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包着纯防水壳的自身佛牌

佛牌泰语พระเครื่องRTGS:phrakhrueang),又可称作“南传圣物”,起源于千年前的泰国,之后开始流传于东南亚各地,成为了现在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信徒的护身符。信徒认为只要配戴佛牌,就能拥有神明以及师父的庇佑与祝福。它的存在也为南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在中国,也有很多人佩戴佛牌,大多为了祈求财运成功,姻缘。

佛牌历史

[编辑]

关于佛牌起源有许多说法,但因为历史已久,正确的起源早已经不可考。

第一种说法:古时泰国战争连连,僧侣们为保存佛法,使得佛教文化可以延续下去,同时也是为了让信众能够方便礼佛,因此特意在泥土中加上一些经粉、花粉金属等材料,最后再把佛的模样雕刻在泥土上,从而制作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泰国佛牌的雏形,然后对其诵经加持,再埋在佛塔中,使得其可以流传下去。

第二种说法,传说有位泰国的高官,信奉佛教,家里有座大佛像,每日都会虔诚祭拜。泰国某地区发生旱灾泰国国王心急如焚,派高官去治理灾害。高官由于特别笃信佛教,想要把佛像一块带往灾区,苦于佛像太大,无法搬移。晚上,高官做梦,梦见佛像让他用寺庙里的泥土以他的模样做成一个牌子挂于颈间,就能保佑灾区人们平安。到了灾区以后,高官诚心诵读佛经以保佑灾区人民,果真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后来,高官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便把佛牌赠与国王,以保佑国家太平安康。高官四处游佛,并继续制作佛牌,佛牌就以这种方式步入人们的生活,并一直流传下来。

泰国最古老的佛牌经考据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深受缅甸孟族文化影响的骇黎朋猜王国(位于现今泰北清迈府南方之南奔府附近),佛牌最初是僧侣为出征战士祈福、增加勇气信念及提高作战能力而制作的圣物,通过对佛的信仰,期能使得参战将士蒙获神佛护体而刀枪不入,避免在战斗中遭受伤亡;其他更多不同形式的佛牌大约从素可泰王朝开始出现,经过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直至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另据泰国考古研究发现,早在曼谷时代以前的古老村落或宫院王府的遗址,从未发现留有任何佛像的痕迹,换言之,传统泰族视佛为神圣之物,只宜供奉在寺庙里,不该迎入常人家宅院落,此特点与现代泰人对于持有佛像的观念显然不同;曼谷王朝一世皇通銮在位期间,曾在泰北各地搜集佛像,但均供奉在佛寺里,不曾迎入皇宫和家宅,继至三世皇策陀博丁时代,泰人不将佛像供奉于家中的信仰及习俗仍未改变,直至四世皇蒙固即位后,此种信仰才逐渐产生变化。其因蒙固国王曾经出家为僧长达27年,于公元1851年登基继承王位后,致力提倡科学,重视艺术及喜爱古玩,致开启古文物搜藏风气,使得原先仅被放置在各地古寺中的大小佛像神像及供具等圣物被大量运至曼谷,催化促成古佛进宫或入屋的现象发生。自此佛像除具供奉膜拜的宗教作用外,另产生了古玩的世俗价值,益发助长古佛像、古佛具及古佛牌之收藏风气,并逐渐扩散普及到民间各个阶层。[1]

制作

[编辑]

佛牌是泰国佛教及民间信仰盛行的一种信仰膜拜圣物,指的是一种模制小型佛像,是从古印度石板塔腹内置放圣物装藏风俗演变而来,早期以凹型模具填入圣土、花粉草药、经书灰、舍利、谷物粉等材质,用手工压制成型再脱模晾干而成,称之“粉牌”,现今除了粉牌之外,还有以金属压模制成的“金属牌”。

在制成过程须经过不断的诵经及加持,并经过开光仪式方能成为膜拜护身圣物。开光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宗教仪节进行,须由经过灌顶闭关修行过的高僧,在执事的主持下共同完成开光请佛安住的法事活动。开光后的佛牌有的直接置放佛塔地库或供奉在寺庙佛堂,或由信徒供请随身配挂成为佛牌。

种类

[编辑]

泰国的法相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佛门弟子、天神仙人仙兽五个等级。根据法相,又会有不同种类和级别的佛牌。泰国人民深信不同神灵的赐福能量与专长职掌有别,因此不同的佛牌具有不同的神效(例如避险、招财、趋鬼、镇煞、增人缘或防小人等),各有独自的特色及功能,泰国政府及民众公认具有历史意义及神迹传说的佛牌。非神佛法相类的圣物,称为“冠兰”,常见如巴拉吉、灭魔刀等。

现今泰国市面流通佛牌的种类繁多且形式各异,佛牌上所塑造的图像除佛陀法相外,亦有天神、灵兽、精灵鬼怪、神话或历史人物、高僧或法师自身像,甚至五世王朱拉隆功或九世王普密蓬御像等皆有制成“佛牌”。

常见佛牌:崇笛(Phra Somdej)、药师佛泰语ปางหมอยา、必打(又译必达、掩面佛、Phra Pidta)、四面神象神拉胡、鲁士(Lersi)、坤平(Phra Khun Pean)、除旧老人(又译徐祝老人)、古曼、蝴蝶牌、派古漫坤平

广义的佛牌圣物,不仅指用于随身佩戴的物件,亦可包括用于供奉、陈列摆设的神像,称为供奉型供奉尊

正牌和阴牌

[编辑]

