个叙利亚,以及阿萨德制造的受害者增加。于2012年4月1日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叙利亚之友会议上,阿尔巴尼亚外交部长爱德蒙表示人权问题属于国际社会的责任。他表示阿尔巴尼亚政府支持联合国、欧盟、阿拉伯联盟和其他国际机构在制止大马士革政权暴力镇压平民的努力,同时强调阿尔巴尼亚政府支持叙利亚全国委员会[418]
  •  墨西哥:墨西哥政府通过外交秘书处发表声明谴责暴力事件,呼吁叙利亚当局禁止使用武力和促进政治对话[419]
  •  博茨瓦纳:2011年5月11日,博茨瓦纳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叙利亚正发生可怕和暴力的事。总统卡马在向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中表示联合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制止叙利亚政府的镇压。[420]
  •  巴西:2012年7月26日,巴西驻联合国大使维奥蒂·玛丽亚·路易莎表示政府“关注”在叙利亚的暴力。大使指出,巴西担心冲突升级和化学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维奥蒂还说,叙利亚应该通过政府官员和那些反对派之间的对话追求政府和平转型。最后维奥蒂说,巴西反对针对叙利亚进行任何军事干预。[421]
  •  日本:日本外务大臣松本刚明于2011年4月24日发表声明谴责叙利亚政府使用武力,声明说叙利亚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政府需要改革紧急状态法和停止暴力。[422]
  •  印度: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哈迪普里在8月3日发表总统声明同意由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叙利亚政府使用武力和“广泛侵犯人权的行为”。此外,印度弃权不投票反对叙利亚政府的暴力行为。[423] [424]
  •  印度尼西亚:针对8月1日在叙利亚的暴力事件,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言人说,“使用武力不会解决问题。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能为叙利亚人民通过和平手段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425]
  •  希腊:2011年3月24日,外交部长德鲁察斯说:“绝对谴责暴力镇压公民抗议的行为。我们呼吁叙利亚政府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426]
  •  亚美尼亚:2015年4月23日,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在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日上会见叙利亚议会代表时说:“亚美尼亚支持叙利亚用各种手段对抗恐怖分子,亚美尼亚将会支持叙利亚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非政府性国际组织

[编辑]
在约旦的叙利亚难民营,ISIS伊斯兰国崛起后,上百万叙利亚难民外溢。
  • 人权观察:表态说采取致命射击的方法以打死那些敢于说出心声的国民证明叙利亚政府并没感到不安。也说叙利亚人在敢于反抗该地区最专制的政权的行为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但是没必要一定要牺牲自己的生命[428][429]

个人表态

[编辑]

埃及的伊斯兰主义者,跟穆斯林兄弟会有关的学者尤素夫·卡拉达维,宣布他支持反抗叙利亚“专制政权”("oppressive regime")的示威抗议活动,他号召反对叙利亚复兴党的“独裁统治”。卡拉达维也表达了他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支持,说“针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有效地保护了处于卡达菲暴行中的利比亚人”。[430]卡拉达维说所有阿拉伯人都应该支持叙利亚的抗议活动,说“今天革命的火车已经抵达叙利亚站”,“叙利亚不可能与阿拉伯整体的历史相脱离”。[431]穆斯林兄弟会也参与了抗议,伊斯兰教士号召逊尼派民众要涌向叙利亚的大街,去赶走的阿拉维派的政权,卡拉达维也号召叙利亚的逊尼派要主动争取他们的权利[432]

媒体反应

[编辑]

半岛电视台的记者们在叙利亚的示威活动中报道了许多内容,比如哈马大屠杀等事件[433]

2011年3月2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由主管外事的编辑Con Coughlin所写的专栏文章,他呼吁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以保护无辜的抗议者[434]

2013年8月路透社与益普索所做联合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强烈反对美国政府干预叙利亚内战,认为美国政府不应卷入此冲突,即使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的状况得到证实,60%反对,仅有9%赞成。推测主因为同时期埃及军方发动政变后美国偏袒的行为所造成的微妙氛围有部分相关,因为两者行为类似,却没有对埃及政府出手,且普遍民众认为此一战争的代价会大于伊拉克战争,甚至使美国本土遭化武恐怖攻击。[435]

影响

[编辑]

“叙利亚政策研究中心”于2016年2月宣称叙利亚内战已造成2,5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436]

死亡人数

[编辑]

