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低音管
乐器别名大管、巴松管
音域

低音管(英语:bassoon义大利语fagotto,德语:Fagott),或称巴松管,在中国大陆又称大管。其意大利文Fagotto来源于乐非常厉害的器的形状──一捆木材,是木管乐器双簧乐器家族的成员,自19世纪,低音管衍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在管弦乐团室内乐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色独特,低音域结实而有力,中音域高音域男中音歌声般的音色。

巴洛克时代起,巴松管已在乐团中占有一席,不过常用作与低音弦乐器作齐奏,这情况直至古典乐派前期。

发展史

[编辑]
  • 1539年意大利天主修道院院长阿弗兰约把全长九英尺的长管体的双簧乐器,改革为“U"形折叠式,并加置了三个键子,成为巴松管的雏形。
  • 17世纪初早期巴松管的簧片并不能直接被演奏者控制,被置于一个金属的小漏斗中,所以巴松管的音色不能人为的控制。因此,舍尔特采将这个漏斗去掉,从而彻底改革了巴松管的音色,创造出柔声巴松管(Dulcian),这是巴松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飞跃。
  • 1616年第一支倍低音管(也称低音巴松管,Contrabassoon)由乐器制造师H.什策伯创制成功。倍低音管的音域比巴松管低八度。为了便于携带,能折叠成三段,因此构造比较简单。
  • 1624年巴松管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出现在乐器总谱中,是德国作曲家许茨在他的《圣歌》24首中(Psalm ⅩⅩⅣ)首次使用巴松管作为五种音高不同的乐器中的一个声部。
  • 1738年前后韦瓦第谱写了许多巴松管协奏曲。他被认为是巴松管协奏曲的先驱者,在他的作品中,有效地运用了跳跃音程这一巴松管特有的性能,显示出作者对巴松管有著深入的了解。
  • 1774年当时定居萨尔茨堡莫扎特创作出热情洋溢的巴松管经典作品《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
  • 1787年奥兹首创在巴松管翼型段上添加一个第七键(泛音键或称八度键)来获得高音区的音。
  • 1813年卡尔·马利亚·冯·韦伯《F大调低音管协奏曲》在布拉格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奏。
  • 1843年阿尔门雷德和黑格尔共同研制出18键巴松管,使巴松管能演奏出四个八度的音域。
  • 1847年法国巴松管演奏家亚库特和特里博特以及乐器制造师波菲特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出带有环键的二十二键巴松管。
  • 1851年萨克斯管创制者、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一项孔距规则的二十四键金属巴松管的专利权,这种金属巴松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巴松管”。
  • 1855年巴黎的特里博特和马索利应用波姆指键体系制作出三十键的巴松管,后被称为“波姆体系巴松管”。
  • 1974年中国北京管乐器厂,对巴松管进行重大改革,将原有的38个键子中的24个进行变型铸造,改变了13个键子的联动关系,使原来的13个颤音指法得到改善[1]

构造与特点

[编辑]

低音管的音域从B1开始,向上延伸三个半八度,一般来说可到C5,但更高的音(E5以上)较难吹奏,需要好的技术和适合的簧片,也很少被使用到。管弦乐团和管乐团的记谱通常不高于C5或D5,如春之祭开头的独奏最高音到D5

低音管使用低音谱号次中音谱号,都是采用实音记谱法。

外形

低音管大多采用枫木制造,一般来说,枫木的密度较高,声音共鸣佳,且对龟裂的抵抗较强。乐器总长为254公分,呈U型,因此站高为134公分。它可拆成六个部分,分别为:扬音管(Bell)、本管(Long Joint / Bass Joint)、底管(Boot)、侧管(Wing Joint / Tenor Joint)、吹口管(Bocal/Crook)、簧片(Reed)。扬音管的设计朝上,每一节的管身粗细都不同。按键是依照贝姆系统设计,但因为体积稍大,不是完全依照贝姆系统。

簧片

低音管的簧片是采用芦苇制作而成,长度大约为5.5公分。除了初学者,大部分的低音管演奏家都是自行制作符合自己喜好的簧片。从一开始的竹筒,经过六个步骤:分割、刨削、仿型、塑形、定型、成形,再借由一次次的调整,达到演奏者的需求。现在已有塑胶材质的簧片,优点是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但大多数演奏者还是喜欢芦苇簧片的声音。

吹口管

吹口管的尾部包有软木,直径较大,连接著侧管。它的长度、厚度、弯度与音准、音色息息相关。世界通用的表记方法是使用数字0、1、2、3、4,数字越大,管身越长,音越低。以1号和2号管最为常用,大约是A=442Hz。

吹口管的类型可以由于生产公司的标准不同而不同。以德国黑格尔(Heckel)系统为例,管身标有字母,N指由德国软银制成,CC指软音合金,Z指硬度德国银,G指黄铜,S为高纯度首饰银,AU指黄金。不同材质的吹口管吹奏出不同的音质,如铜质吹口管发出的音色比较纯净、柔和,适合演奏室内乐,而金、银材质的音色则较明朗穿透,适合独奏或交响乐团中使用。

家族乐器

[编辑]

倍低音管(Contrabassoon)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低的乐器,实际音高比记谱音低一个八度。因为体型巨大,在乐器的底部装有金属脚棒支撑管体,并和铜管乐器一样,装有排水键,能将积存在乐器内的唾液排走。它的簧片比低音管的大,长度约为6.5~7.5公分。指法部分,低音与低音管大致相同,中高音域则和低音管所用的指法有所出入,其中一个原因是各指孔间的隔距比较远。在交响乐团中,需要一位独立的倍低音管演奏家,例如演奏现代作品、马勒、理查史特劳斯、萧斯塔科维奇。

著名作品

[编辑]

独奏作品

[编辑]
巴洛克时期
古典时期
  • 巴赫,B大调低音管协奏曲、E大调低音管协奏曲》
  • 丹齐,G小调低音管协奏曲、C大调低音管协奏曲、两首F大调低音管协奏曲
  • 胡梅尔,F大调低音管大协奏曲
  • 莫扎特,B大调低音管协奏曲(KV 191)
浪漫时期
  • 费迪南德·大卫,低音管协奏曲(作品12)
  • 圣桑,G小调低音管协奏曲(作品168)
  • 韦伯,E大调《行板与匈牙利回旋曲》(作品35)、F大调低音管协奏曲(作品75)
20世纪

管弦乐片段

[编辑]

如同其它各种类乐器,职业管弦乐团对低音管演奏员的招考亦有其标准,要求应试者必须对主要的管弦乐曲目有所掌握。这方面的参考用书籍/乐谱包括:美国Belwin-Mills出版集团的《低音管片段选粹》,彼得斯出版社的《乐团征试选段》等(详参考文献节)。

著名演奏家

[编辑]
  • Henry Tong 唐子峰 booboo

著名的低音管厂牌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陈建华,《管乐器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第250页-第301页
乐谱
  • Bassoon Excerpts from Standard Orchestral Repertoire. Melville: Belwin-Mills Punlishing Corp.
  • Kolbinger, Karl; Rinderspacher, Alfred (编). Orchester Probespiel. Edition Peters Nr. 8662. Frankfurt/M.: C. F. Peters. 1992 [202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9).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