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
沟通 |
---|
领域 |
学科 |
人际沟通是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1] 这也是一个研究领域,旨在了解人类如何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线索来实现许多个人和关系目标。[1]
人际沟通研究至少处理六类问题:人类如何在面对面沟通中调整和适应他们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消息是如何产生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行为和信息管理策略;欺骗性沟通;关系两难;以及以电脑中介传播为媒介的社会互动。[2]
许多学者将他们的工作描述为对人际沟通的研究。 这个研究领域在概念上和操作上的定义方式有相当大的差异。[3] 人际沟通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自许多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传统,增加了该领域的复杂性。[4][5] 人际沟通通常被定义为发生在相互依存且彼此有一定了解的人之间的沟通:例如,父子、雇主和雇员、姐妹、师生、伴侣等等关系之间的沟通。
虽然人际沟通最常发生在成对的个体之间,但也可以扩展到包括家庭等亲密的小团体。 人际沟通可以在面对面的环境中进行,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6] 人际沟通的研究涉及各种要素,并使用定量/社会科学方法和定性方法。
人们对人际沟通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视角越来越感兴趣。 该主题探索的一些概念包括人格、知识结构(英语:knowledge structure)和社会互动、语言、非语言信号、情绪经验和表达、支持性沟通(英语:Supportive communication)、社会网络和关系生活(英语:life of relationship(s))、影响、冲突、以电脑为媒介的沟通、社交技巧、职场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跨文化视角、浪漫或柏拉图式恋爱的升高和淡化、人际沟通和医疗保健、家庭关系以及整个生命周期之中的沟通。
定义
[编辑]人际沟通是基本上每人每天都必定进行的活动,亦都是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唯一方法,我们经常都会进行人际沟通,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所以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不是你一个人在发表演说、对牛弹琴,或者是让对方唱独角戏,而是用心去听听对方在说什么?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馈给对方。除此之外,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人际关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之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行为和交往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人际关系还受到人类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如性别、年龄、个性和性格等。此外,人际关系还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会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表现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带来个体的快乐和幸福,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际关系的形式和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充分发挥人际关系的作用。
人际沟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四项:
- 多元取向:早期人际沟通被视为一种人们用沟通来建构真实的方式,其中包含讯息传送和接收的过程。但在近年来人际沟通的焦点却转移了,转为强调人际沟通是人们经由符号互动来达成意义共享(shared meaning)和界定真实(defining reality)的过程。为了了解人际沟通的真义,所以学者们采取不同的取径和观点,探讨人际沟通的各个层面及其特性。
- 境况取向:又可称为成分观点,因为他强调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结构因素和成分数量。采用此种取径来界定传播沟通类型的学者,最早可追朔到政治学家拉斯威尔,他首先提出了人类传播必定包含的五要素,分别是传播者(Who)、讯息(What)、媒体(What channel)、接收者(Whom)、效果(What effect),也就是所谓的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但直到现在,学者引用最广的是史文生与德利亚所提出的定义,他们以传播过程组成要素的数量变化,来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组成要素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参与传播的人数、传播管道、距离远近、回馈的立即性。再根据这四个要素的数量变化,将传播行为区分为不同的型态与性质,例如自身传播、双人传播、小团体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但是境况取径也存有反对的声音,史文森和德利亚在《The nature of human communicate》一书中曾对境况取径提出批评,他们指出这个取径虽乍看之下似乎界线分明,只需使用四种组成要素,便能将便于区分人际沟通和其他型态的传播或沟通行为,但因为这个取径太过强调结构因素,以至于忽略了人际关系中的本质,也就是人与人的互动,两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以及交谈的内容和目的也都应该被列入考量。
- 发展取向:由于境况取径的定义较重数量而不注重本质,因此有些学者提出了发展取径的定义,强调人际沟通的“质”,也就是沟通的内涵以及目的。米勒和史坦伯在《Between people: A New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主张,大部分的两人沟通都是属于非人际沟通(impersonal or non-interpersonal),只有少部分符合某些条件及特性的两人沟通才能算是人际沟通。米勒和史坦伯认为人际沟通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像是两人所交换的讯息层次、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规则、与所交往者彼此的了解程度,都会随著两人关系的发展,随时做动态性的改变。他们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则依据人际沟通的内容及互动方式分为三种层次:文化规范层次、社会层次、心理层次。在人们初次见面时属于文化规范层次,这时的互动行为会受到文化中的礼仪所规范,像是打招呼、问候、交谈和道别等客套虚礼,都得遵守依定的规定,此时人们正单纯的在扮演社会角色,只需说出符合该角色的台词即可。若彼此交谈之后对对方的印象都很好,那就有可能继续攀谈,增加对彼此的了解,这时两人的关系就会从文化规范层次进展到社会层次,此时的两人会聊到家庭背景、工作、兴趣嗜好和休闲活动。互相交换彼此的社会背景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降低不确定感和心理的焦虑与好奇,才不会因为对对方一无所知而感到焦虑;二是增加对对方的背景和个性了解后,有助于我们决定是否要继续跟这个人有来往。