2016年4月23日,联合国与阿拉伯联盟叙利亚特使米斯图拉估计约有40万人在叙利亚内战中丧生。[437]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阿萨德政权垮台后成立,整合沙姆解放组织叙利亚国民军等原反对派团体。
  2. ^ 土耳其自2011年开始向反对派提供武器支持,并自2016年8月开始与叙利亚国民军并肩作战,对抗叙利亚民主力量伊斯兰国和叙利亚政府军。
  3. ^ 阿萨德政权垮台后,沙姆解放组织于2025年1月解散,原成员并入新成立的国防部
  4. ^ 阿萨德政权垮台后,叙利亚国民军于2025年1月解散,原成员并入新成立的国防部
  5. ^ 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
  6. ^ 6.0 6.1 2013年4月前,努斯拉阵线伊斯兰国伊拉克伊斯兰国)同属阿尔盖达组织的分支,并为盟友。努斯拉阵线拒绝了伊拉克伊斯兰国提出的并入伊斯兰国的建议,阿尔盖达组织其后于2014年2月与伊斯兰国全面割席。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与努斯拉阵线曾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征服军”旗下结盟。
  7. ^ 宗教守护者组织英语Hurras al-Din(HaD)是努斯拉阵线的继承者,也是阿尔盖达组织在叙利亚的现存分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afarella, Jennifer. Jabhat al-Nusra in Syria: An Islamic Emirate for Al-Qaeda (PDF). Middle East Security Report 25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2014: 8–4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3 February 2022). 
  2. ^ Alkhshali, Starr, Hamdi, Barbara. Deputy al Qaeda leader killed In Syria. CNN. 28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October 2022). 
  3. ^ Joscelyn, Thomas. U.S. targets suspected al Qaeda leader in Idlib, Syria. 21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September 2021). 
  4. ^ Gerges, Fawaz. Saudi Arabia and Iran must end their proxy war in Syria. The Guardian. 2013-12-15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Rogin, Josh. Iran and Saudi Arabia Clash Inside Syria Talks. Bloomberg View. 2015-11-04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4). ...Iran and Saudi Arabia to discuss anything civilly, much less come to an agreement on Syria, where both sides have proxy forces in the fight. 
  6. ^ Loewenstein, Jennifer. Heading Toward a Collision: Syria, Saudi Arabia and Regional Proxy Wars. CounterPunch.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Saudi Arabian and Iranian-backed faction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proxy war in Syria... 
  7. ^ 存档副本. [2016-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8. ^ 参考来源:
  9. ^ Sources:
  10. ^ Syrian Leader Ahmed Al-Sharaa Delivers 'Victory Speech,' Outlines Syria's Future Roadmap, Announces Dissolution Of Ba'ath Party, Armed Factions Into New 'Syrian Army'; Military Operations Command Declares Al-Sharaa President Of Syria During Transitional Phase. MEMRI. [29 January 2025]. 
  11. ^ Syrian Interim Government (SIG) Prime Minister Congratulates President Ahmed Al-Sharaa, Puts SIG Resources At His Government's Disposal. MEMRI. [2025-02-04]. 
  12. ^ Mustafa Places Interim Government at the Disposal of the Syrian State. Syrian Observer. 2025-02-05. 
  13. ^ Iran Update > Syr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4 February 2025 [5 February 2025]. US-backed Free Syrian Army (FSA) Commander Salem Antari, who controls US-backed ”Free Syrian Army” forces in the al Tanf zone, stated on February 3 that the FSA is negotiating with the interim government to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im Defense Ministry. Antari added that the FSA is prepared to assume any duties assigned to it by the new Defense Ministry. 
  14. ^ Russian raids kill prominent Syrian rebel commander. aljazeera.com.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1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BC22Nov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Senior Nusra Front commander killed in Syria air strike. Al-Jazeera. 2015-03-06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7. ^ Nusra Front spokesman killed by air strike in Syria. www.aljazeera.com. [2016-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18. ^ Syria's Qaeda spokesman, 20 jihadists dead in strikes: monitor. www.yahoo.com. [2016-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19. ^ Tarek Radwan. Kurdish-Arab Rebel Alliance May be Key to Obama’s Syrian Strategy. Atlantic Council.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0. ^ MacFarland leads the coalition against ISIS. [2015-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21. ^ U.S. Condemns Terrorist Attacks in Iraq and Pledges to Help Combat al Qae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3-08-10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22. ^ ISIS confirms death of senior leader in Syria. Long War Journal. February 201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23. ^ Alessandria Masi. If ISIS Leader Abu Bakr al-Baghdadi Is Killed, Who Is Caliph Of The Islamic State Group?.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1-11 [2015-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24. ^ A Top ISIS Leader Is Killed in an Airstrike, the Pentagon Says. New York Times. 2016-03-25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8). 
  25. ^ U.S. confirms death of ISIS operative Omar al-Shishani. CNN. 2016-03-14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26. ^ Islamic State's 'minister of war' likely killed in U.S. air strike: officia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IS 'minister of war' al-Shishani likely killed in airstrike – Pentag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is 'minister of war' Omar al-Shishani 'clinically dead' after US air strik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lamic State's 'war minister' Omar al-Shishani 'clinically de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d-Beard Abu Omar al-Shishani Is The Walking Dead ISIS ‘Minister of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Syria military strength. Global Fire Power. 2019-07-08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28. ^ Syria's diminished security forces. AFP. 2013-08-28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9. ^ ISIS’ Iraq offensive could trigger Hezbollah to fill gap left in Syr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Daily Star, 16 June 2014
  30. ^ 30.0 30.1 30.2 30.3 Iran ‘Foreign Legion’ Leads Battle in Syria’s Nor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2-17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31. ^ «كتائب البعث» إلى شوارع دمشق. Al Akhbar. 2014-01-14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6). 
  32. ^ Aron Lund. The Baath Battalions Move Into Damascus. Carnegie Endowment. 2014-01-13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33. ^ 33.0 33.1 Jonathan Landay, Phil Stewart, Mark Hosenball. Russia's Syria force has reportedly grown to 4,000 people. Business Insider. 2015-11-04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34. ^ Thomas Grove. Up to Nine Russian Contractors Die in Syria, Experts Say. WSJ. 2015-12-18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35. ^ 35.0 35.1 Syria civil war: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 gives President Assad’s army the edge. 2016-02-26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36. ^ Ahmad Shuja Jamal. Mission Accomplished? What’s Next for Iran’s Afghan Fighters in Syria. War on the Rocks. 2018-02-13 [201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37. ^ Syrian war widens Sunni-Shia schism as foreign jihadis join fight for shri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5 June 2013
  38. ^ Albayrak, Aydin. Mihraç Ural, a man with a long history of terrorism. Today's Zaman. [201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9. ^ Cockburn, Patrick. West suspends aid for Islamist rebels in Syria, underlining their disillusionment with those forces opposed to President Bashar al-Assad. The Independent. 2013-12-11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40. ^ Front to Back. Foreign Policy.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41. ^ Who are these 70,000 Syrian fighters David Cameron is relying 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8 February 2016.
  42. ^ Syria: Surfacing of ‘Hai’at Tahrir al-Sham’ Threatens Truce. 2017-01-30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43. ^ Will the Islamic State last through 2015?. Today's Zaman. [2015-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5). 
  44. ^ Kurdish Women Turning Kobani into a Living 'Hell' for Islamic State.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45. ^ Die Barbaren wollen uns alle unterwerfen.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德语). 
