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戛纳电影节
外观
开幕影片 | 《梦幻体验》 |
---|---|
闭幕影片 | 《我很上镜》 |
举办地点 | 法国戛纳节庆宫 |
创办时间 | 1946年 |
颁发奖项 | 金棕榈奖 |
放映数目 | 23(正式竞赛片)[1] 14(一种注目) 9(非竞赛片) 12(短片) |
举行日期 | 1980年5月9日至5月23日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于1980年5月9日至5月23日在法国戛纳节庆宫举行。金棕榈奖由鲍勃·福斯执导的《爵士春秋》和黑泽明执导的《影武者》。[2][3]
开幕片由吉尔斯·卡尔执导的《梦幻体验》,[4][5] 闭幕片由迪诺·里西执导的《我很上镜》。[6]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放映因电工罢工而中断。[7]
主竞赛评审
[编辑]以下人士被选为长片和短片的评审:[8]
长片
- 柯克·道格拉斯:演员(评审团主席)
- 肯·亚当:制片人
- 罗伯特·贝纳永:影评人
- 韦利科·布拉吉奇:导演
- 莱斯莉·卡伦:演员
- 查尔斯·查普林:影评人
- 安德烈·德尔沃:导演
- 吉安·卢基·隆迪:影评人
- 迈克尔·斯潘塞:制片人
- 阿尔比娜·布瓦鲁夫雷:记者
正式竞赛长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爵士春秋》 | All That Jazz | 鲍勃·福斯 | 美国 |
《宝贵逼人来》 | Being There | 哈尔·艾希贝 | 美国 |
《铁血军营》 | The Big Red One | 塞缪尔·福勒 | 美国 |
《全金属外壳》 | Breaker Morant | 布鲁斯·贝雷斯福德 | 澳大利亚 |
《再见巴西》 | Bye Bye Brasil | 卡洛斯·狄耶盖斯 | 巴西、 法国 阿根廷 |
《恒定因子》 | Constans | 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 波兰 |
《奉献精神》 | Dedicatoria | 杰米·查瓦里 | 西班牙 |
《与安静的黎明》 | এক দিন প্রতিদিন | 莫利奈·森 | 孟加拉国 |
《梦幻体验》 | Fantastica | 吉尔斯·卡尔 | 法国、 加拿大 |
《遗产》 | Örökség | 玛塔·梅萨罗斯 | 匈牙利 |
《捷豹》 | Jaguar | 里诺·布洛卡 | 菲律宾 |
《影武者》 | 影武者 | 黑泽明 | 日本 |
《虚无飘渺》 | Salto nel vuoto | 马可·贝罗奇奥 | 意大利 |
《长征骑士》 | The Long Riders | 华特·希尔 | 美国 |
《路路》 | Loulou | 莫里斯·皮亚拉 | 法国 |
《新说!人类(珍)化论!?》 | Le Chaînon manquant | 皮沙 | 法国、 比利时 |
《我的美国舅舅》 | Mon oncle d'Amérique | 阿伦·雷乃 | 法国 |
《走出忧郁》 | Out of the Blue | 丹尼斯·霍柏 | 加拿大 |
《耽搁》 | Kaltgestellt | 伯恩哈德・辛克 | 西德 |
《慢动作》 | Sauve qui peut (la vie) | 让-吕克·戈达尔 | 法国、 奥地利 西德、 瑞士 |
《特殊待遇》 | Посебан третман | 戈兰·帕斯卡列维奇 | 南斯拉夫 |
《露台》 | La terrazza | 埃托尔·斯科拉 | 意大利 |
《一周假期》 | Une semaine de vacances | 贝特朗·塔维涅 | 法国 |
一种注目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塔拉之歌》 | چریکه تارا | 巴格拉姆·拜扎伊 | 伊朗 |
《候选人》 | Der Kandidat | 沃克·施隆多夫 | 西德 |
《克里斯托弗之家》 | Kristoffers hus | 拉斯·伦纳特·福斯伯 | 瑞典 |
《琼特瓦利》 | Csontváry | 佐尔坦·赫萨里克 | 匈牙利 |
《梦想的日子》 | Дани од снова | 弗拉特科·吉利奇 | 南斯拉夫 |
《童女》 | La femme enfant | 拉斐尔·毕尔德 | 法国 |
《猎场看守人》 | The Gamekeeper | 肯·罗奇 | 英国 |
《“60%完美男人”的肖像:比利·怀尔德》 | Portrait d'un homme à 60% parfait : Billy Wilder | 安妮·特蕾斯戈 | 法国 |
《兔子案》 | Causa králík | 杰若米·吉瑞斯 | 捷克斯洛伐克 |
《坐以待毙》 | Sitting Ducks | 亨利・嘉格隆 | 美国 |
《爱的诅咒》 | Maledetti vi amerò | 马可·图利欧·吉欧达纳 | 意大利 |
《夜晚的路径》 | Wege in der Nacht | 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 西德 |
《威利·布什的报告》 | Der Willi-Busch-Report | 尼克劳斯·雪林 | 西德 |
非竞赛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碎玻璃》 | Breaking Glass | 布莱恩·吉布森 | 英国 |
《女人城》 | La città delle donne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意大利 |
《我很上镜》 | Sono fotogenico | 迪诺·里西 | 意大利 |
《水上回光》 | Lightning Over Water | 维姆·文德斯 尼古拉斯·雷 |
西德、 瑞典 |
《哪吒闹海》 | 王树忱 严定宪 徐景达 |
中国 | |
《公共电话》 | Téléphone public | 让-马里·佩里耶 | 法国 |
《生活的风险》 | Le Risque de vivre | 杰拉德·卡尔德隆 | 法国 |