佛牌分为正牌和阴牌,差异在于制作的材料是否使用到“阴料”,以及制作时所使用的法门。所谓阴料是指“阴属性的材料”,比如尸油、上吊绳、骨灰等等。

正牌主要是泰国寺庙里僧人制作,也有白衣阿赞在制作佛牌,多是用天然的材料制作,少数会使用“净化过的阴料”制作,如在台湾有名的“派古曼粉”便是净化过的阴料之代表。

而僧人制作佛牌的目的,多半是为建庙、做公益等事募集资金,且同时造福信奉者。现今只有寺庙有售,早期因为佛牌来源很多,且多不可信,因此出现许多以诈财为目的的商业假牌,为此泰国政府规定只有寺庙以及具公证的佛牌市场可以贩售佛牌。

相关文化

[编辑]

泰国人民深信不同神灵的赐福能量与专长职掌有别,因此不同的佛牌具有不同的神效(例如避险、招财、趋鬼、镇煞、增人缘或防小人等),各有独自的特色及功能。

经查阅泰国133年邮政史料发现,2004年6月20日邮政公司首次以“Phra Khrueang Benchaphakhi”(พระเครื่องเบญจภาคี)为题发行一组五枚套票(面值均为9泰铢)向世人介绍泰国特有之佛牌圣物。2005年6月19日又以“Phra Yot Khunphon”(พระยอดขุนพล)为题发行邮票,仍是一组五枚,面值均为9泰铢,再次宣扬泰国佛牌文化。“Benchaphakhi”(เบญจภาคี)一字系源于巴利文(古锡兰文),其中“Bencha”(เบญจ)意为“五”,“phakhi”(ภาคี)则为“成员”之意,此一专有名词已转借成为“五大佛牌”之泰文语义,表示“五大粉质泥塑窑烧佛牌”:“南帕雅”(พระนางพญา)、“颂扣”(พระกำแพงซุ้มกอ)、“崇迪”(พระสมเด็จ)、“帕洛”(พระรอด)、“朋素攀”(พระผงสุพรรณ),及“五大铅锡合金铸造佛牌”:“Phra Ruang Lang Rang Puen”(พระร่วงหลังรางปืน)、“Phra Hu Yan”(พระหูยาน)、“Phra Chinnarat Bai Sema”(พระชินราชใบเสมา)、“Phra Mahesuan”(พระมเหศวร)、“Phra Tha Kradan”(พระท่ากระดาน)等。

泰国邮政公司于2011年11月11日以“一套五名受尊敬的僧侣纪念章”(ชุดพระเบญจภาคีเหรียญเกจิอาจารย์Set of Five Venerated Monks Medallions)为主题发行一组五枚邮票(面额均为9泰铢)确认金属材质的“高僧自身像牌”在“佛牌”中的地位。

泰国佛牌被赋予挡险、避灾、镇煞、助人缘及招财运的祈福圣物,体积虽小,但在泰民心中的功能却巨大无比,举凡佛像开光、圣塔装藏、护身还愿、驱邪袪病等都需要请用佛牌助阵。泰国佛教徒通过佛牌形式,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幸福生活的追求及人身安全的保障等期待,全部寄托在“小而神”的佛牌,因此泰语有句俗谚:“照顾好你的佛牌,佛牌就会照顾好你”(หมั่นบูชาพระของท่าน พระจะคุ้มครองท่านเอง),用以表达对神佛的崇拜和敬仰,并藉以阐释和宣传佛教教义。千百年来,佛牌对于泰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心态及信仰等面向,均跨域及跨文化产生具体而微的深刻影响,其所发挥的价值与贡献实无法量化观之,已成为泰国佛教信仰中最特殊的标志性圣物。[2]

传奇

[编辑]

阿赞多与崇迪牌

[编辑]

佛历2382年,据说一天阿赞多正在禅定,听到其师父的声音说:“明天日出很特别,早起到海边看日出吧!”阿赞多大师便跑到海边去,当时天还未亮,但东边发出一道白光,慢慢变作一尊全身发着白色光的佛像,呈现在东边的海面上,阿赞多大师高兴至流下眼泪,这尊像太阳般的佛像,一定会带来幸福平安,然后叩拜离开。这样阿赞多便开始将所见的的法相制作成佛牌,也就是现今的“崇迪佛”。

禁忌

[编辑]

佩戴佛牌是有一些禁忌,但许多禁忌都是华人误解讹传而来,以下是已经考证的配戴禁忌。

  1. 佛牌佩戴最好高于胸部,不得低于腰部,但少数佛牌并没有如此禁忌,如人缘鸟佛牌。
  2. 在佩戴期间,禁止进行性行为,以示尊敬。
  3. 不可对佛牌作出大不敬的举动,如直接跨越佛牌上方、晒衣服时不可佩戴或穿越衣物(尤其贴身衣物)。
  4. 佩戴时,可以上厕所,但建议贴身且不要露出,避免秽气沾染于佛牌上。
  5. 正牌、阴牌不可同时配戴,且也不能放置同处。
  6. 佩戴时,等级越高的佛牌,挂牌的位子必须在最下面。
  7. 除以上之外,佛牌佩戴的个数以配重为佳,是因为要让佛牌左右重量能够平衡。[需要较佳来源]

参考文献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杨俊业,揭开泰国佛牌神秘面纱-圣物探秘,VISION THAI看见泰国,2016,第22期,第33页
  2. ^ 杨俊业,揭开泰国佛牌神秘面纱-圣物探秘,VISION THAI看见泰国,2016,第22期,第28-43页

其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