  46. ^ Mustafa, Hasan. An Analysis of Jaish al-Thuwar (the Army of Revolutionaries) – a Component of the Syrian Democratic Forces. Word Press. 2015-11-16 [2016-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47. ^ War with Isis: Islamic militants have army of 200,000, claims senior Kurdish leader. The Independent. 2014-11-18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8). 
  48. ^ Islamic State group battered, but still unbowed in Syria. France 24. 2016-07-06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6). 
  49. ^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About 500000 persons were killed in Syria during 81 months after the Syrian Revolution started. 2017-12-10 [2018-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50. ^ 50.0 50.1 50.2 Tantalizing promises of Bashar al- Assad kill more than 11000 fighters of his forces during 5 months.. SOHR. 2014-12-17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51. ^ Report: Hezbollah to leave Syria in 2018 to prepare for conflict with Israel. Jewish News Service.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52. ^ Syria war: Russians killed in militant raid in Deir al-Zour. BBC News. 2018-05-27 [201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1). 
  53. ^ Exclusive: Russian losses in Syria jump in 2017, Reuters estimates show. 2017-08-02 [201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54. ^ Syria: Opposition, almost 11,500 civilians killed. Ansamed.ansa.it. 2012-03-19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55. ^ Jonathan Steele. The Syrian Kurds Are Winning!.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6-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56. ^ YPG releases the 2016 balance sheet of war – English. www.ypgrojava.org.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57. ^ At least 82 Kurdish YPG fighters killed in recent clashes with ISIS, Turkish army – ARA News. 2017-04-04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58. ^ Marine is first US death in operations against Islamic State. The Times of India.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5). 
  59. ^ Jordan pilot murder: Islamic State deploys asymmetry of fear. 2015-02-04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6) –通过www.bbc.com. 
  60. ^ American Is Killed in First Casualty for U.S. Forces in Syria Combat.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1-24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61. ^ News, A. B. C. US service member killed in Syria identified as 22-year-old from Georgia. ABC News. 2017-05-27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6). 
  62. ^ US: 45,000 Islamic State taken off Iraq, Syria battlefields. Fox News. 2016-08-10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63. ^ YPG releases balance-sheet of 2014: Nearly 5,000 ISIS members killed.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64. ^ Balance of the War Against Hostile Groups in Rojava, Northern Syria: Year 2015.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65. ^ Syrian Army Kills Nearly 5,000 IS Militants in Three Months: Source. sputniknews.com. 2014-12-25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66. ^ The army takes full control of Palmyra city, hundreds of ISIS terrorists killed.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67. ^ Syria war has killed more than 350,000 in 7 years: monitor. Mail Online.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68. ^ Report on Syria conflict finds 11.5% of population killed or injured.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69. ^ More than four million Syrian refugees in neighbouring countries, UN says. Telegraph.co.uk. 2015-07-09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70. ^ Tom Miles. Syria's neighbors now host four million of its refugees, U.N. says. Reuters. 2015-07-09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8). 
  71. ^ UNHCR: Syrian Refugees Cross Four Million Mark - Al Jazeera America. aljazeera.com.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2). 
  72. ^ Syria: The story of the conflict. BBC News. 11 March 2016 [21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ne 2018). 
  73. ^ Syrian Troops Open Fire on Protestors in Several Cities. The New York Times. 25 March 2011 [23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une 2018). 
  74. ^ Mid-East unrest: Syrian protests in Damascus and Aleppo. BBC News. 2011-03-15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uly 2018) (英国英语). 
  75. ^ Guide to the Syrian rebels.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76. ^ Syrian President Bashar al-Assad has left Damascus to an unknown destination, say two senior army officers. Reuters. 2024-12-07 [2024-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77. ^ 2021 will be a defining year for Syria. Middle East Institute.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7). 
  78. ^ Crisis in Syria: Economic crisis compounds a decade of war.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IRC). 31 January 2022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79. ^ 8 Deadliest Wars of the 21st Centu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英语). 
  80. ^ 敘利亞報告稱敘利亞政府軍及反對派均犯下戰爭罪.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81. ^ Syria (05/07). State.gov. [200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3). 
  82. ^ Ghadry, Farid N. Syrian Reform: What Lies Beneath. The Middle East Quarterly. Winter 2005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4). 
  83. ^ Michael Bröning. The Sturdy House That Assad Built. The Foreign Affairs. 2011-03-07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7). 
  84. ^ Mark Landler. Chaos in Syria and Jordan Alarms U.S..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imes). 2011-03-26 [201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2). 
  85. ^ Robert Fisk: Freedom,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in Syria, The Independent, Thursday, 16 September 2010
  86. ^ Hama. GlobalSecurity.org. [200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87. ^ James Brandon. The PKK and Syria's Kurds. Washington, DC 20036, USA: Terrorism Monitor,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07-02-15: Volume 5, Issue 3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7). 
  88. ^ MidEastWeb. Kurdish agony – the forgotten massacre of Qamishlo. March 2004.[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dEastWeb
  89. ^ Syria: Next on the list? A wave of unrest has finally reached one of the region's most repressive regimes. The Economist. 2011-03-24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4). Mr Assad's power is concentrated among his own Alawite sect, a Shia breakaway minority that numbers barely 6% of Syrians. 
  90. ^ The 'secretive sect' in charge of Syria. BBC News. 2012-05-17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They account for 12% of Syria's population 
  91. ^ "Syria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6".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6. http://www.state.gov/g/drl/rls/irf/2006/71432.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09-06-28.
  92. ^ 92.0 92.1 Syria Kurd leader vows to keep up democracy struggle. The Jerusalem Post.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7). 
  93. ^ 叙利亚将废除近50年紧急令
  94. ^ Youth Exclusion in Syria: Social,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Journalist's Resource.org. [201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95. ^ World Report 2010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20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g. 555.
  96. ^ 96.0 96.1 96.2 96.3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2009, Syria. [201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7). 
  97. ^ 97.0 97.1 97.2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2005 Events of 20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man Rights Watch 2005. ISBN 1-56432-331-5.
  98. ^ Black, Ian. Syrian human rights record unchanged under Assad, report says. The Guardian (London). 2010-07-16 [201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5). 
  99. ^ Who Are the Shabbiha?. Weeklystandard.com. 2011-04-12 [201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6). 
  100. ^ Ammar Abdulhamid. The Shabbiha: Assad’s Mercenaries. Syrianrevolutiondigest.blogspot.com. 2011-04-11 [201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英语). 
