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托马斯·哈德逊所绘(约1741年)
出生(1685-02-23)1685年2月23日
 神圣罗马帝国马格德堡公国哈雷(今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
逝世1759年4月14日(1759岁—04—14)(74岁)
大不列颠王国 大不列颠王国东南英格兰米德尔塞克斯郡梅费尔(今伦敦威斯敏斯特市
知名作品清唱剧《弥赛亚》,歌剧《里纳尔多》《薛西斯》,管弦乐《水上音乐》《皇家烟火
所属时期/乐派巴洛克
擅长类型康塔塔歌剧协奏曲清唱剧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清唱剧颂歌管风琴协奏曲,著名作品为《弥赛亚》。亨德尔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2],他的名字亦改为英语化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英语:George Frideric (or Frederick) Handel)。

亨德尔的风格明显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国中部传统复音音乐的影响。音乐家温顿·迪恩英语Winton Dean认为:“从亨德尔的歌剧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伟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剧作家”[3]。在歌剧《亚力山大的盛宴英语Alexander's Feast (Handel)》(1736年)受到好评之后,他将合唱部分翻译为英文。在《弥赛亚》(1742年)成功之后,亨德尔没有再写过意大利文的歌剧。他在英国最后的十五年几乎眼盲,是一个受尊重的富人。亨德尔于1759年去世,人们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被誉为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和《弥赛亚》至今仍然广为人知[4]。他创作了四首加冕颂歌英语Coronation Anthems (Handel),其中《牧师扎多克》(1727年)是为乔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后来在每次英皇加冕时演奏。亨德尔在三十年内创作了四十余首歌剧,1960年代以来,巴洛克音乐及复古风格演奏的复兴令人们对亨德尔的正歌剧重新燃起了兴趣。

生平

[编辑]

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马格德堡公国哈雷,他的父亲格奥尔格·亨德尔(Georg Händel)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师[5],坚持要让他学习法律,于是从小便禁止他学音乐。据说亨德尔早年曾于萨克森哈雷文理中学就读。校长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但亨德尔是否真的在此就读,以及待了多长时间仍不得而知。但根据多数传记作家的说法,亨德尔的父亲由于禁止儿子接受任何音乐教育而让亨德尔从此中学退学。

6岁时,亨德尔无意间发现了家中的古钢琴,便趁晚上偷偷去弹琴。直到七岁那年,亨德尔随父亲前去拜访萨克森宫廷,无意中被阿柔夫公爵听到他优美纯熟的琴音,于是父亲在公爵的指示下将他托给哈雷挚爱圣母市场教堂的管风琴手弗里德里希·威廉·查豪英语Friedrich Wilhelm Zachow,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亨德尔就能尝试创作一些为宗教礼仪和活动用的清唱套曲作品。

1702年,亨德尔成为哈雷教堂的管风琴师,并顺父亲的遗愿去念法律系,他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注册,在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英语Christian Thomasius的门下学习法律[6],兼为教堂谱写每个礼拜天的弥撒曲,更是在1702年发表了2出歌剧,有人要赞助他,他出于自尊而回绝。

1705年,他创作的歌剧获得成功,后自己出钱去意大利进修。曾经有一次在一名枢机的演奏会上遇见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枢机便请他们来一场比赛,第一场不分轩轾,第二场斯卡拉蒂表示不比所以由亨德尔获胜。这比赛使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学习三年后,他回国在汉诺威担任宫廷乐长。

1712年,他到英国旅行又受到安妮女王的器重便长期停留在伦敦,使得汉诺威选帝侯格奥尔格一世很生气。不巧不久后安妮女王去世,由安妮的远亲格奥尔格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是为乔治一世,亨德尔怕乔治一世生气,1717年便为了泰晤士河上举办的王室联欢会写作了著名的作品《水上音乐》(1717年),乔治一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原谅了他的不辞而别,并赏他每年两万镑津贴,鼓励他继续进行创作(也有人说这是穿凿附会,事实上汉诺威侯到了英国后,仍重用亨德尔)。

他从此定居英国。两年后成立了皇家音乐协会,又到各地寻找歌剧歌手,这段期间不眠不休,也没结婚,几乎一生的青春都投注在英国,之后受聘为英国宫廷教堂乐长,写了约46出歌剧及36出清唱剧。最著名的清唱剧是《弥赛亚》(1741年)、《水上音乐》组曲和《皇家烟火》(1749年)。

亨德尔晚年得了眼疾双目失明,最后一次演奏是在考芬园的弥赛亚公演,当晚病入膏肓,一周后(1759年4月14日)病逝于布鲁克街英语Brook Street府邸。去世后以最高规格安葬在[7],享年74岁。

