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巴宰语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语言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语言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语言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父母称谓[编辑]

注:台湾原住民对于“妈妈”的叫法,几乎各族全称呼为“ina”或近似发音。在台湾中南部一些闽南语族人亦称呼母亲为姨-啊 (i-n-a; ina; "n"为鼻音)。(台北县淡水镇番仔田老一辈也有人讲母亲为“姨啊”,而相对的父亲则称“叔啊(chek-a)”,不确定是不是平埔族?)


对应的,中国大陆的闽南语一些方言点也有称母亲为姨,父亲为叔的说法,这应该是闽南语与原住民语言碰巧的雷同处—Pentientsai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04:22 (UTC)[回复]

(:)回应:纯属巧合,但常被过度联想。--Cosinepi-fly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14:19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巴宰语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15:57 (UTC)[回复]

关于伊能氏推测隋书中的纪载[编辑]

我对于条目中这部分的内容有疑问:

隋书中的巴宰语词汇[编辑]

以下为伊能嘉矩根据《隋书》中有关琉球国的纪录所考证出可能为巴宰语的词汇:

汉字纪录 隋书纪录 巴宰语 伊能解读
欢斯 王之姓 Kaisi 起源歌中始祖之姓。
渴剌兜 王之名 Haratao 人名。
可老羊 王之称呼 Karaohu 司祭头人之称呼。
多拔荼 王妻之称呼 Tata 女性族长尊称,汉译“大老妈”。
波罗檀 王之所居 Paradan 葫芦墩,即今台中丰原
鸟了师 村中善战者 Rakerakehan 蕃社中有力者之组织。

伊能嘉矩的这些推论,以现在来看是比较有疑虑的。汉语在变化、南岛语本身也在变化,以19世纪的南岛语直接对比7世纪的文本,而且是用19世纪的汉语或日语来读汉文,这样的比较方法不恰当。另外以现在的中古汉语广韵的拟音而言,以沙加尔-白一平的拟音系统举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些词。

隋书纪录 汉字纪录 沙加尔-白一平

中古汉语拟音方案

伊能氏记录

巴宰语

依原始南岛语与巴宰语

音韵变化规则反推 可能的早期发音

伊能解释
王之姓 欢斯 xwan sje Kaisi kayCi、kaqiCi 起源歌中始祖之姓。
王之名 渴剌兜 khat lat tuw Haratao Salataw、Halataw、

Salataqu、Halataqu

人名。
王之称呼 可老羊 khaX lawX yang Karaohu kalawHu、kalawSu、

kalaquHu、kalaquSu

司祭头人之称呼。
王妻之称呼 多拔荼 ta beat du Tata *tata

(确定为 PAN 同源词)

女性族长尊称,汉译“大老妈”。
王之所居 波罗檀 pa la dzyenX Paradan paladan、palazan 葫芦墩,即今台中丰原
村中善战者 鸟了师 tewX lew shī Rake~rakehan lake~lakehan、

lake~lakeSan

蕃社中有力者之组织。

并且这些对应并不体现一致的规律。极难不说这只是巧合。另外中古汉语见声母能更好对应南岛语的 k,南岛语的 ka 应该写为对应的歌小韵才是,如果是要记录 ka 的发音不应选用送气的溪声母汉字。 虽然条目的长期维护者 Cosinepi-fly 很尽责专业地写明 "可能为巴宰语"、"伊能解读",但我倾向于直接删除这个部分不提,以免部分读者过度相信伊能氏这部分的解读。希望跟编辑者们讨论一下这个想法,谢谢!

祝 看到这条的人 平安 健康--AsiloMubizu留言2024年3月20日 (三) 16:0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