  101. ^ U.S. Trade and Financial Sanctions Against Syria. 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Damascus.Syria.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5) (英语). 
  102. ^ SYRIAN INTELLIGENCE CHIEF ATTENDS CT DIALOGUE WITH S/CT BENJAMIN. Wikileaks. [2014-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英语). 
  103. ^ Red lines that cannot be crossed – The authorities don’t want you to read or see too much. The Economist. 2008-07-24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英语). 
  104. ^ Bashar Al-Assad, President, Syria.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5. ^ Interview With Syrian President Bashar al-Assad. wsj.com. [201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106. ^ Syria Strongman: Time for 'Reform'. wsj.com. [201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107. ^ FOX News opin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8. ^ US will not intervene in Syria as it has in Libya, says Hillary Clint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27 March 2011
  109. ^ 气候变化或催化叙利亚内战—论文—科学网. news.sciencenet.cn.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110. ^ 精选书摘. 為什麼敘利亞局勢惡化得那麼迅速?你在地緣政治辯論不會聽到的水資源短缺危機.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9-06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中文(台湾)). 
  111. ^ 111.0 111.1 Fahim, Kareem; Saad, Hwaida. A Faceless Teenage Refugee Who Helped Ignite Syria's War. New York Times. 2013-02-08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112. ^ Mid-East unrest: Syrian protests in Damascus and Aleppo. BBC.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113. ^ Middle East unrest: Silence broken in Syria. BBC.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114. ^ Syria: Seven Police Killed, Buildings Torched in Protests. Israel National News.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115. ^ The struggle for Syria in 2011 (PDF). Understanding War.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30). 
  116. ^ Assad blames conspirators for Syrian protests. The Guardian.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117. ^ US policy on Syria 'depends on success in Libya'. BBC. 2011-05-24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118. ^ Armed residents put up resistance to Syrian army. Khaleej Times (Dubai). 2011-05-31 [201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7). 
  119. ^ Syria protests: Rights group warns of 'Deraa massacre'. BBC. 2011-05-05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6). 
  120. ^ Salloum, Raniah. From Jail to Jihad: Former Prisoners Fight in Syrian Insurgency. Spiegel. 2013-10-10 [2014-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121. ^ Holliday, Joseph. The Struggle for Syria in 2011 (PDF).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December 2011 [2013-09-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30).  (page 21)
  122. ^ Landis, Joshua. Free Syrian Army Founded by Seven Officers to Fight the Syrian Army. Syria Comment. 2011-07-29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123. ^ Defecting troops form 'Free Syrian Army', target Assad security forces. World Tribune. 2011-08-03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7). 
  124. ^ Syrian army kills at least 95 in Hama: activist. Dawn. Agence France-Presse. 2011-07-31 [2015-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125. ^ Barnard, Anne; Hubbard, Ben. Syria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126. ^ Syrian forces kill seven protesters as Muslims celebrate first day of Eid. Al Arabiya. 2011-08-30 [201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127. ^ Syria forces storm main town, fight defectors-residents. Reuters. 2011-09-27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28. ^ Syria: 'Hundreds of thousands' join anti-Assad protests. BBC. 2011-07-01 [2011-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5). 
  129. ^ Oweis, Khaled Yacoub. Dissident Syrian colonel flees to Turkey. Reuters. 2011-10-04 [201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130. ^ Yezdani, İpek. Syrian rebels: Too fragmented, unruly. Hürriyet Daily News. 2012-09-01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131. ^ Sands, Phil; Vela, Justin; Maayeh, Suha. Assad regime set free extremists from prison to fire up trouble during peaceful uprising. The National. 2014-01-21 [201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30). 
  132. ^ Weiss, Michael. Trust Iran Only as Far as You Can Throw It. Foreign Policy. 2014-06-23 [201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133. ^ Syria in civil war, says UN official Herve Ladsous. BBC News. 2012-06-12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134. ^ 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支持对叙动武. 新华网. 2013-09-10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5). 
  135. ^ Al-Qaida militants captured town in northern Syria. Associated Press. 2013-09-19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136. ^ Syrian rebel factions tell al Qaeda groups to withdraw. 2013-10-03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2). 
  137. ^ Syrian troops advance near Golan Heights city.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138. ^ 138.0 138.1 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占领区实施严酷统治 富人“人头税”须交17克纯金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6-10-11, 2014-03-04
  139. ^ 139.0 139.1 Syrian army says 93 rebels killed fleeing castle. [201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4). 
  140. ^ Syrian Troops Capture Crusader-Era Citadel.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1). 
  141. ^ Syria army retakes famed Crusader castle in border push.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4). 
  142. ^ Syrian army says has control of western Homs province.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9). 
  143. ^ ISIS seizes town from Nusra in Hassakeh province.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144. ^ 叙政府正式控制霍姆斯. 新华网. 2014-05-11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 
  145. ^ Syria conflict: Islamic State seizes Tabqa airbase. BBC. 2014-08-24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30). 
  146. ^ Hundreds dead as Islamic State seizes Syrian air base: monitore. reuters. 2014-08-24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47. ^ Peto Lucem on Twitter. Twitter. [2014-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148. ^ أورينت نت - تحرير اللواء 82 في درعا..مدينة الشيخ مسكين محررة بالكامل.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149. ^ 叙利亚政府军连吃败仗 IS打到首都近郊(图). 新华网. 2015-04-04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0). 
  150. ^ ISIS is 'everywhere' in Syria's ancient city of Palmyra. CNN. 2015-05-21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151. ^ 巴沙尔首次公开承认叙利亚兵力不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07-27。
  152. ^ ISIS seize Qaryatain town in central Syria. 2015-08-06 [201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153. ^ “出兵叙利亚”,土耳其沙特在唱什么戏?. 新华网. 2016-02-16 [2016-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154. ^ 土耳其表示不准库尔德占据叙利亚阿扎兹. 美国之音. 2016-02-15 [2016-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155. ^ 国际社会寻求一周内在叙利亚实现停火. 德国之声. 2016-02-12 [2016-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5). 
  156. ^ 叙利亚冲突:临时停火协议生效. BBC中文网. 2016-02-27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8). 
  157. ^ 叙政府军再次包围阿勒颇东部的武装分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
  158. ^ 土耳其国防部长:叙利亚自由军在控制叙北部之前 土军不会从该地区撤出.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159. ^ ISIS Overruns Syrian Army Base After US Bombings. antiwar.com. 2016-09-18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160. ^ Breaking: US Bombs Syrian Army in Der Ezzor, Backing ISIS Advance, 80 Killed. Veterans Today. 2016-09-17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161. ^ 美国警告俄罗斯:叙反对派或将有防空导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2016-09-29
  162. ^ 俄罗斯官方痛斥美国发言人对俄发出威胁. 中新网. 2016-09-30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30). 
  163. ^ 俄国防部:2月27日至9月1日共消灭叙境内恐怖分子约3.5万人. 俄罗斯卫星网. 2016-10-08 [201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8). 
