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乐园 (农场)

坐标22°27′39″N 114°09′22″E / 22.460723°N 114.156182°E / 22.460723; 114.15618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乐园是一个曾经位于香港大埔区,座落在大埔道约十八咪半位置,现已结业拆卸的庄园农场。农场建于1928年,占地1,200(约131公顷)[1],曾经为新界最大的园艺农场。[2]康乐园由国民革命军军长、前广州市长李福林拥有。

农场以果园型式经营为主,园内大量种植多种果树品种,高峰期时曾出产多种著名农产品并对外销售到东南亚国家;农场亦会对公众开放,园内亦曾设有餐厅吸引社会名流到场。

康乐园曾先后在日占香港期间被日军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被英军征用,在1948年间因被破坏而修葺重建,最后于70年代末被李福林后人出售地皮及拆卸,发展成现今的康乐园大型低密度住宅项目。

历史

[编辑]
康乐园园主李福林,摄于约1925年。

在大埔现今康乐园的位置建立农场的构思始于1925年,国民政府广州将领魏邦平逃走至香港并购入了大埔的土地打算发展成农场。后来魏邦平并没有实行计划,该地段再次转手出售于时任广州总商会会长,富商邹殿邦和时任广州市长李福林。后来邹殿邦无意发展农场,地段由李福林接手主理并于1928年建立了名为“康乐园”农场。[3]

李福林在香港发展农场被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年香港仍是英国殖民地,对中国内地而言较有财产安全的保障,所以吸引内地军政人士在港投资;二是李福林曾在广州的宅邸厚德围中接待了港督金文泰,因宅邸内的果园管理有道使金文泰邀请李福林到香港开设农场,并且承诺会提供援助。最后于1928年,李福林在大埔道十八半左右位置建成农场[4],命名参考了广州中山大学的“康乐园”而采用同一名字。[5]

1938年,日本策划进攻广东,李福林成功利用反间计令日本在广州损员数百日军,因而和日本结下仇口。[4]后来日本攻打香港,日军派出了先遣部队前往大埔搜捕李福林,唯李福林已离港往重庆避难。[3]到了1941年的香港日占时期,日军在香港大举征用多个在元朗粉岭和大埔私人农场作生产粮食供应军人,而康乐园亦被征用并被易名为“大埔农场”[5][6],并由香港占领地总督部直接管理。当时农场内采用了改良的种植方法,日治政府亦计划将农场内的果园生产提升两至三倍。[7][8]康乐园在这段时间内,园内的建设和蔬果花卉皆被捣毁,原有种植的果树亦有六成被砍伐。[5]

战后,李福林并斥资了20多万全新修葺农场。而到了1948年,李福林因逃避中国共产党政权而举家迁至康乐园定居。农场在曾聘请了50多名农工耕作,另外亦有50至100名散工在园内工作。全盛时期农场每年的投资达十多万元,而李福林亦会在香港不同地方带回当地果种至康乐园内种植。[3]

1949年,因应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内地局势,驻港英军为增强防卫,在香港增援了8000名陆军士兵,并曾短暂征用包括康乐园在内的地方安置士兵,时达约11个月,然而农场内建设并没有如被日军征用时受到破坏。[3][9]

1952年2月,李福林逝世,其遗体下葬于康乐园内的山腰中。[3]

特色和设施

[编辑]

1933年,李福林曾接待国民政府将领王德林到康乐园。当时李福林指出当地土坏并不肥沃:“但若种植得宜,滋养合适,即使贫瘠之地,亦可变成膏腴”。[1]

康乐园以出产水果为主,其果树主要集中在东边园区,西边园区则主要主要栽培花卉。二战前,农场内种植有:白榄木瓜菠萝芒果桃花李子荔枝杨桃花稔等,其中白榄有最高产量,销售的利润可达数万元;而所种植的“夏茅香芒”亦是珍贵品种,在广东内只有种植7至8株夏茅香芒果树。[1]而康乐园在1937年的新界农产品展览会中更曾获得了奖项。[5]

战后,农场继续种植多种蔬果如白榄、石榴龙眼、芒果等,以及种植其他蔬菜和水稻。农场有多种农产品成为了著名特产,当中包括了外销至越南新加坡的白榄;外销至泰国的龙眼;有传比“夏茅香芒”品种更香的“仁面香芒”品种芒果;以及著名品种“岭南木瓜”[2]。农场农产量之多除可供自用外,多出的农产品会对外销售,其中白榄一年产量更能达1,500担(15万斤,即91,500公斤 )。[3]

