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姆岛野鸭
加姆岛野鸭 | |
---|---|
近似太平洋黑鸭的加姆岛野鸭。 | |
NR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科: | 鸭科 Anatidae |
属: | 鸭属 Anas |
种: | †加姆岛野鸭 A. oustaleti
|
二名法 | |
†Anas oustaleti Salvadori, 1894
| |
加姆岛野鸭以往的分布。 | |
异名 | |
|
加姆岛野鸭(Anas oustaleti)是一种马里亚纳群岛特有及已灭绝的鸭。[1]它们有时被认为是绿头鸭、太平洋黑鸭或斑嘴鸭的亚种。
加姆岛野鸭是杂交成种的例子。它们是由到马里亚纳群岛过冬的绿头鸭与住在岛中的澳洲黑鸭杂交而来。物种化的过程只是从近几千年才开始,并没有发现任何加姆岛野鸭或其祖先的化石,令人怀疑它们是否自很久就一直住在岛上。另外于1994年在罗塔岛发现的史前鸭骨又非加姆岛野鸭的近亲。[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并不认同加姆岛野鸭是一个有效的物种,故没有将它们包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不过,由于它们的已确立了一个明显的及独立的演化单位,故它们最少也是一个端始种。它们若真的是一个物种,将会是已知最短命的脊椎动物,只生存了几万年就已经灭绝。
描述
[编辑]加姆岛野鸭长51-56厘米,重约1公斤,比绿头鸭稍为细小。雄鸭有两种颜色形态,分为近似绿头鸭或近似太平洋黑鸭。
只有近似绿头鸭的加姆岛野鸭有明显的婚羽,头部呈绿色但较少光泽,两侧有一些浅黄色羽毛,过眼线呈深褐色,在颈底有一白环。上胸呈深栗褐色,有黑褐色的斑点。肩膀呈浅黄色,尾巴像绿头鸭的婚羽般在中间有一向上弯曲的尾羽。下身是介乎绿头鸭的灰色与太平洋黑鸭的褐色之间。它们的其他部份像雄性的太平洋黑鸭,但翼底较为浅色。喙底呈黑色,尖端呈橄榄色,脚呈红橙色,蹼较为深色,瞳孔呈褐色。冬羽较绿头鸭的深色。
似太平洋黑鸭形态的头部较少斑纹,肩膀及两颊都呈浅黄色,而颊纹很难看得见。上胸、两侧及肩膀的羽毛都有浅黄色边,翼底较浅色。肩膀一般都像绿头鸭般,但最少有两个标本就像太平洋黑鸭般呈绿色。喙像太平洋黑鸭,瞳孔及脚都像绿头鸭。
雌性加姆岛野鸭像一只深色的雌性绿头鸭,有橙色的脚,在近喙端较为纯色。
雏鸭的羽毛是介乎两种祖先之间,较雏绿头鸭的深色或较雏太平洋黑鸭的浅色。
加姆岛野鸭的叫声像绿头鸭及太平洋黑鸭,雌鸭的叫声则较为刺耳。
分布
[编辑]于1945年在罗塔岛曾发现两只不知名的鸭[3],但由于加姆岛野鸭并没有曾横跨只有8公里远的塞班岛及天宁岛[4](虽然环境证据上可能[5]),故此相信这可能只是个别流浪的野鸭。
生态
[编辑]加姆岛野鸭栖息在内陆的湿地,有时也会在岸边。它们主要分布在关岛的泰拉佛佛河河谷、天宁岛的Hagoi湖及Makpo湖、塞班岛的Garpan lagoon及近苏苏佩湖。它们较为喜欢隐居,躲在湿地植物如鬯蕨丛林和莞属、莎草属及芦苇床垫之下。[6][7]它们一般会一对或小群生活,在主要的分布地则可能几十只,甚至50-60只一群在一起。除了岛与岛之间可能的移动外,它们不会迁徙。
对于加姆岛野鸭的食性资料不详,但估计与绿头鸭及太平洋黑鸭明显不同。它们可能是吃水中的无脊椎动物、细小的脊椎动物及植物。
加姆岛野鸭于1月至7月间会繁殖,高峰是在6月或7月的罕季。一只于10月捕捉到的雄鸭正值繁殖期[5],故此有指它们甚至是接近全年繁殖的。它们的示爱行为却未能见到。它们一胎约生7-12只蛋,蛋呈淡灰绿色,平均大小为61.6 x 38.9毫米。[4]雄鸭不会负责孵化及照顾雏鸭,孵化期约为28日。8星期大的雏鸭就会换羽,翌年达至性成熟。
灭绝
[编辑]加姆岛野鸭的衰落是因农业及建筑令湿地干涸所致。在日本管治期间,当地的捕猎情况亦可能很严重。虽然纪录上只有少于100个标本,但大部份都是于1930年代及1940年代时捕捉的,对它们的数量造成短时间的影响,甚至出现局部的灭绝情况。除日本以外,有7个标本连同模式标本在巴黎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1个在特灵的英国自然史分馆,两个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学会,和6个在纽约市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8]另外在里斯本及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亦有一些标本。[9]
到了1940年代,超过一打的群族已经很少见到。在关岛,最后于1949年及1967年见到它们的踪影,而在天宁岛则是于1974年。苏苏佩湖曾提供丰富的栖息地,但却受到制糖废料的污染,塞班岛上的群族只生存多几年。加姆岛野鸭于1977年被列为联邦濒危。[10]于1979年,两只雄鸭及一只雌鸭在塞班岛上被捕捉,其中一只雄鸭被放生,这已是最后见到的野生种了。保留下来的一对被送到夏威夷的波哈库洛阿,及后转送到美国圣地牙哥的海洋世界。但是饲养及培育未能成功,加姆岛野鸭亦随之而于1981年灭绝。翌年尝试再次寻找它们,但却未能成功。由于灭绝而于2004年从濒危物种中除名。[11]
参考