  164. ^ 流芳. 敘利亞阿勒頗東部地區再次遭遇猛烈空襲. 2016-10-14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165. ^ 央視-叙收复阿勒颇打什么算盘?. [2016-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166. ^ Islamic State surrounds military airport in Deir ez-Zor, eastern Syria. The Guardian. 2017-01-17 [201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3). 
  167. ^ 土耳其宣布“圆满结束”在叙利亚北部军事行动. 中新网. 2017-03-30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2). 
  168. ^ Charkatli, Izat. Over 2,000 radical rebels defect to ISIS following intra-rebel deal. 2017-02-23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169. ^ Search for the dead begins in Idlib after Islamic State-linked brigade leaves for Raqqa. Syria Direct. 2017-02-22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9). 
  170. ^ Syria ‘toxic gas’ attack kills 100 in Idlib province. Al-Arabiya & AFP. 2017-04-04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171. ^ Why the Navy’s Tomahawk missiles were the weapon of choice in strikes in Syria. 华盛顿邮报. 2017-04-07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172. ^ Trump launches attack on Syria with 59 tomahawk missiles. CNBC. 2017-04-07 [2017-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173. ^ 叙军方说政府军推进至叙伊边境是战略转折点. 中新网. 2017-06-11 [2017-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174. ^ 美军援叙境内库尔德武装进攻拉卡 土耳其急了. 中新网. 2017-05-12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2). 
  175. ^ 联合国难民署关注难民自发返回叙利亚的趋势. 联合国新闻. 2017-06-30. 
  176. ^ 俄国防部称叙利亚已完全从恐怖组织手中解放. 新华网. 2017-12-08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177. ^ 土耳其称在叙军事行动已消灭260名武装人员. 中新网. 2018-01-24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178. ^ Syrian army fully captures key air base in Idlib province. Xinhua. 2018-01-20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179. ^ 土耳其称已控制叙利亚阿夫林市中心. 新华网. 2018-03-18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8). 
  180. ^ Trump: US, allies strike Syria to stop chemical weapons. AP News.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5) (美国英语). 
  181. ^ 搜狐-化武事件疑似西方自導自演.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182. ^ 叙利亚政府宣布收复东古塔 ‧ 数百市民载歌载舞庆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洲网.
  183. ^ 敘利亞-美國科技武器其名不符實.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184. ^ 央視官方頻道-美突動武,目的何為.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185. ^ 7年来首获完全解放!叙军方收复极端组织在首都最后据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环球网.
  186. ^ 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叙南部德拉省首府. 新华网. 2018-07-13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87. ^ 叙政府军主力集结伊德利卜 将对反对派最后据点发起攻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观察者.
  188. ^ 撤军叙利亚,特朗普为何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 
  189. ^ 阿萨德赢了?美称不再寻求推翻叙政权.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 
  190. ^ 特朗普说近期将决定是否从叙利亚撤军:耗资巨大无果.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 
  191. ^ 叙利亚冲突:特朗普宣布从叙撤军令盟友震惊. 2018-12-20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 
  192. ^ 叙利亚政府军宣布进驻叙北部曼比季地区. 新华网. 2018-12-28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193. ^ War-weary Syrians in Kurdish-held Manbij wait to learn fate. BBC. 2019-01-07 [201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6). 
  194. ^ “叙利亚民主军”攻打幼发拉底河东岸“伊斯兰国”最后据点. 新华网. 2019-02-10 [201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5). 
  195. ^ 叙利亚媒体:国际联盟使用白磷弹轰炸叙东部. [201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3). 
  196. ^ 美称在叙保留少量美军不代表改变撤军决定. 2019-02-23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3). 
  197. ^ “伊斯兰国”最后据点已被拿下?多方说法不一.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198. ^ 敘利亞內戰再爆戰火 至少已釀55死.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199. ^ 叙利亚军方收复多个反对派武装据点.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200. ^ 敘利亞政府軍釀嚴重死傷 於西北部與極端及反對派戰鬥. [2019-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201. ^ 敏感时机掀战火:叙利亚政府军突袭土耳其哨站,土军1死3伤. [2019-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202. ^ 敘、俄兩國空襲敘利亞西北,造成多人死傷.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203. ^ 截至23日,邁阿賴努阿曼有許多平民被殺.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204. ^ 敘利亞空襲10天,已造成至少103名平民死亡.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205. ^ Syrian Troops Take Villages, Push Toward Key Rebel-Held Town. VOA. 2019-08-07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206. ^ 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叙西北部多个村镇.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207. ^ 叙利亚总统视察西北前线. [2019-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3). 
  208. ^ 208.0 208.1 联合国称12月以来有35万叙利亚人逃往土耳其边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THK 2020-01-17
  209. ^ 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逾23万人离家逃避战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W新闻 2019-12-28
  210. ^ 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叙西北部40多个村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2019-12-25
  211. ^ 蓬佩奥抨击中俄否决叙利亚人道救援提案.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212. ^ 叙利亚中部多处石油天然气设施遭袭 能源生产遇困境.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213. ^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叙利亚.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214. ^ 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成员再遇袭至少8人丧生.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1). 
  215. ^ 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炮击阿勒颇致3死3伤. 新华网.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7). 
  216. ^ 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又发生激烈冲突.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217. ^ 叙利亚军方直升机遭击落 2飞行员丧命.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18. ^ 土耳其国防部:在伊德利卜“消灭”了55名叙利亚军人.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19. ^ 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省击退武装分子进攻_伊拉布_控制_公路. sohu.com. 2020-02-25 [202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1) (中文). 
  220. ^ 大戰將至!土耳其軍隊遭敘利亞「空襲」重創,土軍至少33死.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221. ^ Syria war: Turkey lets refugees exit towards Europe. BBC. 2020-02-28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222. ^ 每经15点丨云南一男子捅刺防疫人员致2死当庭被判死刑;亚美尼亚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希腊暂时关闭与土耳其陆路边境口岸.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23. ^ 希臘警方施放催淚彈阻土耳其難民入境 並暫停庇護申請.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224. ^ 土耳其“开闸”放难民入欧:难民船倾覆 一名儿童死亡.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225. ^ 'War crimes' committed by Russia, Assad gov't in Syria: Amnesty..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226. ^ In the news: Syria attacks constitute 'war crimes', says Amnesty..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27. ^ Amnesty accuses Damascus, Moscow of 'war crimes' in Syria..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28. ^ 存档副本.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29. ^ Turkish army shells Ayn Issa district in Syria’s Raqqa governorate — paper.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230. ^ 存档副本.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231. ^ 存档副本.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2. ^ Infiltration | Regime forces sneak to positions of “Jaysh Al-Nasr” in Sahl Al-Ghab, killing more than ten. 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 11 January 2021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233. ^ Monitor says 16 killed in suspected Israeli strikes in eastern Syria..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4. ^ Alleged Israeli airstrikes near Syria-Iraq border..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5. ^ Israeli strikes on Syria kill 23: monitor..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6. ^ Fifty-seven Killed in Israeli Strikes in Syria Near Iraqi Border, Watchdog Says..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7. ^ US official: Israel carried out Syria strikes using American intelligence..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38. ^ 美军空袭叙,已致22人死亡!.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39. ^ 拜登下令美軍空襲敘利亞境內親伊朗武裝組織 17名民兵喪生.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40. ^ 拜登任內首度報復 下令空襲敘利亞 打擊伊朗撐腰民兵.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241. ^ 叙利亚军方说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周边地区. [2021-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242. ^ 叙北阿夫林遭炮击 医院被击中至少18死23伤.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243. ^ 美军空袭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地区民兵组织目标.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244. ^ New terms of Daraa agreement applied Russian military police escort regime forces to Daraa al-Balad neighbourhoods to start inspection and establish military posts. [202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245. ^ Statement by President Joe Biden. The White House. 2022-02-03 [2022-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美国英语). 
