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光之采石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之采石场”入口
“光之采石场”北厅
“光之采石场”展场
“光之采石场”展场
“光之采石场”展场
“光之采石场”展场

“光之采石场”(法语:Carrières de Lumières)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莱博小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但已废置的采石场。2012年法国著名私营艺术管理机构“文化空间”法语Culturespaces 将其转化为一“沉浸式数位体验”艺术中心:“光之采石场”,其展出不仅引起国际轰动,亦掀起全球“沉浸式数位艺术”之风潮。

前身

[编辑]

充满传奇的“采石场”

[编辑]

“采石场”位于莱博山城脚下的“地狱谷”英语Val d'Enfer[注 1] “地狱谷”是一片由石灰岩构成的谷地,历经长期风化、水蚀形成许多奇形怪状之巨石、断岩或岩洞,予古人蛮荒、苍凉之感因而得名。“地狱谷”催生过许多传说,例如它是触发但丁写下《神曲•地狱篇》的地方,或是当年撒拉森人于逃亡中仓促埋下宝藏之处。“地狱谷”亦是早期诺贝尔奖诗人密斯特拉笔下“女巫穴”之所在。[1]

“地狱谷”做为采石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高卢人的时代。二十世纪30年代因更具经济效益的钢筋混泥土已开始广泛的被使用,造成“地狱谷”采石场纷纷走向歇业的命运。[2]如今“地狱谷”已成为规划得相当好、适合健行或是单车游的天然公园。[3]

《奥菲的遗言》

[编辑]

1959年,赫赫有名的导演、诗人剧作家 考克多 发现了“地狱谷”采石场之独特魅力并拍下由其本人担纲演出、极具超现实意味的实验电影《 奥菲的遗言 》。[4]当时大名鼎鼎的毕加索亦于片中客串演出。沈寂了20多年的“地狱谷”采石场因而再度浮现到人们的脑海里。

“影像大教堂”

[编辑]

“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展演,自2012年“光之采石场”推出其颠覆传统的“沉浸式”数位艺术体验展之后,“沉浸式”迅即蔚为风潮。关于“沉浸式”,其实早在1960年代初期,法国“图像语言”专家、法国著名“影像人协会”法语Gens d'images 创立人阿尔贝·普莱西法语Albert Plécy 就已预见图像走出框架不再受缚,且观赏者就在其中而非处于其外的一种崭新“沉浸式”之投影形式。[5]1975年,阿尔贝·普莱西的理想 -“影像大教堂”(Cathédrale d'Images) - 终于可以付诸实现,他找到了心中最合适的展场:“地狱谷”采石场。[6]在完全没有前例可循之下,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规划、琢磨、测试,阿尔贝·普莱西与其团队在1977年复活节的那个周日正式推出“影像大教堂”之首展。[5]

展场总面积四千平方米,由多个以石柱为天然分隔的“展厅”组成。阿尔贝·普莱西以最简单的24x36幻灯片、但将其放大数千倍后投射至高度有时可达12米的石壁及石柱上,每个投射出的画面至少都有100平方米之幅度。在声量不大的音乐伴随下,观展者历经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感官之旅。“影像大教堂”的展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令观展者无不赞其壮观与震撼。而阿尔贝·普莱西却坦言如有更多的资金、更完善的设备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壮观与震撼![5]

“影像大教堂”自此每年推出一个结合了音乐与影像的主题展,随着科技进步,展出方式也逐渐转为3度空间(墙面石柱面之外,投影面已扩展到地面与“洞顶”),只是没有目前“光之采石场”之规模。“影像大教堂”的成功每年为人口不足四、五百的莱博小镇带来20多万的观展人潮,成为莱博市府重要财源。 然而它的成功也让它成为同业觊觎以及政客谋利之对象。2010年,莱博小镇将“影像大教堂”展场营运权交给了财力雄厚的“文化空间”。为此,莱博小镇被判赔偿“影像大教堂”原经营者5百80万欧元的损失及利息。“文化空间”则因完全承继了原经营团队的展出形式与风格,被判向原经营者赔偿30万欧元之损失及利息。[7]

“光之采石场”

[编辑]

崭新体验

[编辑]

2010年“文化空间”接下“影像大教堂”经营权。经过一年多的筹划,2012年“文化空间”以“光之采石场”为名推出首展“高更、梵高,色彩艺术家”(Gauguin, Van Gogh, les peintres de la couleur)。展出形式基本上沿袭著“影像大教堂”结合音乐与影像(以古典名作为素材)之沉浸式理念,但以最高规格的百台投影机、更强大的专业阵容、同时提高音乐至与影像对等之比重,将素材以前所未有的3D动画方式投射于7000平方米的墙面石柱面地面及洞顶上。[8][4]此次3D动画展演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360度环绕空间的视觉效果与搭配得宜的音乐无不使观展者倍感炫目、新奇与震撼。展演受欢迎之程度可由历年观展人数说明:首展人数近24万(239 000),与过去“影像大教堂”时代没有太大差距,但之后快速成长,目前每年观展人数近60万。[8]

历年展出主题

[编辑]

