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莉·霍奇查尔德
亚莉·霍奇查尔德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 |
---|---|
出生 | Arlie Russell 1940年1月15日 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斯沃斯莫尔学院 (BA)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MA, PhD) |
知名于 | 第二轮班, 情绪管理的探索, 情绪劳动 |
配偶 | Adam Hochschild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社会学, 情绪社会学、性别研究、政治学 |
机构 |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
受影响自 | C. Wright Mills、David Riesman |
亚莉·罗素·霍奇查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1940年1月15日—)是美国社会学家。目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社会学教授。[1]
生平
[编辑]早期生活和家庭背景
[编辑]霍奇查尔德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是露丝‧艾尔林和弗朗西斯‧亨利‧罗赛的女儿。父亲是美国大使,曾驻新西兰、加纳、突尼斯等国家[2]在她的童年生活,她便很着迷于人们如何因应内在情绪与外在社会的方式。
教育和学术生涯
[编辑]1962年,她毕业于斯沃斯莫尔学院,硕士与博士学位则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霍奇查尔德深深受到社会学者厄文·高夫曼与赖特·米尔斯所影响。后者于其著作《白领》中提到了“销售自我”(selling personality)的概念,也被后来的霍奇查尔德应用于情绪劳动中。
霍奇查尔德也致力于描绘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其后,她与丈夫亚当‧霍奇查尔德共同抚养两个孩子。
思想
[编辑]情绪与社会
[编辑]霍奇查尔德主张,人类的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兴高采烈、嫉妒、羡慕、失望,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影响,社会也替人们提供对于事件反映出特定情绪的原型。
情绪劳动
[编辑]情绪劳动,指的是个人借由管理其情绪与表达,并将其当成一种职业的表现。[3]例如:在霍奇查尔德的著作《情绪管理的探索》中,她分析空服员的工作经验,她们被训练成必须要透过自己的情绪,来安抚并协助乘客面对航空过程中的不舒适经验以及对航空安全的焦虑。
并且,霍奇查尔德也认为情绪劳动具有全球性。在后来的论文《爱与黄金》(Love and Gold)中,她分析菲律宾、墨西哥的照护移工离开自己家乡的儿童与老人,仍然在从事照顾工作,只是对象转为其他较富裕国家的年幼与年长者。她特别关注情绪劳动的女性移工,在接受《消费文化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采访时,她说:“有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与墨西哥的女性离开他们的子女与长辈,来到美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和欧洲去照顾他们的子女与长辈。有时候甚至会听见这些保母说‘我爱这些孩子胜过于我自己的孩子。我很讨厌自己得这么说,但这是事实。’”[4]这延伸成了一种全球照护炼,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必须抛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前往发达国家,照顾那些中产阶级的家庭成员。[5]
工作和家庭
[编辑]在其他著作中,霍奇查尔德也讨论到美国家庭中的情绪。
作品《第二轮班》(The Second Shift)中,她也关注家庭分工中所谓“停滞的革命”(stalled revolution)。大部分的女性现在即使婚后也选择留在职场上,这是革命的初步结果,但相对于女性步出家庭的速度,男性选择投入家庭的速度却要来得更慢。这使得职业妇女必须家庭事业两头烧,也让她们感受到相对剥夺感与不满。同时,在书中她也使用了“感恩经济学”(economy of gratitude)的词汇来描述伴侣之间的家务分工。[6]
在《时间麻烦》,她研究名列财富美国500强公司中的双薪家庭,如何处理家庭中的分工矛盾。几乎每一个人都告诉她,“我把家庭摆在第一位。”[7] 但她认为,这些美国中产的双薪家庭,花费很长的时间工作,“并不是因为雇主要求或财务问题,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的工作,比起家庭生活更重要。”[8] 她问受访者,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得到需要的协助吗?答案是,职场往往能给予他们更多帮助。还有,当你有成就的时候,职场与家庭谁会给你更多的奖励?答案也是职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双薪父母像磁铁一样黏着工作。[9]
政治和情感
[编辑]霍奇查尔德的新书《本土异邦人:愤怒又悲伤的美国右派》奠基于针对路易斯安那州的茶党支持者,长达五年的沈浸式研究,探讨人们的情绪如何作用于政治中,并导致倾右的结果。
荣誉
[编辑]2015年,她获爱尔兰柏林大学颁发尤里西斯勋章。
2016年,她的新作《本土异邦人》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她的其他著作,包括《情绪管理的探索》、《第二轮班》、《时间麻烦》、《本土异邦人》,均入围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
另外,她也曾获古根汉、傅尔布莱特以及梅隆奖学金。
著作
[编辑]- Hochschild, Arlie Russell. The Unexpected Communit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73. ISBN 9780139363856.
-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ISBN 9780520054547
-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Familie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New York, N.Y: Viking. 1989. ISBN 9780670824632
-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1997. ISBN 9780805044713
-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 Notes from Home and Wor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9780520214880.
- Hochschild (编). Global Woman: Nannies, Maids, and Sex Workers in the New Economy.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03. ISBN 9780805075090.
- The Outsourced Self: Intimate Life in Market Times.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12. ISBN 9780805088892
- So How's the Family? and Other Essay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ISBN 9780520272286.
- Hochschild, Arlie Russell; Tronto, Joan; Gilligan, Carol. Contre l'Indifférence Des Privilégiés: à Quoi Sert le Care. Paris: Payot. 2013. ISBN 9782228908771 (法语).
-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16. ISBN 978-1620972250.
参考文献
[编辑]- ^ UC Berkeley Sociology Department : Emeritus Faculty.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 EX-AMBASSADOR F.H. RUSSELL DIES AT AGE 84.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The Washington Post
- ^ Hochschild, 1983
- ^ 威尔逊,N.H.,&兰德,B.J.(n.d)。 感觉资本主义:对话与莉Hochschild的。 Sage Publications,Ltd.
- ^ Premilla Nadasen. Rethinking Care: Arlie Hochschild and the Global Care Chain. 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2017, 45 (3 & 4): 124–128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 ^ Hochschild,1989年。
- ^ Hochschild,2001年。
- ^ Kasmir, Sharryn. Reviewed work: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Science & Society. 1999, 63 (3): 380–382. JSTOR 40384312.
- ^ Kasmir, Sharryn. Reviewed work: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Science & Society. 1999, 63 (3): 380–382. JSTOR 40384312.