  246. ^ 外媒:美国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使用40辆卡车在叙利亚偷粮. [202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247. ^ 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使用137辆油罐车再次盗运叙石油. 
  248. ^ 美军“偷油”车队一眼望不到头!叙利亚媒体:美军在叙东北部转运新一批盗采石油.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249. ^ 叙利亚媒体:美军在叙东北部转运一批盗采石油. 
  250. ^ 美国轰炸在叙利亚境内伊朗支持的民兵营. [202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4). 
  251. ^ 突发:拜登下令美军空袭叙利亚. 
  252. ^ 美媒:美军在叙利亚遇袭,3人受伤. [202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253. ^ 安理会一致同意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长半年. 联合国新闻. 2023-01-09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中文). 
  254. ^ 美国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 称为报复关联伊朗组织-新华网.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3-25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中文). 
  255. ^ 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袭事件已致89人死亡. nbd.com.cn. 2023-10-06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中文). 
  256. ^ 土耳其对叙利亚北部发动空袭--国际--人民网. 国际--人民网. 2023-10-06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5) (中文). 
  257. ^ 在叙利亚的美军击落土耳其无人机后,土再度对叙北部发动空袭. 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2023-10-07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中文). 
  258. ^ 土耳其在叙北部打死58名库尔德武装人员. h5.ifeng.com. 2023-10-08 [202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中文). 
  259. ^ 內戰10多年 敘利亞叛軍睽違8年再度攻進阿勒坡. Yahoo News. 2024-11-29 [2024-11-29] (中文). 
  260. ^ Syrian opposition forces launch new offensive in Manbij, northern Syria. Türkiye Today. 6 December 2024 [7 December 2024]. 
  261. ^ 法国广播电台(RFI). 俄媒:阿薩德和家人已抵達莫斯科 俄為其提供庇護. 2024-12-08. 
  262. ^ 反抗軍稱阿塞德已逃走、敘利亞自由了 總理願與民選領導層合作. 中央通讯社. 2024-12-08 [202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1) (中文(台湾)). 
  263. ^ Syrian rebels claim Damascus is ‘free’ as Assad regime’s defenses crumble. CNN. 2024-12-08 (英语). 
  264. ^ Syrian rebels take the capital Damascus, say Bashar Al-Assad has fled the country. euronews. 2024-12-08 [202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2) (英语). 
  265. ^ Krever, Mick. Israel watches Syria with trepidation as 50 years of detente is upended. CNN. 2024-12-08 [2024-12-08] (英语). 
  266. ^ With the support of Turkish drones, the factions of the “Fajr al-Hurriya” operations room attack several axes in the Manbij countryside. SOHR. 8 December 2024 [8 December 2024] (Arabic). 
  267. ^ 敘利亞前反抗軍各派系達成協議 同意併入國防部. Yahoo News. 2024-12-24 [2024-12-25] (中文). 
  268. ^ 叙新当局称就解散武装派别达成协议 库尔德人武装未出席会议.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12-24 [2024-12-25] (中文). 
  269. ^ A member of Syrian opposition shouts slogans in Antalya. AFP. 2011-07-03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8). 
  270. ^ '15,000 strong' army gathers to take on Syria. Telegraph. 2011-11-03 [201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7). 
  271. ^ 271.0 271.1 又一场恶战正在叙利亚酝酿. 新华网. 2016-06-29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272. ^ 希拉里越“帮忙” 叙利亚越动乱. 新华网. 2012-11-11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273. ^ Syrian opposition groups reach unity deal. USA Today. 2012-11-11 [2015-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274. ^ Syrian Opposition Still Weak and Divided. Al Akhbar. 2011-10-18 [201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7). 
  275. ^ Shadid, Anthony. Coalition of Factions From the Streets Fuels a New Opposition in Syria.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6-30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4). 
  276. ^ Solomon, Erika. Six Islamist factions unite in largest Syria rebel merger. Reuters. 2013-11-22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31). 
  277. ^ Richard Hall. Factbox: Syria's rebel groups. Reuters. 2014-01-09 [2015-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278. ^ BARBARA SURK. Series of Syrian Muslim rebel brigades say they've unified under name of the 'Islamic Front'. Star 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2013-11-22 [2015-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279. ^ Atassi, Basma. Major Syrian rebel groups join forces. Al Jazeera English. 2013-11-22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280. ^ Syrian FSA fades in shadow of Saudi-backed opposition fro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Monitor, 11 December 2013
  281. ^ Syria’s Saudi Jihadist Proble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Beast, 16 December 2013
  282. ^ Al-Qaeda and ISIS: The Renunciation of Abu Bakr al-Baghdad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 Akhbar, 4 February 2014
  283. ^ Syrian rebels reject interim government, embrace Sharia. CNN. 2013-09-25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28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putnik2016092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85. ^ Over 240,000 Killed in Syria Conflict, 12,000 Children. Independent.mk. 2015-08-0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286. ^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on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PDF).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2011-09-15 [2012-06-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30). 
  287. ^ 287.0 287.1 287.2 Muscati, Samer. Syrian Kurds Fleeing to Iraqi Safe Haven. Human Rights Watch. 2012-05-14 [201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1). 
  288. ^ Blair, Edmund; Saleh, Yasmine. Syria opposition rifts give world excuse not to act. Reuters. 2012-07-04 [201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289. ^ YPG Commander: Kurds Are Bulwark Against Islamic Extremism in Syr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udaw.net.
  290. ^ Turkey's Parliament Approves Military Action Against ISIS In Syria, Iraq.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0-02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291. ^ Footage shows ISIL using Turkey to enter Iraq, Syria. PressTV. 2014-09-13 [2014-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英语). 
  292. ^ Source: Besieged Iraq sees Obama as jihad 'accomplice'. WorldNetDaily. 2014-06-16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英语). 
  293. ^ Blowback! U.S. trained Islamists who joined ISIS. WorldNetDaily. 2014-06-17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英语). 
  294. ^ U.S. Humanitarian Aid Going to ISIS. The Daily Beast. 2014-10-19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英语). 
  295. ^ 叙媒: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哈马省发动袭击造成32人死亡. [2023-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296. ^ 美军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组织,打死12名武装分子. 美国之音. 2024-12-16 [2024-12-17] (中文). 
  297. ^ 297.0 297.1 297.2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打死7人,摧毁阿勒颇机场. 美国之音. 2023-05-02 [202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中文). 
  298. ^ ‘Americans are on our side’: Al-Nusra commander says US arming jihadists via 3rd countries. rt.com. 2016-09-26 [2016-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3). 
  299. ^ Report: Israel treating al-Qaida fighters wounded in Syria civil war. The Jerusalem Post. 2015-03-13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300. ^ Johnlee Abraham Varghese. UN Report: Israel in Regular Contact with Syrian Rebels including IS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2-07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301. ^ Israel enforces 'red line' with Syria airstrike on weapons bound for Hezbollah, officials say.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302. ^ 叙利亚军方说以色列对叙发动导弹袭击.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303. ^ Syria Says It Has Right to Counterattack Israel.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304. ^ Israel on global alert after killing Iran’s fox. 2013-02-24 [201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英语). 