《潜行者》 | Сталкер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苏联 |
《搅动》 | Stir | 史蒂芬·华莱士 | 澳大利亚 |
《超级托托》 | SuperTotò | 埃米利奥·拉维尔 白兰度·乔丹尼 |
意大利 |
正式竞赛短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临时停车》 | Arrêt momentané | 玛丽·法兰西·西格勒(Marie-France Siegler) | 法国 |
《深爱》 | The Beloved | 米歇尔·布沙尔(Michel Bouchard) | 加拿大 |
《表演者》 | The Performer | 诺玛·贝利 | 加拿大 |
《狂妄自大》 | Грандомания | 尼古拉·托多罗夫 | 保加利亚 |
《立方体》 | Krychle | 兹德涅克·史梅塔纳 | 捷克斯洛伐克 |
《匈牙利相片》 | Magyar képek | 沙巴·索拉迪(Csaba Szórády) | 匈牙利 |
《电影的童年》 | La Petite enfance du cinéma | 乔尔·法尔热 | 法国 |
《曲目》 | Rails | 马诺洛・奥特罗 | 法国 |
《舍赫拉查达》 | Scheherazade | 苏珊·凯西(Susan Casey) 南希·纳施克(Nancy Naschke) |
美国 |
《海边的女人》 | Seaside Woman | 奥斯卡·格里洛 | 英国 |
《天空之舞》 | Sky Dance | 费丝·哈伯利 | 美国 |
《下坡》 | Z górki | 玛丽安·乔莱克 | 波兰 |
奖项
[编辑]正式竞赛奖项
[编辑]- 金棕榈奖:
- 评审团大奖:《我的美国舅舅》-阿伦·雷乃(无异议通过)
- 最佳剧本奖:埃托尔·斯科拉,阿杰诺雷・英克罗奇和富里奥·斯卡佩利-《露台》
- 最佳女演员奖:阿努克·艾梅-《虚无飘渺》
- 最佳男演员奖:米歇尔·皮科利-《虚无飘渺》
- 最佳女配角奖:
- 最佳男配角奖:杰克·汤普森-《全金属外壳》
- 评审团奖:《恒定因子》-克日什托夫·扎努西
- 金摄影机奖:《阿德里安的故事》-让-皮埃尔·德尼
短片
独立竞赛奖项
[编辑]瓦肯奖:
- 《生活的风险》-杰拉德·卡尔德隆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Official Selection 1980: All the Selection.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October 2013).
- ^ 2.0 2.1 33èm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Cannes. cinema-francais.fr. [5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法语).
- ^ 3.0 3.1 1980 - Le Jury, Les Prix. cannes-fest.com. [5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4) (法语).
- ^ Torn Sprockets. The Uncertain Projection of the Canadian Film. books.google.com. 1987 [14 July 2017]. ISBN 9780874131949.
- ^ The opening films at Cannes. vodkaster.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 ^ The closing films at Cannes. vodkaster.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 ^ The Ottawa Journal. May 14, 1980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 ^ Juries 1980: Feature film.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Awards 1980: All Awards.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December 2013).
- ^ FIPRESCI Awards 1980. fipresci.org. [27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 ^ Jury Œcuménique 1980. cannes.juryoecumenique.org. [30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其他媒体
[编辑]- INA: Joint Palme d'Or to Akira Kurosawa and Bob Fos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 INA: Chronicle of the 1980 Festiv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法文)
外部链接
[编辑]- 1980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8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9-01-19.
- Cannes Film Festival:198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5-31. at Internet Movi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