亨德尔和巴赫同年出生,只相差一个月,两人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集大成的代表人物,巴赫一生穷困而子嗣众多,亨德尔没有婚姻却一生享有盛名和荣华。可惜的是巴赫虽然很想求见亨德尔,却因错过机会,从未见过面[8]

影响

[编辑]
国王剧院的一场舞会

十八世纪有二个人保存及收集亨德尔的作品,一位是乡绅塞缪尔·赫利尔爵士英语Sir Samuel Hellier,他的收集后来形成肖-赫利尔英语Shaw-Hellier音乐收藏的主轴[9],另一位是废奴主义者格兰维尔·夏普英语Granville Sharp[10]国家肖像馆在亨德尔诞生三百周年的纪念展,其目录有列出这两位十八世纪末的人,称他们是“借由他们积极的热情,留给我们(有关亨德尔)确实的证据”[11]

在亨德尔死后,他的意大利歌剧几乎消失,只剩下像《塞尔斯英语Serse》中的《怀念的树荫英语Ombra mai fù》等。亨德尔的清唱剧继续演出,但在他死后不久,人们认为需要再做一些调整,莫扎特编写了《弥赛亚》及其他作品的德文版。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前半,特别是在英语世界中,亨德尔的称誉主要是因为他的英文清唱剧,常常是由许多的合唱团由业余声乐家所演唱。在亨德尔逝世一百年的1859年,在水晶宫演出了《弥赛亚》,有2765名声乐家及460名演奏家参与,听众约有一万人。

早期音乐复兴英语early music revival时期,亨德尔的许多歌剧在歌剧院及音乐厅中演奏。像《朱利奥·凯撒英语Giulio Cesare》(作品HWV 17,1724年)、《塔梅拉诺英语Tamerlano》(1724年)及《罗德琳达英语Rodelinda (opera)》(1725年)各有不同的风格,都认为是杰作。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都研究过亨德尔的作品。

作品节选

[编辑]

亨德尔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约41部歌剧,5首颂歌,5首加冕赞美歌,37支奏鸣曲,20支管风琴曲,还有许多教廷音乐及音乐小品。他还担任音乐指挥和艺术总监,亲自参加剧院的管理、技术协调等事务工作。后来他转向创作神剧,将声部的独立地位用和声代替。

亨德尔作品全集

[编辑]
  • 德国的亨德尔协会(Händel-Gesellschaft)在1858年至1902年期间,制作发行了《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作品》(Georg Friedrich Händels Werke),包括正文99卷、补述6卷,共105册的巨制。为求方便,这一版本经常以其德文简写HG代称之。
  • 1955年起,协会与贝伦赖特出版社合作,为HG版作品集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与重制。这一版本名为《哈利版亨德尔作品集》(Hallische Händel-Ausgabe,简记为HHA),原来的用意是作为HG的附属内容,不过在1958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出版品。HHA版全部的出版工作预计在2031年完成。

录音推荐

[编辑]

轶事

[编辑]
  • 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据闻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听到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国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站立起来听完了全曲,将它称为“天国的国歌”,其他人也一同站立[注 1][12]。现今音乐会演奏此曲时全体观众均会起立聆听,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惯例。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脚
  1. ^ 上述说法是在1780年的一封个人书信中提及,此外根据现时所保存和掌握的资料,皆不能证明乔治二世当日真的有出席过这场音乐会。
参照
  1. ^ "Hand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try in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8.
  2. ^ British Citizen by Act of Parliament: George Frideric Handel. Parliament.uk. 14 April 2009 [13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4). 
  3. ^ Dean, Winton. Handel and the Opera Ser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9. ISBN 978-0520014381. 
  4. ^ George J. Buelow (2004). "A History of Baroque Music". p. 476.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 Deutsch 1955,第1页
  6. ^ Keates 1985,第17–18页
  7. ^ Young 1966,第60页
  8. ^ Dent 2004,第23页
  9. ^ Best, Terence, ed. Handel collections and their history, a collection of conference papers given by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of distinguished Handel scholars. Clarendon Press, 1993
  10. ^ Prince Hoare (编). Memoirs of Granville Sharp. Colburn. 1820: XII. ...he had a voluminous collection of Handel's scores... 
  11. ^ p 239. Handel, a celebration of his life and times, 1685–1759. Jacob Simon,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Great Britain), 1985.
  12. ^ Rise and say "Halleluja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写于2009年12月19日,2013年3月31日查阅。
专书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乐谱和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