  305. ^ Israeli warplanes 'launch air strike inside Syria'. BBC News. 2013-05-04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06. ^ Israeli Strike on Syria Targeted Weapons Shipment. ABC news. 2013-05-04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307. ^ 'Israel rockets' hit Jamraya facility in Damascus. BBC News. 2013-05-05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308. ^ ANNE BARNARD, MICHAEL R. GORDON and JODI RUDOREN. Israel Targeted Iranian Missiles in Syria Attack. New York Times. 2013-05-04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309. ^ Damien McElroy and agencies. Israel confirms overnight airstrikes against Damascus. Daily Telegraph. 2013-05-05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310. ^ 'No winds of war' despite Damascus air strikes. Jerusalem Post. 2013-05-07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311. ^ Obama: Israel has right to defend itself from Hezbollah. Times of Israel. 2013-05-04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312. ^ Syria air strike: Israel has the right to defend itself, says William Hague. The Guardian. 2013-05-05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5). 
  313. ^ Egypt condemns Israeli airstrikes against Syria, warns they complicate ongoing civil war. Fox News. 2013-05-05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14. ^ Syrian Army warns Israel it will respond after military airport bombed near Damascus (VIDEO). Russia Today. 2017-01-13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315. ^ Aaron Kesel. Israel Bombs Syrian Airport; Syrian Army Warns of Retaliation. wearechange.org. 2017-01-12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7). 
  316. ^ Israel Bombed Military Airport Near Damascus, Syrian Officials Say. timesofisrael.com. 2017-01-13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317. ^ New Israeli missile attack on Mezzeh military airport west of Damascus. Syrian Arab News Agency. 2017-01-13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9). 
  318. ^ Foreign Ministry: Israeli aggressor must be punished and prevented from repeating attacks on Syria. Syrian Arab News Agency. 2017-01-13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9). 
  319. ^ 伊朗夜袭戈兰高地?以色列持续轰炸大马士革:伊朗运输机仓皇逃命.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320. ^ 叙利亚称以色列导弹袭击致3死7伤.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321. ^ 以色列战机空袭叙利亚 造成15人丧生.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322. ^ 不明飞行物坠落在塞浦路斯北部 当地称是叙利亚发射的俄制导弹.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323. ^ 首遭中东军事行动波及?疑似偏航导弹坠入塞浦路斯.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324. ^ 不明飞行物在“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坠毁 外界:是导弹还是飞机?.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325. ^ 叙利亚首都周边地区遭以色列导弹袭击.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326. ^ 以色列对叙利亚数个军事目标发动空袭.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327. ^ 叙媒:叙利亚防空系统拦截多枚敌对导弹.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328. ^ 报复叙利亚发射弹药 以色列派军用直升机攻击.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329. ^ 回击戈兰高地遇袭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军事目标.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330.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总统故乡 1死6伤.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331. ^ 叙利亚拉塔基亚港凌晨遭以色列空袭 现场火光冲天.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332.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周边地区 造成两名平民死亡.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333. ^ 伊拉克庫德區遇襲 伊朗革命衛隊坦承犯案.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334. ^ 叙利亚大马士革南部地区遭以色列导弹袭击 造成物质损失.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335. ^ 叙利亚军方:两名平民在以色列导弹袭击中受伤. [2022-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336. ^ 336.0 336.1 叙利亚军方说以色列空袭叙首都东南部和阿勒颇国际机场. [2022-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337.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致5死15伤 部分伤势严重.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1). 
  338. ^ 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 非政府组织称15人死.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0). 
  339. ^ 339.0 339.1 以色列对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导弹袭击造成两名士兵受伤 - 军事 新闻 - 半岛电视台. 来自Aljazeera的国际新闻与深度评析. 2023-03-30 [202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中文). 
  340. ^ 以色列再对邻国发动导弹袭击,致2人死-新华网.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4-04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中文). 
  341. ^ Israeli air raid kills Syrian soldier, wounds three. Al Jazeera. 14 July 2024. 
  342. ^ 整個海、空軍全沒了! 以色列480次狂襲 CNN : 含「飛毛腿」敘上千導彈也被毀 | 國際. Newtalk新闻. 2024-12-12 [2024-12-26] (中文(台湾)). 
  343. ^ Syria allies: Why Russia, Iran and China are standing by the regi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30 August 2013
  344. ^ Pfeffer, Anshel. Russia commanded spy operation against Israeli forces and Syria rebels, footage shows. Haaretz.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345. ^ Al-Rashed, Abdul Rahman. Abdul Rahman Al-Rashed: Iran condemning Syrian revolution in Egypt. Al Arabiya. 2011-08-15 [201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6). 
  346. ^ Syrian tanks 'resume shelling' eastern town. Al Jazeera English. 2011-08-25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6). 
  347. ^ 伊朗助叙加强镇压反对派. 联合早报. 2012-03-05 [201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348. ^ NATO rules out Syria intervention. Aljazeera. 2011-11-01 [201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349. ^ Russia will not allow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Syria: FM. Hurriyet Daily News. 2011-11-01 [2011-11-12]. 
  350. ^ 否决叙利亚危机议案 俄中遭西方国家怒斥. 联合早报. 2012-02-06 [201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351. ^ 卢宇光:俄媒称中国特种部队进入叙利亚. 凤凰网. 2018-01-12. 
  352. ^ 与埃尔多安会晤 普京访土有“三个心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09-30。
  353. ^ 央視官方頻道-敘利亞戰況.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354. ^ 叙利亚释放反政府示威者. 联合早报. 2011-11-07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2). 
  355. ^ UPDATE 2-Syrian forces kill 11 villagers near Homs-activists.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356. ^ 阿盟中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促其停止对平民暴力活动. 新华网. 2011年11月13日 [2011年1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13日). 
  357. ^ Arab monitors head to Syria, opposition skeptical. USA Today. 2011-12-26 [2011-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358. ^ Some Arab monitors quit Syria over persisting violence. Reuters. 2012-01-12 [2016-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359. ^ Kessler, Oren. Arab League mulls unity gov't plan for Syria. The Jerusalem Post. 2012-01-22 [2012-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3). 
  360. ^ Syria rejects Arab League transition plan - Middle East. Al Jazeera English.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361. ^ Gutterman, Steve. Russia says will veto unacceptable Syria resolution. Reuters.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62. ^ UN-Arab League envoy Annan calls for peace in Syria | Top News | Reuters. Af.reuters.com. 2012-02-24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4). 
  363. ^ "Assad meets Annan on Syrian crisis", France 24, March 10, 2012.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364. ^ Syria ceasefire: latest.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365. ^ 副秘书长:叙利亚政府应立即停止使用重型武器并从人口聚集区撤出军队. 联合国网站. 2012年4月23日 [2012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5日). 
  366. ^ 维和副秘书长:联叙监督团将在缩减规模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任期. 联合国网站. 2012年7月25日. 
  367. ^ 维和副秘书长和联叙监督团新任负责人抵达大马士革. 联合国网站. 2012年7月24日. 
  368. ^ [2][失效链接]
  369. ^ 叙利亚难民涌入邻国. 联合早报. 2012-03-07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7). 
  370. ^ 安南和叙总统会谈气氛正面. 联合早报. 2012-03-10 [2012-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371. ^ 371.0 371.1 美国将向叙利亚平民提供1200万美元援助. 新华网. 2012-03-16 [201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372. ^ 美国将向叙叛军 提供更多非武器援助. 联合早报. 2012-09-27. 
  373. ^ 欧美再援叙反对派. 联合早报. 2012-09-30. 