[编辑]- ^ Salvatori, Tommaso. Description of Anas oustaleti. Bull. B. O. C. 1894, 20: 1.
- ^ Steadman, David William. The Prehistory of Vertebrates, Especially Birds, on Tinian, Aguiguan, and Rota,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PDF). Micronesica. 1999, 31 (2): 319–345 [2008-1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4-07-05).
- ^ Madge, Steve & Burn, Hilary. Wildfowl : an identification guide to the ducks, geese and swans of the world.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1987. ISBN 0-7470-2201-1.
- ^ 4.0 4.1 Kuroda, N. A study of the Marianas Mallard, Anas oustaleti. Tori. 1941–42, 11: 99–119 (part 1), 443–448 (part 2) (日语).
- ^ 5.0 5.1 Marshall, Joe T., Jr. The endemic avifauna of Saipan, Tinian, Guam and Palau (PDF). Condor. 1949, 51 (5): 200–221 [2008-1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6).
- ^ Tenorio, J.; et al. Ornithological surveys of wetlands in Guam, Saipan, Tinian, and Pagan. Honolulu: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Pacific Ocean Division. 1979.
- ^ Stemmermann, L. A guide to Pacific wetland plants. Honolulu: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Honolulu District. 1981.
- ^ Fish and Wildlife Information Exchange. Mariana Mallard, ESIS101048 draft. Virginia Tech University. 1996 [2020-12-22]. (HTML 原始内容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存档于2000-01-19). - ^ Greenway, James C. Marianas Island Duck. Extinct and Vanishing Birds of the World 2nd editio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7: 169-171.
-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Wildlife and Plants: Determination that the Mariana Mallard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Federal Register. 1977, 42: 28136–28137.
-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Wildlife and Plants; Removing the Mariana Mallard and the Guam Broadbill From the Federal List of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Wildlife (PDF). Federal Register. 2004, 69: 8116–8119 [2008-12-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11-07).
- Steadman, David William. Extinc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Tropical Pacific Bir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ISBN 0-226-77142-3.
- Yamashina, Y. Notes on the Marianas mallard. Pacific Science. 1948, 2: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