- 关系取向:Cappella主张人际沟通的发生必须对彼此的外在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产生有异于惯常的行为模式。他认为人际沟通的关怀焦点是在于所有社会互动中的个人,他们互相引响的规律与模式。换言之,与自己亲近者的喜怒哀乐情绪若是有任何变化,必会牵动其他和他关系亲密者的情绪和行为,因为他们会以特有的模式产生相互影响。
人际沟通的问题
[编辑]研究发现,词语表达仅能传递7%的意思,声调可以传达38%的意思,而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则能传达55%的意思。两个人所表达同样一个词语,但传递出来给接受者的认知可能不同,主因是在于各种文化彼此间差异、人们对讯息选择性的接受与认知、模棱两可、防卫心理及环境干扰等因素所造成。[7]
常见的问题分为以下4个:
- 语言表达不清:此问题被视为是人际沟通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当一个人的表达不清时,接收者可能会产生误解,进而导致沟通的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来改善。
- 情绪化和情绪障碍:第二常见的人际沟通问题就是情绪化。当一个人的情绪失控时,就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沟通过程,甚至会导致双方互相攻击。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平复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自我暗示等。情绪化与情绪障碍不只影响着与人沟通, 同时也容易让自己处于崩溃边缘,因为大多数有着情绪障碍的人们,都伴随着抑郁症。
- 缺乏倾听能力:有时候,人们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沟通从来都是双向,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输出,那会直接形成命令而非沟通。
- 不尊重和不信任对方:无法信任且毫不尊重也会影响到人际沟通的效果。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且需不轻易地怀疑和质疑对方的动机和行为才可以让双方交谈减少误会。如果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就需要建立起信任关系,让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反之,就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定径取径
[编辑]或称通则取径,旨在寻找通则,也就是用量化的方法来寻求答案。此取径是从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法转借和衍生而来,实证法主张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有一套可被观测的规律,基于这个信念,定径取径强调找寻行为与现象间的自然规律,并且试图厘清人际关系的因果关系。 但定径取径将人视为被动且无自由意志,只对外在刺激物产生回应是不正确的。而在实验上,一次只分析一个变相,实际上过度简化了复杂的人类沟通行为。[8]
降低不确定性理论
[编辑]当两个陌生人进行人际互动时,首先会试图消减关于对方的不确定感,并增加在各种情况下对彼此的可预测能力。降低不确定感理论指出,不确定性是促使人产生资讯寻求(seek information)行为的动机,但在Ikushi(2005)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资讯寻求行为和降低不确定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降低不确定性理论首次被提出之后的十五年中,许多学者用计量法与验证法来检验此理论,有人专注于恋爱中情侣关系的发展与维系;也有学者致力于跨文化比较,想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的关系发展与交往过程是否不同,另有学者研究在组织环境中新进的成员如何消减不确定和社会化所经历之过程等问题。柏格(Berger)在1986年时,将不确定感理论略微修正加添新概念,扩大其适用范围到解释初识阶段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情境,此新修订的理论称为认知不确定感理论(cognitive uncertainty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
[编辑]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经常与公平理论相提并论,但社会交换论相对较受人际沟通学者的偏爱。社会交换论假设人与人之交往是基于趋利避害的理性动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将社会行为视为是一种商品交换,个人所付出的行为是为了护得奖励或逃避处罚,且会以降低付出的代价和提高回收利益为目标去行动。对此Thibuat & Kelly提出代价与报酬理论分析人际互动中人们会为自己争取最高利益。 若将社会交换论应用在人际沟通上,就会发现人们从事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和报酬,并且把成本及付出降到最低。从这个理论的观点来看人际沟通,就会发现人际沟通其实是,人们透过沟通和互动来交换各种资源,包括:关爱、社会威望、服务、商品、资讯或金钱。
公平理论
[编辑]公平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dams在1965年提出,他主张人们受激励的动机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比较。比较的标准指的是投入与回报,并将其运用在工作上,所以投入是指员工付出的心力、时间,而回报是指员工经由工作获得的东西,像是薪水、肯定。但是公平理论主张,人总是优先考量自己的利益,所以唯有两人的关系建立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才能健全、持久的发展。 若将公平理论应用在人际关系上,就能够预测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情况。也因为这个理论具有相当丰富的启发性,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实证研究。沃斯特于1978年将公平理论运用在人际沟通行为上,结果发现四项规则:第一,每个人都会在交往过程中尽量提升自己的利益;第二,为了避免发生利益冲突,团体内通常会订下规则,违反规则的人会被惩罚;第三,双方关系必须保持平等,若有一方觉得受委曲或被亏待,结果会使双方都感到不悦或不安;第四,人们一旦感受不公平,就会努力回复一个公平对等的关系。
人际吸引理论
