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德马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
Mark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德文)
1马克硬币1964年版东德钞票
标准代码
ISO代码DDM
使用地区
使用地苏联 德国苏占区
东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发行历史
始发时间1948年7月24日
之前货币帝国马克
废止时间1990年7月1日
1990年7月30日 (50芬尼以下的硬币)
之后货币德国马克
货币单位
 1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
 1/100芬尼
货币符号M
芬尼pf
发行面额
硬币
- 常用:1 芬尼, 5 芬尼, 10 芬尼, 20 芬尼, 50 芬尼, 1 马克, 2 马克, 5 马克
- 少用:10 马克, 20 马克
纸币5 马克, 10 马克, 20 马克, 50 马克, 100 马克
发行制造
中央银行东德国家银行
货币估值
汇率挂靠西德马克 = (1 东德马克 - 1 西德马克)
此信息框显示的是该货币被废止前的最后状态。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德语:Mark der DDR),在统一前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被称作东部马克Ostmark),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官方货币ISO 4217货币编码为DDM辅币单位为芬尼,1马克=100芬尼。1948年到1964年官方名称为“德国马克”(Deutsche Mark),1964年到1967年名称为德意志共和国国家银行马克(Mark der Deutschen Notenbank),而1968年到1990年则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Mark der DDR)。

历史

[编辑]

引入

[编辑]
1948年莱比锡宣传货币改革的海报

1948年7月20日起,帝国马克在西方占领区被废止,并且由德意志联邦银行发行并引入了新的西德马克。但是大量在西方占领区失去价值的帝国马克被带往仍然可以法定流通的苏联占领区。这使得在苏占区引发了一场突然的通货膨胀,所有的私人手中的现金一夜之间就大笔贬值。而在1948年6月23日起,每人能兑换最多70帝国马克,该等帝国马克钞票由苏联占领区当局贴上补丁标记,但钞票持有人仍可验证其法定来源,因而众所称为“胶粘马克”(Klebemark)。 而在1948年7月24日起,开始发行全新的纸币,官方名叫德国马克或者德国马克纸币。

兑换和货币改革

[编辑]

1957年10月13日, 政府决定以“闪电行动(Aktion Blitz)”更换货币,发行了新的5、10、20、50和100马克的钞票,它们有新的配色和水印。超过300马克的现金必须进行登记并且存入专用账户。从前一年起,新的铸币也已经进入流通。

随着1968年和1974年东德宪法的修正,东德政府进一步背离原先统一的目标,并将许多事物由之前的“德意志……(Deutsch…)”改而命名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der DDR)”。因此他们也将德国马克的名称改为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德意志中央银行”改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银行”。

由当时位于东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所谓的东部马克(Ost-Mark,主要是西德人的说法),直到1964年时仍被民主德国官方称为“德国马克”。在货币兑换的背景下,出现了“德意志国家银行马克”(Mark der Deutschen Notenbank,MDN)的名称。新的钞票与硬币又自1967年12月12日起替换掉流通中的德意志国家银行马克,成为新的流通货币。“民主德国马克”(Mark der DDR)一般被通俗的简称为“马克”,为了区分于西部的德国马克,它也被称为“东德马克”(Ostmark)。然而许多硬币上的标记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是“德国马克”。这些硬币在之后逐渐被替换为具有统一“马克”标识的硬币。

从长期发行的邮票面额上也可以观察到东德货币名称的改变:

柏林墙倒塌后,自由市场上出现了黑市汇率,最初的汇率达到20:1。自1990年1月2日起,东德公民有机会在东德国家银行开设所谓的外汇账户以换取西德马克。因此,从年初开始,官方自由汇率为5:1,任何人都可以在兑换所出示有效的个人身份证件后进行兑换。在东德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中,直到1990年6月30日,无限制地按照这个汇率(5:1)进行双向兑换。从此,两种货币的纸币都可以自由通过德国境内的边界。

同时,在黑市上,汇率稳定在8:1左右。这样,尤其是那些来自非法渠道或未缴税的收入的资金被用于兑换。

自1990年7月1日起,账户持有人享有以下特殊规定:

非东德公民的所有账户持有人可以按3:1的比率进行兑换

东德公民的所有账户持有人可以按2:1的比率进行兑换

此外,他们还可以按1:1的比率兑换以下免税额度:

14岁及以下儿童:2000马克(货币联合日为基准日)

15至59岁人员:4000马克

60岁以上人员:6000马克

工资、养老金和租金、电费等日常开销的调整按1:1进行。对于所有取消国家补贴的商品,价格都大幅上涨。

随着货币联合,1990年7月1日起,东德马克被西德马克取代,成为在东德的法定货币。由于一开始没有足够的硬币供应,东德50芬尼以下的硬币在一个过渡期内(直到1991年6月30日)在东德领土或新联邦州继续使用。

硬币

[编辑]

造币厂标识

[编辑]