  374. ^ 援助叙利亚难民的资金需求增至1亿9300万美元. 联合国网站. 2012年6月28日 [2012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3日). 
  375. ^ 逾3万名叙利亚难民涌至黎巴嫩. 国际社会. 2012-07-09. [永久失效链接]
  376. ^ 土耳其媒体:17日一天上千难民从叙利亚逃往土耳其. 俄新网. 2012-07-18 [201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377. ^ 联合国机构对叙利亚境内难民处境深表关切. 联合国网站. 2012年7月20日 [2012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5日). 
  378. ^ 叙利亚20万人 躲避战火逃离阿勒颇. 联合早报. 2012-07-31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1). 
  379. ^ 副秘书长阿莫斯:深受冲突影响的250万叙利亚人急需救援. 联合国网站. 2012年8月16日 [2012年8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5日). 
  380. ^ 叙利亚难民潮至今对欧洲压力不大. 联合国. 2012年8月31日. 
  381. ^ 人道机构援助叙利亚行动的资金需求增至3亿4700万美元. 联合国. 2012年9月7日 [2012年9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3日). 
  382. ^ 叙已有100万人 逃到邻国寻求庇护. 联合早报. 2013-03-07. 
  383. ^ 20150710 Interagency Regional Response (PDF). 联合国难民署. [2015-09-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08). 
  384. ^ Annual Risk Analysis 2015 (PDF). Frontex. [2015-09-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1-17) (英语). 
  385. ^ 去年12/1至今 约35万人逃离叙利亚伊德利布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0-01-16 yahoo奇摩新闻 转中央广播电台
  386. ^ Almost 3,000 missing in Syria crackdown, NGO says. [2011-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2). 
  387. ^ Khodr, Zeina. Syria's liberated territories. www.aljazeera.com. [201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8). 
  388. ^ MSN Arabia. Arabia.msn.com. [201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8). 
  389. ^ Syria releases Iranian prisoners to give room for political detainees: Iranian sources.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6). 
  390. ^ PRESTON, Jennifer. Syria Restores Access to Facebook and YouTube.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2-09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7). 
  391. ^ Jillian York. Unblocking Syria's social media. Al Jazeera English. [201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3). 
  392. ^ Freedom Alert: Syrian Cartoonist Ali Ferzat Attacked. August 2011 [201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393. ^ 有名无实的多党制. 网易. 2011年8月 [201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394. ^ Seven die in Syria protest clashes.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395. ^ Oweis, Khaled Yacoub. Tank, navy attack on Syria's Latakia kills 24-witnesses. Reuters. 2011-08-14 [201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96. ^ 伊斯兰合作组织正式宣布暂停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中国新闻网. 2012年8月16日 [2012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6日). 
  397. ^ 伊斯兰合作组织终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联合早报. 2012-08-17 [201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7). 
  398. ^ 存档副本. [2014年10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5日). 
  399. ^ Reporting by Brian Rohan, John Irish, Catherine Bremer; Editing by Elizabeth Fullerton. Germany urges Syria to halt violence, launch talks. Reuters. 2011-03-24 [201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8). 
  400. ^ Al Jazeera Syria Live Blog. August 8, 2011 - 12:32
  401. ^ Al Jazeera Syria Live Blog. August 8, 2011 - 14:28 Entry
  402. ^ Lebanon News. France condemns violence against protestors in Syria.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1). 
  403. ^ France urges Syria to make immediate political reforms. Reuters. 2011-03-23 [201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6). 
  404. ^ 奥朗德要求叙反对派组建政府. 新闻晚报. 2012年8月29日 [2012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9日). 
  405. ^ Russian president voices support for "Syrian reforms". NOW Lebanon. 2011-04-06 [201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406. ^ Saudi Arabia withdraws ambassador from Syria. Al Jazeera English. 2011-08-08 [2011-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8). 
  407. ^ Syrian heading to "point of no return," Egyptian FM says. NOW Lebanon. 2011-08-09 [2011-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408. ^ 联合国秘书长和埃及总统抨击伊朗. 路透社. 2012年8月31日 [2012年9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8日). 
  409. ^ “俄强美弱”改变中东格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410. ^ Statement of condemnation against the repression in Syria. La Moncloa. 2011-08-08 [2011-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411. ^ Sweden urges Syrian regime change as EU ministers meet in Brussels. Trend News Agency. 2011-07-18 [201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9). 
  412. ^ México condena violencia contra civiles en Siria. El Universal. 2011-04-23 [201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4). 
  413. ^ Christie, Sean. SA's stance on Syria queried. Pan-African News Wire. 2011-05-27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414. ^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国驻利比亚使馆遭冲击、叙利亚局势等答问. [201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415. ^ 韩国强烈谴责“叙利亚政府动用化武”. [201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416. ^ Naseem, Ahmed. Maldives Calls for Immediate End to Violence in Syria and Full Implementation of UN Resolution S-16/1. Embassy of the Maldives, Japan. 2011-08-09 [201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1). 
  417. ^ RFD condemns Ould Abdel Aziz's support to Bashar Al-Assad regime. Peace. 2011-07-01 [201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30). 
  418. ^ Minister Haxhinasto participates in the meeting of the "Friends of the Syrian People" Group. Mfa.gov.al. 2012-04-01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19. ^ (In Spanish) Urge México a ONU actuar ante violencia en Siria. El Universal. 2012-02-13 [201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420. ^ Botswana appalled by the continuing violence in Syria. Gabz FM. 2011-05-11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7). 
  421. ^ Brazil is against a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Syria. Band News. 2012-07-26 [201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422. ^ Japan Condemns Syrian Security Authorities' ``Use of Force Against Demonstrators. PanOrient News. 2011-04-24 [201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423. ^ Jacob, Jayanth. With India at helm, UNSC to push for Libya, Syria peace. Hindustan Times. 2011-08-03 [201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424. ^ Arab League calls for Syria talks in Cairo - Middle East. Al Jazeera English.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9). 
  425. ^ Adamrah, Mustaqim. Indonesia urges Asaad to stop violence. The Jakarta Post. 2011-08-02 [201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 
  426. ^ Syria cannot ignore "wind of change", Greece says. AFP /NOW Lebanon. 2011-03-24 [201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427. ^ Reuters/Yahoo. Amnesty condemns Syrian crackdown on protest.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9). 
  428. ^ Rights Groups Condemn Syria's Violent Crackdown On Protesters. RFE/RL. 2011-03-21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6). 
  429. ^ Syria: Government Crackdown Leads to Protester Deaths. Human Rights Watch. 2011-03-20 [201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0). 
  430. ^ Nour Abuzant. Qaradawi condemns ‘atrocities’ against protesters in Syria. Gulf Times. Saturday26/3/2011March, 2011, 02:10 AM Doha Time [201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9) (英语). 
  431. ^ Protests in Syria's Daraa city, journalists banned. Deutsche Presse-Agentur. 2011-03-25, 12:34 GMT [201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2). 
  432. ^ To survive, Assad must contain majority Sunni unrest before it infects army. DEBKAfile. 2011-03-26, 1:45 PM (GMT+02:00) [201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6). 
  433. ^ قوى المعارضة في سوريا. Al Jazeera. [2011-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3). 
  434. ^ Now let's have a no-fly zone for Syria and Yemen. The Telegraph. 2011-03-23 [201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35. ^ 美民眾反對干預敘利亞.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436. ^ 敘利亞內戰持續近5年 高達47萬人死亡.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2-12 [2018-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437. ^ Syria death toll: UN envoy estimates 400,000 killed. Al Jazeera. [201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