[编辑]人际关系之所以会建立及进展是因为彼此喜欢,互相吸引。 贝克曼和赛科德提出互相喜欢的观点,他们主张人们会自然的向自己喜欢的人靠近,喜欢与好感通常会因为遵循礼尚往来的模式,有一方给的越多,则另一方也会愿意付出更多。贝尼(Byrne)提出勉励原则(principle of reinforcement)来解释大多数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这个原则认为人们通常会喜欢那些用言词或礼物给自己鼓励的人,讨厌处处否定自己及批评自己的人。 这个理论其实也很像俗语中的物以类聚,若觉得彼此的信仰、价值观、能力、性格、态度及行为都相像时,就会被互相吸引。 此理论也发展出速配假设,主张人们在寻找配偶时会先衡量自己和对方的条件是否相当,如果觉得自己与对方差距太大,会因为怕被拒绝而先知难而退,改而寻找与自己条件相当的对象。
社会渗透论
[编辑]社会渗透论是预测人际关系发展的理论,理论主张只有当两人的关系是循序渐进,并从表面的交往发展到亲密关系的程度时,才会成为最好的朋友。 此理论认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会经历四个阶段:在互动的最初阶段是适应,此时人们会尽量展现自己讨喜的样貌,致力于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在初步情感交流时,会开始交换关于自己正面的背景资讯;到情感交流阶段则会同时交换正、负面的资讯,且此时开口说话会比较轻松,不必有过多的深思熟虑;等到两人关系稳定时,双方就能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及感觉。
关系进展论
[编辑]奈普Template:Knapp以社会渗透论为基础,提出人际关系进展与终止的阶梯模式,说明人际关系的进展与终结过程。此关系阶梯共有十阶,预测在关系进展过程的开始、试验、强化、融合、结盟;以及关系终止过程的差异、禁制、停滞、回避、终止。
规则取径与CMM理论
[编辑]规则取径
[编辑]规则取径对传播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希曼诺芙(Shimanoff)认为为了沟通的存在与持续进行,两个或更多的个人必须遵守符号使用的规则。沟通时语文和非语文符号的使用,互动型态的磨合,在不同社会情境中讯息该如何解读,基本上都必须遵守俗成的规则,否则会带来负面的结果。但是当语文字义和语法规则都正确,人们却可能因为这句话语出现的社会情境不同,必须做不同的读解。
意义协调管理论(CMM)
[编辑]CMM理论是由皮尔斯(Pearce)和克里农(Cronen)两人所提出的,他们主张:人们所组之社会环境是经由我们的言谈和行为所创造出来的,因此特别强调行动当时所处“脉络”(content)的重要性。 这个理论纳入了符号互动论、系统理论、语言行动等概念。此一理念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互动中的两个个体,如何诠释、管理、协调彼此行为的意义,对于他人行动,个体如何决定要依据那些规则来进行意义诠释及行动。CMM理论说明人们是根据规则进行解释和行动的。提到两种规则“构成规则”和“调节规则”,前者是了解意义的规则,它帮助沟通者理解讯息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后者是行动规则,它帮助沟通者针对讯息的真正意义,选择最适当合宜的回应行动。意义规则和行动规则的选择和应用总是发生于社会情境当中,皮尔斯和克里农提出一个情境层级(hierarchy of content),来说明人们如何经由意义规则解释讯息。
系统取径
[编辑]系统取径的其中心思想为,人际互动与沟通进行时形成关系结构,当人们进行沟通时会自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会决定沟通的过程及形式。
关系沟通论
[编辑]人际沟通论受到系统取径最大影响的是关系沟通论(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也被称为“帕罗奥图学派(Paol Alto Growp)”这个理论提出五个基本原理(Watzlawick,Bavelas,& Jackson,1967): 1.人不能不沟通交流2.每一个讯息都有双重意义3.人们可使用数位符号(digital codes)和类比符号(analogical codes)做沟通4.两人讯息交换的最小单位是一对相连的互动讯息(interact)5.两人在互动过程中有两种对应关系,对称与互补(symmetrical vs. complementary)。
后设沟通
[编辑]由瓦兹拉维克提初,是沟通背后的沟通基础,根据瓦兹拉维克的主张,关系层面的讯息是任何传播中最重要的元素。在每一次沟通活动中两人发送出的讯息同时包含内容讯息和关系讯息,后者可以对前者加以界定和修饰,属于较高的形上层次。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Berger, Charles 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olfgang Donsbach (编).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3671–3682. 2008. ISBN 978-1-4051-3199-5.
- ^ Berger, Charles 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uture prosp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5-09-01, 55 (3): 415–447 [2021-12-17]. ISSN 1460-2466. doi:10.1111/j.1460-2466.2005.tb0268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 ^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23-03-05 [202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英语).
- ^ Bylund, Carma L.; Peterson, Emily B.; Cameron, Kenzie A.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overview and exploration of selected theorie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2, 87 (3): 261–267. ISSN 0738-3991. PMC 3297682 . PMID 22112396. doi:10.1016/j.pec.2011.10.006.
- ^ Manning, J. A Constitutive Approach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14, 65 (4): 432–440. S2CID 144637097. doi:10.1080/10510974.2014.927294.
- ^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rom Part I: Preliminaries to Interpersonal Messages) (PDF). Interpersonal Messages. Pearson.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August 7, 2015).
- ^ 廖永凯·杨湘怡. 《管理學理論與應用》. 智胜文化. 2007年2月: 267. ISBN 978-957-729-626-9 (中文(台湾)).
- ^ 郭, 贞. 傳播理論. 新北市: 扬智.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