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信
罗德信 Antonio Crotti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5年12月31日 意大利王国圣玛丁诺 |
逝世 | 1987年1月17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宜兰县罗东镇罗东圣母医院 | (71岁)
国籍 | 意大利 |
别名 | 罗神父、柯罗奇、柯神父、Kosenfu |
语言 | 意大利语、英语、国语、台语 |
职业 | 神父 |
信仰 | 天主教 |
奖项 | 1963年澎湖荣誉县民 1970年澎湖好人好事代表 |
学历
|
罗德信(意大利语:Antonio Crotti,1915年12月31日—1987年1月17日),意大利天主教灵医会神父[1],长年服务于台湾偏远、医疗缺乏的地区,天主教在澎湖地区发展初期的重要人物。[2]
生平
[编辑]罗德信在1915年出生于意大利王国圣玛丁诺,1933年进入天主教灵医会,1940年晋铎神父。过去神职人员多为替贵族服务,罗德信父亲为共产党员,原本反对儿子加入教会,罗德信乃因此发愿替穷苦人士奉献一生。[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具备历史学的背景,曾被教会派遣到罗马,负责编写圣嘉民(意大利语:Camillus de Lellis)的传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慈幼会(Salesian)中国云南教区的主教纪励志(Jožef Kerec)计划在云南兴建一家医院,为寻找合适的医护人员返回罗马,便邀请罗德信主持这项计划,以及招募自愿赴往云南的灵医会会士。[3]:82-83
云南时期
[编辑]1946年,罗德信秉持“到最偏远的地区服侍最穷苦的人”之信念,率领五名会士前往云南昭通、巧家一带,胼手胝足建立医院,视病如亲照料痳疯病患,总共待了六年的时光,最后却在1950年后被共产党委员粗暴地对待,如遭到甩耳光、扔石头、群众批斗等等,1952年获得出境前往香港的通行证才离开中国,这期间的遭遇一度令罗德信心灰意冷。[3]:82-83
转折时期
[编辑]1952年,罗德信短暂停留香港避难后,并未打消在远东传教的念头,毅然决定前往台湾,4月份落脚于宜兰县的罗东镇,同月份来澎湖进行三日的勘查,认为澎湖“那里风很大、沙很多,但也充满了希望。”[1]:8,建请上级在澎湖建立传教据点。隔年罗德信被派往泰国班蓬(Ban Pong),协助当地设立灵医会据点,一年后返回台湾。[3]:86
澎湖时期
[编辑]1953年9月,罗德信再次前往澎湖县的马公市,除了承接下教会诊所(玛利诊所)的工作,并主要担负起澎湖地区传教业务。[4]在罗德信抵达澎湖之前,马公地区已经有一间临时圣堂,由一位山东籍神父傅兴仁搭建。1950年代,澎湖的天主教徒多为军眷,流动率高,罗德信以为宣教效果不彰,遂决意募款筹建圣堂,开办英语进修班和幼稚园等等,将传教重心与当地居民生活结合,传道事业也渐上轨道,尔后促成有1964年马公天主堂落成、1965年乌崁天主堂落成等事迹;在1960年代,澎湖天主教徒约莫推展到一千人左右。[5][6]
1957年间,罗德信创办惠民医院,在健保实施前,惠民医院和县内卫生局合作,前往各乡村进行巡回诊所,最初约莫每两周会去一次马公市的乌崁里、湖西乡沙港村和讲美村、西屿乡赤马村提供医疗服务,不少贫苦百姓因此受惠。1971年,惠民医院在白沙乡通梁村设置医疗巡回站,每日皆派遣医疗车停留当地。罗德信仅在驻澎初期尚有负责行医业务,尔后医务交由吕道南(意大利语:Antonio Didone)、何义士(意大利语:Davide Luigi Giordan)等灵医会会士接班,便专注于行政和传教上的业务。为了发展教务,罗德信便将自身在云南遭受中国共产党迫害的经历,分别以英文、西班牙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写成小册,在欧洲各处发放传播,藉以劝募集资。[4]
当时台湾适逢二战波及,物资缺乏,天主教会因较易取得美国捐赠管道,罗德信常常不辞千里在澎湖各岛屿间探访、发放物资(如大仓屿、东屿坪、西屿坪、西吉屿、望安屿、七美屿等),从事社会救济不遗余力。罗德信另外也具备土木工程专长,协助过大仓码头修建、铺设村外联络道路,以及经手过多间古厝等翻修工程,并建造沙港、乌崁、西屿、白沙乡等处的天主堂。[4]
1963年,罗德信成为澎湖县政府颁赠的“澎湖荣誉县民”。罗德信在马公市先后在兴建36户的“惠民新村”,继而筹建“惠民二村”,以筹画贷款基金、不接受任何救济的方式在1969年6月18日完成工程,要求申请入住民众须领有“贫民证书”,入住条件不分省籍和性别,解决当时棘手的贫民住宅问题,罗德信还因此当选1970年度的“澎湖好人好事代表”,梵蒂冈教廷驻华大使甚至莅临澎湖观赏颁奖,为澎湖提升不少国际能见度。也因为他性情活泼开朗,国语、台语皆十分流利,与澎湖各层居民相交甚笃,其中包括曾任澎湖县长的李玉琳。当时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罗神父如果出来竞选县长,说不定会高票当选。”[1][4][3]:79-96
晚年时期
[编辑]1971年,罗德信接到职务调动,离开待了18年的澎湖,赴宜兰县担任罗东圣母医院院长七年(1971-1977),并兼任灵医会亚洲区的会长。1980年,罗德信已高龄65岁,仍接受教会任命,前往印度开疆辟土,建立灵医会的新据点,长年往来菲律宾、印度和台湾之间,后来被发现罹患心脏病,导致后来两次中风。罗德信在1987年1月17日于罗东圣母医院安息,享寿72岁。[3][4]
著作
[编辑]1968年,罗德信以意大利文出版《澎湖:风和沙之岛》[a]一书,该书将澎湖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和历史传说介绍到欧洲地区,历史价值极高。[1][7]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罗德信1968年出版此书时,署名是“Koshenfu”,原意为“柯神父”。他最初在云南宣教时采用的中文姓氏为柯,乃由于柯姓与他本姓“柯罗奇(Crotti)”的第一个音节接近的缘故。不过1952年来到台湾之后,他担心继续使用“柯神父”会连累过去的朋友,才将中文姓名改成“罗德信”。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Crotti, Antonio. 《澎湖:風和沙之島》. 翻译:廖心慈、王怡静、陈仁勇;校注:许玉河. 澎湖县: 澎湖县文化局. 2019. ISBN 9789865427078 (中文(台湾)).
- ^ 2.0 2.1 〈聖教之光羅德信神父〉. 罗东圣母医院.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陈, 仁勇. 罗东圣母医院口述历史小组 , 编. 《聖嘉民與媽祖的巧遇:靈醫會在澎湖一甲子的故事》. 台北市: 光启文化. 2014. ISBN 9789575467869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4.3 4.4 许, 雪姬.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181–183. ISBN 986001521X (中文(台湾)).
- ^ 余, 光弘; 黄, 有兴.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153–155. ISBN 9860015198 (中文(台湾)).
- ^ 〈烏崁天主堂〉.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台湾)).
- ^ 孙, 承武. 〈風和沙之島 首部義大利版譯文遊記澎湖發行〉. 中央通讯社. 2019-12-07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