Kursmünzen

[编辑]
东德于1970年至1980年发行的硬币
面额 正面 背面 设计 成分 重量 直径
1芬尼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0.75克 17毫米
5芬尼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1.10克 19毫米
10芬尼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1.50克 21毫米
20芬尼 柏林Axel Bertram 黄铜 5.4克 22.2毫米
50芬尼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2.0克 23毫米
1马克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柏林Axel Bertram
2.5克 25毫米
2马克 德累斯顿Rudi Högner
柏林Axel Bertram
3.0克 27毫米

纪念币

[编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纪念币
正面 背面
5马克
民主德国成立20周年纪念币
10 马克
国家人民军(NVA)成立25周年纪念币
10 马克
恩斯特·台尔曼诞辰100周年纪念币
20 Mark
民主德国成立30周年纪念币

共计有123枚纪念币,它们的面值为5、10或20马克。他们发行于不同的场合与纪念日。它们大多使用、铜镍锌合金(即锌白铜)或其他合金铸造。完整的纪念币介绍参见民主德国纪念币列表。有一些硬币有很高的发行量,尤其是上面所示的5马克硬币,所以有大量的硬币进入流通领域,所以没有特别的收藏价值。

硬币销毁

[编辑]

1990年11月,约4500吨的硬币被熔化来做其他物质,但是还有少量仍属私人拥有。东德国家银行的发行的硬币均在东德唯一的铝加工厂拉克维茨被融化。

纸币

[编辑]

而在1948年到1964年间发行了5,10,20,50和100马克的钞票,还有50芬尼, 1马克和2马克的钞票.

而这些纸币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流通.

面值 正面 背面 尺寸
5马克 113 × 50mm
5马克的颜色是紫色,正面是托马斯·闵采尔像,这个人是德国早期农民战争的领袖,而背面是收割机,这是东德政府重要宣传农业的重要和重要性,以及工人和农民的国家(德语:Arbeiter- und Bauernstaat).

Die kleinste Banknote der Serie bildet einen der Anführer des Deutschen Bauernkrieges, Thomas Müntzer, ab. Die Banknote ist violettfarben gehalten. Die Rückseite zeigt mehrere Mähdrescher bei der Arbeit.

Auf der 5-MDN-Note war statt Thomas Müntzer Alexander von Humboldt abgebildet.
10马克 120,5 × 53 mm
10马克的颜色是橙色,正面是克拉拉·蔡特金像,这是德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和拥护女权主义者. 而背面是一位女性工程师坐在赖因斯贝格核电站控制室中,核电站于196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Diese Banknote ist in bräunlicher Farbe gehalten. Die Vorderseite zeigt ein Altersbildnis der deutschen Kommunistin und Frauenrechtlerin Clara Zetkin. Die Rückseite zeigt eine junge Ingenieurin an einer Schalttafel. Vorlage dafür war die Blockwarte des Kernkraftwerks Rheinsberg, das 1966 in Betrieb genommen wurde. Auf der 10-MDN-Note war statt Clara Zetkin Friedrich Schiller abgebildet.

20马克 128 × 56 mm
20马克的颜色是绿色,正面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像,他是作者和思想家。而背面是几位年轻的学生在出校门,意味着东德政府强调和注重教育。
50马克 136 × 59 mm
100马克 145 × 62 mm
100马克的颜色是蓝色,正面为普鲁士经济学家及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而背面是人民议会所属的共和国宫
200马克 152,5 × 64 mm
500马克 500 Mark Vorderseite 160 × 68 mm
500马克于1984年印制,正面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背面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所隶属的国务大厦

相关书籍

[编辑]
  • Günter Graichen: Die Geldzeichen der DDR. 2. Auflage. transpress Verlag für Verkehrswesen, Berlin 1982.
  • Rainer Gries: Die Mark der DDR. Eine Kommunikationsgeschichte der sozialistischen deutschen Währung. Erfurt 2003 (Digitalisa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ahnt, Pontzen, Schöne, Walz: Di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Mark in Ost und West. ISBN 3-924861-68-4 (Chronik von den 1940er Jahren bis zur Euro-Bargeld-Einführung, volkswirtschaftliche und währungspolitische Aspekte, Details zur Produktion der Münzen und Banknoten).
  • Niklot Klüßendorf: „West“ und „Ost“. Zweierlei Währung als Element deutscher Zeitgeschichte (1948–1990). In: Mitteilungen der Österreichischen Numismatischen Gesellschaft 45, 2005, S. 123–154.
  • Holger Rosenberg: Die deutschen Banknoten ab 1871, ISBN 3-924861-73-0 (so genannter Rosenberg-Katalog, Standardwerk für Sammler deutscher Banknoten, alle Banknoten abgebildet, einschließlich Probedrucke und nicht ausgegebenem Militärgeld der DDR).

参考资料

[编辑]
  1. ^ Günter und Gerhard Schön: Kleiner Deutscher Münzkatalog von 1871 bis heute. 34. Auflage. Battenberg, München 2004, ISBN 3-89441-554-1, S. 210.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