“光之采石场”展出时间为每年三月初至次年一月初。近两年为双主题展。

  • 2020-2021
    • 达利,未尽之谜”(Dali, l'énigme sans fin)
    • 高第,幻想建筑师”(Gaudi, architecte de l'imaginaire)
  • 2019-2020
    • “梦日本,飘浮世界”(Japon rêvé, images du monde flottant)
    • 梵高,星夜”(Van Gogh, La nuit étoilée)
  • 2018-2019,“毕加索与西班牙大师”(Picasso et les maîtres espagnols)
  • 2017-2018,“波希勃鲁盖尔阿尔钦博托,从幻想到神奇”(Bosch, Brueghel, Arcimboldo. Fantastique et merveilleux)
  • 2016-2017,“马克·夏卡尔,仲夏夜之梦”(Chagall, Songes d'une nuit d'été)
  • 2015-2016,“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文艺复兴三巨匠”(Michel-Ange, Léonard de Vinci, Raphaël. Les géants de la Renaissance)
  • 2014-2015,“克林姆维也纳,一世纪金灿与色彩”(Klimt et Vienne. Un siècle d'or et de couleurs)
  • 2013-2014,“莫内雷诺阿夏卡尔,地中海之旅”(Monet, Renoir... Chagall. Voyages en Méditerranée)
  • 2012-2013,“高更梵高,色彩艺术家”(Gauguin, Van Gogh, les peintres de la couleur)

荣誉

[编辑]

2018年,“文化空间”以“光之采石场”优异的“沉浸式体验”荣获享有“主题乐园”界奥斯卡金像奖之称的“主题娱乐协会”奖(THEA Awards)。该奖由国际“主题娱乐协会”英语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简称TEA)设置,始于1994年。[8]

回响

[编辑]

“光之采石场”成功推出之后,“文化空间”以国际“沉浸式”艺术开发先驱者身份 又相继在法国巴黎波尔多以及韩国济州岛成立了三个同型之“沉浸式”光影数位艺术中心,且都以具有文化意义之历史建筑为展场:

  • “光之工坊”(Atelier des Lumières)

2018年,“文化空间”在巴黎完成了第一个“沉浸式”数位艺术中心之建置,并推出首展。展场本为一间建于1835年的铸铁厂。[9]

  • “光之地堡”(Bunker de Lumières)

2018年,“文化空间”与韩国最大交通及电子现金公司 TMONET在韩国济州岛完成“光之地堡”“沉浸式”数位艺术中心之建置并推出首展。展场原本是韩国为发展军事通信设备而建造的地堡。[10]

2020年,“文化空间”在波尔多推出“光之池”“沉浸式”数位艺术中心首展。展场改造自二战期间德军在法国建造的波尔多潜水艇基地英语BETASOM。展场面积为巴黎“光之工坊”的5倍、莱博“光之采石场”的2倍。[11][12]

注释

[编辑]
  1. ^ 含铝丰富的铝土矿于1821年首次由法国地质学家皮耶‧贝禾吉耶英语Pierre Berthier在莱博村附近“地狱谷”发现,并以发现地为其命名:Bauxite。拉丁语系也都以此为名,只是字末稍有不同,英文则完全相同。

参考

[编辑]
  1. ^ Grégoire Desanti. Les Baux, haut-lieu de Provence(萊博-普羅旺斯名城). Bulletin de l'Association Guillaume Budé. 1956 2 pp.79-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法语). 
  2. ^ Les carrières du Val d'Enfer (「地獄谷」採石場). Frequence-sud.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5) (法语). 
  3. ^ Alpilles Val d'Enfer à vélo (阿勒畢亦「地獄谷」單車行). Cheminsdesparc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6) (法语). 
  4. ^ 4.0 4.1 Dans les coulisses des Carrières de Lumières en Provence(在普羅旺斯「光之採石場」的後台). France.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法语). 
  5. ^ 5.0 5.1 5.2 Jean-Claude Macquet. La cathédrale d'images des Baux-de-Provence (普羅旺斯萊博的「影像大教堂」). 《Communication & Langages》. 1977 34 pp. 12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法语). 
  6. ^ Picasso presented in Image Totale. Imagine-picasso.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英语). 
  7. ^ Renaud Lecadre. Baux-de-Provence : la drôle de carrière d’Engie dans la culture(普羅旺斯博萊:Engie集團的文化涉入). Libération.fr.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法语). 
  8. ^ 8.0 8.1 8.2 Carrières de Lumières - Une immersion extraordinaire dans l’art et la musique (「光之採石場」- 音樂與藝術之奇異沈浸). Culturespaces, partager la cultur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法语). 
  9. ^ Atelier des Lumières(「光之工坊」). Atelier des Lumières官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法语). 
  10. ^ Bunker de Lumières(「光之地堡」). Bunker de Lumières官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英语). 
  11. ^ Plongeons dans les Bassins de Lumières à Bordeaux (讓我們沈浸於波爾多的「光影池」). France.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法语). 
  12. ^ Bassins de Lumières(「光之池」). Bassins de Lumières官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法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