在1952年李福林逝世后,他的后人——长子李业宏接手继续经营康乐园,而农场在50年代亦开始迎接了最兴盛的年代;除农耕种植外,农场开始经营养殖业:在1952年增设了养鸡场,养殖了力康鸡、澳洲白鸡、美国红鸡等;另外又再建设了两个鱼塘养殖了鲤鱼鳙鱼供食用[3]。1959年,农场开始经营中菜餐厅吸引公众到场参观和光顾。康乐园在农历年宵时又会售卖桃花,农场多次参加了战后的农展会并多次在比赛中得奖,吸引了港督葛量洪入场参观。[5][4]

收购重建

[编辑]
图中右方建筑群为重建而成的康乐园住宅区。该地点部分位处山坡地带,背靠九龙坑山。原农场四成面积保留为山林园地。

至60年代起,李氏家族打算出售康乐园之地皮。[7]70年代末,李福林后人李金贵黄克竞家族成员黄振辉于1977年合资成立加拿大发展公司,在贯通大埔和沙田吐露港公路尚在兴建时决定发展康乐园地段为住宅项目,项目于同年获政府批准改建为花园新邨。[10][11]

1965年,与康乐园相距不远的嘉道理农业辅助会嘉道理兄弟得知李氏家族打算将农场结业,罗兰士·嘉道理英语Lawrence Kadoorie, Baron Kadoorie随即向港府辅政司戴斯德发信,同时将信件副本发给行政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利铭泽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邓律敦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罗理基农林业管理处(现渔农自然护理署)处长姬达等人向辅政司施压,希望殖民政府能保留康乐园农场之用地。嘉道理在信中表示,在香港岛有植物公园,而九龙亦需要类似的休憩地方(期后建成了九龙公园),因此在新界亦同样需要建设性质相似的公园作市民休憩。嘉道理同时在信中描述了将康乐园改建成“英联邦公园”的构思,建议将火车路线贯穿公园,并在公园范围内设立火车站(后来康乐园车站的构思有被纳入至1974年的“大埔墟至屯门支线方案”[12]),方便市民到达。虽然辅政司戴斯德向嘉道理发回信表示会安排有关部门研究,但同年戴斯德退任,“英联邦公园”构思最后并无进一步规划。[7]

康乐园最终被完全拆卸,原址分别在1980年和1991年分批建成了约2000栋独立住宅,康乐园农场的建设亦从此消失。李福林的后人在新落成的康乐园内各自拥有大宅,而原李福林墓现今则座落在康乐园东路及西路的交界山坡上。[7][13]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王德林訪李福林於康樂園. 工商日报. 1933-06-21: 9 [2023-12-27] (中文). 
  2. ^ 2.0 2.1 饶玖才. 園藝作物. 十九及二十世紀的香港漁農業傳承與轉變. 下冊, 農業. 香港: 郊野公园之友会,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17: 131. ISBN 9789882196117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余震宇. 壹街一個故事. 新界東篇. 香港: 日阅堂出版社. 2021: 107–110. ISBN 9789888687831 (中文). 
  4. ^ 4.0 4.1 4.2 萧国健. 康樂園原來與「黃花崗之役」有關?蕭國健的香港史考證. 香港01. 艺文格物. 2022-02-15 [2023-12-27] (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康樂園】廣州將軍的退休農莊,最後成為名人豪宅?. 港识多史. 2023-11-17 [202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7) (中文). 
  6. ^ 蔡耀伦. 歷史檔案與日佔時期的香港 (PPTX). 教育局: 9–10. 2015-03-27 [202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3) (中文). 
  7. ^ 7.0 7.1 7.2 7.3 孔慧怡. 嘉道理先生未圓的夢. 香港文学. [202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7) (中文). 
  8. ^ 周家建; 张顺光. 坐困愁城:日佔香港的大眾生活.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5: 39–40. ISBN 9789620437755 (中文). 
  9. ^ 陸軍八千名將調港 增強防衛力. 华侨日报. 1949-05-19 (中文). 
  10. ^ 刘坤南. 康樂園將軍塚與富豪居. 新玄机. 2004-03 [2023-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7) (中文). 
  11. ^ 大埔康樂園 旅遊好地方. 香港工商日报. 1977-06-06: 3 [2023-12-27] (中文). 
  12. ^ 李健信; 陈志华. 香港鐵路百年蛻變. 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2: 111–112. ISBN 9789888808243 (中文). 
  13. ^ 萧国健. 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282. ISBN 9789620448010 (中文). 

22°27′39″N 114°09′22″E / 22.460723°N 114.156182°E / 22.460723; 114.15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