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融 (东晋)
外观
释道融,汲郡林虑(今河南林州)人,鸠摩罗什弟子,东晋时期佛教高僧,有弟子三百人。圆寂于彭城,享寿七十四。对《法华经》、《维摩诘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经》等经典著有注疏。
简介
[编辑]幼年为神童,十二岁时剃发出家,师父喜欢他的精神、风采,所以让他先研读儒家经典,要他去借一本《论语》。但他却没有带回寺来。师父一问,他自称已经背熟了,于是师父也去借了一本《论语》来考他,果然背得不差一字。[1]
四处参访名师,三十岁时,到达关中求问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认为道融很聪明优秀,向秦王姚兴推荐道融参加经书的翻译,鸠摩罗什翻译了《菩萨戒本》与《中论》,都让道融讲解,鸠摩罗什觉得道融从头到尾都讲得很完善。于是鸠摩罗什又重新翻译《法华经》,让道融讲解,认为道融讲解太有道理了,鸠摩罗什称赞道:“佛法的兴盛,就靠道融这个人啊!”[2]
后来由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来了一位婆罗门大师,他打算传教,于是巴结姚兴,要求与佛教徒论议,姚兴应允。当时僧人都畏惧不前,鸠摩罗什又鼓励道融应战。姚兴亲自主持这场辩经大会,道融口才甚佳,把婆罗门的论点一一驳倒。婆罗门于是改口炫耀自己的博学,道融马上列出了婆罗门研究过的书籍,原来道融老早就派人去找出婆罗门读过的书了,还把那些书一一背诵下来,道融还告诉婆罗门,自己读的汉地经书是他的三倍之多,鸠摩罗什消遣婆罗门说:“您没听说我们大秦的人都很博学多闻么?怎么随便就来此挑战!”婆罗门只好服输,向道融礼拜,几天后离去。[3]
参考文献
[编辑]- ^ [《高僧传》卷六]十二出家,厥师爱其神采,先令外学。往村借《论语》,竟不赍归,于彼已诵。师更借本核之,不遗一字,即嗟而异之。
- ^ [《高僧传》卷六]迄至立年,才解英绝,内外经书,暗游心府。闻罗什在关中,故往咨禀。什见而奇之。谓姚兴曰。昨见融公,复是奇特聪明释子。兴引见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因请什出《菩萨戒本》,今行于世。后译《中论》,始得两卷,融便就讲,剖折文言,预贯终始。什又命融令讲《新法华》,什自听之。乃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
- ^ [《高僧传》卷六]俄而,师子国有一婆罗门聪辩多学,西土俗书罕不披诵,为彼国外道之宗;闻什在关大行佛法,乃谓其徒曰:“宁可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而吾等正化不洽东国?”遂乘驼负书来入长安。姚兴见其口眼谄媚,颇亦惑之。婆罗门乃启兴曰:“至道无方,各遵其事。今请与秦僧捔其辩力;随有优者,即传其化。”兴即许焉。时关中僧众相视缺然,莫敢当者。什谓道融曰:“此外道聪明殊人,捔言必胜。使无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外道得志,则法轮摧轴,岂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人。”道融自顾才力不减,然外道经书未尽披读;乃密令人写婆罗门所读经目,一披即诵。后克日论义,姚兴自出,公卿皆会阙下,关中僧众四远必集。道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婆罗门自知辞理已屈,犹以广读为夸。道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道融足;数日之中,无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