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简称儿童免疫接种计划,是香港卫生署为所有在香港出生及居住的婴儿儿童义务提供的普遍及免费疫苗接种计划。该计划的年龄对象为初生婴儿(0岁)至小学六年级学生(约12岁),以预防感染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国麻疹传染病

历史

[编辑]

1960年代,为减少婴儿儿童因为感染传染病导致死亡或残障的风险,时任香港总督戴麟趾决定推行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由医务卫生署为香港出生或取得居留权的婴儿及儿童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在婴幼儿时期的防疫注射,须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到母婴健康院接种,而已经就读小学的学童,卫生署会按计划派员到学校为为学童进行疫苗注射。

计划实行初期包括以下五种疫苗:

1988年起,新增“乙型肝炎疫苗”。

1990年起,为一岁幼儿接种的麻疹疫苗,由三合一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结合疫苗(MMR疫苗)代替,而为小学六年级女生注射的风疹疫苗,亦改为MMR疫苗,惟仍然只限女生接种。

1996年,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指麻疹疫苗接种一次不足够[1],建议增加为接种两次,香港的疫苗接种计划亦将麻疹疫苗改为注射两次,因此在小学六年级不分男女学生均接种MMR疫苗。为使在1978年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人士都达到接种两剂麻疹疫苗的新标准,卫生署于1997年7月至11月期间举行麻疹疫苗加强针注射运动,为年龄介乎1岁至1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追加一针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结合疫苗(MMR疫苗)。1998年起,第二针MMR疫苗由小学六年级提早至小一接种。

2007年2月1日起,采用“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取代原有分开接种的“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及“白喉、百日咳及破伤风结合疫苗”。

2013年起,新增“水痘疫苗”。

时间表

[编辑]
年龄 应接种之各种疫苗
初生 卡介苗结核病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

一个月 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两个月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2] - 第一次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英语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 第一次

四个月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 - 第二次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英语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 第二次

六个月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 - 第三次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英语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 第三次
乙型肝炎疫苗---第三次

一岁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结合疫苗-第一次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英语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 加强针
水痘疫苗-第一次

一岁半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加强针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国麻疹及水痘结合疫苗-第二次 [new_schedule 1]

6-7岁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加强针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国麻疹及水痘结合疫苗-第二次 [new_schedule 1]

10-11岁 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 - 第一次(只限女性)[new_schedule 2]
11-12岁 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减量)及灭活小儿麻痹结合疫苗

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 - 第二次(只限女性)[new_schedule 2]

  1. ^ 1.0 1.1 2018年7月1日或以后出生的儿童会提早于18个月大在母婴健康院接种,该日前出生的儿童则会依照旧计划在小学一年级接种。
  2. ^ 2.0 2.1 由2019/20学年起,“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将为合资格的适龄小学女学童提供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以预防子宫颈癌。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975至2000年出生者 只打1劑防疫麻疹現危機. 明报. 2015-02-07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存档副本. [201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